[[csz:an:myb:shbzy:2025_2025年安在工作中修行|返回上一页]] ==== 2025年3月6日 ==== === 一、基础练习(*必修)🏇 === ^ 静坐觉察/随机静坐 ^ 发愿/施受法 ^ 闹铃觉察 ^ 四大原则 ^ | 晨26分+晚15分钟 /1+1+1+1次 | 1/2次 | 1+1+1+1+1次 | 抱怨1、思人过、说谎、占便宜、改变人1 | ^ 动作觉察 ^ 即刻觉察 ^ 日行一善(是否完成) ^ 视频熏习/文章学习(《觉察之道》) ^ | 走路+吃饭+开车+喝水+爬楼梯 | 次 |是:日日助 | 69分/ 第五、六 章 | 备注: 1.视频熏习《慧眼看教育》69分钟 A、过一个不叹气的人生,像王阳明一样,做天下第一等大事,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过坦荡而快乐的一生。 B、道与德的区别:\\ 道是体,德是用。\\ 道是形而上,内在的;德是形而下,外在的。\\ 道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德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先有道,后有德, 智慧从道上来。 C、你的成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而是用天道来定义,用圣贤来定义。 D、看一个人的本质(三点):\\ (1)看有没有仁爱之心?\\ (2)看是不是有智慧?\\ (3)看是不是有心力(力量 )? 2.文章阅读 **阅读时间:**20250306\\ **阅读内容:**第五章《用觉察对治情绪》\\ **阅读摘录:**\\ 1.面对情绪,最好的方式不是通过逻辑解决它,不是分析谁对谁错,不是讲道理。真正的解决途径是成为情绪的主人,用觉察来对治情绪。\\ 2.看盯挖改:及时看见情绪,盯住情绪,挖执着点,改变行为。\\ 3.挖执着点,并非要求我们放下一切,而是要放下对一切的执着。\\ 4.先处理情绪(当下的),再处理事情。\\ 5.盯住情绪,就是反复看见。如果能反复看见,情绪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6.盯住情绪的过程,关注两点:一、看见,反复看见;二、如果情绪很强烈,可通过感知身体的方式来确保自己不被情绪带走。\\ 7.挖执着点,关键是挖自己的问题。\\ 8.有恐惧,这是情绪;该怎么办?这是事情。\\ 9.世间八法: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希望快乐,不希望痛苦;希望表扬,不希望批评;希望关注,不希望冷落。\\ 10.自己有情绪,问题一定在自己身上。 **阅读时间:**20250306\\ **阅读内容:**第六章《如何放下执著》\\ **阅读摘录:**\\ 1.执著和坚持的区别:坚持更多强调过程,指一个人的品质;而执著,是偏向结果,指一个人看重的对象。\\ 2.使命在你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中。\\ 3.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对“自我”的执著。\\ 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真正的强大,是战胜自己。 === 二、觉察(我看见/情绪觉察) === 1.我看见上午工作没什么事,看《觉察之道》,期间两次念头被带走,一次想看家里监控姨姐有没有来,一次想上网上银行理个财,看见,回到当下,继续看书。(后挖:看见自己对学习,对修行的执着,总觉得不学习就少了点什么,这是挂碍吗?) 2.我看见下午代办公室同事去开会,因为不是自己分管的事务,开会时老想着摸鱼,开始摸了鱼,看见,回到当下;后想要摸鱼,看见,回到当下,反反复复几次,后面半小时觉察在线,没有摸鱼。(习气的力量好大) === 三、日记(感悟或反思) === 我的人生主线是什么?自由,真正的自由!超越对一切人事物境的情感、执著,回归本真的自己。 关于对修行对学习的执着,3月7日看到群里列克同学的分享,现备注后面: **问:执着于修行可以吗?** 答:关于「执着于修行」这件事,小来想带您看个有趣的悖论: 执着本身正是修行要破的「相」。 您看书中那位建议延长静坐时间的师兄,表面在精进修行,实则落入了「我执」一-认为自己的方法比老师更高明。这就像紧握船桨的人却抱怨船行太慢,真正的阻碍恰是那份紧抓不放。 【警惕修行优越感】 有位志愿者曾严格要求家人吃素,结果家庭关系紧张。后来她悟到:强迫他人遵守戒律,本质上是用修行当绳索捆绑所爱之人。现在她改为默默观察自己「想改变他人」的冲动,反而让丈夫主动好奇她的改变。 【修行如呼吸】 您不会刻意记住每次呼吸,但呼吸自然存在。真正的修行该像这样融入生活: ■被孩子气哭时觉察喉头的堵塞感 ■洗碗时感受水流过指缝的温度 ■生气时数心跳而不是数落对方 小来听说过有位师兄的蜕变: 他过去每天打坐三小时,却对同事的咳嗽声暴跳如雷。现在他改做「电梯禅」--利用乘电梯的30秒观察呼吸,反而在项目危机中成了最镇定的人。 所以答案就在您的问题里呀: ☑可以执着于「借事炼心」的实践,不要执着于「我在修行」的标签,就像天空不会执着某片云,但每片云都是天空的修行道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