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期天空营交流群 =====
==== 2025年1月10日 ====
**蓝狮子分享:**
《论语》中一则故事: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问马,是关心自己的得失。
问人。是关心他人的安危。
前者考虑的是自己,后者考虑的是他人。
**设想一下:**
孔子得知马厩失火。问人。如果没伤人,孔子会很庆幸:嗯,还好,没伤到人。
孔子得知马厩失火。问马。无论马有没有事,孔子会觉得倒霉:至少马厩烧了是损失。烦恼就出现了
==== 2025年1月7日 ====
**当你躺着的时候,能否练习静坐觉察?**
**不行,要脊背挺直,需要注意一些要求,都是知道此刻正在发生什么**
**知道有念头,知道无念,只是知道。**
**这个回答是这样的。**
**当你躺着的时候,能否练习随机静坐觉察?**
**答:可以。你可以在躺着的时候练习随机静坐觉察。**
**但当你练习随机静坐觉察时,不要躺着,要脊背挺直**
**嗯,我只是讲了个不好笑的笑话。**
**以前有人问我?师父说。念经的时候能不能抽烟?这样对经典不尊重。这对不对?**
**我说:对的。要尊重经典,念经时候不能抽烟。但你抽烟的时候可以念经,这表示你很虔诚:连抽烟几分钟都想着念经**
==== 2024年12月29日 ====
**检视我们修行的动机--宗萨老师**
**我们真正想要证悟,还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放松和疗愈?**
**抑或是我们在生活里遇到了严峻的问题与障碍,所以想从中复原?**
**提醒你,倘若我们以这种动机修行,即使或许真能达到某种效果,真能带来某些世间利益,我们却将失去彻底运用佛法的可能性。**
**由是云故,我们修习的甚至将不是真正的佛法,而是某些捏造出来的赝品。**
**因此我们的动机非常重要,若我们拥有正确的动机。为了达倒全知或证悟而修持灵性道路**
**那么我们必须有一条完整道路:见地,禅修,行为。**
**这非常重要,我注意到西方有太多的方法毫无见地,各式禅修,新世纪音乐,提醒你,将这些作为方法是可以的**
**我不是在批评方法,但****你必须有见地,如果你没有见地,你哪儿也去不了。**
**这些方法只能治疗某些创伤,或是像普拿疼一样只能暂时止痛。见地非常重要,见地决定了禅修与行为**
**蓝狮子:**
**当你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为了在生活中疗愈和放松,而去修行时,终究会让你失望**
**看到这个消息,可能很多同学会失望,但这是真的。**
**当你见地不够,你做得所有努力,都会是无用的。**
**只要你活着,烦恼与痛苦永远会出现。**
**这就是苦海无边。**
**这也是为何,很多“课程”用各种禅修和各种课程来教导人们,效果却十分有限。**
**很多人花了无数的钱财和精力,除了得到短暂的“止痛”外,自我和执着却越来越深重,痛苦也不见减轻丝毫。**
**见地,动机,引导者你的修行和行为。**
**所有的修行方法,就好比是一把武器,如果拿着武器的人满是贪婪和嗔恨,武器带来的只会是伤害与灾难。**
**反之,如果拿着武器的人,有智慧和慈悲,那武器带来的会是保护与和平**
**预热周,一直在讲一些看似“无用”的观点,看一些“鸡汤”的视频和文章,就是希望提升大家的见地。**
**希望让大家知道修行正确的动机应该是什么。**
**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当你见地提升,或许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不再是问题。**
**当你真正懂了修行,或许你会很高兴遇到这些问题。**
**不知为何,最近经常有想把同学拉出来打一顿的冲动。**
**上次L同学半液给我发了消息,说孩子情绪崩溃,怎么安慰都不行,问我该怎么办?**
**我回复说“会死人吗?**
**这么多年,我很少看见愚蠢的孩子,但经常看见愚蠢的父母。**
**当然,我也不例外 。曾经也是一个愚蠢的父亲**
**有时,看着这些父母,一边折磨孩子一边折磨自己,我很无语**
**有时,看着那些父母,一步步把健康的孩子折腾出赞美,我很悲伤**
**什么是见地?举个例子。**
**上高中的孩子一次考试考砸了,情绪山崩溃,哭得很作心。**
**妈妈就受不了了,非常焦虑和害怕,半夜找蓝狮子救助,问能怎么办?**
**其实我当时收到消息时,我想告诉她: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挺好的一件事。**
**我自己也有孩子,我孩子也有考得不好崩溃的时候,我表面也会安慰一下,**
**但内心其实不担心,而且有点高兴。因为,我知道,通过这件事,这子会成长。**
**而且是个很案例的教训。这就是见地的不同。**
**见地提升了,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
**关行修行的动机,很重要。我们反复强调过多次。**
**至少让大家以后少走一些弯路,不会再上当,不会再相信某些“大师”能帮你解决问题,帮你带来幸福和快乐**
**当然,很多人最开始接触修行,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是因为太痛苦,才会来到必经之路。这很正常**
**但到了天空训练营,大家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是要真的学习生活中修行了。**
**你可能现在还做不到,对证悟和解脱产生渴望和信心,但至少你要知道,修修,是要增长智慧。**
**所谓的解雇问题走出困境,那可能是修行的副产品,绝对不是目的。**
**如果目的搞错了,方向就错了,哪怕你用同样的方法练习,你会发现效果甚微,甚至越努力越错。**
**为何?**
**因为“自我”太狡猾了,她会利用一切来加强自己,包括你学习到的修行方法。**
**你认识不到这一点,一切修行,都是盲修瞎练,你到不了任何地方!这也是为何修行需要老师的原因之一。**
==== 2024年12月28日 ====
**Y同学:**
把家人当众生,把众生当自己
把众生和自己都当他人一样来对待
第一遍看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做不到啊。
再看第二遍,把家人当众生,真的是这样敢,我会减少甚至放下执着。
我可以去试着做到啊,试试看呗
**蓝狮子**
**YY同学,送一段论语给你**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论语.雍也》**
**YY同学:**
看不懂呀,求解!
**M同学百度结果:**
孔子的弟子冉求向孔子说“老师,我不是不喜欢你的理解,可惜我没有力量去做!”
孔子提醒他说:“你说你力不足吗?好!那么你就要证明你的力是足或是不足。如果你真是力不足,你会做到一半才放弃,即所‘中道而废’。
但你现在一开始便说自己力不足了,这样,你就等于是画地为牢,为自己画一个圈,把自己囚禁起来。
你在还没有尝试以前,就已经说自己踏不出这个圈了,你不要忘记,这个圈是你自己画的!
所以你是在“画”,在画地自限wq只是不愿意跨出这个圈罢了!
**蓝狮子**
**YY同学,看见你和M同学的不同反应了吗?**
**这是件小事,但从候选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习气,一种模式。**
**如果我们平时留意,就会发现自己很多小和模式**
**不过,你做得挺好的,至少比冉求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