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不另有所图 ==== 接下来我再花几分钟时间,我讲一下我们下周正式的课程——修心七要。修心七要里边其实是59句口诀,大家在看了这个电子书,59句口诀。 当然了,我们下周也不可能把那59句口诀都讲完,可能会相当于按照七个章节去讲它里面一些主要的内容。以后有时间我会去跟大家分享对那些口诀的一些理解。 这里面大家看到的有一些口诀,要是没人给你去讲,你可能真的不一定能够有比较好的理解,例如说它第一句就是“要修前行”,对吧,但是怎么样修前行,你还真不一定有好的理解。好,我讲一句“不另有所图”。这应该是里面第36句。 我们去赞美别人,你看我们这几天学的赞美。我们赞美别人的时候,你不要怀着一个目的去赞美。不说“哇,你的善心很好。那每天日行一善对吧,其实可以去助印一下心经”。你这个就是带着目的,你想着让别人去助印心经。我们赞美呢,我们要更纯粹一点,一定不要有一些暗藏的目的,就是去赞美他。你要说激励呢,那我们带有一定的目的,对吧? 然后还有我们说发愿。七师父说发愿可以消除业障,然后我现在有病,所以我好好发愿,这样的话我的病就能好得更快。如果你有这种目的去发愿,其实就不纯粹了。就你抱着这么一个目的去做这个事情就不好了。你不要另有所图。这个时候你要告诉自己:我的病好不好无所谓的,既然我有这么一个病,这个时候刚好是我发愿的时候。我刚好可以借这么一个机会,我更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这个痛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应该还记得咱们的宗翎老师讲过,说你抄经的时候你要随文入观,回向的时候,你要想象那个场景。发愿也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说在病痛的时候发愿会不一样呢,因为你在病痛的时候发愿,你是能够体会到这种病痛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话你更能够去理解那些人,在有病痛的时候他们的感受。我们做发愿,就是要去利他,就是要为这些人去承担,不是为了我自己的这个病更好。当然它是不是会好,可能是会好,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也可能会更重,这也是有可能的。我们在发愿的时候,一定要足够纯粹,不另有所图。 还有,例如说我们修行以后就会长智慧,你长智慧以后,可能你再处理世俗里的事情就会很简单,对吧,或者说比较容易。这个时候那你说我为了这个事情而修行,那其实这个目的就不够纯粹了,而且你这样修行不一定能修得好,对不对?那七哥你不是说我们为了对治我的烦恼去修行吗?当然了,因为我们有很多烦恼,我们觉得修行这件事情它是可以对治我们的烦恼,所以它会激起我们对于修行的向往。但是我们真的走上这条路的时候,你就要知道——我就是要去利他的。你不为了利益别人,你学大乘佛法干啥呢?对吧,你不为了利益别人,你就不要去学大乘佛法了,对不对? 所以,我们就让自己从这个方面变得更加纯粹一点。哪怕你最开始的时候不是这么想的,但是你要让自己在这个方面越来越纯粹,所以这个时候你一旦开始走上这条路。你也就不要去问,七师父,为什么这个事情我也做了,为什么我的病还没好?你的病好没好,你跟这个没有关系,对不对?你这个病该要去吃药,该干什么干什么,但是你千万不要说我打坐也做了,觉察也觉察了,发愿也发愿了,但是我的病还是这个样子。你要这么想,那说明,你的病还是这个样子就是对的。为什么?因为你本身就还不够纯粹,你的目的还是为了让你自己的病好,这个时候反而你的病好不了的。所以如果你就不想这个,对吧,你说我已经发现了我的使命,我发现我要去利他,如果因为这个事情耽误我治病了,我死也觉得更有意义,我都愿意,这个时候说不定,反而你的病能好。对不对,就是这个样子的。就是当你完完全全把那个身体放在一边,“只要死不了,我接着干”,那这个时候你想想,那这个身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不会成为你的束缚了,再痛它不会成为你的束缚了。虽然可能是我们的某一种障碍,但是它不会束缚住我们。 我还跟大家去讲一个。今天大梅同学她让我帮她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供养。她说这个是怎么样,可以怎么样怎么样……我说你再想想到底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真的是什么?这个时候如果你想着:我供个什么灯,或者供个什么花,供个什么,我希望自己能怎么样,那这个时候你要提醒自己,你只要这么去想的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我们就不要这个。我就想着我怎么样让别人更好。我点一个灯,我就是为了能够更加照亮众生的无明黑暗。但是有的同学说,我做不到怎么办呢?我想不到这点怎么办呢?那你想不到,你也得让自己像演,就像说让自己变形一样,因为这是觉察的一个很好的用途,就是我们看见自己的自私的念头的时候,你把它先放下。那我们先把这个心胸打开一点,试一下。那你至少从你的意愿里包含这么一部分,这个时候慢慢训练,你就可以更加纯粹。不另有所图。 那还有一种另有所图是什么呢?就是我知道我会获得更好的,所以我表现的很利他。例如说,我知道我身体可能会因为我这种发愿而变得更好,我的身体和我的修行会变得更好,所以我就说我愿意承担世界上所有人的病痛。这个时候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你另有所图,对吧。想不到可不可以不想?那当然可以。那你做不到,相当于说它也不是个坏事。你直接去做了,肯定也有点好处,对吧。但是这个不是我们修行要倡导的一个事情。我跟大家去说这个,不是说一定要让大家在这个方面,成为一个让别人看起来也是个很高大上的人,不是的。为什么要让大家把自己的这块东西给它去掉?为什么说如果你没想到你去做了,可能帮助就没那么大。为什么提这点呢?因为我们修行的目的是要对治我们的这个心,对不对,从心出发,能够去增长智慧。为什么不能增长智慧,就是因为我执太重。就这么简单。如果你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把我执给它减弱一点,那你修行就有进步了。 所以如果你只是想着:我这么去做,可以让我自己更有智慧;我这么去做,可以让我自己的身体早点好;我这么去做,可以让我财富以后可以增加。那还是在增加我执?明白没有,那反而是在加重我执,它就不是一个我们要推行的和强调的修行的方法。你看见没有?虽然你这么去做。会让别人看起来你是一个可能更加高大上的一个人,更加善良的一个人,但是这不是我们的目的,也不是我希望大家去朝这个方面走的目的,而是说你要对治你自己的执着,就这么简单。 所以,当你不去考虑自己,它就不会加强你的执着,你越考虑自己,它就越是加强你的执着。所以有很多人供养了以后说:为什么我供养了这么多,为什么我的这个环境还是这么差?那是因为你做的这个方式本身,它的效果就没那么好。然后上次还有人说,如果我的小孩考了一个好的高中,我就吃三年的素。我看完了以后,我觉得也不是说它不好,但是它不是一个好的修行的方法,它是一个交易,好像这个菩萨你保佑我的小孩儿考一个好高中,我就为你吃三年的素。菩萨他需要你为他吃素吗?他不需要。你吃不吃素,说实在的,关他什么事情?这一点他没想清楚,他觉得好像我许了这个愿我就这么做,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当然它也不是一个坏事,你有这么一个心愿,也比你没有这个心愿好。但是呢,我觉得它不是一个正常的修行的方法。就相当于如果让我这个生意做成了,我就去好好地去干什么。但是反过来你可以,就是说:我发愿吃三年的素,我愿意把我所有的这个善业,我回向给我小孩,希望能够让他怎么样怎么样,我觉得这个其实可以,它比刚才这种方式要好很多。它就不是一个交易,而是一个回向,它不一样了。它是你做了一个很好的一个善事,我有这么一个愿望而已,对不对?他有功德。所以我们说我们做这种事情,特别是对于咱们宣讲员这些同学,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不要另有所图,就是要提醒自己更加纯粹一点,这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口诀。 校对:青BJ2303725 审核:张敏敏BJ2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