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xiaozhi:15qitky|返回]] ==== 什么是觉察?(20分钟) ==== 2024-03-02 我们刚才说想要让自己减少苦,就要破除对自我的认同和执着。如何破除呢?我们要讲的方法就是觉察,就是用觉察这个方法。接下来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觉察。 什么是觉察这一章上面写了一首诗: 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就是以前一直想,春天在哪里,我去找,找了很久,找不到。我芒鞋都踏遍了所有这个地方的足迹,也找不到春天在哪里。回来的时候心想,找不到春天,我看见这开花了,我去闻一闻吧。发现春天已经在这个枝头上满十分了,春意正浓呐!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谁写的?不知道,好像是一个尼师写的她的《悟道诗》。 什么是觉察?找啊找啊找不到。以前还有一个小荷花,莲藕埋在湖里头会长的,要开花的。小荷花有一天因为要从水里面长出来,它听见了雷声。打雷意味着什么?夏天的时候才会打雷,打雷的声音告诉小荷花说“啊!赶快出来啊,夏天来了”。小荷花心想,哎呀夏天要来了,我噌噌噌的往上长啊!长啊长啊!它长出来了以后,看,夏天在哪呢?在水面上没看见,在陆地上没看见,等了一天也没看见,等了两天也没看见。它实在等不及了,心想那我自己慢慢开我的花吧,我就不等了。这个时候湖边的一棵老柳树,看见了以后就笑了,说“你看小荷花一直在找夏天,其实它不知道,它就是夏天”。故事讲完了,小荷花开花了,它就是夏天。它不开花它也是夏天。 我们讲什么是觉察?其实什么都是觉察。当你去找的时候,找本身就是觉察。我们说知道,觉察是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这是对于我们初学者同学来说的。对于一个真正究竟的人,他会发现这句话很有讲究,有一定的深度,但是还不够究竟。为什么?你去看,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此刻的正在发生,知道是不是发生?知道能不能知道他自己?你会发现,这个是懂修行的人才会问的出的问题,这不是靠逻辑问的。你去记答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任何一个修行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就是任何一句话,可能让一个圆满的人说出来,他就是对的;让一个不圆满的人说出来,他就是错的。 咱们先不管那么多,我只想告诉你,觉察是无处不在的。大家看到这个书的后面,讲一个妈妈和一个小孩的故事。现在我们先不用去管那个,你就看简单的,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你去知道就好了。你去知道现在的发生就好了,不跟随不评判。咱们有好多同学,我看他的作业做的还不错了,开始理解了。我看有些新手村的同学,作业做的挺好的。在挑战一个小时不看手机的期间,他就去叠衣服,叠衣服的时候想起什么事,他说我又回来接着叠衣服,又想起了什么事,又回来赶紧叠衣服。他能够看见他的念头跑了,他又回到了当下。这很棒的,看上去很简单的事,但是他能够把这个过程描述的这么清楚,很难得的,太难得了。咱们有好多天空营的同学,还描述不清楚。这就是让你去看见念头的一些变化,你看见你的念头跑了,你就回来了。 我们有的同学写在吃饭中觉察,他里面经常会写,我觉察到了,这个菜特别美味,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菜,以前都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又吃了另外一个菜,这个菜也很美味。他觉得这个是在吃饭中修行。其实这也算,也不能说不算。但是当他去评判美味的时候,就已经被带走了。当你去评判味道美还是不美的时候,就已经被带走了,更何况你还想起以前吃饭。看上去好像这个同学很认真的吃饭,他连味道美不美都给你描述出来了。 还有的同学的作业,小默点评的很好的。他说感觉有凉风从耳边吹过,知道。感觉有凉风从耳边吹过,当然他描述是这样的,小默给他说,你感觉有风吹过,那就更及时一点,有风,还会再及时一点。很多东西其实就在那一瞬间,你已经被带走了,你以为还是在觉察。当然这也算,但是他还可以更进一步,就是你真正能够看见这些念头。 我们说觉察,一开始去觉察你的动作。我们有的同学觉察走路的时候,可能只是简单的去觉察了,我感觉脚与大地接触了。还有另外一些同学就会写,我开始感觉我的脚趾去接触地面。有的同学可能还会更细致一点,就是你觉察会越来越细微的。从开始觉察你的每一个动作,看见你的每一个念头,再看见你的每一个情绪,这三者都是可以同步去练习的。 尽量让自己更快地看见,更快一点、更及时一点的看见,我们不用去纠结这些细节。例如说,在描述的时候,我不要写味道,你可以写。之所以你可能写了味道以后,七哥一看说,你这个觉察很好。为什么?因为看你的描述,就知道你已经懂了觉察。只不过你在描述的时候,用文字没有办法非常准确的描述出来的。你懂没懂,写出来的文字是不一样的。你是不是真的了解了觉察,和没有了解觉察,你写出来的文字,你装是装不出来的。你有可能装的时候偶尔一次,老师可能没有给你特别明确的一些答复。但是你在另外一个细节上面,你就会暴露出来的,藏不住的。就像你要打喷嚏一样,你总藏不住的,咳嗽是藏不住的,他总会出来的。所以就按你真实的体验去写,这样才会让老师能看见你的问题,不要害怕暴露你的问题,也不用纠结老师在这个方面的判断是准还是不准。 所以把觉察认真的去练习,不要觉得特别简单。真的,就是因为他很简单,所以我们太多的人容易错过,而且忽略他,但是他反而是这里边最强大的。大家可以去想象一下,我们真的能够时刻保持觉察的时候,你会习惯让你随时能够跳出来。我们就说一个最基本的应用,你是能够时刻从情绪中跳出来,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嘛。当你觉察到情绪的时候,你已经在情绪之外了。我跟大家最开始说,当你情绪很低落的时候,你开始去体验情绪对身体的感觉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在情绪之外了。你已经没有被这个情绪编的故事又编到几年前,有一个什么渣男又伤害了我,或者说以前我伤害了谁谁谁,这些故事自然就停止了。当你安安心心的把觉知放在嘴里头,放在牙齿一下一下咀嚼的时候,你对于生活的担忧,小孩的担忧,工作的担忧,在那一刻是消失的,这就是回到了当下。 有的同学说,那你这不是逃避吗?等我吃完饭了,不一样还在担忧吗?不,不是逃避。你回到当下是什么呢?回到当下就是你吃完饭,你该干什么,当下你去干什么就好了。你又可以看见你的情绪,你看见你的担忧,他还是不会来。只要你在当下,只要你真的能够去安住在当下,担忧怎么会出现呢?担忧来自于未来,你在当下的时候,未来没来。愤怒、懊悔、自责,那是来自于过去。在当下的时候,过去也来不了,什么叫安住当下?你吃完饭了以后你要走路,你安住当下走路就好了;你要喝水,你就安住在喝水好了。你要做工作,安住在工作就好了。 好!有的人说这样的话,我小孩不是还得担心吗?以后他的成绩还是不好啊!不,当你看见他在玩游戏的时候,当下是什么?不是发脾气,而是你不让他玩游戏就好了。你说:“啊!不要玩了,我们做会作业吧”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当下。而不是说,为什么说了800遍你还不听,你这样下去怎么办?你看说了800遍还不听,就是回到了过去;这么下去以后怎么办,就是去到了未来。当下没有,是不是这样的? 所以还我们又回到了一个点,修行很简单的,我们在生活中修行更简单。你说你要成佛我教不了你,但是你想除掉生活中那些烦恼,太简单不过了。我昨天还跟大家讲,说你反过来,反者道之动。今天我告诉你四个字,安住当下。只要你回到当下,所有的情绪是来不了的。他来了以后你看见,立马又回到当下。就这么一句话,你生活中就可以解决很多烦恼。有人说七哥,那这么简单,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都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你不懂觉察,你没法在那一刻看见,你在那一刻看见,你就回来了;你在那一刻看见,你就醒来了。明月同学在做梦的时候,她去成都看大运会,她醒来的那一刻,她已经在杭州了,她没在成都,不用坐飞机再赶回来一遍,不用,醒来的时候立马就到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这不就是吗?我刚才讲的不就是吗? 我们刚才说,我们的自我,是过去所有的经历和记忆组成的一个东西。我告诉你,修行,我跟大家说,一个真正想修行的人,是需要勇气的。为什么?因为修行人需要把过去这些东西抛弃掉,不再认同他们。 以前我对他这么好,现在他为什么对我这样,就是认同了过去做了什么事,你现在可以完全把他们放弃掉。未来会发生什么,你不知道,是不安全的。真正一个修行的人的未来是不安全的,这个时候你对于这个不安全是可以接受的。我们很多人烦恼焦虑未来,就是因为想要安全。 举个例子,例如说某个同学,她的先生可能会得绝症。喝酒,天天喝酒,喝的很多,对未来她就很担心。或者说身上长了个什么东西,觉得可能是一个什么癌,对未来很担心,总是在那焦虑。好!一个懂修行的人来说,得了绝症不好吗?得了绝症怎么了?我那天还问一个同学,说你们家先生要是得了绝症,你会抛弃他吗?她说不会,我会不离不弃照顾他。我说这不就得了嘛,如果你们俩真的有那一段经历,你不觉得,可能比你们普通的经历会更珍贵吗?我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得绝症这件事情,我是说如果这个人得绝症了,生活还是得过。那这种不安全,可能让我们吃的麻烦一点,身体累一点,怎么了?有那么恐怖?所以对于一个真正懂修行的人来说,他不会害怕这些东西的。他生活是不安全的,但是他也不害怕。他可以接受很多,他可以接受过一个很富有的生活,他也可以去要饭;他可以接受身体很健康,他也不会说身体残疾而焦虑。 所以如果你有这么一个心态的时候,你小孩受一些挫折不行吗?你小孩成绩不好,就真的那么值得焦虑吗?你小孩可能耳朵,或者说眼睛啊有一些毛病,对他的人生就那么差吗?所以如果是一个经历,我告诉你,真的没那么害怕。修行是可以让自己接受所有的不安全。最安全的是什么?告诉你死人最安全,死人又不能再死一次了。不用害怕死了,死人也不用害怕生病了,所以他是最安全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你要真的是能够活着,知道自己在活着,都是不安全的。好,修行呢,你可以接受所有的结果。我们很多人之所以焦虑,焦虑小孩,焦虑先生,焦虑家人,是因为他只能接受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例如说我的父亲不能死,我的爱人必须得身体健康,我的小孩一定得考上名牌大学。他不能接受我的小孩成绩不好,不能接受我的爱人可能生病,不能接受我的父母可能得死。但是这种事情是你不能决定的,作为一个修行人,他可以去接受所有的结果,这个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所以当我们未来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能我们会去想去担心未来身体会怎么样。我也能接受我以后死的时候可能没人照顾,很惨,那个经历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经历,也未尝不是一个难得的经历。以前我说要像野狗一样死去,这是我老师说的。我以前不理解,我后来觉得,哎呀太好了,如果我以后能够像野狗一样死去,可能偶尔在哪一块行脚的时候,死在了山上,没人知道。这不挺好的嘛!饿死的,我觉得也挺好的。 好,我们先不讲那么多,想告诉大家真正的修行人是要超越。当你只能接受一个结果的时候,一定是你还有这种限制。我们不是说我们那么无情,我希望我的爱人一定要得个什么绝症,或者小孩怎么样,不是的。是说我们朝希望的方向去努力,而能够接受所有的结果。我们当下需要做什么,当下可以让小孩不玩游戏去做作业,但是我不用他下次考的不好,我就非常的生气,非常的焦虑,怎么样怎么样。可以接受所有的东西,所以觉察是让我们去超越的,觉察是让我们去了解,看见我们的一些念头情绪,去体验这种动作。让我们达到可以超越的这么一个阶段,而且觉察它本身是无处不在的。说提起觉察也不准确,因为觉察一直都在,只是让你怎么样,换个角度。我们时间差不多了,我记得以前有一首诗,挺好的,给大家找一找,发给大家看一看。我们说以前这个人的欲望是什么样子的?有首诗写的特别好: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上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城主仆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骑。 骑鹤求得长生药,再与上帝比高低。 这就是咱们的一个很现实的欲望,而且我再跟大家去讲一讲,就是自我的特点很明显的,自我,他一定是通过各种欲望和事情,来满足自己的。自我最害怕的是什么?就是安静下来,没有想法,所以咱们现在有一些人在挑战放下手机的时候,他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有没有发现,现在世界 上很多人,大部分的人最难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什么都不做。 你让一个人坐在那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几分钟他做不到,你别说什么都不想了,你让他什么都不动一下,他做不到。所以他要么就去拿个手机,要么就开个电视,要么就手上玩个什么东西,反正他总得琢磨。这就是自我一个特性。如果你懂得看见,你就知道,原来这个模式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说你在静坐的时候,你尽量不跟随,你说手机响了,我不去接,漏掉个电话怎么了,不行吗?就会死人吗?现在百分之八九十电话都是骚扰电话。那个谁又过来了,过来过来好了,知道就好。所以让自己可以去习惯,这样的话是一种削弱自我的一个方法。就是让你自己看见,让自我无处可以遁形,这样呢你能够看见自我的一些模式。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练习,要重视觉察你的动作,觉察你的念头,重视座下修和做座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