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深海语录精选 ====== [[myb:shzy:shyl|返回上一页]] ===== 5月19日 ===== ==== 【关于有用无用】 ==== **韩颖**:看到这些话,瞬间泪目,我就是那个无用的人,前半生都在拼命证明自己是有用的,为此不惜耗尽所以的气力,不接纳自己无用,讨厌自己无用,害怕自己无用,直到某一天真的成废物,就觉得不配活着 **亚婷**转发蓝狮子往期分享记录:\\ 大成若缺。\\ \\ 想证明自己很优秀的人,大多是不优秀的。\\ 优秀的人,怎么会想要证明自己优秀?\\ \\ 虚弱的人总想表现得很强大。\\ 穷人总想表现得很富有。\\ 笨人总想表现得很聪明。\\ 不优秀的人,总想表现得很优秀。\\ 只有假的,才会总想要让人以为是真的。\\ \\ 完美的人,从来不是完美主义者。\\ 接受自己的不优秀,反而你会变得优秀。\\ 一点愚见,供大家参考啊。\\ \\ 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通过下面的观点,可以看自己,也可以看周围的人。\\ \\ 看自己,可以了解自己的状态。\\ 看他人,可以识破一些肤浅的伪装。\\ \\ 例如,你看到某个很厉害的大师介绍,有十几个头衔,每个都很厉害。\\ 那这个大师肯定不怎么厉害。\\ \\ 如果某个老师,经常说自己有多厉害,有多少学生,去某大学讲过课,谁谁谁也是自己的学生……这个老师应该也不够厉害。\\ 因为这些都是想证明自己很厉害。而厉害的人,根本不需要这些证明。\\ 甚至不在乎你信不信\\ \\ 我也不知道。\\ \\ >听说有四个阶段,很形象: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个层次的人算是厉害吧。\\ \\ 当你忘记所有的知识,标签,不想成为某个人物,不想达成某个目标,不想与众不同,那时,你都不知道自己要去那里,只在当下。\\ >能活在当下,就是真理。 >说活在当下,就是谎言。 **亚婷**: >当你忘记所有的知识,标签, >不想成为某个人物, >不想达成某个目标, >不想与众不同,那时, >你都不知道自己要去那里, >只在当下。 其实这段话背起来, 也可以对治很多 **雪**: 一旦害怕的感觉冒出来,你什么也别干,好的坏的都不干,就静静地待着。\\ 这有什么用呢,它给你的心传递了个信号,你的心会觉得特别迷茫,\\ 因为以前它想要啥,你就给啥,现在啥都不干,\\ 它就只能靠自己的力气撑着,慢慢地就没劲儿了。 人的心就像个被宠坏的小孩,一觉得不爽 它就嚷嚷着要搞点啥:\\ 要玩手机、要吃零食、要找人聊天,\\ 要躲开那股慌张的感觉。\\ 可麻烦的是,越忙越乱。 你以为自己在搞定,\\ 其实是在喂大那颗烦躁的心。\\ 它想要啥你就给啥,时间长了,它就变得越来越馋、越来越怕、越来越别扭。 你别总顺着它。\\ 不爽的时候,啥都别干,就静静地待着。\\ 不是硬憋,也不是硬撑,就是不去动它、不去搭理它,慢慢它就自己平静了。\\ 就像火,没柴烧了,就灭了;\\ 风,没地方钻了,也就停了。 --宗萨仁波切 **俊秀**:别人夸我的我也不要了,贬我的我也不要了,我不再讨论我这个人的价值(有用没用)问题。\\ 只要我在喘气,我的价值就毫发无损。\\ 剩下来,无非就一件事情:我还想不想干这件事情?想干我就去干,试一下,干不成我再去想别的。 ===== 5月18日 ===== ==== 【关于有用无用】 ==== **蓝狮子**:看了小竹老师的总结,感慨颇多。 小竹老师,你是个很负责任的老师,你希望学生努力学习、听话上进!如同现在社会很多老师一样,也如同社会很多家长一样。\\ 你们希望孩子不浪费时间,不做无用的事,能提升成绩,能强壮身体,能掌握各种技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优秀的人。\\ 然而,生命不是这样的啊。 记得惠子说庄子:你总是关注无用的事。\\ 庄子说:你站在大地上,只有脚下的那一块土地是有用的,其他都是无用的。但当你把无用的土地都拿掉,那有用的土地,真的还有用吗?\\ 同样,生命,是包含了有用,也包含了无用。而且,无用的,远远大于有用的!\\ 学生努力学习是有用的,学生调皮是无用的,学生偷懒是无用的,学生玩游戏是无用的,学生打闹是无用的,学生嬉戏玩耍是无用的…… 但你们把无用的都去掉了,只留下那些有用的,它们也会变得无用啊!\\ 如此,学生也就废掉了,生命也就废掉了。\\ 或许,社会上青少年抑郁、自杀的那么多,正是因为家长和老师,太希望孩子有用了,不允许那些“无用”存在……\\ 去包容你的学生吧,允许他们那些“无用”的行为!那样,才是生命应该有的样子。 嗯,再说点别的。\\ 小竹老师,只有几年就退休了吧?机会难得,可以试着换一种方式来带学生。\\ 例如,不再追求学校给的指标,不再追求老师的考评和业绩,不再追求成绩年级排名什么的。而是追求:学生是否快乐、班级的氛围如何、孩子是否身心健康、孩子是否有正确的人生观、孩子是否有良好的品德…… **大梅**:世人追求的“有用”——名利、成绩、情感、财富等,看似实在,实则如梦幻泡影。越执着,越被其束缚,而圣人看似“无用”,不迎不拒,却是因心无挂碍,反能通达无碍、妙用无穷。 真正的智慧,在于看破“有用”的虚幻性,回归“无用”的自在。日常生活中,若能保持觉察,不被“有用”的念头所跟随,便能渐渐摆脱其控制,体悟世界的本来面目——缘起性空,无住生心。\\ \\ **Ripples(瑞璞)**:我对于想要孩子变得有用这一点还没有切身体会。\\ 我想分享一下我目前对孩子的一点想法。\\ 基于lh的前提,孩子不过是和我们有缘的众生,可能我生时他还是一个老人?所以我对孩子似乎没有什么执着,因为他不是“我的”。\\ 宗翎老师说,“把家人当众生,把众生当家人”。\\ \\ **夏凡**:就像有黑夜才有白天,有洼地才有高峰,有痛苦才有欢乐。\\ 如果没有那些“无用”,那么暂时的“有用”也会变成将来的无用。\\ \\ **松松**:用爱和慈悲包容一切的存在\\ 再用生命影响生命\\ 不分别,就是不执着,就是不抵抗,就是无二\\ 回归原点,是全方位的圆,360度无死角\\ 我们常常带着偏见和我执,必然有对抗和烦恼\\ 本自具足, 只是被遮住了, 智慧就是黑夜的高射灯 ---- ==== 【关于念头】 ==== [[https://mp.weixin.qq.com/s/ZNSq-_AozeXVbX-_gm54dg|如何观念头?请千万牢记]] **燕生**:但请千万牢记,念头只是诸多因素与短暂机缘和合的历程,‍无论念头好坏,都没有具体的存在。只要一个念头生起,你了知它的空性,它就无力产生第二念,迷妄之链将在当下停住。\\ \\ **栗子**:个人理解:静(无念)的本性是空,动(有念)的本性也是空,动、静只是心的两个名相罢了。\\ 注视着念头(观,不迎不拒)流动后面那不变的自性(觉性);或突然切断念头之流(止),注视着赤裸的觉性(间隙) ==== 【同学的改变】 ==== **松松**:我看见我养猫了,2只,因为看见身边很多朋友家有,一开始很喜欢,,买了好多吃的玩的给猫咪, 然后,天天铲屎,搞卫生,夜里搅和我睡不好,我有点烦了,\\ 一天将猫撞伤了,很难受,增加很多事!有点烦了! 昨天猫咪被自己整房间里面,在床上拉屎了,我爆发了,让姐姐带走,2只都带走\\ 问了朋友要不要 ,很快找到下家接收它们,\\我姐姐朋友也要,,很开心! 我问了朋友一个问题,,你为何爱养猫,,她说,家里有个小生命等着你,,很温暖\\ 其他都不是问题! 一下子,,我被震到了,原来,问题都在我自己身上!\\ 只看见养猫的一个面,,不接受其他面\\ 我看见我的习气,,三分钟热度,没长性,做事考虑不全面,甩锅 忽然想到,,在养猫中修行,,是很好的入口 今天早上 猫咪好像知道昨晚的事,一个劲粘着我,我看见自己的另一面,好丑a! 我决定,再养一段时间,,为了猫,为了我,再深入看看自己习气的表演,再好好看看\\ 以后如果不养它们了,,一定不是因为这些小事,,而是新主人可以给它们更多的关爱! **蓝狮子**:松松这次终于会在交流群正常发消息。 虽然还不会加空行,但至少不是一次写几个字,然后发好多次。 **李延红**:人不可一日无事 无事生非 我被这句话勒的喘不上来气\\ 今天抄经时一念头\\ 此“事”即是“修行”\\ 活一天就要修行一天\\ 修行人向内求\\ 何来非生? 瞬间脖子上的枷锁松开[合十][玫瑰] **欢喜**:在收藏夹里发现了2020年智慧栈问答记录。[[https://appkyrllcbp4240.xet.citv.cn/v3/course/alive/l_5f828738e4b06aff1a034f82?type=2&app_id=appkyRllcbp4240&pro_id=l_5f828738e4b06aff1a034f82&available=true&share_user_id=u_5d711fea965f6_sFyteRmD5H&share_type=5&scene=%E5%88%86%E4%BA%AB&share_scene=1&entry=2&entry_type=2002|第二十期智慧答疑]]\\ 第五个问题是我提的,记得当时敲打提问题时。自己泪流面满……双手发抖! 今天回看提问,和蓝狮子的回答。有感而发! 那会蓝狮子就给我说看见自己的念头,观察自己的内心活动。当时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啥?\\ 只是对因果循环,如果我自杀或者极端行为,会带来以后的没完没了。有深刻的印象。才让我坚持了下来。\\ 当年的深更半夜,无数次被她的惨叫声吓醒来的我,疯狂的揍她……我和女儿小敏瞪着血红的四目相对,满脸泪水……她目光中带着恨和委屈,我也目光中带着恨和委屈。只觉得时间过的太慢,盼着世界末日到来,结束这一切…… 如今我们晚上静悄悄入睡。白天带她出去,她会在活动器材上,一边打着秋千。一边用她那声带受损了的声音“高歌几曲”。那声音不亚于歌星拿着麦克风🎤的声音小。\\ 招来别人的奇怪和讨论,而我乐呵呵的为她点赞!觉得非常正常!\\ 小敏现在有时候,会捏住我的鼻子闹着玩儿……她和我越来自在喜悦! 今早有亲戚打电话说:“小敏以后咋办?你老百年了她咋办?”我回答她说:“那不是你我操心的事情,那是老天爷操心的事情”。怼完之后才觉察到[尴尬]\\ 我和她来人间肯定都有我们各自的使命,老天自有安排。\\ 我想说的是:如果当年要是没遇到蓝狮子,要不是蓝狮子的回答问题,让我畏惧了因果。也许我和小敏已经不在了。 感恩!谢谢在生命面前是多么苍白的表达!\\ 蓝狮子确实是改变了我生命轨迹的人![合十][合十][合十] ===== 5月17日 ===== ==== 【关于功德】 ==== **蓝狮子**:什么是真正的“功德”?最权威的解释: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 >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 >-----《六祖坛经》疑问品第三 不要觉得这是古文,又讲修行,很难理解。\\ 你结合觉察的练习方法,应该能理解大部分六祖的描述。我举几个例子啊: >念念无滞:就是看见念头,只是知道,不跟随。\\ >念念无间,不离自性:就是时刻知道,及时看见每个念头,时刻保持觉察。\\ >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就是保持谦卑,初学者的心。 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总觉得别人不好,看见别人的问题,自我很强大,就是无功。**\\ >**总被欲望牵引,跟随妄念东北西走,就是无德。**\\ >**因为“我执”很重,“自我”强大,就会总挑别人的错,觉得自己了不起,看轻他人**。\\ >**这就没有“功德”** 嗯,以咱们生活中修行的概念,我的一些翻译。个人理解,并非标准啊[抱拳]\\ 六祖这一段,讲功德的本质和原理,也讲其外在形式。 《六祖坛经》中的很多观点,是可以印证《觉察》这个方法的。\\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抱拳]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能时刻保持觉察,就是功。 >在保持觉察中,处理日常事情,不挂碍,事来则应,事去不留,就是德。\\ >这么看,若在生活中,练习觉察,本身就是在积累“功德”。 什么是功德?换一种方式回答: >自净其意,是功。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德。 >若无“功”,做很多事,看上去是“德”,但不是功德。\\ >所以,若无自净其意,众善奉行(利他)不一定是修行。 功德,看上去是有些“宗教”意思,甚至有人会觉得有点“玄乎”或者“迷信”。 >如果解开形式和迷雾,深入到本质: >功德,就是修行,是朝心上下功夫。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我看了六祖的讲述,可以简单理解为: >功,是修心功夫。 >德,是做人德行。\\ >有修心功夫上的外在德行,才算是“功德” **俊秀**:**觉察是功,无我是德** **蓝狮子**:这个描述很赞 ---- ==== 【关于自净其意】 ==== **严磊**:老师,能详细讲讲什么“自净其意”吗?一直有点模糊,谢谢老师! **蓝狮子**:我记得讲过的。《生活即修行》中好像也有。找出来看看。 **Joy**:蓝狮子去年分享的: 发现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一步一步,有层次的。 >诸恶莫做,可以让“我执”不再加重。 >众善奉行,可以让“我执”逐渐减弱。 >自净其意,可以更精细地主动消除“我执”。 记得,以前专门讲过这三句话,忘了怎么讲的了,不知和今天的理解是否一致。[尴尬]\\ 一开始是有善/恶分别,后来放弃这个分别,只是自净其意,也就是降伏其心。 >诸恶莫做,算是“戒”。 >众善奉行,算是“愿”。 这两者,还没有直接朝心上下功夫。 >自净其意,就直接在心上下功夫,是主动的,这才算降伏其心。\\ 起初看上去是有层次,第一步很简单,后面越来越难,但如果更进一步看,却不一定。\\ 如果你不能自净其意,或许也做不到“诸恶莫做”。\\ 因为你若没有觉察,可能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作恶。\\ 例如:你恨一个人,因为他伤害了你,你一直恨他,甚至要杀了他。你甚至认为杀了他,是为世间除恶,这是行善。\\ 再例如:你劝人吃素,甚至逼人吃素,别人不吃素,你就很生气。你认为这是行善。\\ 这就是当你不懂觉察,你以为的行善不一定是行善。 因此,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也是一体的。\\ 圣人的言教,是真的不简单。[愉快] [[https://mp.weixin.qq.com/s/yUyEEwwLpmiLp4PXHPuL9w|鬼脚七:在生活中修行]] **蓝狮子**:自净其意,不是让你更纯粹,而是让你能看见自己的“不纯粹”。 >自净其意,是看见各种习气和模式,能不被其控制。\\ >自净其意,是一步步看见“自我”,认识“自我”。\\ >自净其意,是一步步看见“ 我执”,放下“我执”。 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反正,就是那个意思:真正朝心上下功夫。 **豪锅**:\\ >功,是降伏自心。 >德,是无我利他。 必经之路,暗合道妙[耶] ===== 5月16日 ===== ==== 【关于要夸赞和不要批评】 ==== **燕生**:我有个执着点,特别喜欢别人的赞扬,讨厌别人说我的缺点和毛病,讨厌别人批评我,讨厌别人指责我,讨厌别人提及我的过错,讨厌别人否定我……简而言之,就是只要不顺我心意的,统统都讨厌。 虽然,我会装一装,但是内心里就是喜欢别人夸我,喜欢别人肯定我,喜欢别人说我的优点和长处。 这是我执,是个坏习惯,也知道在别人眼里根本自己什么都不是,也记得老师的教导:“赞美就像天空的彩虹,瞬间就会消失” 想改,就是改不掉,每当别人说我不好的时候,内心里如同被火烧灼一般,(觉察之剑老是慢半拍)而听赞美的话,内心里就如饮甘露,比吃了蜜还甜。 同学们,我该怎么办[汗]\\ [合十][合十][合十] **三岁**:燕生同学好!你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 蓝狮子老师说:别人说我们好,我们也不会变好;别人说我们不好,我们也不会变差\\ 如果一直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跟乞丐又有什么区别?\\ “求求你给我一个好评吧” 另外,你提到:觉察之剑老是慢半拍\\ 那还是看见不够快的问题,建议你练习330\\ 提高看见的速度[玫瑰]\\ (你说的执着点我也有,与你共勉) **小默**:如果你听了昨晚的直播,可能就会知道,修行不是为了让你没有习气、情绪。 习气、情绪、执着点正是我们修行的机会,练习的机会。 有就有呗,那咋啦,正是修行时。[合十][合十][合十] **若焉**: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个来练习发愿呢~ 一旦看见自己讨厌就给对方送祝福\\ 一旦看见自己美滋滋就自他交换,把这种美滋滋布施出去 另外记录自己讨厌的次数 美滋滋的次数 \\ 这样就成为你的专项练习了~ 带沟里了我负责[抱拳]仅供参考[抱拳] **全方楹**:燕生,我最近也专门在对治这个,从4月24日开始,缘起: >当你不渴望引起他人关注 >当赞美不能令你骄傲 >当指责无法使你惊讶 >当有人无视你时你不感到困扰 >这就是放下 >———宗萨仁波忉 看到老胡同学发的这段,一下子击中了我。 因为我看见自己正处在渴望引起他人关注,赞美会骄傲,指责会惊讶,无视深感困扰的点上,踩得正正的,这是我最近要修行的方向,要在必经之路好好对治这些,太棒了 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看见\\ 与君共勉[抱拳] **刘伟**:[笑脸]多好的修行入口啊\\ 这样每天可以有很多次即可觉察练习的机会 例如:当有人赞扬时,看见。于是开始即刻觉察\\ 当有人不顺你心意时,看见情绪,于是开始即刻觉察。 生活就是练习。\\ 恭喜燕生同学有这个入口。\\ 很宝贵的。对了,可以看看蓝同学最近的分享[愉快]\\ @燕生  **萤火虫**:**当你可以看见自己的习气,你已经在自己习气之外了。\\ 只不过,自己还是有执着,想尽快去改变这个习气。\\ 那就在每一次的对境中,用上“觉察”,及时看见,每一次的能看见,都是练习。** 慢一点又如何,总不会比以前不能看见时更差吧。 不错过每一次的看见,全力以赴地去感受它,感知自己的起心动念、感知自己的身体感受。 最终,你会发现、它只是一个念头,难道我们会被一个念头打败吗? ---- ==== 【觉察的简单强大】 ==== [[https://mp.weixin.qq.com/s/dvM-Vcz1o55l7PUgH7N4Iw|我分享一下我的发愿]] {{:csz:xiaowangzi2303329:myb:lszks:2025:202505:pasted:20250516-122830.png?200}} **蓝狮子**:昨晚提到的那句话\\ 大家可以详细看看这篇文章的内容,特别是前面一部分。大概就是下面这段话的印证吧。 >觉察, >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高深的。 >是最入世的,也是最出世的。 >是最初级的,也是最究竟的。 >是前进的路,也是路的终点。 >是渡河的舟,也是河的彼岸。 >是练功,也是功。 >是一,也是一切。 文章的内容很巧合,讲了觉察和发愿。和必经之路天空营要教的内容,完全吻合。 我在想,\\ 哪一天,\\ 如果宗萨老师,\\ 知道了必经之路的存在,\\ 应该会很欢喜 **萤火虫**:我看见自己无意中按到表情符号,还上传了在群上(自己不知道) 看见了自己卟嗵的心跳加快\\ 看见了担心被误解的念头\\ 还好,此刻觉察\\ 把觉知放回到此刻做家务的动作上\\ 也觉知着身体(脚)有麻的感受中\\ 嘴角上扬\\ 看见了自己的不好意思的念头\\ 呼一口气\\ 翻篇 **俊池**:@蓝狮子 能请您再讲讲,为什么宗萨老师说他读某本畅销书,说明我们肯定欠了作者很多业债?\\ 他说:因此你真的不能说功德不存在。功德存在,业缘存在,业债存在,这些都存在。 **蓝狮子**:为什么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去看一本“糟粕”书? 宗萨老师说:原因应该是,我们欠了作者很多业债。\\ 否则解释不通嘛。 业债存在,那功德也存在。 **豪锅**:以前我读宗萨老师的公号文章,感觉特别难以理解! 如今,随着对觉察的练习,在必经的付出,我再看内容,感觉越来越明了。 此外,必经之路倡导的在生活中修行,与宗萨老师倡导的理念非常契合,令人欢喜 ===== 5月15日 ===== ==== 【关于恭敬心】 ==== **蓝狮子**:看某同学给蓝狮子发的邮件,我真的想“打死”TA[捂脸] 看那个同学,也不是不懂网络的人,邮件还有自己设计的签名档、卡通头像。 发一封邮件,内容标题都不写,然后放一个附件。附件是 doc 文件,我需要用 wps 打开(我的电脑比较旧,运行 wps 比较慢)。然后内容只有几百个字,一页都不到,列了四五个问题…… 我回答的时候,需要下载附件,打开 doc,然后把这些问题 copy 到邮件正文,一条条回复。 我是真的不解,同学为什么不直接放到邮件正文,直接发给我呢?!!!!! ta 方便,我也方便啊?而且,以后想搜索这个邮件,也方便啊。 必经之路有个兴趣群:得月楼。是喜欢练字的同学在一起建立的,既抄经又练字。每天可以提交自己的练字作业(拍照片),还有专业的书法老师做指导。 有一天,我进去看大家交的作业,差点没气晕过去! * 作业照片一看就是随意拍摄,一大页纸一百多个字,也不知道要点评哪个字。 * 有的照片还是倒着的。也懒得调整一下 * 还很随意在群里,“恬不知耻”地提醒书法老师点评! 我学书法练字的时候,都是把要点评的单字拍摄,裁剪得刚刚好,再和例字拼图,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后很恭敬提交给老师点评…… 有很多人讲福报。 其实啊,做任何事,一个人没有恭敬心,福报再好,一点点都会消耗掉…… 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做什么都不顺,总觉得老天爷对他不公平。 我敢肯定,老天爷一定想“打死” Ta。[捂脸] ===== 5月14日 ===== ==== 【关于自由】 ==== **定定**:@蓝狮子 请教蓝狮子老师,什么是自由?\\ 跟随模式的自动反应不是自由?\\ 看见起心动念,做出选择,好像也不是自由,因为有降伏自心的动机?\\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 **小云**:转自文君同学之前在般若号的分享 >这个世界真正的自由, >并不是 >什么事情都按我想的发生, >而是 >他怎么发生我都可以接受, >这是真正的强大和自由。 >—— 宗萨 [[https://mp.weixin.qq.com/s/om2J2tbhRN8-v97aEgWBqg|关于自由]] [[https://mp.weixin.qq.com/s/_VSiDKNVnTlxU2IfWyDsqQ|真正的自由]] **燕生**: >你是自由的。 >之所以你觉得还不自由,不是环境束缚了你,而是自己的思维习惯影响了你。\\ >是什么让我们不自由?欲望让你不自由。也不是欲望让你不自由,是欲望让你忘记了自己是自由的!但没办法啊,生而为人,总有些欲望。没有欲望,也就不会为人了。是的,但也不是没办法。看见欲望,这一刻,你是自由的!就这么简单,看见了就自由了。有人不解:**我看见了我的焦虑和欲望啊,但我还是不自由**,为什么?怪我咯?是怪我,没讲清楚。**你在看见的那一刻,你是自由的。但那一刻过后,你又被欲望和执著带走,自然就不自由了**。\\ >——蓝狮子 **泽碧**: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 >就是任何烦恼任何情绪,都不能束缚你。在刀枪剑雨中,你来去自由。\\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万千的烦恼出现,你只是一眼,它们全部消失不见。\\ >——蓝狮子 ===== 5月6日 ===== ==== 【做小七和修行】 ==== **江迪**:@蓝狮子 \\ 蓝狮子老师,请转法轮\\ 心澄于法起定见,依静处是佛子行。 **我不太清晰,应该更多地静修,还是更多地在必经之路做小七?**\\ 请问您挂碍过,更多地帮助同学们,重复的问题重复讲,还是留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修行功课呢? 密勒日巴一辈子都没有出来弘法,一个人的成就比出来度众生重要多了,好像您说过类似的话,中间的度在哪里呢?\\ 时间绝对不能浪费,就是要修行,对于用来静修还是做利他的事,我不太清晰,请老师指导。 **蓝狮子**:应该更多地静修,还是更多地在必经之路做小七? 如果你想正儿八经修行,这并不是需要问的问题。因为很简单:听你师父的。\\ 我记的密勒日巴,成就后也出来传教了的,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密勒日巴完全听他师父的安排。 我很少挂碍“是不是帮助同学,会影响自己的修行”,因为,我做这些事,本身也是修行。\\ 更关键,这件事,我也是问了我师父,我听他的安排。 心澄于法起定见,依静处是佛子行。 我理解这两句,也是在告诫大家,自己修行还不够的时候,尽量避免一些外界干扰。so,需要依静处。\\ 这个静处,\\ 既是字面意思的静处,是指那些人少的地方,安静的地方。\\ 也是内心的静处,是指那些少给你带来烦恼和对境的地方。 心澄于法起定见。\\ 这句也蛮重要的。这里的“法”,应该指,“教法”,正确的修行方法。 例如,我们经常讲,要“减少我执”,要“降伏自心”,这就是“法”。\\ 如果我们的“心”,经常是被“欲望”带走,就很难有“定见”。 心,不定,如同大海起波浪。此刻,若再跟随波浪,烦恼就出现了,痛苦就出现了。\\ 人若有定见,波浪起伏,也如如不动。 今天有同学“含泪求助”,说孩子爱玩游戏,厌学,自己努力也改变不了,很痛苦,问蓝狮子:我该怎么办?\\ 此刻,就是波浪很大,心很难定。 如果没有定见,也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就受到诱惑。 今天有个介绍个大师,你就想去见。\\ 明天有个好的活动,你就想去参加。\\ 有人说可以教你发财,你会很期待。\\ 有人说可以教你方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你会很兴奋…… 你们去留心观察,所有的骗局,绝大部分是通过迎合人们内心欲望而设计的。\\ 当你有了定见,那些根本影响不了你。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啊,不用纠结,**是要做更多必经小七的工作,还是自己好好修行。** 如果你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好好修行,就不用刻意做必经小七的工作。\\ 若必经小七的工作,如果不能帮你“提升修行”,也不需要做。 必经小七的工作,不要成为负担。要体会到乐趣。若只感受到压力,而没感受到乐趣,那就放一放。\\ 必经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放一放”。 **亚婷**:@江笛😇+ \\ 江笛同学\\ 回到最简单的初心 认真生活\\ 快乐小七呢。 【窄道】\\ 自己练习觉察/修行挺重要的,\\ 毕竟没有觉察的利他有可能是地狱呢。\\ 【宽道】\\ 利他也很重要\\ 如果是我,我会适当在自己的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好小七工作。\\ 窄道和宽道一起走\\ 跟住大部队。\\ 不走极端,丢了哪个都不稳的,不平衡。 一切向内求。\\ 看见有没有欲望在作祟,\\ 看见到底是想证明自己厉害还是真的纯粹想做点事,\\ 看见自己的心还有没有向外求……\\ ===== 5月4日 ===== ==== 【关于枷锁】 ==== **蓝狮子**:安心小鹿同学,貌似一点也不心安\\ 记得这几年困扰你的,是想调往市里,但几次都未能如愿。还记得给你摩鱼班申请书的回复吗?我特地找了出来: >看见你的困境和内耗,我笑了。 >你组建了 Free 自由村,明白了自由真正的含义了吗?如果你真想回市里,谁又可以阻挡?一个体制内的工作,就把你牢牢捆绑了。但对很多人来说,换个工作而已,根本不算多大的事。自由,总需要点代价吧,为此你愿意为此付出什么? >慢慢来吧,只是想告诉你,困住我们的,让我们内耗的,从来不是外境,而是我们自己的心。 有人向往体制内的生活,但当他们进入了体制,却发现是给自己套上了粗粗的锁链。\\ 这根锁链牢不可破,也脆弱不堪。\\ 再看你今天的介绍,貌似好了一些……\\ 嗯,祝福你! 我忘了是哪位同学,曾经给我发了很多条信息,抱怨自己企业领导,安排她在外地工作,让她几年无法和家人团聚,申请了几次,领导都不同意调回来。\\ 她怨恨领导不公平,自己很痛苦,也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回了一句,大概意思是:\\ 你离职不就可以了吗!会死人吗? 别做生活的“斗士”, 要做生活的“勇士”。 斗士,\\ 是努力打败对手,\\ 争取一切想要的!\\ 勇士,\\ 是敢于承担责任,\\ 不怕被伤害。 ===== 5月3日 ===== ==== 【关于觉性】 ==== {{:csz:xiaowangzi2303329:myb:lszks:2025:202505:pasted:20250507-160514.png?300}} **蓝狮子**我理解: 觉性,一直都在,也无处不在。\\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只要念头出现,我们就会知道。我们不说“知道”,我们也知道。 我们用眼睛看见的所有东西,并不是眼睛知道的。眼睛只是个接收器。我们知道看见的内容,不是因为眼睛,而是因为“觉性”。 所以,我们小时候看见一座山,知道那是一座山。老了,看见一座山,也知道那是一座山。人变了,山也变了,知道,还是那个“知道”。 觉性,一直都在,也无处不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其实吧,也不是理解。\\ 好像很难理解,因为没有一个东西叫“觉性”。但,“觉性”又遍一切处。 但,这是可以体验的。体验后,你就明白“觉性”是什么。\\ 明白了,怎么描述都对。不明白,怎么描述都不对。 咱们习惯了相信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需要有个研究对象。 可以研究任何东西,哪怕现在还涉及不到的很多很多东西,所有东西,都可以用来研究。 科学研究,可以研究所“有”的东西,但无法研究“没有”的东西。\\ 科学研究,可以研究“有”,无法研究“没有”。 我们可以描述“有”,但无法描述“没有”。你怎么能描述一个“没有”的东西呢?怎么描述都不对。 但“觉性”刚好像是那个“没有”…… **典典**:所以蓝狮子需要800+的讲述\\ 直到道尽"有″的相状\\ 我们才能靠近那个道不明的"没有"\\ 谢谢师父[玫瑰] **列克**:我总觉得“觉性”是电脑里那个任务管理器[破涕为笑]监控所有程序的运行情况,包括它自己。只要电脑开机了,就会先运行这个程序,再调用其他程序。哪天这个程序终止运行了,其他程序也就崩溃了 所以觉知就是念头。没有觉知我们也就不知道念头(因为必须同时运行底层监控程序和应用程序) 被念头带走了,就是不断给某个程序分配内存和运算资源\\ “知道”就是这个念头运行结束后,不分配资源。于是程序运行完成自动终止。 第一次看到《觉察之道》里说每个人都是自动机器人,我心想这跟我得出的结论一样。然后才来到必经的[破涕为笑] ===== 5月1日 ===== [[https://mp.weixin.qq.com/s/Q6RLoEvizCyWS8tGWb4-Kw|修行其实没有一定的格式]] **蓝狮子**:作者补山老人,好像姓赵,以前是个人修行居士。后来也正式出家了。他儿子也出家了。\\ 以前有人送给我我一本他写的书,感觉有一定修证,见地都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