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个人修行总结

本人阿建,1983年9月生于河南省淅川县老城镇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耕作几分薄田过日子。在父母辛苦的供育下,大学毕业。现在江苏张家港这边谋生。

学佛的缘起

2007年大学毕业,2015年跳槽至现在的公司,天天是忙于工作,想要在工作中得到领导认可。由于自己智慧匮乏,容易情绪化,常表现出的是一种嫉恶如仇、打抱不平的习气,自己却认为是很有正义感。看到一些不顺眼的人和事,就很容易激起自己的评判心,特别喜欢在背后议论那些“坏人”,尤其是对那些伤害到自己利益的人。遇到价值观与自己相左还得罪自己的,当讲出一些自己认为不认同的话,轻则反驳,重则讽刺。刚到这家公司时,公司给了一个小小的待遇,自己热情高涨很卖力,冲在一线,然不懂与人沟通,对身边一位不愿意卖力的同事,言语冲突频繁。实际还是自己自私自利所致,不考虑别人,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然后被人狠狠地背刺(在此就不细讲了)。怼完他人后,他人看似平静对待,不和自己起冲突仍然正常沟通,实则应该在心里对自己恨之入骨。

刚开始,一直在思考“坏人”到底是谁,直到2018年年底的时候,突然醒悟到,原来一直背刺自己的人就在身边,这位一直和自己看起来和睦相处的人。这时距离事情发生已经过去快3年。从知道后就基本上天天想那件事,内心十分的不解。一直在想:一个人人怎么可以这么坏,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问题。自己越想越生气,越想头越痛,后面感觉自己头痛到会要半身不遂了。因为头痛的这个状态完全是心中气愤所致,也没法找医生。

那时关注《鬼脚七》公众号有几年了,一直看公众号在推荐抄《心经》,当时的感觉是作者只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而已,从关注公众号后的几年间也没有打开看看《心经》,当时也没有兴趣知道到底是在讲什么,公众号里的文章也没有认真读过。 在自己的愤懑已无法排遣的时候,我想到了公众号里的《心经》,想看看能不能帮到自己,于是就打开了。记得很清楚,那是2019年4月的一个晚上,我一个人在公司宿舍里,读完后,头皮发麻,有种智慧顿开的感觉。当晚的认识是,原来一直让自己痛苦的只是自己的思想而已,然思想又是空的。想想也确实是如此,心想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原来《心经》是如此的智慧。于是困扰自己好多个月头痛,瞬间减轻了很多。

初接触佛法时的经历

后面就认真读了七师父公众号内的文章,受益匪浅。后面就联系了我在河南原单位工作的一位领导,他是位学佛人。他给我推荐了净空法师和蔡礼旭老师的书,让我认真的读。后面对《弟子规》和《了凡四训》读的最多,受益良多。从老师的讲课中,明白了凡是有益于人的是在增加功德,想有利于这个身体的念头是损耗自己的功德。也开始逐渐地反省自己,以前的自己只知自利,智慧严重不足,考虑自己得失而不顾他人感受,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生活中言语也是粗鲁无礼。对自己认为价值观不对的人,一旦惹到自己,鄙视理所当然,他人不吱声,自己还会变本加厉,怼完后自己还和没事人一样,实际上已经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殊不知只是自己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根本就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在开始学佛的这段时间,首先接触到了净空老法师常讲的念佛法门,法师讲念佛的目的是为了降服自心,求得一心不乱,每天想起来就念一会儿。听净空法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时。念佛时,仍思绪散乱,念头乱飞,无法专注。同时,也听老法师说,临命终时一念到十念就可以往生,就想这个很轻松,还信心满满。未明了念佛的精髓所在。

但佛法的问题时不时会跳出来困扰自己,对“不如法、走火入魔”等教戒每次听到就会升起恐惧之心,自己读书遇到疑惑或者心里不踏实时,通过搜索公众号看文章找答案,经常会看到对修学次第的提醒和系统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常听宗翎老师在答疑中讲:学佛人第一步就是要依止一位真正的善知识,他会告诉你如何走在正确的路上。这时,我就问我的老领导,他现在的师父是谁,我也想去依止他,他说他的师父是净空法师,平时依据法师的学习资料来指导修习。但我看了法师的书,听了他的音频,视频,自己还是无法确定修学的次第,恐惧感仍然会时不时地袭来,感觉还是要找到一位师父才行。

后来看到公众号里有“新手村”这个活动,就想着能不能联系上七师父或者宗翎老师,让他们给我介绍一位学习净土的师父或者收我做弟子。就于2023年6月加入了新手村,后面又听说两位老师又都不收弟子,就有了后来的跟七师父的交流。

从“佛在哪里”想到的

宗翎老师在《普贤十大愿王》第一讲“礼敬诸佛”中,讲到有一位法师在朝礼四大名山时,被一个小朋友问到“佛在哪里”?法师一时回答不上来。最终法师在后面继续礼拜中的某一个瞬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如果说佛在庙里,不符合“佛遍一切时处”的说法;如果说佛无处不在,那随便朝一个地方磕都可以;如果说佛在心里,那朝心上下功夫就完了,为什么这么辛苦地往前磕呢?”

对啊,既然佛在心里,为什么还要朝外磕头呢?通过这段话,我也进一步地思考了大拜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觉察到念头、情绪后,要反着来的意义。大拜,不是佛要我们拜。不是拜了,佛就看到,佛就欢喜,佛就保佑。实际目的是磨除自己的习气(懒散、懈怠、傲慢、恐惧),净除业障,打通气脉,福报增上,获得加持,智慧自然就慢慢地开启了,内在的那个东西就出来了。这也是老师说的。

一个人在大马路上拜佛,风霜雨雪阴晴不定,山林荒野居无定所,身体疲惫无所依靠,对饥寒、未知的担忧,对生病、死亡的恐惧,以及世人的眼光、非议等等这些念头,一点点地侵扰着自己的心。在大拜这条路上,对治着种种习气、念头,也磨除着这些,一点点地破除着对这个身体的执着的念头。也应该是在坚持下,坚硬的外壳一点点地被剥落,自我的习气一点点地磨除。据宗翎老师所说,这位法师是磕了百万级的头,想想,想磨除习气是真的不容易啊。

知道了一切都是为了磨除自己的习气,破除对这个身体的执着。

这个念头在听老师讲课时更有感触,根据学习的经验,每次听视频过去一段时间,熏习力度减弱时,再遇到一些明显的对境,理智马上就被自我反噬,得失计较立刻会占上风,随之而来的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也无法完全控制,情绪过后又会是遗憾、沮丧亦或者是自我原谅。

自己在修行这条路上,拿大拜来说,大拜数量不足,每天在30个左右,一个是认为没时间做,实际是扣手机占了很多的时间,准备要睡觉时,拿起手机发现又来了看视频的精神。

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那细小的习气随时显现,却因为自我强大,智慧不足,常常并不自知。如:①自己虽然刚开始,就认为念佛的人心里是清明的,晚上可以少睡觉,扣手机等就会熬夜到很晚。②有一点修学的感悟,傲慢心就升起来了。

学习觉察的感悟

在自己学习觉察的过程中,总结了这一段时间的觉察案例。平时起情绪的对镜都是自己工作、生活场景:

工作上:①爱看到自己不喜欢领导的问题,因为这个领导经常怼我。②感觉分工不合理,一多干活,就来气。想清闲。③担心被考核,不愿意背锅。担心被领导怼的心理时常出现。④希望被尊重。

生活及其他:①担心孩子不如法的行为会吃亏,就想控制、改变,和孩子起冲突。②一被冤枉就马上来火(明火、暗火)。③一切都顺其自然,对责任和懒惰分不清楚。④执着点挖起来费劲,难挖到,感觉不清爽。

打坐上:念头常被下面的情况带走。①想解决掉想起的问题。②执着点是什么。③想解释误会,又想着该怎么解释。④想想通某些事是为什么。⑤想把有智慧的记住。

写在最后

芸芸众生皆在轮回中而不自知,造作种种罪业,无法出离,可怜可叹。然自己智慧不足,也非常害怕再来到这个轮回之中,再来,闻到正法听到经典,再到升起信心的概率,感觉是微乎其微,想觉悟的几率更小,想成为人的概率也非常渺茫。即使做了人,以现在的社会氛围,再来必定堕落,造作种种恶业,让别人受苦,自己也苦。冤冤相报,可怜可怜。极愿出离。

同时看公众号内的文章讲到:“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思想问题”,认识不到则行不到;认识不足则行不坚定;理解的不深入行得也会不长远。最终也无法证得解脱。很渴望能得到上师的指导,在经典中汲取智慧,利用智慧来指导修行,解开自己的种种疑惑,终至豁然开朗。

我很想超越轮回,到时智慧增长了,乘愿再来可以利益更多人,让他们一起超脱。

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