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公约和解读视频有感
认真将公约抄写了一遍后 感受很深。结合自己在必经之路里的三年经历中,写出下面的文字
印象最深的是视频最后的故事亚历山大和乞丐对话。 乞丐从来不曾拥有什么,也不曾失去过什么。他放的下一切。
体会最深的是三原则
(一)不求名利
让我在智慧心城时,就深有感触,这就是我深爱必经之路的原因。
蓝狮子反复问自己,就是在心上去下功夫,我也问自己当船长,是为了名气吗?是为了利益吗?人的欲望是会经常出现的,不被控制的。
我记得当时在磨砺班,师父私下发消息告诉我:刘伟你的发心很好,先把小队解散吧,等当了船长以后再建。
我没有解释我是为了同学们一起练习。我只是立即照做。今天更加明白了,修行路上听师父的话,有多么重要。
不然早就走偏了。自己还不会知道。后面师父直播分享时,讲到莫失己道,勿扰他心。
我便牢牢记心里。有同学给我红包,有同学对我表白恋爱。我全都用必经之路的三原则去告诉她们。
有同学拉我进群,我退出。 从来不和同学说太多话。
我曾见过一个寺庙因为金钱,名利,情色,而崩塌。
因为个人崇拜,而越来越变得走偏了方向。一个很好的出家修行人,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蓝狮子一直很谨慎带我们。自己练习了多年的方法,也还是反复去映证。直到看见宗萨老师的文章。才让我们去学习。
核心原则
这里是很大的慈悲。每个同学不怕你犯错,就怕你错过。师父担心我们会错过修行的方向。
必经之路是很纯粹的平台。我的全部身心都在这里。 如果被关停了。我真的不知道我会有多难受和绝望。
(二)不推销
因为放下了助人情节,我才知道不推销是多么的宝贵。修行是自己的事,不去教人修行。不去好为人师。不去推销。其实是不让自己被欲望控制。
(三)不拒绝
在公约中的每条建议中。这个不拒绝让我感动和流泪了。不以必经之路名义去做事。想发朋友圈去发。最大的保护就是不要保护。必经之路不需要保护。
不拒绝,只要你愿意抄经,愿意留在必经之路学习。什么都可以给你的!!!
我重不重要无所谓的。我不想证明自己。必经之路不需要证明自己名声很大。很有影响力。
印象深刻的还有不求金钱利益。这让我无条件的快乐。哪怕是通宵达旦的在做必经之路的事。
一个没有钱的世界,本身就是个奇迹!
背景
因为必经之路最近的“如是芦笛”独立运营的事,造成了一些后续的影响。有个同学因为对你的信任,发来求助信。信息如下:
不知你可否留意到,有些星球对参加过与绿荷有关群的同学,都是拒绝的态度,我有去泉州线下实修,因此也不能参加他们发起的330活动。还有一位同学,是不二合道营里的骨干,曾经有多少同学感激她,现在就有多少同学远离、憎恨她。她现在情绪低落的很厉害,已经退出绿荷和必经所有的群了。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我相信这一定不是蓝狮子的本意。因为他说过,必经欢迎所有愿意留下来的人。绿荷的方法蓝狮子也肯定过了,世间法跟着她,修行跟着蓝狮子。现在所有的舆论都是把绿荷和绿荷相关的人员当成洪水猛兽。我难过地哭了很多次。
我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
你会如何回复该同学?
【要求】
刘伟回复
同学下午好
看见你的求助信息,其实我内心很感动,你在第一时间发消息给我,诉说你的困惑和无助。
此时还不忘对其余同学的关心。为你的善良和真诚感动。
我想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事情发生了,我们看见“害怕,无助,恐惧,伤心等等”跳出情绪外,处理事情就好。
我想你应该看过在智慧心城发布的必经之路公约。我想就着公约和你聊聊我对这件事的体会和看法。
如果能对你有所启发,你可以这么做:
接下来是我的一些对这件事的体会及看法
师父回复
A 同学,你好!先把是非对错放到一边,也不用管别人如何。看看你自己的状态,我觉得你走偏方向了。
问几个问题
所以,跳出来看,回归到修行的根本:朝心上下功夫。很难得的对境啊,正是修行时,别错过。
你提到的那些现象,我没有调查,也不太关心是否真实如此。若真有这种现象,我只是有点惋惜,但不会担心。
如果学会了修行的同学,这就是很好的修行机会。他不会错过的。
如果没学会修行的同学,错过了,一天到晚感到痛苦、不知该如何办,情绪低落,那也正常。我祝福他们!
你也不用担心,蓝狮子说:受点苦,不是坏事,死不了人的。
师父讲解遇到类似问题如何回复
类似这种问题的回答,大家要注意: 回归到修行本身,而不是讨论是非对错。
这种事情该如何处理,不是船长要解决的。私下讨论意义也不大。
船长的责任,是要引导同学的修行。
同样,同学会讲很多自己家里遇到的事情、公司遇到的事情、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讲各种现象是非对错,讲自己很痛苦,问该怎么办?
这类问题的引导回复,也是如此:不去讨论那些是非对错,回归到修行本身。
【今日练习】
【背景】:Y 同学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同学,在必经之路做了很多小七的工作,平时也练习静坐,练习觉察,学过心理学,做过咨询服务等。她平时积极上进,对自己要求也很高。
这天,她发来求助信息:
我这两天总是陷入强烈的不知所措中。总是出现莫名其妙的焦虑和恐惧,不知道咋办好。
最近发现: 自己近3年其实一直处于混沌状态 表面很清醒,实则非常非常混沌,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啥
最近半年 常常被各种情绪或事件带走 以为自己很清醒 实则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表面有觉察,实则完全没有觉察
这两天在不停忏悔[流泪][流泪] (不知道错哪了,但一定是我的错才会这样)
现在强烈渴望真正醒来 强烈渴望减少因果,不再轮回
求助!船长,我该怎么办?
若你是这位船长,会如何回复?
【要求】:文字回复,500 字以内。注意格式和错别字。
刘伟的回复
Y同学你好
见字如面,首先很开心,你能在无助时,第一时间给我发消息求助,说出了你面临的困惑,烦恼,以及焦虑和恐惧。
我平时看到的Y同学,是一位积极向上,行动力强,严于律己,宽已待人的优秀志愿者小七。一直在不同岗位上服务同学们。
日常的觉察练习,静坐日日功,也未曾放下。此时正好把这些方法用上。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见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你可以把学习到的遇事发愿用上。
对治负面情绪的看盯挖改,也正是时候。
当自己焦虑时,去感受身体反应,感受身体哪个部位反应最明显。例如胸紧,头痛。当你把意识放在这些部位上时,关注它们时,会逐渐发现情绪逐渐减弱。
此时此刻静下来,找一张纸和笔记录下来自己为什么恐惧。为什么焦虑,是因为什么事,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当你这样记录的时候,会发现自己逐渐平静下来。在研究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时,你已经在情绪之外了。
这个方法是老师宣三视频里有讲的,老师自己的方法。相信Y同学只要去看看视频。把学到的用上就好。
师父的讲解
这个练习,有几个点要提醒大家:
以他人的角度阅读自己发的文字信息
源起
一个作业的回复 一篇文章 我分享一下我的发愿
刘伟的回复
生活本身就是不安的,接受不安。生活本身就是变化的。我们每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是不一样的烟火。
无聊的是人类集体意识创造的购物中心,也可以说资本主义创造的购物中心。
小时候,我们没有购物中心,有各种不一样的小卖部。我们很幸福。
悉达多老师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每个人都能有不跟随念头的能力。每个人都不会痛苦。
但我们“不知”所以会苦。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的看见,每一次被念头带跑后。看见,知道。
“谁知道?”我在看这篇文章时,认真的随机静坐了五分钟。我知道修行的方向有多么难得。入门有多么不容易。
回到修行上来,从心出发。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自性,觉性。生活中每一次的情绪 看见,知道后。自我的执着减弱。不再自我为中心。
不再被以往的习惯,经验,认知困住。看见憎恨,直至消失。发现憎恨是从消失处起来。
而消失处一直都在,没有变化,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阿弥陀佛净土就在这里,在每一次的随机静坐。5分钟什么都不做。看着起心动念就好。静坐本身就是净土,因为什么都不做,看着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着……
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如果没有父亲去世,我觉得痛苦。 如果没有女儿叛逆期,我觉得痛苦。
如果没有这些人生经历。我也走不到这条从心出发的必经之路上。
降伏其心,让智慧显现,那么生活中的仪式感,就是提醒每一次的即刻觉察开始。
如果不懂觉察。生活仪式宗教仪式,都只是去打磨这颗妄心,让它所求不皆所愿。
愿力大于业力,原来如此 因为一念之间,看明了每件事不是无缘无故发生。
从条件上,这个起心动念上,去看见,去改变了行为。人自然而然觉得烦恼不再是问题。同样不怕受伤害。
那么刘伟去真诚的自他交换三年来。越来越笃定和坚定不移的知道。《觉察》就是直指人心,最简单但最伟大的。
朝心上下功夫,就是修行。宗教仪轨也是为了降伏这颗妄心。心在生活中,生活本是心的幻化。
心也是智慧,是觉性。因为整体,因为背景。痛苦快乐都在背景内。一切情绪都是苦。看见即回头。到达岸边。超越所有烦恼问题。
不懂从心上下功夫。越努力越错。越发愿成佛,越偏。(因为有颗求的心,不期待证悟,但要一辈子认真生活)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平常是道。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因为心安排了一切。生活就是念头安排好的
师父说
【1】刘伟同学如何写作业
【2】船长谨言慎行
大家以后的回复,要注意用词。
必经之路不是宗教组织,但里面有很多同学是有宗教信仰的。
类似:
【3】蓝狮子对文章的体会
说一下这篇文章啊。文章体会,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我说一下我的体会:
其实我最大的体会,在前半部分。对后面发愿部分的体会不大。
【背景】泽碧同学参加了空明行的行走活动。提出了两个疑惑:
这一程除了行走,其余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寺院、法事、埋葬小动物、早课。。。宗教的内容非常之多,于我,难得的机会近距离接触了寺院,很殊胜,同时,也有一点担心:会不会与必经之路去宗教化的发展定位相背离了?
关于乞食,毕竟做为未出家人,我们没有为对方做任何事,这样去乞食,真的可以吗?我们的为众生祈福,可以做为乞食的理由吗?我当时的确很为施舍的店主感动,但也的确升起这样的困惑。
【问题】如果泽碧是你船上的同学,你会如何回复?[抱拳]
【要求】每个学员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文字回复。500 字以内。注意检查格式和错别字。
刘伟的点评
泽碧同学你好
在了解了你的故事后。我看到了一个想要智慧增长,努力向上学习的泽碧同学。
看见了一个在遇见必经之路这样一个公益组织时,那种热爱。和找到方向的喜悦心,还有在必经之路的笑与哭。
所以你会有这样的困惑,我非常能理解。你的担心也是我的担心。
必经之路未来的发展是靠“人”一个知道修行方向。知道必经之路的原则,知道生活中修行,朝心下功夫的这样一个智慧的“人”船长。
是的,如果注重了这些宗教形式,而忘记了必经之路的初心,是我们要重视的。
同时这种担心也是存在的,会发生的。现在我们正建立了一个培养传承必经之路使命和生活中修行的霍格沃茨学院,你愿意来接受这份邀请吗。期待你的回复。
关于第二个困惑
我只好从我理解的修行方向上回答。
看自己的这颗心,在心上下功夫。
如果乞食可以让自己的傲慢。执着等放下。那我愿意去要饭。
如果我内心真的是为了祈愿众生能够因我参与了乞食,而身体健康,能够增长智慧。所有病痛有我承受。愿乞讨顺利
如果不能顺利对众生更有利。那我依然去乞食。 因为乞食的过程最重要 结果我不在乎的。
这个与是否是出家人无关了。还记得大梅姐在九华山的例子。当同学们饿的时候。她便去要点吃的。压根没想这么多。
同样的,如果乞食是为了有所求。为了一个目的例如这是为成佛的例行功课。如同形式上的乞食行走。而没有回归到心上。
这样的确是宗教化了。宗教是宗教,智慧是智慧。
乞食无关乎宗教。为了帮助他人。我愿意乞食。
师父的点评
刘伟同学
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我没看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
其他同学的回答,无论是否合适,但都有明确的观点。但你的没有。若同学受到你的回复,疑问应该还在。
师父的回复
泽碧同学,
第一个问题,你担心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小心的地方。
必经之路的使命之一,是引导大家在生活中修行。这点要清楚。我们提醒自己,不能把必经之路做成一个宗教组织。你知道是为什么。但我们也不能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反对宗教。
所以,平时的活动,正常开展,和宗教无关,没问题;偶尔有活动,地点是在宗教场所,有宗教活动,也属于正常。
但这里确实需要把握好“度”,否则容易让人产的很误会。类似的活动,在开展之前,组织者需提前和同学们说清楚,大家自愿参加。
【1】第一场天空营直播
【2】观察青春号读书会
某船长讲述的作业
定格的那一瞬间
身体:相对比较好感知,记得提醒自己尽可能仔细的去感知
语言:可能也还行,有没有说话,在说什么会比较清晰。
意(想法,念头):有时候可能不太精准,初期也很常见~
确切来说,不是前一顺的念头,不是后一顺的念头,更不是回忆总结,就是提起觉察当下那一瞬的念头~
一开始可能不是那么特别容易,只要能看见念头就好,早一点晚一点也没多大关系~
越是对每一瞬的念头能够及时清晰的看见,就越容易回到当下,朝这个方向去练习就好~
师父说:这是某位船长,讲述关于闹铃觉察的要领。大家过来点评一下
刘伟的点评
船长您好
我看不懂,想请船长您说说该怎样做这个作业。
以及作业要求是哪些。
我看作业描述是自己设定好闹铃,闹铃响时,开始留意此刻身体姿势和感觉。
留意正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这些都要写下来,提交对吗?
另外写这个作业有什么要求呢。是当时记录。还是晚上慢慢回忆写下来好呢?
恳请船长再给我说说
师父的点评
这位船长,是在专门解答:【闹铃觉察】定格的那一瞬间。
之后的内容没有提。不怪船长,是我选择了这一段。大家做了提醒,或者没做提醒,不是问题。
我设置这个题目,是想让大家考虑一个问题:设置【闹铃觉察】的目的是什么?
知道了这个作业的目的,就不用死记作业的要求和要领。因为一切练习的要求,都是为目的服务的。
有不少疑惑的问题:
身:扫描身体,扫描要不要很细致?要不要尽可能的扫描细致,描写细致?
语:是最简单的。不多讲。
意:记不清念头怎么办?记什么时候的念头?是闹铃响之前的,还是响的时候?或者是记录的时候?
这些疑惑的问题,如果教材上没有写,蓝狮子也没说过,该如何回答同学?
这就需要大家对这个作业设计的原理、目的,有足够的思考和理解。
只有理解了其本质,才能得心应手指导同学。
这个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让大家练习回到当下
练习感受当下的身体
练习看见当下的念头
总之,就是练习知道一切的正在发生:自己在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
如果针对这个目的,作业要求会是什么?
其实,具体要求,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能不能看出同学作业中,是否在描述这些。
我讲一下可能的情况
第三条。船长需要知道真正要关注点是什么。
不能停留在形式要求上。
这不是知识要求,而是对修行的要求。
每个同学的情况都不一样。点评可能也会不一样,甚至要求都不一样。
例如,有些同学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看念头(还问,是用眼睛看吗),可能需要引导他如何看念头,能看见一个念头,就要鼓励……
嗯,这些大概是我对【闹铃觉察】的理解,不算标准答案啊。
大家有想法也可以提。
有些作业,有船长的解读和理解,比我更深刻。
上次我和大梅讨论【发愿】和【自他交换】,就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