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真正成为一颗树。求道之心足够强烈,它会带你到你该去的地方。
生命是不讲逻辑的。生命很多时候是矛盾的.如果你对于修行这件事情,你真的认准了这一件事情,你就不要去被自己的某些逻辑给诱惑,因为自我他可以无声的,就是在没有陷阱的地方给你挖陷阱,在没有逻辑的地方都能给你找出逻辑来。自我特别容易去说服你,自我会编很多逻辑出来。你会觉得你还会去相信。自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编剧,然后也是最强烈最强有力的甩锅侠。
顺境和逆境,都是很好的对境的时候,你对于所有的这种境遇,其实,他们都是一样的。
老子是讲的是我要对人好,其实跟你是没关系的。我怎么做,只跟我的心有关系,只跟我自己的修行有关系,我善良,与你无关,我不是因为你好我才善良。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说得太多,不如守中。觉察就是让你回到中心,这就叫观自在。就是让你回到中心的时候,你就是观自在。,看着我的恐惧,看着这个烦恼,那我跟他们是分离的,他们就不能影响我了,你去看着他就好了,这就叫守中。觉得无助的时候,守中就好了,你去回到原点就好了。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够伤害得了你。如果你不愿意,没有人能伤害到你。也没有什么好恐怖的。你去看见那些感受,你去感受那些感受,你去看见那个看见。
我们不要去给人下定义,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要下定义,你不要下结论,结论是死的。你可以定义一个东西,但是你不能定义一个人。和人相关的事情都不能定义,例如你可以定义婚姻但是不能定义爱情,爱情是什么你没法定义。婚姻是因为我们领了个证,你可以定义。爱情是什么你没法定义。你可以定义死亡,这个人死了,我可以定义,活着你是没法定义。你可以定义冷漠,但是无法定义热情,热情是什么样你没法定义的。这个人很冷漠,我们好像可以知道;你可以定义黑暗,我们什么都看不见是黑的,但什么是光,你不能定义。你们给盲人去讲光是讲不清楚的。你可以定义灰烬,你说这个东西烧完了,就只剩灰烬了,但是你没法定义火。
真正的修行的人是空的,不能下定义,因为他可以被定义成任何东西。真正有智慧的是,你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左一会右。
头脑的特点是:要,再要,还要。所以胜利以后,他还希望更大的胜利。他是永远不满足的。真正的真相是,胜利的背后就是失败。
莫将容易得,当做等闲看。他的话只是一个手指,指向的是月亮,他告诉你道是这个样子。
《庄子》里边的例子。庄子带着他的很多弟子,来到了草原上,有一棵大树,很大的树,方圆可能几千米都被它覆盖住了,下边很多人在乘凉,除了这一棵树以外,周围都没有树。庄子就很好奇,为什么这棵树的边上没有树了,这棵树怎么这么大,都一直在呢?下边人就给他解释了:这棵树它长得又不直,每一个树枝,每一个干上,隔一个点地方都有那种疙瘩,用不了,烧,味道又太难闻,没人愿意去烧它,砍起来又麻烦,所以这个树一点用都没有。后来庄子就跟他的弟子说,你们以后要做就要做这棵树,没有用的树。有用的都被砍掉了,都被烧掉了,都被用来做房梁,建房子去了,你要做一个无用的。
你会发现有条件的快乐,就如草丛上的露珠。一个真正的自我很重的人,是不可能懂得爱的。就算爱发生的时候,它也会很快的消失。真正当一个人爱的时候,其实他就是一个整体,是不分裂的。你愿意去做所有事情,不求任何回报,那就是真正的爱。一个真正完整的、爱的人,其实他不怕死的。如果真的是在死在利他的这个路上,你会发现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你是爱的时候,其实你在体验的就是那个“没有”。你自己都没有了,
真正的修行要朝心上下功夫。什么叫从心上下功夫呢?我们说要让你去看见你的习气,你不要随着你的贪欲或者说你那些执着的习气的念头带走。你能够成为头脑的主人,而不要成为头脑的影子。你想到哪,你的欲望起来,你就跟着欲望去走,其实你就成为了头脑的影子。成为头脑的主人,让头脑成为你的影子,就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你看,别人说我不好,我就生气,这其实就是一个模式。你不是一个主人,你是一个奴隶,你是个反应机器。你是头脑这个模式的影子,他怎么做,你就跟着去了。你还找了一堆理由,我就是应该生气,我就是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所以这一点如果不了解,你不弄清楚,你的修行基本上越努力就越错。
不见可欲,是让那些会造成人欲望的东西,别让他出现。让你的心要定,所以你要反过来。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如果是圣人来治理国家,他们怎么治呢?以前我有一篇文章,《一群鸡的故事》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真正的平凡,是我很满足于当下。只有一个修行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平凡的人。不是说这种人就没有欲望了,他有的。但是他能够不被这个欲望带走,不被欲望控制。他不会成为欲望的奴隶,可以接受所有的结果。这才是修行,这叫降伏其心。
不修行的人看见的是有,修行人关注的是那个没有,修行人会要让自己成为无我,让智慧自己出来,要让自己成为空的。
修行人要像受伤的鹿一样,独自安排好时间认真对待。
修行人要像狮子一样勇猛精进,越是繁忙的时候越是要坚定。
修行人要像风一样,对对境不加以分别。顺境和逆境都是修行的机会。
修行人要像疯子一样,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太蠢,太智慧了会被人排斥。如果真的想好好修行,不要试着跟身边人讲。
修行不要做一个旁观者,要真的修行就要全身心投入进去,到处跑是修行没入门的特点之一。
不要停留,不要贪恋路上的风景,一定要继续往前走。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而不有,你要知道他是个独立的。一个独立的个体他要成长,他需要经受各种事情,他就需要经过一些风雨。
老子从来不想说服谁,但是他一直在诱惑你。诱惑其实是有两种的。一种是带有攻击性的,一种是比较淡定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第一,但是老子说你不要得第一,他说你要站在后面,你要变成个平凡的人。本来很道德的人不会觉得道德是一个什么稀奇的事,是不需要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