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修行的口诀 (25分钟)

2024-03-02

修行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有点陌生的,看上去好像离自己比较远,或者说比较难以操作的一件事情。

什么是修行?虽然我们说了很多遍,修行是要去降服其心,要去对治情绪,要去向内求,要去觉察。但是说这么多,好像还是不好记啊。所以今天我跟大家去讲在修行中的3句话。这个应该对于大家来说,以后可能记起来会稍微方便一点,我好好去解释一下。

第一句话叫:诸恶莫作。第二句话叫:众善奉行。第三句话叫:自净其意

如果你懂了这三句话,基本上在生活中修行就比较好理解了。我们先说诸恶莫作,看上去好像是我们不要做恶事。所有的恶事都不要做,相当于这是个基本的要求,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过苦生活,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生活太苦,都希望快乐。但是我们经常会去抱怨说,我之所以苦,是因为我遭受了这些事情,因为外界的环境给我们带来苦,但是外界的环境为什么会给你带来苦,而不给别人带来苦,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有时候我们看见一些现象以后,我们要从现象的背后去看一看。

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它是有因果的,这个因果它可能不是说这一辈子的,可能还有宿世的。那诸恶莫作就是让我们断除痛苦的因,我们这里有好多同学对于佛法有些了解,他知道说希望众生能够断除痛苦的因,脱离痛苦以及断除痛苦的因,如果诸恶莫作的话,你就可以断除痛苦的因

有人说我不信佛,也没什么信仰,这个诸恶莫作对我来说好像就没啥用。不是的,我们讲的在生活中修行,其实跟有没有信仰关系不大,咱们说的这几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第四句话其实是叫是诸法教,或者说是诸佛教。那些圣人们都是这么说的,不是说这三句话是七哥说的,我没这个能力,我也没这个水平,是诸法教,圣人们都是这么说的。

我们觉得自己智慧不够嘛,那我们就去试着理解一下圣人们说这个话的意思。有的人说我对于佛法也不是那么的虔诚,对于信仰也不是那么坚定。但是我要不要在生活中修行呢?我觉得当然是可以的,第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诸恶莫作,这里面诸恶莫作,他并不需要你有信仰,而是说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要求,例如说不偷别人东西,比如说不刻意去骂别人,不占别人便宜,不说别人坏话。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人可能无论他有没有信仰,他都会给自己定一些原则。有的人定不玩电子游戏,不抽烟,不占公家便宜等等,这都是给自己定一些原则,所以诸恶莫作。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给自己定一些原则,他就是修行,他就是在生活中修行。

这里边分成两个层面去讲它的意思,第一个,我们做这些事情,它本身是有因果的。例如说,你如果特地去对别人很坏的时候,那别人以后可能就会对你很坏,这个肯定是个因果,别人肯定不会对你很好,这个很难的,以德报怨的人确实很很少的,你对别人不好,别人对你不好,这是很正常的。如果说你不对别人不好,那别人的很大一部分程度,也不会刻意针对你,所以这是一个很基本因果。

第二个更重要就是,如果你把一些恶事都用一些原则给停掉,那其实对于你自己的心,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复。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经常内心里边会去抱怨别人,也不是说抱怨别人是个很恶的事,可能就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而已,或者说别人的坏话。如果我时刻告诉自己说,我不要去抱怨别人,我心不生抱怨,我不说别人坏话。那这个时候,你可能内心里边的干扰会少很多,我们平时的那种抱怨,其实会逐渐逐渐放大的。

你越抱怨越会觉得自己受委屈,别人越不该。你看我们吵架的时候,想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把这个故事编的最后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惨的人。我们的田静同学也好,陈丹同学也好,赵红同学也好,就是大家在演讲的时候,或者在分享的时候,你去想想他们的经历,在这种模式上一定是比较苦的。如果他自己在内心里边一直在想这个事情:为什么我这么惨呢,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就那么健康,我们家小孩就是一个自闭症,为什么我就遇到这么惨的事,别人就怎么样。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个世界上最惨的人就是自己了。那跳到河里边很正常呗,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看见没有?其实任何烦恼和任何抱怨都有可能膨胀成为一个可怕的怪物。而且这个怪物最后膨胀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能我们自己就已经成为这个怪物了。

所以当我们从一开始定一些原则,不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他刚开始产生萌芽的时候,他就会被断掉,这本身就是修行,这本质就是降服其心。 当一个抱怨和一个烦恼他膨胀成一个怪物以后,他就控制你了,而当他还是一个小萌芽。

你把他掐掉了以后,你就降服他了,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修行的方法。我们说诸恶莫作,其实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些这种持戒的一些原则,这个戒不一定是宗教里边的戒,这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前我给咱们必经之路宣讲员们讲勇士之道的课程,里边就有四戒,就是你每天要去关注你自己在这四个方面有没有犯戒。 第一个不说谎,第二个不抱怨,第三个不占便宜,就是不占别人便宜,比如去买菜,别人说这个3块五,我说你必须得这3块钱,3块钱买了以后也还好吧,你还非得让别人送你两根葱,这就是非得要占别人便宜。第四个是不思他人过。第四个其实很难的,前三个还是行为上的,第四个其实是思想层面的,就是你内心里边都不要去想。

我们说这四个原则,其实不是说希望大家能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能够成为一个大家都说你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圣人,不是的,我们这都是为了去对治你这个心的,所以在这个方面,诸恶莫作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大家如果想在生活中修行,你就可以记住这么一个口诀,我最基本的做到一个诸恶莫作,然后从形式上也好,从心理上也好,也都要去做到。

第二个我们说众善奉行,就是多做一些善事,平时我们在新手村里边的日行一善,我们在工作中也好,在生活中也好,都可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其实真正做善事的这种快乐,会发现他是没有理由的。你帮助了别人,你会感觉到快乐,这好像是说不出来原因的。这种感觉只有做善事的人才会去理解,而不是说我要去分析,我今天捡了个垃圾,我为什么快乐,为什么捡了垃圾就快乐呢?如果你反问,很难找出个理由,捡了个垃圾跟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会快乐呢?假如说我们新手村已经结业了,有些同学因为新手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打开了心扉或者说打开了心结,我们的志愿者们,小七们,村长们,队长们一定很高兴。他为什么高兴啊?跟他没什么关系,他为什么高兴呢?这个原因其实是很难找的,但是如果说你能够去做这些事情,你就会发现这个快乐自然就会来了。

其实背后是有原因的,我是知道的啊。虽然这个原因很难找,但是因为我在山上也没什么事,经常去思考这些问题。你看大家说爱出者爱返,施比受有福,这好像是基督教的教育。

为什么呢?为什么祭天菩萨说,所有的快乐都来自于希望别人快乐,它是有依据的,这个依据在于大自然的规律。你说七哥你这就是糊弄人呗,一说大自然的规律,我就没法反驳了,你可以反驳的,什么叫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一个人是一个整体,我们希望自己越来越好,所以当我们吃什么东西拉肚子的时候,我们就不吃了,我们吃什么东西对自己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吃,我们觉得锻炼身体对自己好,我们就希望多锻炼身体。所以这是一个我们自己让自己更加完善的一个规律,大家认可吧,那如果说大自然也是个整体,大自然希望让自己更好,那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相互之间相互的帮助了,所以这个原理就很简单了嘛,你把大自然当成一个整体的时候,就会发现大自然中的每个元素在相互支持和帮助的时候,大自然会变得更好嘛,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好嘛,所以这本身是一个让世界更好的规律。所以他就会激励,像正反馈一样,他会激励这些人,当你去帮助别人的更好,自然这个个体也会更好。但是我的理解也不一定对。

众善奉行里边有一个关键点,需要去重视的,就你不要抱有期待,我们有时候去帮助别人,就特别容易把自己定位很高,例如说看我做志愿者小七,我过来当队长,我去帮助你,那你看你还不乐意,你还说我太烦这样的话,我们可能心里面就会生怨,你不感谢我,你还说我太烦了,其实这样的话你就有期待,而且我们说众善奉行不要有期待,你只需做你想做的事情就好,至于对方怎么样反馈,关系不大,他要想感谢,那就感谢好了,不感谢也无所谓,他误解你就误解好了,你只是做你该做的事情。

我是前年写的文章里边,我说大树要生长,种子要发芽,他们只是做了他自己该做的事情,老天爷要下雨,他也不是为了一定要去灌溉文和家的庄稼,也不是为了去淹没文德家的田地,他只是做他想做的事情,我们去做善事也是的,我们想要去放生就去放生,我们想要去帮助别人就去帮助别人,我们想要去捡垃圾就去捡垃圾,我们想要去做志愿者就去做志愿者,不用去期待别人对你的反馈和评价,有人因为这个受益了挺好的,有人因为这个不理解那就不理解好了,众善奉行本身他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修行的一个方法。

我们从佛法的角度讲,从因果的角度讲,他是快乐的因,因为本身他是积福报的,你种了个善因,刚才田进同学说他问了七哥一个问题,七哥给他的一些建议对他来说帮助很大,那我们这个就是种了个善因。我们的阿宁同学说希望以后能跟七哥有个交流和沟通,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个善因。那如果我们以后真的在某一个场景相遇了,那本身这就是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我们的相见一定是很快乐,那这个因从哪来,就是之前我们种的那个善因,那我们现在去做这些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在种善因吗。

所以我们说诸恶莫作,其实是断除恶的因,众善奉行其实是种了善的因。所以在生活中修行,它本身是一个快乐的因,众善奉行是种了个快乐的因,我们说众善奉行不要有期待,只是去做就好了,也不要认为自己真的在这个方面有多么的高尚,别人可以认为我们这个人非常高尚,但是我们自己不能这么认为,就像我们可以说小草绿化了这个世界,但是小草自己不能这么认为。我们可以说鲜花能让世界更美丽,但是鲜花自己不能这么认为。我们可以说这些志愿者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我们这些志愿者不能这么认为。为什么?因为我们志愿者只是做了我们想做的事情,那这个本身一方面它是积福报,它是种善因,同时它也会让我们体会到真正的当这个我减小的时候,缩减的时候,其实痛苦就会越来越少。我刚才就跟大家讲了,为什么帮助别人会产生快乐,一方面是大自然的规律,因为每一个整体都会希望他自己越来越好,相互帮助做善事,本身就会让这个整体更好,所以会让你更开心。

第二个,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从心法上去讲,你帮助别人,你做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不是为自己,在生活中,造成我们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太看重自己。我不知有没有讲清楚,当你去做善事,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不是为了自己,而在生活中造成我们痛苦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你可以去想一想,你所有的痛苦是不是为了自己,我们举简单的例子,例如说你觉得你老公抽烟,你很烦,很痛苦,你劝他都不听,你说我这个不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他呀。请问隔壁邻居老王抽烟,你痛苦吗?你怎么不为了他痛苦呢?因为这个是你自己的老公,所以你觉得他抽烟以后,身体不好,然后你家庭就会不好,所以你是为了自己。你小孩成绩不好或者玩电子游戏或者身体不好,你很焦虑很痛苦,你觉得你是为了小孩,那别人家的小孩成绩不好,玩游戏,你为什么不痛苦啊?还是因为自己。

所以当一个人太看重自己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是跟自己有关,如果他不那么看重自己的时候,一定痛苦就会减少,快乐就会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做善事的时候会感觉到快乐的原因之二。我不知道有没有解释清楚,我是读理工科的,我的逻辑性很很强的,我以前读过研究生,读过硕士,我写辩论型的论文还是有逻辑性的,所以大家要觉得我讲的没有逻辑可以指出来。众善奉行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修行的一个方法,但是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不要有期待,也不要认为做这种事情有多了不起,你也只是当成说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修行的一个方法而已。

最后一个叫自净其意,其实这句话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前面两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我们坚持去做,都可以去实施,或者说可以有一些衡量的标准但是自净其意这个东西呢就不好判断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最开始说,如果一个人想要在生活中修行,只要他走到进一步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到一个岔路。

举个例子,我举过一个老太太念佛的例子一个老太太,她是想学佛,还想念经,别人就告诉她每天念阿弥陀佛,她每天念她在佛陀里面念佛的时候,她孙子在那吵,最后老太太受不了了,跑到外边把他孙子打了一顿,说你看你吵吵吵,我修行的时候都没有了。你看她觉得修行就变成了是念佛,孙子打扰她,她最后就打孙子。所以你看这已经是走偏了,无独有偶,以前我还没上山,我还在山下有时候我就带我们家女儿和儿子,那会女儿还信佛,她也会去念咒啊,每天有功课呗,那会儿才上小学,儿子那会更小,就在车里的时候,儿子就总喜欢去打扰女儿,女儿就说你不要打扰我,你搞得我做功课的时间都没有了,一样的,就是因为她这句话,让我就想起了那个老太太的故事,我给她讲了以后她当时就哈哈大笑。所以有时候我们就特别容易走偏。

包括我们做公益也是,有时候我们这些志愿者就会觉得我是为你好,所以我就会要求很多,最后他觉得他这么做是对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是对于别人造成了很多的干扰,这就很难了。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在做善事,但是你会发现做善事会成为我们自己的一个障碍。你说我们为了必经做到的事情,你看文和同学他要去做主持,这个时候他们家小孩如果需要人照顾,那文和同学说你看我要做主持,你不要打扰我,跟家里边如果产生矛盾,那你说这到底是对的呀,还是不对的。所以有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在这个方面自己只是去想,特别容易走到极端,而且容易被自我所欺骗,自己以为自己是在修行,实际上自己已经走偏了自己不知道。所以我们说自净其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自己时刻的去觉察自己的一些起心动念,我们说让大家要纯粹,是不是要越来越纯粹,我们说我们必经之路的智慧栈长的三大原则:不推销,不拒绝,不求名利,这里面不求名利其实挺难的,有很多人做一个抄经智慧栈,就是为了引流啊,他让更多人过来抄经,顺便可以买点东西呗,他为了掩盖自己这个卖东西的企图,他会说我就是为了做公益,我希望大家过来抄心经,过来吧没问题,他说着说着自己都信了,实际上他的目的是要去卖东西,如果他发现来了好多人,都天天喝他的茶,用他的纸巾,然后把家弄得乱七八糟,一样东西都不买,他就没兴趣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觉得这个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自己不能去欺骗自己,我们自己要去想一想,我真正的意图是什么,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我够纯粹吗?自净其意就是你自己时刻的去审视自己的内心,有时候我们说自己有时候看的不太清楚的时候,需要有老师给一些指点,真正一个好的老师,他就像一面镜子,他会把你隐藏在背后的那些点或者说那些贪念,那些执着,都给你挖出来。一个好的老师他不是过来安慰你说,你没事挺好的,其实这样呢,你会觉得跟他待的很舒服,但是没啥用,但是你要发现一个老师偶尔会去给你剥一下洋葱,他让你比较难堪的把你一些比较小的心思都给你点出来啊,这样的老师可能是一个好老师。

所以我们说自净其意,可能需要时刻去审视自己的内心,去否定自己,去挑战自己,咱们志愿者里面有一个叫小云的,她是咱们18村的村长,就是接下来一村的村长,她有一次在做分享的时候讲她自己如何从一个老虎变成考拉,她的侄女儿看了以后说,这是大姨吗?大姨讲得好假诶,因为她自己平时在生活中是一个特别强势的一个女强人,然后她说她经过这段时间,她性格变得温柔了,她讲了自己的一些经历以后,她的妹妹的女儿,因为她妹妹就是咱们惠珊同学,她的女儿说,你看大姨讲的好假,我们小云同学把这个经历发出来以后说孩子的眼光真准呐,她见证了我在蜕变的路上,我觉得小云同学把这句话能说出来,特别的棒。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变了,但是在别人的眼里,可能还真不一定所以我们说自净其意其实挺难的。

以前跟大家解释过必经之路的意思,我们说必经之路是倡导心经有关的,心经,心上一把刀是忍,朝心下刀那是必,所以必经之路,我们说是生活中修行之路,真正的在生活中修行之路,可能被剥离起来,会比较痛苦的,会比较难堪的,有时候血淋淋的,有时候你都不敢相信,原来我还有这样的一个性格,我们有好多志愿者体悟挺深的,有的人觉得自己做的不错,我有时候给他一点拨以后,他后来发现原来我真的一无是处,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了,原来在一个修行人的眼里边,我怎么有这么多问题,以前他觉得别人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好,后来发现原来是他自己的嫉妒心一直很强,一直在嫉妒别人,就是在挑别人的毛病。

自净其意,有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自我所掩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你真的想修行需要有一个老师,最好需要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师傅,这才是一个最终之道,当然一开始你说我们做一些简单的,这个肯定没什么问题。现在还有一个天空训练营,也是在教大家怎么样在生活中修行,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真的通过必经之路了解怎么样在生活中修行。

我们今天讲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为自净其意比较难讲,等到以后大家要有这种机会,我们可以到时候再做详细的专题,大家再通过咱们的天空训练营,也可以更好的去了解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我今天讲的已经比较多了,希望有时间的有意愿的,对于在生活中修行,对于怎么样去降服自己的心,怎么样去对治自己的情绪。怎么样去了解情绪的本质感兴趣的同学,能够继续加入到我们必经之路的志愿者小七大本营,能够继续的跟着咱们必经之路一起越走越远,能够去影响更多的同学能够真正走上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