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作业内容

【10】杨洋61/100 250223

静坐觉察62分

动作觉察6(吃饭2,走路2,读书1,洗袜子1)

第七章《衡量标准》 读书笔记

1.不期待证悟,但要一辈子修行。

2.觉察之道,是最合适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

3.打坐,需要真的能看见念头,能及时看见念头,不被带走。

4.练习觉察的状态,就是练习觉察的目的。调伏心的过程,就是我们想要的调伏心的结果。踏向彼岸的每一步,都是彼岸本身?

5.幽默和智慧是双胞胎。

6.修行,需要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在生活的细微处,看见自己的念头和习气。一旦看见,改变自然会发生。

7.有些习气和模式是隐藏的,它根本不会给你带来很明显的情绪,只是悄悄影响着你的行为,觉察不够细微根本发现不了,但只要你觉察力足够强,它也会无处遁形。

8.修行,是让你认识自己。

9.修行,是向内求,看自己的问题,一点一点认识自己,自然能看见自己很多问题。

10.修行可以让人增长智慧,让人认识真相,让人得大自在。

11.修行可以让我们决定如何面对生活。

12.修行可以让我们有能力面对一切困境。

13.衡量修行是否进步的三个指标:1)情绪指标(自己每天情绪爆发次数是不是越来越少,或者情绪影响自己的时间是不是越来越短。)2)执着减少。3)他人评价。周围人对你的评价(主动)

14.当“自我”消失,“真我”就出现了,慈悲也就出现了。那时,你会爱众生,如同以前爱自己。

15.所有的修行,都是用来要求自己的,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

16.菩萨不想改变任何人,他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使用他们的语言,让他们依照自己的本性转变,而不是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翻版。

17.不要试图用修行的方法改变他人,这很重要!

18.不要推销《觉察之道》,除非他主动向你求助。

19.自己最差,老实听话!

我看见

1.新手村读书会,新同学报名不积极,想提醒导读同学跟进一下,看见,在群里再发一次报名链接。

2.打印机上门维修,换一个进纸器450,“真黑”,看见评判,感谢师傅上门服务,付清上门费,选择不再维修,发愿祝福他顺顺利利,财运兴隆。出门买了进纸器150,自己换完搞定。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