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8月19日情绪日记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8月19日 哈哈

得月村8期(本期)新同学在群里反馈,她的向导寄语写着别人的名字。

记者马上公开道歉。  

我当时的内心反映是:
1、"记者怎么不给向导看一下再发呢?连这个流程也忽略了,以前都是记者发给向导,向导私发新同学的"
    去群里看是不是记者发出来的,一看是村长发的,生起评判"村长也不检查的"
    
2、"嗯,记者说他改过来,好了没事了,也就姝立同学不好安抚,其它同学还好"
3、几位村委目前都没发言,应该是想“息事宁人,就此而过”,那我也不要发言搅局。

没想到过了一会,小青学长发信息给我。她找了我以后,我回复是“好的”,但我心里:
1、烦燥,认为被记者牵连;
2、不用重写吧,这个回复也没什么问题呀。重要的是新同学通关毕业了,写这些意义本来就不大。
3、我第一次做向导,同学就教我,寄语可以送相同的话给几位同学。也不是每次做向导都这样的,这次就出事了,唉!

突然想到小青学长的做事风格,她可能会希望这次寄语能重新写。虽然不想写,还是发信息问小青学长是否需要重写。
她说要重写。

心里活动又开始 了:
1、唉,小青学长做事太认真了。
2、都让新同学失望了,先前建立好的形象也被影响了,现在怎么写都假,有意为之意义不大啊。
3、念口决吧!“正是修行时”,“这是修行的入口”。
3、反者道之动要怎么“反”呢?

实践反者道之动:
1、先跟小记者连接,让他知道事情会怎么处理。我们相互道歉,我说主要责任在我,我们先处理当下,事后再复盘。
突然对记者的埋怨竟然没有了。

2、说“写不出的时候”我就说“一定要好好写”,我可以怎样好好写?


   翻看其它几位向导的寄语,看到他们的真诚和爱。当下十分惭愧,我确实做得不好。
   
   于是翻出和每位新同学的聊天记录,开始重新感受她们。两个多小时侯,我将四位新同学的寄语发给了大记者。内心舒畅。
   

做向导的过程,都是有收获的。这种角度的转换,就是从考虑自己转换为考虑他人,对我来说,我的头脑里确实体验到”调换“的感觉。但 
调换后的效果我非常接受,我感慨,自己一个人做事,完全不能想到可以有这样的视角。  

小青学长事后给我鼓励和安抚,我回复时看见自己的总结:

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还看不到,像今天这样的情况,那些不足的地方才显现出来。
我看见这些问题和我的认知相关,也无法解释和承诺, 
唯有继续跟着大家学习,提高见地和认知。犯过的错今后能不错,那今天这次也是很好的经历。  

如果是以前,我没办法 这么快放下今天的挂碍。今天也不知是怎么了,重新写完,心里就没什么挂碍了。
同时也想,如果是在生活中,我能这么快转换角度,并放下持碍吗?

在生活中修行,真的不容易啊!


[[https://wiki.bijing.life/csz:%E6%83%85%E7%BB%AA%E6%97%A5%E8%AE%B0|返回上一层]]
csz/8月19日情绪日记.1724062823.txt.gz · 最后更改: 2024/08/19 18:20 由 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