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huimin-z:dzjc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动作觉察
一、动作觉察目的
- 练习持续看见念头的能力(保持觉察的能力)。如果更进一步,动作也是念头。这个过程,容易被念头带走,看见,回到动作。
- 练习回到当下的能力。回到当下,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一种能力。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回到当下,当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例如有人很敏感,遇到别人说了一句话,就喜欢想很多。如果能看见“自己在多想”,回到当下正在做的事。
- 让大家能把觉察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当你真的明白了方法,时刻都可以练习觉察,时刻都可以在觉察之中。
二、动作觉察练习要领
动作觉察三部曲
- 感知动作
- 看见念头
- 回到动作
- 这是主动觉察练习,当我们要开始时,提起觉察,尽可能仔细的感知我们的每一个动作。例如走路,知道胳膊如何摆动,大腿如何带动小腿,脚落在地上的感觉,体验像给大地盖印章。
- 中间出现念头,及时看见,不跟随,不评判。例如,走路觉察时,看到路边花开的好美,知道,继续回到走路上,如果被吸引停下来,甚至掏出手机拍照,这就是被念头带跑了,看到之后,继续回到走路上。
- 刚开始练习时,尽量减少干扰。比如吃饭觉察,提前和家人打好招呼,说明自己在练习,尽可能不和自己说话。比如走路觉察,尽可能拿出10-20分钟时间做专项的走路觉察练习。
三、练习常见问题及应对
- 刚开始提起觉察,随后很快就跑了,就忘了。这个对于新同学挺正常的,没关系,多多练习,当我们的觉察里越来越强,就能保持久了。之前有同学说要多吃几次饭,因为之前总忘,没关系,练习多了就好了。
- 所有的觉察,其实都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所以不习惯是正常的,重复以前的习惯,是无法超越自己的。如同走同一条路,不会到达另一个目的地。
- 所有的练习,都是为了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修行,不是说天空营期间,做作业,写了几次吃饭觉察,完成几次走路觉察就完了,修行是每件事,修行是每一刻。
- 要写很多字,很麻烦。嗯,是的,看见嫌麻烦的念头,继续写就行。也可以应用语言转换功能,减少写的时间。
- 练习完后及时提交,避免事后回忆,会失真。
- 等练习娴熟了,以后吃饭时,走路时,可以不用这么刻意。哪怕一边吃饭一边与人谈话,一边走路一边聊天,也可以做此练习。
四、适应练习场景
- 生活中所有的事都可以应用“动作觉察”。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修行是每一件事。
- 任何时刻都提醒自己,提前觉察,感知动作,看见念头,回到当下。
五、作业缘起
- 这个作业的缘起,来自于禅师的开悟故事。开悟后,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吃饭时,知道自己在吃饭,走路时,知道自己在走路。这就是活在当下,这本身就是开悟的状态,就这么简单。
csz/huimin-z/dzjc.1746447633.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5/05 20:20 由 huimi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