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miwu:xinqideyemian7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csz:miwu:xinqideyemian7 [2025/03/09 14:31] miwucsz:miwu:xinqideyemian7 [2025/03/10 15:19] (当前版本) miwu
行 1: 行 1:
- 
 **觉察之道第一章** **觉察之道第一章**
  
行 5: 行 4:
  
 却不晓得它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却不晓得它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                                        — 《约翰福音》 (3:8) + 
-                                        +约翰福音 (3:8) 
-                    +                                                         
-2不是控制不了脾气,而是被脾气控制了。 +2不是控制不了脾气,而是被脾气控制了。不是控制不了情绪,而是被情绪控制了 
-不是控制不了情绪,而是被情绪控制了+ 
 +3我们不只是被情绪控制,还被各种“习气”控制。 
 + 
 +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忙着工作,忙着旅游,忙着社交,忙着娱乐,有一点空闲时间,就开始刷短视频。 
 + 
 +看上去我们的生活很有“效率”,对于很多事情,我们都轻车熟路,几乎不用思考就能完成,包括和人聊天。 
 + 
 +祥林嫂为何总是重复这个故事?她不知道别人已经听过了而且听腻了吗?不是的,__她只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__。 
 + 
 +她宛如一台机器,一旦看见篮子或小孩,她就会开始讲阿毛的故事。 
 + 
 +你或许会觉得,祥林嫂是小说中的人物,而且受到了打击才会如此。 
 + 
 +不是的,__只要你留意,你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祥林嫂”,到处都是。 我们都是祥林嫂__ 
 + 
 +
 +耶稣遇难时说:“上帝啊,原谅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 
 +5若你仔细观察,自己的行为也是很机械化的。 
 + 
 +你机械地上班、工作、下班、吃饭、说话、睡觉,你觉得每天的生活就应该是这样; 
 + 
 +别人夸你,你就高兴,无论别人说得有多假;别人骂你,你就生气,无论别人说得有多真; 
 + 
 +你在吃饭的时候看手机,你在坐车的时候听小说,你工作时,想着下班去哪里玩,你下班后,又在焦虑明天的会议发言还没准备好; 
 + 
 +你看见小孩玩游戏,你就生气,你听见爱人唠叨,你就心烦;你总想换更大的房子,有了大房子,还想要更大的别墅; 
 + 
 +你总想要更高的职位,有了高职位,还想着继续往上爬…… 
 + 
 +每个人只是一台机器,嗯,强大一点的机器。机器中,设置好了无数既定程序,还有一些新程序,在不断形成. 
 +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行,形如虫蚁? 
 + 
 +你可以留意自己的日常行为,吃饭、走路、说话、呼吸、眨眼等动作,你都不用刻意照顾,你的身体都在自行动作。 
 + 
 +然而,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你并不是这台机器的主人,而是这台机器的奴隶。这很让人沮丧,但这就是真相。 
 + 
 +6 你并不需要放下一切,而是要放下对一切的执著! 
 + 
 +你可以很喜欢美食,但也能接受每天粗茶淡饭;你可以很用心教孩子学习,但也接受他考试不及格; 
 + 
 +你可以很努力创业,但也能接受创业不功;你可以很爱一个姑娘,但也能接受她最终离你而去…… 
 + 
 +7有多少钱才合适?必经之路有同学抱怨说:“我有些经济困扰,感觉日子总是过得紧紧巴巴的。” 
 + 
 +我说:“其实这是福报好的体现。对普通人来说,这种状态才是最合适的。就是有点钱,却感觉稍微有点不够。少了,不好过;多了,过不好。” 
 + 
 +很多人,有钱了,并不是“他有钱了”,而“钱有了他”。嗯,他没能做金钱的主人,而成了金钱的奴隶,就像很多人成了“情绪”的奴隶一样。 
 + 
 +最完美的奴隶制, 
 + 
 +就是让奴隶们以为自己是主人。 
 + 
 +最完美的监狱, 
 + 
 +就是让囚犯们不知道自己身在监狱。 
 + 
 +要让他们热爱自己的锁链, 
 + 
 +并使他们认为: 
 + 
 +如果失去了锁链,他们将一无所有。 
 +— 赫胥黎 
 +                                   
 +                                   
 +金钱很厉害,它形成的监狱,几乎是完美的,大多数世人都困在其中,热爱自己的锁链。有道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之所以说金钱的监狱“几乎是完美”的,因为金钱造成的监狱,还是有不少破绽。 
 + 
 +这里讲金钱监狱的两大破绽。其一是,当你拥有的金钱足够多,有可能会看清“金钱的无能”(只是有可能),这也是为何一些明星和世界级的富豪,在拥有无数财富之后,放下了对金钱的执著。有人开始热衷于做慈善、公益,也有人拥有足够多的金钱后,人生失去了目标,开始迷茫甚至抑郁,也有人放弃一切出家修行。因为他们看清了金钱的无能,金钱的监狱自然消失了。不过这个破绽一般人很难掌握,所以更多的有钱人,会觉得钱还是不够多,会继续拼命赚钱。 
 + 
 +另一破绽是,当你有了放弃一切的勇气,金钱的监狱,也会随之破碎。你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生命,当然也包括金钱。 
 + 
 +当你拥有放弃一切的勇气,内心会开始滋生力量。如果连要饭的日子,你也觉得是种难得的经历,你还会被金钱束缚吗?当一个人可以接受自己“一无所有” ,金钱怎么还能困住他?这个破绽,很多人都可以试着突破。 
 + 
 +悟性好的人,看到这里,曾经困住他的那座监狱,可能开始出现裂缝。并非让你不要去赚钱,并非让你放弃豪宅豪车和金钱的享乐,并非让你放下一切钱财,而是让你放下对一切钱财的执著,放下那颗一天到晚想要赚钱的“头脑”。 
 + 
 +金钱形成的监狱,几乎完美,其作用已经非常恐怖,能束缚世上 90% 的人。但还有比金钱监狱更完美也更恐怖的监狱, 
 + 
 +那个监狱能囚禁世上 99.99% 的人,那就是__“自我”形成的监狱!就连“金钱监狱”,也在“自我监狱”之中__。逃脱了“金钱监狱”,也仍会被困在“自我监狱”里。__在“自我监狱”中,几乎每个奴隶都以为自己是主人,几乎每个囚犯都不知道自己身在监狱,他们热爱着自己的锁链。他们努力工作,拼命赚钱,他们不断地争取一切,希望获得更多,为此不惜陷入嫉妒、贪婪、恐惧、焦虑、愤怒、疯狂、自责、痛苦等各种情绪,几乎他们一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加强锁链对自己的束缚!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失去锁链,他们将一无所有!__ 
 + 
 +荒唐吗?是很荒唐!但生活的真相,正是如此! 
 +我并非危言耸听,你也不要觉得自己是个例外。如何才能解开锁链并摧毁监狱?如何才能成为机器的主人?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不要着急,慢慢看,这正是本书要讨论的内容。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样子?经典有云: 
 +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  
 +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们产生挂碍,心中也就不会有恐惧、焦虑、烦恼,他们安住在觉性之中,自然也就远离颠倒梦想,达到究竟涅槃。 
 + 
 +看上去很高深?不,并不高深,反而很简单,简单到“不可思议”:不可思,也不可议。真理一定是简单的。 
 + 
 +8 真正的解决之道是:让问题不再是问题,让挂碍不再是挂碍。这就是“超越”挂碍。 
 + 
 +如何才能超越挂碍?原理很简单。所有挂碍的存在,都必须有个依附点,否则这个挂碍挂不住。 
 + 
 +而每个人所有挂碍的依附点,都是一个东西:“自我”。 
 + 
 +我没钱,我长得不好看,我的孩子不听话,公司对我不公平……这些都是因为“我”。 
 + 
 +当“自我”不存在的时候,挂碍也就无所依存了。换一种方式描述就是,所有的束缚,都来自对“自我”的执著。 
 + 
 +当“自我”不存在的时候,一切束缚都消失了。这不是我说的,老子说的: 
 +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 《道德经》第十三章 
 + 
 +我之所以有很多烦恼,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要是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能有什么烦恼呢? 
 + 
 +我之所以有很多烦恼,是因为太执著“自己”,如果不执著“自己”,我能有什么烦恼? 
 + 
 +9__能看见,才自由!这种“看见”的能力,我称之为“觉察力”。在生活中修行,就是培养觉察力__ 
 + 
 +10你的心是整个大海,而念头就是海面的浪花。无论是微风细浪还是狂风巨浪,只要你不把自己当成浪花,大海永远是大海。 
 + 
 +你的心是整个天空,而念头就是空中的云朵。无论是白云飘飘还是乌云密布,只要你不把自己当成云朵,天空永远是天空。 
 + 
 +当你明白自己是大海,明白自己是天空,只是看着念头的来去,这就是静心。 
 + 
 +11修行是什么?修行,就是降伏自心。 
 + 
 +《金刚经》是一部传播很广的大乘经典,一开篇,佛陀的大弟子须菩提就提了两个问题: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__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__     整篇《金刚经》佛陀也就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 
 + 
 +修行最根本的问题:如何降伏其心。降伏了“心”,就成了“心”的主人,成为了情绪的主人,自然就不会再被其困扰。如何是降伏其心? 
 + 
 +__能看见自己的各种习气和模式,不被其带走,就是降伏其心,这就是修行__. 
 + 
 +12当你真的明白了修行的方法,走路、吃饭、聊天、工作,哪怕是在发呆,都可以用来修行。 
 + 
 +__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并且改变它。__   
 + 
 +__心相续就是念头的相续__,__只要你能及时“看见”念头就打断了心相续__。 
 + 
 +否则,这个宝贵的人身会被浪费,你用一生的时间追逐自己的念头,执着它所创造的轮回,实际上,就是在梦幻中迷失自己而不自觉。 
 + 
 +13状态不好的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 
 + 
 +状态好与不好,都是正常现象,就像天晴下雨一样正常。因此遇到状态不好,看着这个不好就可以。这个状态会慢慢自己消失。 
 + 
 +不用为这种状态焦虑忧虑,也不要总想着把这个状态调整过来,只是看着,等着它自己离开。 
 + 
 +不用期待状态好,也不用拒绝状态不好,把自己当成天空,无论是乌云还是白云,他们来了就来了,不迎不送。 
 + 
 +另外,如果你懂了觉察,当你看到状态不好的那一刻,看到自己处于低谷的那一刻,你已经没有在低谷了。 
 + 
 +就像你能看见山谷时,你已经离开了山谷。此刻,如果你能安住在这个“看见”,只是做当下该做的事,那个低谷的状态就不在了。 
 + 
 +反之,如果你因为发现自己又在低谷,而产生自责、焦虑、沮丧和绝望,此刻,你又一次回到了低谷 
 +  
 +{{:csz:miwu:2221111111.jpg?400|}} 
 + 
 + 
 +14之前对同事一直很尊重客气打招呼,但得不到回应,对方常常冷脸相迎,内心不舒服,久而久之收回了自己的热情。我会因这件事困扰,甚至影响工作,不知道如何去化解。该怎么办? 
 + 
 +这里的看见模式,看见期待,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平时这些模式和期待,束缚你,影响你,当你看见,自由就会出现! 
 + 
 +15蓝狮子,我对修行感兴趣,也常常练习,但身边有很多人觉得我很怪。另外,我为什么会对修行这么感兴趣? 
 + 
 +绝大部分人都习惯随大流,不愿自己做决定。当你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说,别人都这样啊。所以,当一个人想要独立时,一开始就会显得很怪。修行是一件让你独立的事情。所以,身边人觉得你怪,才是正常的。 
 + 
 +至于你为什么会对修行感兴趣。不要问这样的问题。问这样的问题,你期望得到什么答案?我说因为你福报很好,我说你前世是个很不错的修行人?你会因为这样的答案,沾沾自喜,你觉得自己不一样。要看见这是自我的诡计,不要上当。 
 + 
 +其实,__根本就不需要问为什么的问题。修行不是思考,不是逻辑,修行是体验,是经历__。 
 + 
 +问题,__只是个念头,一个念头需要什么答案?__问题会无穷无尽,类似“我为什么会喜欢修行?”我说你内在的本性会引导你探寻真相。 
 + 
 +接下来又会出现:本性是什么?真相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引导?如何引导……问题会无穷无尽 
 + 
 +然而,__当你看见自我的模式,你就不需要问这样的问题,因为你根本不需要答案__。 
 + 
 +你__为什么会对修行感兴趣?不需要答案__。__当你觉得应该好好修行,那就好好修行。__当你对修行没有兴趣,那就先放一边。就这么简单 
 + 
 +16最近对做真实的自己与自我的欺骗有点迷糊,还请指教! 
 + 
 +有这种迷糊,产生怀疑,非常好!以后问类似的问题,可以缩小范围,拿出具体的事例来看。 
 + 
 +如果你只是问做真实的自己和自我的欺骗如何区分,那我想告诉你:根本就没有真实的自己,都是自我的欺骗。 
 + 
 +有人说:“我是直性子,说话从来不会拐弯抹角。”他这就是给自己贴了个标签而已。 
 + 
 +有人说:“我很正直,根本不屑于溜须拍马。”他这也是在贴标签。 
 + 
 +什么时候才是“做自己”?是你看清了所有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 
 +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 
 +是任它惊涛骇浪,我自如如不动。 
 + 
 +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 
 +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 
 +为什么是这样? 
 + 
 +只有当你没有自己,才能真正做自己! 
 + 
 + 
 + 
 + 
csz/miwu/xinqideyemian7.1741501887.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3/09 14:31 由 mi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