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weizi:mybyby:zy:0405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csz:weizi:mybyby:zy:0405 [2025/04/07 16:40] weizicsz:weizi:mybyby:zy:0405 [2025/04/09 16:48] (当前版本) weizi
行 1: 行 1:
 +C组苇子4.5——4.9
 +
 +每日平均静坐不低于20分钟,
 +
 +每日晨起发愿,慈悲发愿,自他交换
 +
 +走路觉察,吃饭觉察,开车觉察,这三个觉察居多
 +
 +情绪觉察
 +
 +背景:上课提问,一连几个学生都不会,愤怒的火苗在上窜。
 +
 +盯:喉咙发紧,心跳加快,脸上有愤怒的表情。
 +
 +挖:没想起来挖。
 +
 +改:不说话,感受我的状态。
 +
 +想到:这个问题可能是我没讲清楚,问学生,果然是,让学生坐下。
 +
 +但没想起来给学生道歉,或说句”不好意思,我的责任,冤枉你们了.”等类似的语言.
 +
 +事后想:为什么这样呢?
 +
 +把自己看得太重,拉不下架子。或还没养成道歉的习惯。
 +
 我看见 我看见
  
行 15: 行 41:
 3.我看见队友发火了,我也跟着发火了,说了一句气话,看见,不再说话。 3.我看见队友发火了,我也跟着发火了,说了一句气话,看见,不再说话。
  
-情绪觉察+4.我看见我对金钱的执着,
  
-背景上课提问一连几个学生都不会,愤怒的火苗在上窜+我执太重太考虑自己和家人
  
-喉咙发紧心跳加快,脸上有愤怒表情+没改做了分析利他的金钱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是利他不枉花
  
-挖:没起来挖+5.我看见教职工楼梯下的空间,摆满了纸壳子,心:真乱
  
-:不说话,感我的状态+想起这是我的傲慢心在作怪。 
 + 
 +止,离开。 
 + 
 +6.我看见我有恶念冒出,告诉自己善护念。 
 + 
 +                视频:《第五要:对治自我的修行》感悟 
 +   
 +    终于知道了,世间八法的的背后原理:把自己看得太重。可以被批评、被忽略、有嫉妒心、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吃亏等。 
 +   
 +  想起我昨天的情绪觉察,一连几位学生都回答不出问题,我看见我的愤怒,止住,没说话。想起可能是我的问题:没给学生讲清楚问学生,确实是我的责任。但为什么就想不起当场就给学生道歉呢?潜意识里把自己看得太重,拉不下架子。所以一直没有道歉的意识和习惯,关键时刻就用不上。现在知道了,或许以后再有类似现象,我可以用上,多加练习。 
 +   
 +   把对境当做是菩萨派来帮我修行的,降服我心的。这次算是听见了,也记下了。所以他们是我的恩人,我应该谢他们。这种观点是与世俗相违背的,所以作为修行人的,自己清楚即可,不要向外人说。要知道这种观念可以减少烦恼、痛苦,甚至仇恨。 
 +    
 +   当时听到老师讲,对境可能是菩萨派来帮助我们时,我瞬间想起以前引起我痛苦的人,立即对他表示感谢瞬间轻松,因为有他才有当我当今的幸福生活。感恩感恩无比感恩。 
 +    
 +   又想起我的调皮学生们,他们曾经让我不敢去上课,痛恨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按老师说的观念,是他们让我内心强大;或许冥冥中也有他们的推进,我才来到必经之路。持着这种观点,我的心喜悦了。当然从天空营毕业后,我对待他们的心境,已有了大逆转。 
 +    
 +   老师举例齐齐同学:别人修行都有进步,独我没有,并为此痛苦。老师说,为什么痛苦呢?因为在考虑我呀。如果不考虑我,还会痛苦吗?不会,而是会为别人的进一步高兴。是啊,人总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首位,问题是还不自知。现在,我知了,会好一些的。 
 +    
 +   资粮指结善缘、善知识,可能还有所有与善有关的吧。我以前以为资粮是指金钱,所以给自己找了各种看重金钱的理由。 
 +    
 +   供养邪灵指我们生活中的对镜、按钮、情绪爆发点等,老师说他希望他生活中多一些,甚至时刻都有邪灵,好去对治我们的这颗心。我不希望有,我想要平静,喜悦的生活,这也是我修行的目的吧,所以我进步比较慢、也不是足够重视。如实在太忙了,至少20分钟的静坐就免了,我还总有各种恰当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先静坐再其他呢?也或许静坐不是刚性要求,没有即时看见的惩罚吧? 
 +    
 +   今天对因果又多了一些了解,生活中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这促使着我遇事向内求,少烦恼。如明天的外出监考,我要上八年级的课,且多,不能外出监考,我没有考虑我的课务,而是如实反映,并致歉我没有提前说等。此时的我,是没有情绪的。 
 +    
 +   多喜悦,无烦恼,多美妙的时光啊!
  
-想到:这个问题可能是我没讲清楚,问学生,果然是,让学生坐下。 
  
-但没想起来给学生道歉,或说句”不好意思,我的责任,冤枉你们了.”等类似的语言. 
  
-事后想:为什么这样呢? 
  
-把自己看得太重,拉不下架子。或还没养成道歉的习惯。 
  
csz/weizi/mybyby/zy/0405.1744015202.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4/07 16:40 由 wei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