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xxj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返回行者的摩鱼班预备营作业

13. 第六要:修心诫,第七要:恒受修心教法(3小时18分)


无论一个人再聪明,智商再高,只要这个人不走上修行这条路,他很难体会到内心的宁静。

我们修行,打坐,禅修,有可能会达到一个开悟的一个境界,就是体验到那种开悟的感觉。同时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可能也会有那种感觉,就是我们感觉到自己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感觉到完完全全跟这个自然融为一体了,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我们的头脑不会去想任何东西,就只会待在当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也是一种开悟,只不过这种感觉很容易就消失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深刻的体验。

我们修行,或者说我们自己练习修心有没有进步,那怎么样去衡量?只要是佛法,或者我们学的这些东西,这些方法,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对治我们的烦恼,或者说就是为了降服自心,就是为了去降服我执。如果不是为了破我执的一些方法,可能就不是一条正道。

真正的好的道场是有这里边有好的修行人,如果一个成就者待在一个垃圾堆里边,这个垃圾堆也是最好的道场。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其实他真的不在意我们的这些钱财。

所有的法门,都是为了去降服自心的,如果我们是求钱,求财,求职位等等,这个时候会是加强我执的,他不是消除我执的。

恒持欢喜心,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个以前让我们烦恼的事情,现在我们反而会很愉悦地对待。当我们真的进步了以后,我们的情绪都不会起来了。

台湾的圣严法师说,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去打倒我们的,侮辱我们的,或者说对我们不好的这些人,他们是逆行菩萨。

第22个口诀:不离菩提道。就是我们被干扰了,我们还是能到这条正路上。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真诚,我们不能表演。

受扰亦能行,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没有预料之中的伤害和困境,我们在当时心中出现的不是烦恼,而是觉察、慈悲,或者说不考虑自己,那这就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一个状态。

修行类似有一个天平,修行的砝码放一边,自我、我执的砝码放一边,我执越重,我们就只能往下掉,说明我们的修行不好,我执越轻,我们就可以往上升。

修行进步的标准:

第一,诸法摄一要,就是看我们的执着和烦恼有没有变少。

第二,二证取上首,就看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第三,恒当一欢喜,就是我们遇到事情以后,是不是能看见积极的一面,看见他对于我们修行有好处的一面。

第四,受扰亦能行,就是不离菩提道,即当我们自己出现一些情况后能及时地回归正道。

第23个口诀叫修心三要,即守二戒,不狂放,修忍辱,就是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去修行,把它作为我们一个真正的生活方式。

同时,我们修行又不能把它作为修心的借口,真正的修心一定是融入我们生活中的,不是我们要装成一个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人是特别圆融的,随顺的,是没有自己的。

当我们承认自己是很差的时候,其实是在一个特别安全的地方。

第23句口诀里边第二个叫不狂放,就是我们不要去表演,不要去戏剧化地表演。

当我们真的认为自己收获很大可以分享的时候,我们就告诉自己,其实这说明我还很无知,这是一个原则。

第23句口诀里边第三个叫修忍辱,在另外一个地方翻译的是我们不要持双重标准,就是我对于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同学,我们可以宽容,但是对于我们憎恨的敌人,我们就不能宽容。

对于上师、老师说的话,如果是我们听见的,我们就一定认为他是说给我们听的,如果我们有那个问题,那我们赶紧改,如果我们没有,那我们要想办法提醒自己不要犯;如果我们没听见的,我们要去分析一下,他可能就不是针对我们的,因为上师、老师针对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要求的。


返回行者的摩鱼班预备营作业

csz/xxj.1735995682.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1/04 21:01 由 xing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