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yangmao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csz:yangmao [2025/04/15 23:18] – [羊毛卷卷的主页] yangmao | csz:yangmao [2025/04/25 15:02] (当前版本) – [羊毛卷卷的主页] yangmao | ||
---|---|---|---|
行 7: | 行 7: | ||
- | ===== 老子智慧8 | + | <color # |
+ | ### | ||
+ | #### | ||
- | 1.我们出现的所有的念头都是不可控的,头脑出现什么念头,我们都没法控制的,但可以只是看见,不跟随。 | + | #### |
- | 比如看见自己的愤怒,贪婪,想看文,一些羞耻的念头,我们只是看着这些念头 不去行动就可以了。 | + | |
- | 2.做事达到效果就好,不要逞强和骄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3.老子把道比喻成女人 比喻成水 都是被动的,对抗本身就是分裂 不对抗 在生活中和别人吵架,吵架的时候就是战争,每个人都想赢,修行人不想赢的,为什么想赢 输了怎么着呢 | ||
- | 有什么关系呢 赢了吵架 关系就变弱了,修行人是水一样的人。 | ||
- | 4.对生活的态度 要么改变 要么接受,要么远离,抱怨没有用。 | ||
- | |||
- | 想让世界变得和平 不用吵架的方式 吵架吵赢了也不要逞强和骄傲 | ||
- | |||
- | 5.不要改变别人 要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任何环境。 | ||
- | |||
- | |||
- | 反对用武力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 ||
- | |||
- | 修行是降服自心 认识了妄心的特性 头脑的特性 自我的各种特性,就不容易那么被控制。 | ||
- | |||
- | **头脑的特点** | ||
- | |||
- | 1.头脑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修行人是要看到头脑的这个特性。 | ||
- | 2.头脑喜欢远的 厌倦近的。 | ||
- | |||
- | 什么是远的?什么是最远的,最远的是一东西的反面,穷人羡慕富人,富人羡慕穷人,自由的人羡慕监狱里的人,羡慕自己没有的 | ||
- | |||
- | |||
- | |||
- | 得不到的 | ||
- | |||
- | |||
- | 渴望得不到的,忽略已经得到的,别人的东西都是好的。 | ||
- | 3.头脑总是分裂的,不能看到全部,整体。吵架时看见的都是缺点,恋爱时看见的全是优点,头脑只能看到一部分,看不见整体,只能看见暂时的表象 | ||
- | |||
- | 朝三暮四的故事,每个人都是猴子,心猿意马,就是不能停的,不修行的人没有静下来的能力。 | ||
- | |||
- | |||
- | 修行人要看见整体,成为一个整体 | ||
- | |||
- | |||
- | 在生活中不去讲逻辑,分析对错。 | ||
- | |||
- | 有智慧的人会让步,没智慧的人才会坚持己见 | ||
- | |||
- | ==== 32章 ==== | ||
- | |||
- | 念头虽小 天下莫能臣 上天入地 观念头不是控制念头,是不跟随,不评判,只是观,什么都不做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 ||
- | |||
- | 要有停下来的能力,不跟随的能力,才能不被念头控制。 | ||
- | |||
- | 知止的能力,天下本是道,心静则国土静 | ||
- | |||
- | 小明在天堂的故事 | ||
- | |||
- | 天堂有心想事成的能力,小明想什么就出现什么,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就能出现,他发现没意思,后来一问天使,这是地狱,你什么都不用做,你想什么就出现什么。 | ||
- | |||
- | 对修行人来说就是天堂,因为可以不被头脑控制,头脑总喜欢折腾,喜欢做一些没用的东西, | ||
- | |||
- | 有必要的 | ||
- | |||
- | 温饱和疾病 | ||
- | |||
- | 发动战争和去月球是没必要的 | ||
- | |||
- | 生活90%的压力来自没必要的,10%来自生存的压力 | ||
- | |||
- | 修行人 饿了吃饭,渴了睡觉,没事可以一动不动,因为他不被头脑控制, | ||
- | |||
- | 世界上只有作的人和更作的人,只有修行人是不作的,只有修行人是草没味的 | ||
- | |||
- | 不修行的人闲不住 | ||
- | |||
- | 是不是修行就是看是不是看见了头脑的把戏,是不是被头脑控制了,做了很多没有必要做的事情 | ||
- | |||
- | 总是去寻求短暂的快乐 只能看见局部,不能看见整体,希望朝四暮三,不喜欢朝三暮四 羡慕有的,喜欢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 ||
- | |||
- | 熬夜看小说刷短视频,还是被头脑控制,总是反复 头脑没办法专一的, | ||
- | |||
- | 钟摆是时间,生活在头脑里的人时间就产生了,要么是过去,要么是未来,不断的跟着时间变化,但真正的存在是不生不死,没有死亡的,但我们都活的死去活来,这也是整体和局部的区别,也是中间和极端的区别 | ||
- | |||
- | 真正的修行人是让你不在两端,而是在中间,是你看见这个模式,你如如不动的时候,时间是消失的, | ||
- | |||
- | |||
- | |||
- | 怎么样让时间消失呢,只是观,不跟随,时间是消失的。 | ||
- | |||
- | |||
- | **蜈蚣的故事** | ||
- | |||
- | 狐狸喜欢研究,问蜈蚣多少只脚? | ||
- | |||
- | 100只。 | ||
- | |||
- | 你走起路来怎么控制呢,哪只先哪只后? | ||
- | |||
- | 不知道,没想过。 | ||
- | |||
- | 你想想 | ||
- | |||
- | 一晚上没想出来,第二天蜈蚣哭了,不会走路了,不会控制了 | ||
- | |||
- | 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控制都是分裂的,用一个部分控制另一个部分 | ||
- | |||
- | 修行人很少规划特别远的事情,出现什么做什么,可能有想法,但不控制 | ||
- | |||
- | 大人是狐狸 | ||
- | 孩子是蜈蚣 | ||
- | |||
- | 本来孩子吃饭就吃饭,玩就玩,不想这么多的,但狐狸老是说要怎样怎样 后来孩子就不会走路了 | ||
- | |||
- | 做笔记没关系,不要相信笔记 | ||
- | |||
- | 看见的是一个片段 是分裂的不是整体的 理解的也是错的 | ||
- | |||
- | |||
- | ==== 第33章 ==== | ||
- | |||
- | |||
- | 明 | ||
- | |||
- | 明心见性,修行就是叫我们醒来, | ||
- | |||
- | 我们的发脾气愤怒 痛苦像房子里没有光会有磕碰受伤这些 是因为没有光 | ||
- | |||
- | |||
- | |||
- | |||
- |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内心的贵族,自知 自胜 自足 | ||
- | |||
- | 修行人是国王,他走到哪里他的王国就在哪里 | ||
- | |||
- | 不修行的人总想变成另一个人,总想超越别人 想变得优秀 | ||
- | |||
- | 庄子里的故事 | ||
- | |||
- | 修行人眼里,很多东西是看不上的 | ||
- | |||
- |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猫头鹰和凤凰 猫头鹰就是自我,凤凰就是觉性 | ||
- | 猫头鹰在防备凤凰来抢它的死老鼠,要看清猫头鹰的把戏,没人想抢你的死老鼠 | ||
- | |||
- | 科学家和修行人走在森林里大晚上的迷路了,闪电下来了,科学家说好漂亮好亮这么大 修行人趁着闪电的时候发现路是怎么走的, | ||
- | 蓝狮子的分享是闪电,借助闪电去看路,借这个去修行,不要研究闪电,没意义,要去看路 | ||
- | |||
- | 看月亮不看手指 | ||
- | |||
- | 合于道的方式去生活 | ||
- | |||
-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和光同尘 | ||
- | |||
- | 想要证明的人都是心虚的 | ||
- | |||
- | |||
- | 过犹不及 | ||
- | |||
- | 真正的智者可以表现的像个傻子 | ||
- | |||
- | 包装越厉害的人越没有自信 | ||
- | |||
- | ==== 第35章 ==== | ||
- | |||
- | 大象无形,道 | ||
- | |||
- | 安宁 平和 泰然,没有野心的人 | ||
===== 羊毛卷卷摩鱼班预备营作业 ===== | ===== 羊毛卷卷摩鱼班预备营作业 ===== | ||
行 191: | 行 38: | ||
[[csz: | [[csz: | ||
+ | |||
+ | [[csz: | ||
## | ## |
csz/yangmao.1744730293.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4/15 23:18 由 yangm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