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5月7日重看《蓝狮子分享摩鱼班同学修行方向指导(暨船长成长之路)》
见地:对真相、世界、生活、自己、修行的理解。
修行不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但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处理。修行没有目标。
功夫,降伏自心的能力,看见念头的能力,觉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练习的水平,对情绪的把握能力,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方向。不足。(每天即刻觉察的次数)
窄道:一不小心容易走偏,见地+功夫;宽道:不容易走偏,危险系数少一点。二者要结合一下
宽道上讲,六波罗蜜指的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1.布施:给别人东西,目的是对峙悭吝,贪心,减少执着。真正的布施是没有贪着
持戒:在生活中修行就是定原则,对峙习气。比如过午不食戒烟酒,看见想刷视频不看,如果没有看见犯戒了还不知道。
忍辱:用觉察对峙情绪,在生活中真正的忍辱,是没有嗔恨。(做小七把姿态放低,就是练忍辱,若无生嗔恨境,何处修忍辱。当村长做小七也是)
度众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对境,不是我在度众生,而是众生在度,我每一个对境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去不复返,要珍惜,各种突发事件,也就是帮我们修行的。 精进:贪嗔痴慢疑(五毒),名利食色睡(五欲)
禅定:四禅八定。在生活中,禅定,不评判为禅,不跟随为定。在静坐中,清晰看见念头,不跟随,一乱就不定。
状态不好时,知道,不拒绝,不烦闷,不用想着要去调整,看见就好,按原则去做就好;状态很好时,知道,也不要想要留住它,不兴奋不留恋。
般若:是以上五项的指导,同时也是其他五项的反映,其他五项修好了般若也会出现,如果没有正确的修行方向,越努力越错。
对船长的要求:
- 最近一个月静坐>30小时,包含随机静坐,3个月>100小时
- wiki记录连续大于30天,最好持续100天
- 每日练即刻觉察,一个月最少21天中每天大于70次
- 《老子智慧》要看两遍,提升见地
- 天空训练营第14期,15期的直播课要好好看。
- 认真阅读《觉察之道》三遍以上(8.3版)
- 认真阅读船长手册,(见地+功夫+加带新同学的方法),船长最重要的是发心,真心想要帮助同学,爱同学,只要是真心,方法会出现
- 从报名船长开始用wiki记录作业。静坐每天大于1小时,参加所有天空营直播课,参加同学的毕业典礼,
几个建议: 1. 参加蓝狮子的公开分享(有海报公开发出的) 1. 多在深海班发言参与探讨,让同学,老师更多了解你 1. 定期做修行总结,也可交给老师,做总结的过程,也是对治习气的过程
答疑
1、怎么持续不断的有动力?一定原则;二修菩提心
2、如何增加自己的“信”,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用功(可能需要碰壁之后,可能因为还不够苦)
老子智慧1:
1‘-60’
1、修行的态度:修行要像受伤的鹿一样独自疗伤,要像狮子一样勇猛精进,遇到对境要像风一样飘过(对环境不加分别,逆境顺境都是修行的环境),要像疯子一样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2、不要跟别人去讲,除非别人真的有兴趣,主动想了解。
3、修行不要做一个旁观者(只是当成知识去学),旁观无法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如果信,请深信;如果爱,请深爱。
4、判断修行是否入门的特点:是否还在到处乱跑(心态)
5、修行不要停留,很多法门都是路上的风景,停下来状态也不会持久。莫道蜀道难,勿念云水欢。但持一心去,天涯咫尺间。(宗翎老师) 真正的体验是平淡的。平常就是大圆满(故事)
(1:00-1:34)
道可道,非常道
真正的道不可道,能讲出来的都是错的,就像没见过光的盲人怎样讲光都不对。跟一个有过体验的人在一起比较容易上路。
修行的角度不是知识、逻辑层面。修行人讲出来的话看起来是矛盾的,不合逻辑,修行是超越逻辑。
(1:40-2:30)
修行人要看见自我的把戏,认识到自我的虚幻性。
唯一的不做就是“观”,任其来去。
认清了心的本质,就不会被心的幻化带走。
(2:30-OVER)
有美,就定义了一个丑(二元对立)
两层意思:美因丑而生,丑因美而生;丑就是美,美就是丑。
故事1,行脚师父遇到一个员外,有两个老婆一个美一个丑 同理,知道自己很善良很孝顺,可能并没有那么善良,并没有那么孝顺
故事2,员外有两个老婆,大老婆揪黑头发,小老婆揪白头发 去分别,就会产生问题,都是相对的
故事3,修行人和屠户的故事.
善恶都是人定义出来的,要看自己的发心。
故事4,高丽禅师求法,住在坟地里半夜喝到甘甜的水第二天发现是尸水而开悟。一切都是你心的幻化
修行的四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还有更高的:没有什么知道不知道,超越了!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注意言语背后没说的,看他做的,言传身教。
无为: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有为:本身没有问题,给它制造出问题来。
我们对人的所有判断,所有概念,定义都是你认为的,一念之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你自己的世界。看见就好,知道就好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经历风雨,该经历的都要去经历。
世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