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银杏摩鱼班预备营作业2025年3月

2025年3月31日

1。基础练习

2,我看见

2025年3月30目

1,基础练习

2,我看见

2025年3月29日

1,基础练习

2,禅修中的失与得

在华岩寺的周末禅修之旅,本是一场旨在探寻内心宁静、感悟生命真谛的修行,然而,我却在其中经历了两次因手机而引发的波折,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第一次,当师父主持静坐,引导我们收摄身心,进入那片本应专注而宁静的禅定空间时,我的思绪却飘到了村里今晚结营要设置主持人的事情上。这本是生活中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可它却像一颗顽石,砸碎了我本该平静如水的心境。我偷偷拿出手机,试图在会议室里安排颜颜同学为主持,这一举动,无疑是将世俗的纷扰强行带入了禅修的圣地。当颜颜同学在会议里喊我时,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突兀和不合时宜。师父的法板落下,让我罚跪,那一刻,身体上的疼痛远不及内心的羞愧。我意识到,我违背了禅修最基本的规则——专注当下,放下杂念。禅修本是让我们从日常的喧嚣中抽离出来,去感受内心深处最纯粹的自我,而我却将世俗的事务强行塞入,这不仅是对禅修的亵渎,更是对自己修行机会的浪费。

第二次,7:40 师父说休息 10 分钟上厕所,这本是让我们放松身心的短暂时光,可我却再次被手机的诱惑所俘虏。我偷偷跑到一边,打开手机进入会议室,还没来得及设置,就被师父发现。这次,师父不仅打了我三法板,还结束了我的禅修之旅。我坐在那里,看着师父失望的眼神,心中满是懊悔。这短短的几分钟,我本可以用来调整呼吸,平复心情,为接下来的禅修做好准备,可我却选择了沉溺于手机的虚拟世界。我错失了继续修行的机会,也失去了在这片宁静中深入探索自我的可能。

这两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禅修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和净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放下一切外在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自我的审视和感悟中。手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在禅修的语境下,它却成了阻碍我们修行的障碍。它代表着世俗的纷扰和诱惑,一旦我们被它所牵引,就会迷失在那片喧嚣之中,无法回归内心的宁静。 同时,我也意识到,修行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修炼和克制。禅修只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而真正的修行,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和干扰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我们需要学会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将禅修的智慧运用到日常的点滴之中,让自己的心灵在喧嚣的世界中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和宁静。

这次禅修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我却收获了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对修行真谛的初步领悟。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一定会更加珍惜每一次修行的机会,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将禅修的智慧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让自己的心灵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终达到内心的真正宁静和解脱。

3,日行一善:下雨车库遛狗,把其他的狗拉屎都拾捡完,打扫干净。

2025年3月28日

1,基础练习

2,日行一善:打扫家楼道和过道

2025年3月27日

1,基础练习

2,日行一善:;图书馆做义工,清理陈旧的书箱。

2025年3月26日

1,基础练习

2,我看见

3,日行一善:下午跟着社区做留守老人回访。

2025年3月25日

1,基础练习

2,观《修正行~发菩提心》笔记

3,我看见

2025年3月24日

1,基础练习

2,我看见

3,日行一善:出门看见电梯里面有垃圾,顺手捡起,出电梯放入垃圾桶里。

2025年3月28日

1.基础练习

2,我看见

3.日行一善

晨跑回家把小区外面的共享单车擦干净,摆放整齐。

2025年3月22日

1,基础练习

2,我看见

3,日行一善: 去敬老院做义工,帮助把老人的被子拿出来晾晒和打扫房间。

2025年3月21日

1.基本练习

2,观视频感悟

《修心七要》框架简述

第一要,修前行:修法的根基

修行菩提心的根基。

《修心七要》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学这个给大家提三个要求:

A、认真的听,然后认真的看书。

B、书里的口诀要应用到生活中,而且是经常的应用。(我们一定要去用,在实际生活中用)

C、不要说。就不要用它来说,去跟别人讲。

第一要,修法的根基,首修前行。

有一本书叫《大圆满前行》,主要讲了这几句话:人生难得,轮回过患,生死无常,因果不虚。


总结首修前行,三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3.我看见

A.我看见父亲白发越来越多了,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

B,我看见旺旺跟着它喜欢小母狗嬉闹不想回家,于是就静静的看着它,等待它。

C,我看见仔仔走路打瞌睡,于是就抱着它回家。

4,日行一善

下午和父亲仔仔旺旺在公园草坪晒太阳,走之前把草地的垃圾全部收拾干净离开。

2025年3月20日

1,基础练习

2,观《真正的我是谁》感悟

我是观,我是知,我是觉,那个发生的就是我,觉察就是知,有觉才有我,知道是道,可以说的就道。

3,日行一善:打扫楼梯走廊,

2025年3月19日

1,基础练习

2,观《在生活中如何通过觉察”演戏“?》感悟

修行这件事情就是把老师对于人和事,对于真相的看法变成你自己的,真的融入到你自己的生活之中去了,融入到你的行为中,你的言语中,你的血液里。 修行呢,不是为了让你做一个好人,不是让你做一个高尚的人,也不是让你做一个积极的人,有积极心态的人,也不是让你没有负面情绪。这都不是你修行的目的。

我们之所以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快乐,当你把这个世界分成一分为2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想要一个正面,反面必须得来,否则他怎么会有正面呢?你想要一个硬币的正面,它能没有反面吗?反面一定就跟着一起来的。当你追求成功的时候,失败一定是跟着来的。

觉察课程目的是让你醒过来。

你看见的这个世界,只是你自己定义出来的这么一个世界。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两个人只要在一起,哪怕是夫妻关系那么亲密的关系,都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因为他们两个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你的一些习惯,你的见识,都决定了你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和任何一个人都会产生冲突的原因。除非是一个修行人,因为修行人这个世界可以接纳任何人的世界。

为什么能量低的这个状态持续这么久不散去呢?是因为他一直想要让这个状态过去,才会导致这个状态过不去。有很多人说自己能量低,情绪低落,这个状态一直过不去,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你一直关注他,你想要给他能力,你想要排斥他的时候,本身就是在给他能量。而真正的修行是超越幸福与痛苦。

3,日行一善:晨跑回家把小区外共享单车擦干净,摆放整齐。

2025年3月18日

1,基础练习:

2,观《在必经之路如何修行?回到原点的方法》感悟

一、必经之路不是追求效率 在做小七的时候,容易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很多时候把它当成了工作来做。蓝狮子说,必经之路不是追求效率,是来修行的。如果有一天,这个组织的初心变了,你可以退出。当做小七的过程中,要时刻检视自己的傲慢,到底是来修行的还是来工作的,一定要明白,在必经之路是来修行的,即使效率低一点,事情没有做好,但如果修行有进步,那才是目的。

二、利他从家人身边人做起 每一件事,每一刻的发生都是修行,利他要从身边人做起。哎,有时候总会希望家里人能理解自己修行,好吧,给自己定一个原则,一但因为家里人对自己修行不满而引起自己的情绪,就做一件利益家人的事情,不要求别人,只要求自己。

三、打开角度,不二,不评判自己,不评判他人 我是很喜欢贴标签和评判的,大脑比较爱思考,爱编故事。多用心,少用脑,多尊重事实,少加评判。多多去感受,感受一切,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想法里。看到自己的模式,看到别人的模式,但只是知道知道,不评判,不跟随,也不排斥任何想法。

3,日行一善:打扫家的过道及楼梯间。

2025年3月17日

1.基础练习:

2.日行一善:把电梯里面的垃圾顺手捡起出电梯丢进垃圾箱里。

2025年3月16日

1.基础觉察

修行的两种典型方式

A、通常的方法是把角度不断展开

看见一种模式,解决一种,展开一点。

这种方法,通常是经历的事情越多,慢慢放下了一些执著,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也就越来越大了。

但是这种方式,角度越大,也越难。可能要经历更多的苦,才能打开一点点的角度。

B、更厉害的方法是,直接退回到原点

当我们退到原点的时候,哪个角度我们都能适应,相当于360度无死角。没有看不惯的,没有我们接受不了的事情。

多次的练习,才会让我们回到原点。(我理解的就是,向内求,觉察,看见自己的模式,降伏自心。)

2,日行一善:教会王铭渲同学用WIKI写作业。

2025年3月15日

1.基础练习

2.日行一善

2025年3月14日

1。基础练习

2,观宣讲员的4个原则感悟

3,观不另有所图感悟

4,情绪觉察之我看见

清晨看见父亲的电话,心里嘀咕着老玩童又来找我的麻烦了,不想接电话。

我看见自己对老玩童的抱怨和批判之心。

于是拿起电话接通,问啥事。问我出门徒步回家了吗?出去几天也不给他打一个电话。告知回来了,正准备今天给他买些食材过去看他。

5,日行一善

出门到江边公园遛狗,带着粪便夹,随便把其他狗子拉的便捡入花丛中做肥。

2025年3月13日

1, 基础练习:

2,日行一善:回家时遇到隔壁,帮着提东西。

2025年3月12日

1,基础练习:

2,日行一善:早上跑步回家把小区外共享单车擦干净,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