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宣讲员3期学习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csz:宣讲员3期学习 [2024/11/28 00:42] – dashu | csz:宣讲员3期学习 [2024/12/12 14:39] (当前版本) – dashu | ||
---|---|---|---|
行 215: | 行 215: | ||
4)小故事。1.七哥上师,坐车上山,做了一个特别好的车(七哥哭了)。当时17年,2辆车,七哥静音等了好久。上师让七哥坐的好的车。特地让七哥做好的车。第一天请宗翎老师,七哥,上师,上师的弟弟吃饭的例子。七哥说:要是上师说错了呢?老师:平淡的说,真正的上师,好的上师,像太阳一样,不会多一点,也不会少一点。 | 4)小故事。1.七哥上师,坐车上山,做了一个特别好的车(七哥哭了)。当时17年,2辆车,七哥静音等了好久。上师让七哥坐的好的车。特地让七哥做好的车。第一天请宗翎老师,七哥,上师,上师的弟弟吃饭的例子。七哥说:要是上师说错了呢?老师:平淡的说,真正的上师,好的上师,像太阳一样,不会多一点,也不会少一点。 | ||
+ | |||
七哥:真正的上师和觉性一体。觉性的具体化现,有好老师,其实不需要听这些东西的 | 七哥:真正的上师和觉性一体。觉性的具体化现,有好老师,其实不需要听这些东西的 | ||
行 234: | 行 235: | ||
**不相信**觉得过于简单,就是不听。就是会有一些原因让有些同学听不了课的。就算接触佛法,人也听不进去。佛陀在世的时候的例子(60万-40万)就算是有厉害的师傅教,但是确实福报不够、机缘不到;差一点,就看自己能不能克服。就是一念,有障碍出来的时,能不能够穿越。 | **不相信**觉得过于简单,就是不听。就是会有一些原因让有些同学听不了课的。就算接触佛法,人也听不进去。佛陀在世的时候的例子(60万-40万)就算是有厉害的师傅教,但是确实福报不够、机缘不到;差一点,就看自己能不能克服。就是一念,有障碍出来的时,能不能够穿越。 | ||
- |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资粮、福报,都死让自己以后有更好的条件去听闻佛法。同学的例子:xinping: | + |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资粮、福报,都死让自己以后有更好的条件去听闻佛法。同学的例子:xinping: |
佛母:他特别的兴奋,因为上师让她洗头。 | 佛母:他特别的兴奋,因为上师让她洗头。 | ||
对xinping同学骂的最多的话:你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你怎么不去死。但是一个从小立志出家,怎么可能是一个正常人,怎么可能去过正常家长里短的事情。有矛盾是必然的。你要求他是不正常的。真的是一个大菩萨,只是这一世还是没有办法。付出那么多,还是改变不了。xinping前夫活活把自己饿死的。吃的越来越少。只要在家就是去放生,医生的诊断是精神分裂。七哥看:就是个菩萨。前夫临终前:xinping见了说:以前你帮过我,但是后来又对我们不好,所以我们扯平了。前夫听见这句话,最后一眼,不是为了这句话,看着她的灵魂能不能能够起来,但是没等到。后来xinpign梦见前夫,每次梦见的时候都很惨,经常出现,知道有一天抄经可以回向,回向之后,又做了一个梦,前夫对他笑了。是因为他的前夫发现终于开始走上这条路了,我心愿了。 | 对xinping同学骂的最多的话:你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你怎么不去死。但是一个从小立志出家,怎么可能是一个正常人,怎么可能去过正常家长里短的事情。有矛盾是必然的。你要求他是不正常的。真的是一个大菩萨,只是这一世还是没有办法。付出那么多,还是改变不了。xinping前夫活活把自己饿死的。吃的越来越少。只要在家就是去放生,医生的诊断是精神分裂。七哥看:就是个菩萨。前夫临终前:xinping见了说:以前你帮过我,但是后来又对我们不好,所以我们扯平了。前夫听见这句话,最后一眼,不是为了这句话,看着她的灵魂能不能能够起来,但是没等到。后来xinpign梦见前夫,每次梦见的时候都很惨,经常出现,知道有一天抄经可以回向,回向之后,又做了一个梦,前夫对他笑了。是因为他的前夫发现终于开始走上这条路了,我心愿了。 | ||
+ | |||
真正佛法难闻,修行这件事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接触到了,不一定真的开始,有的人开始后半路就退缩了。 | 真正佛法难闻,修行这件事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接触到了,不一定真的开始,有的人开始后半路就退缩了。 | ||
+ | |||
更现实的例子:宗翎老师。佛法理论、实修比较强。如果宗翎老师结婚了,那绝对是一个大悲剧。生活上的事情处理的比较幼稚;这一辈子都麻烦了。但是一点都不妨碍他是一个大菩萨。有的人适合修行,但是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上师让他出家也没有办法。 | 更现实的例子:宗翎老师。佛法理论、实修比较强。如果宗翎老师结婚了,那绝对是一个大悲剧。生活上的事情处理的比较幼稚;这一辈子都麻烦了。但是一点都不妨碍他是一个大菩萨。有的人适合修行,但是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上师让他出家也没有办法。 | ||
心还没准备好。多做自己无我利他的事情,这个时候可能自己的障碍就破除了。福报也是从自己的心上下功夫;另外一个理解:可能真的有一个地方放着这些福报。无我利他的事情,自己的内心就坚定了。 | 心还没准备好。多做自己无我利他的事情,这个时候可能自己的障碍就破除了。福报也是从自己的心上下功夫;另外一个理解:可能真的有一个地方放着这些福报。无我利他的事情,自己的内心就坚定了。 | ||
+ | |||
**人生无常**更多的是死亡随时会来。做很多事情,会有很多的变化,不知道,无法预期。平时最多的,相信有常,会做规划。修行好的人可能就不管了,1秒钟以后的事情都不会担心。无常是看不清楚因果。这个事情是不确定的。心经:远离颠倒梦想。当认为事情可以按照规划的事情发展,恒常-无常。框架讲完后自己可以去学了。 | **人生无常**更多的是死亡随时会来。做很多事情,会有很多的变化,不知道,无法预期。平时最多的,相信有常,会做规划。修行好的人可能就不管了,1秒钟以后的事情都不会担心。无常是看不清楚因果。这个事情是不确定的。心经:远离颠倒梦想。当认为事情可以按照规划的事情发展,恒常-无常。框架讲完后自己可以去学了。 | ||
行 270: | 行 274: | ||
自然反应更能够体现出自己的这些毛病。(丁丁同学的例子)。修行的老师,一个镜子,把身上的问题照的一清二楚。 | 自然反应更能够体现出自己的这些毛病。(丁丁同学的例子)。修行的老师,一个镜子,把身上的问题照的一清二楚。 | ||
- | ## | + | ---- |
+ | ##10.修正行-发菩提心 | ||
+ | |||
+ | 换个角度去看,比如河水、井水。恶鬼-岩浆;蚂蚁-大海;人-甘甜的水。**看见的世界就是自心的一个映射。** | ||
+ | |||
+ | 每个人都有点惰性,有一个要求就会有意识的去完成,不然很多时候就自动忽略。**养成习惯是要借助一些东西来督促我们。** | ||
+ | |||
+ | 七个师傅的故事-我还能做什么?对于自己师傅安排,应该尽所有的努力去完成。 | ||
+ | |||
+ | 真的对小孩好,是自己智慧的增长。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比较强的,除了自己增长智慧,很多的东西都只能短期的解决。从心性上下功夫。我们自己也会逐渐走到父母的那条路。不自觉的就陷入父母的那种模式中,因为耳濡目染很多年。只要想着去改变谁,这就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如果没有觉察,这个人以后的这些事情是可以看出来的。**觉察的一瞬间,自己是脱离轮回的** | ||
+ | |||
+ | 在病痛中修行-1.身体不要太看重他;2.身体生病也有积极地一面;3.觉察练习;4.发愿。5.更深的一点-深入空性。生病的时候,谁在生病?身体在生病,但是身体又不是我,那么这个心有没有生病,病从哪来?佛法-生病本身是一个消除业障的方式。希地-成就者给你一些比较好的东西。身体是没有生命、心又是空,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身体和心;疾病只是分别念突然地影像,没有比疾病更好的燃烧恶业的方式了。 | ||
+ | |||
+ | **不和别人分享,不要求别人**除非是别人真的很恳求这个方法,你也要说明自己是听来的这个体会。 | ||
+ | |||
+ | 正法难闻,必定伴随着障碍。七哥无所求的状态在教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但是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的障碍。这也是佛法难闻的一个道理。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讲因果、加持、发愿。会觉得这些神神叨叨的。 | ||
+ | |||
+ | **苦海无边**1.每个人只要在生活中,烦恼永远解决不完。但是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烦恼放大。烦恼-工作,就是解决不完的。不好→好→更好;欲望无穷无尽,烦恼无穷无尽;所以苦海无边。基督教-出生就是罪恶;佛教-每个人都可以成佛-积极地一面。我们认为苦海无边不是消极,因为现在遇见的矛盾就不用焦虑了;(在问题中保持如如不动)反正没完没了,焦急干什么。 | ||
+ | |||
+ | 2.怎么解决‘苦海无边’。现在很多人:卷不赢、躺不平的一个状态。什么时候才是无边-右边;**知道的时候苦海无边的时候,反而没有那么苦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正的能够去觉醒的时候比较快的。不管能够彻底的证悟,在觉察的一瞬间,其实自己已经在岸上了。生活的苦就是无穷无尽的,不要渴求解决什么问题就能够怎么样。周围厉害的人,发现他们的苦可能更难解决,比我们一点都不少。 | ||
+ | |||
+ | 七哥服装公司的朋友。小公司-小问题;大公司-大问题。公司做大之后能够解决现在的问题;能力越强,自己面临的问题就越多,压力也是越大。 | ||
+ | |||
+ | **问题是解决不完的-在烦恼的时候提醒自己这个观点。羡慕别人-别人也在羡慕你。** | ||
+ | |||
+ | 3.烦恼来自于哪?苦海来自于哪?对于七哥来说,越看重自己,烦恼越多。‘同学们都好厉害,很多收获,为什么我没有?-如果不想到自己,就不会有这个烦恼。’人没有烦恼的时候,就会产生烦恼。**最快增长智慧的方法就是‘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平常最烦恼的人其实就是自己的亲人-越亲的人反而是最大的烦恼。在生活中有一定距离的时候挺好的。**人性上的特点,有了觉察都能能够克服**包括自己的习气、模式,通过觉察是能够去解决的。**我们真正的亲人-内在的觉性。可以一直依赖。唯一的敌人是我执。**——这个东西很多人讲别人就会觉得你在扯淡,所以不要讲(好为人师) | ||
+ | |||
+ | 世间是颠倒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想赚钱;但是又抓住痛苦不放。远离颠倒梦想:无常-常。我们日常的一些行为,让菩萨看见,也觉得我们是疯子,与大冷天不穿衣服跑到河里面的人是一样的。 | ||
+ | |||
+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总结:首修前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诸恶莫作:让自己断除造成痛苦的因;众善奉行:造一些快乐的因;不是不想要这个结果,但是还是这个过程。自净其意:让大家去增长智慧。-这就是生活中的原则。-采取行动的时候去做的。 | ||
+ | |||
+ | 人生难得、苦海无边、无常。 | ||
+ | |||
+ | **第二要:菩提心** | ||
+ | |||
+ | 究竟菩提心-相对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究竟-空性;相对-爱他胜过自己。 | ||
+ | |||
+ | 觉察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体验能够空性。理解真正的我是谁。 | ||
+ | |||
+ | 七哥的问题: | ||
+ | |||
+ | 1.我是谁? | ||
+ | |||
+ | 2.觉在哪? | ||
+ | |||
+ | 3.觉的作用是什么? | ||
+ | |||
+ | 4.陷入情绪的时候觉在哪?特别恨一个人的时候觉在哪? | ||
+ | |||
+ | **七哥:嗔恨、烦恼也是觉。浪花也是大海;原则:分开的都是不对的,不二。分开的都是不对的,但是也不是一。** | ||
+ | |||
+ | 你的念头在哪,你就在那。 | ||
+ | |||
+ | 天空的方式,白云和乌云,融入在空中又出现在空中。天空包含白云和乌云。(觉是伴随自己的一直存在) | ||
+ | |||
+ | 观念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个世界只是一个念头。就剩下一个觉。‘道可道,非常道’。本身这个事情就很难讲清楚。 | ||
+ | |||
+ |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 ||
+ | |||
+ | 第二个口诀:**2.是一切现象如梦。** | ||
+ | |||
+ | 我们对于我们的亲人比较的执着;爱:如胶似漆、仇人。朋友:信任、背叛痛苦。整个现实就是这样的。庄周梦蝶,是蝶化成庄子,还是庄子化成蝶。盗梦空间-人可以进入其他人的梦里面,就会觉得是真的。 | ||
+ | |||
+ | 惠珊同学的例子;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一个错觉,肯定没有怀疑过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如果有个人在梦里面植入了这个概念,也会觉得这是真的。七哥妈妈的故事:金项链不在了,就认为是七个姐姐偷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无所谓真和假。认为是真的,但是这个是不是真的无法评判,只是自己认为这是真的。我们人的观念是容易受到别人影响的。 | ||
+ | |||
+ | 打坐练习觉察,想起来某件事情都是自己的一个念头。本身觉性也是一个传递过来的也是一个念头。 | ||
+ | |||
+ | 上述三个东西,我们可不可以推到‘视诸法为幻’。有这种觉察;这个口诀,对于生活中共的执着就没有那么深了。只是努力做,结果是怎么样已经没关系的。 | ||
+ | |||
+ | **3.观修无生觉性**23口诀:是诸法如幻、观无生觉性;坐上修先练习;打坐的时候能够体验自己就是这个观、觉。所有都只是个念头;只是个念头。 | ||
+ | |||
+ | 不要想熊猫,但是脑中已经出现熊猫,当你不想的时候,他就消失了。 | ||
+ | |||
+ | 无我-平时以为的我是不存在的;我是觉,但是和生活中的事情分开的时候也是不对的。观念头最基础的,是为了能够提起觉察。 | ||
+ | |||
+ | **4.以空性超越妄想** | ||
+ | 坐上修-我的亲人是已给念头-悲伤-悲伤其实被带走了;而且我的亲人是个念头也是个念头。 | ||
+ | |||
+ | 既然都是空性,自己什么都能做了?这也不对,本身也是妄想。有这个体验之后,没什么改变;该干嘛还是干嘛,该做的事情一样不会少。但是**不会因为这些事情执着**,想对治的时候就很容易;所以用空性超脱妄想。 | ||
+ | |||
+ | 不明白就静坐+打坐。七哥的标准:没有学会觉察,在生活中觉察是不可能的,可能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但是后面会坚持不下去。(除了有一个好的老师,必经之路的标准就是要学会觉察) | ||
+ | |||
+ | 出家之后,对子女日常的关爱欠缺,但是这个好像也不是特别有关系。七哥的挂碍可能是小孩子比较依赖自己的时候可能会有迟疑。 | ||
+ | |||
+ | **5.安住阿赖耶识** | ||
+ | |||
+ | **6.下座修虚幻之子**在生活中的日常运用。当你已经知道生活如梦的时候还是按照正常的生活去做。我们能够理解觉性,但是还是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对应‘止’‘观’。 | ||
+ | |||
+ | 止:我们用觉察、打坐练习的方式去止。看见后找一些方式去对治。(宗翎:止妄) | ||
+ | |||
+ | 观:除了念头本身以外念头从哪个地方起;消失在那个地方。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自己能够体验到的感觉:空、觉。(观:显真) | ||
+ | |||
+ | 之前讲的在病痛中、嗔恨中修行。是自己的一个念头,这个时候可以把自己的痛和苦分开。这些是在生活中修行虚幻之子。生活中练习觉察,走路的的基本观想。觉察是自己的脚上、身体上;这个时候自己就不会担忧其他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在自己情绪起来:嗔恨、悲伤、嫉妒、爱欲。这都是我们的一些感觉。提起觉察,就是我们可以获得自由的一个入口。觉察-止;这是个念头,理解逻辑,本身就可以熄灭。 | ||
+ | |||
+ | 例子:七哥很想念自己的小孩。缺少父爱....,这么下去的时候就陷入一种情绪中,最后就是请假下山一趟。如果想的时候提起觉察,这个念头就被打断了,这个时候就是止。 | ||
+ | |||
+ | 例子2:丁丁同学看见女儿玩手机。发现之后情绪起来,接下来就是对抗的一种方式,最后还觉得自己委屈。觉察:想要发火的时候,觉察起来,会给自己的一些空间,这个空间会让我们有一些转折。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要不要发火。这一刻已经止了。控制不住是因为自己方法还没透。对治这些情绪,发火-想自己的执著点困住自己。把背后的逻辑想清楚,在面上和真正进去的时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和认识。 | ||
+ | |||
+ | 例子3:七个小孩喜欢周深。这个时候不能有人说周深的不好,说了就触碰了小孩的执著。有这么一个执著点,碰了以后就会急。如果我认为周深的好坏无所谓,这个时候就不会有冲突。七哥的小孩写作业趴着;妈妈和七哥的两个人不同的角度就不同的结果;问题不在女儿本身,而是父母自己有执着,自己的女儿不能近视、不能驼背。没执著点就不会生气;更深的执著点是说了很多遍都不听,没威信、权威。去找女的时候,声音大一点,让他们去演示一下;看见表演,不要戳穿他。允许别人掩饰。 | ||
+ | |||
+ | **自己的执着和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发火是自己的执着被触动了。自己的任务是找到自己身上的执著点。让自己回到自由。看了一眼,烦恼消失,事情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把觉察用在生活中去。修行好的人也有情绪,只是对治的方法很快。这就是对修行人的一个要求。在生活中有没有觉察的运用。 | ||
+ | |||
+ | 例子4:我们经常去焦虑。听不懂怎么办,同学们这个优秀怎么办。有时候会心情不好,会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情绪。肯定是有原因的。七哥的方法:**觉察,知道这个东西。我现在的状态是这个样子,知道以后采用的对治的方法,我在担心什么,把这些事情罗列出来,列出来之后就是自己担心的内容,看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坏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我能做什么?**列这些东西的时候就没有焦虑了,过完一会又开始焦虑,当自己在想让这个变好,这个焦虑情绪就会化解掉了。 | ||
+ | |||
+ | 例子5:惠珊同学的例子。经常比较悲伤。悲伤有一个明确的原因,陷入过去的情绪中,时间从现在回到了过去。时间是虚幻的。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觉察,这个时候就继续下去。有觉察-为什么我现在这么悲伤-我在悲伤什么呢?这个时候冷静思考是不成立的,过去了就过去了,不会在回来的,这个时候已经截断了这个情绪。这个时候有个选择,自己选择继续悲伤下去;因为想象中的东西是能够让自己满足的。**自我的特点就是让自己特别的激烈-受刺激、风光、温暖、极端的道路。**觉察到不要悲伤,有个念头就起来说那我想一想呗,另一个念头起来,自己是有选择的,在各种情绪里面用觉察在里面修行。**在情绪起来的时候,觉察是最好的对峙方法。** | ||
+ | |||
+ | 坐下修虚幻之子,及时提醒自己,结合空性、无常、执着的方法去对治,自己的情绪是可以消失的。今天的课程是最实用的,让自己在生活中去实践、用。越是有用的东西本身就没有那么的性感;如果是特别好玩,但是确实对生活中就没那么有用。在生活中保持这个练习,就可以演戏了。有了觉察是自己演戏的基本功,也是恒顺众生的基本功;想演谁就演谁,但是觉察不在,自己可能演的下不来台。 | ||
+ | |||
+ | 七哥在觉察上受益比较多,想让更多的人去收货这个礼物。练习觉察、执着、欲望减少,附加的产品就是自己的智慧开启,然后在生活中的事情就简单很多了,自然的就顺其自然了。 | ||
+ | |||
+ | 发火,心里有点后悔,但是自己会找很多的理由告诉自己发火没有问题的。但是有觉察的时候是能够跳出来的,找无数的理由让自己表演,自己说服自己。经常和别人诉苦,不是别人要听,是自己想要证明自己的对的。这个时候就是自己演猴戏。**不要变成一只候** | ||
+ | |||
+ | 运用才是这个练习的根本。别人不尊重我。找理由还是觉察。(凭什么要尊重我)看尽自己在演猴戏,这个时候是自己在生活中修行的开始。我们在生活中的任何判断都可以判断,该去批评或者是表扬,知道是自己的选择,你不是在演猴戏。 | ||
+ | |||
+ | 两个同学没打坐,两个同学不同的反应模式。其实七哥一点都不生气,就是看见每个人的反应模式。其实七哥知道自己在干嘛,就是希望重视,然后去做。很多时候就是被自己模式和反应带走。 | ||
+ | |||
+ | 如意同学的剥洋葱。如意同学找师傅过来做讲座都挺好的。七哥看见后就觉不行,我们是一个公益平台,不是一个佛法平台。当时如意同学第一反应是要发言。觉察到自己模式的时候,自己是不会掉进去的,觉察起来的时候,自己是很自由的。当时的一刻,自己就会陷入自己的一个模式中。但是当时真的情况不是这个样子的,而是在解释的时候把自己说服了。如果自己内心这些小的想法,时刻的去看见,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会从容一些。 | ||
+ | |||
+ | 方法学会了,自己只是存在一个对治的快慢的事情,觉察好的时候就能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无微不至。真正的有觉察的时候,是不害怕被冤枉的。对自己和老师的信息比较足的时候,自己都认。练习的时间越久,对很多人的第一念是非常准确的。当自己怕被误解的时候,看看那个‘怕’。被人觉得差,自己反而更安全。原则还是自己得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慈悲、利他,没有智慧都是很难的。不是让自己变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求必应的人。跟着自己习性发生变化,这就是一种进步。如果是和自己以前的习气是反过来的时候,觉察的时候就会比之前重要。怎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被习气带走还是有自己的一种觉察之后的选择。 | ||
+ | |||
+ | **自我对自己的欺骗**我已经觉察到了,但是我还是要这样做。会找很多的理由让自己爆发出来。自我用修行的方式欺骗自己。让自己爽,还是要让自己爆发出来。只要是带着情绪的,就一定是自己的问题。如果觉察到了,不带着情绪,吵,这个时候就没有问题。当看见别人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有更严重的问题。我这么差,有什么资格觉得别人不好呢?自己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很多、很严重,怎么还能够去批评对方吗?看见别人过,自己的一些业力和其他一些影响受到这个影响。‘若见他人非,自非即是左’看见他人的过错,是自己的过错,不是别人的过错。解决方案:1.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的方式;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能够说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好或者坏吗?——抽象为这只是对方的一个生活方式,难道要让它变成自己渴望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别人也很难接受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只是生活方式而已;共识里面会有一些行为共识。但是对于修行人,这只是一个别人的生活方式。菩萨不改变任何人的生活方式,而是自己的改变。2.更彻底的是,练习觉察的时候,一切都是个念头,看不惯的人是个念头,这个事情是个念头,本身就是自己的一个判断,认为这个问题存在。‘心净则佛土净’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看着什么地方都是美好的地方。有个女人,你觉得长得丑,小孩认为漂亮,那么这个人是丑还是漂亮。本身这个人无所谓这个东西。每个人都给他贴一个标签;它本身就是空性的,自己的一个定义。**抽象为一个生活方式;本身就是空性的**在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想体会的更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多练习觉察。 | ||
+ | |||
+ | ---- | ||
+ | ##11. 第三要:转恶缘成菩提道,第四要:修持的大力 | ||
+ | |||
+ | 越是受苦,越想要好好修行。日子过的比较舒服,什么都好,怎么可能会过来听七哥讲。状态好的时候遇见七哥,会擦肩而过。 | ||
+ | |||
+ | 七哥自己的例子,亲哥、姐是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哥哥被高利贷追,在家里写字什么的;让七哥回去处理,用房子来抵债的故事。后来哥哥被抓进监狱的事情。姐姐贷款的事情。就是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七哥当时也是过不去。家人在心里的有很大的阴影。不用觉得自己最惨。有钱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来身上搞钱,没钱了么就反而关心七哥自己了。 | ||
+ | |||
+ | 来宣讲营,不是找安慰、朋友;我们是过来找修行,在生活中修行的。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安慰,需要安慰,说明‘我’还在。 | ||
+ | |||
+ | 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要去修自他交换,破除自己。 | ||
+ | |||
+ | 烦恼就像是自己衣服上的油渍,但是衣服是衣服,脏是脏;但是这油渍也是衣服,只不过沾了油渍,分不开的。有了恐惧的念头,也是念头,念头也是觉性的体现。在生活中必须做的要求是:学会觉察。就是认真的去做生活中的这些觉察记录。如果自己能够持续随时的提起觉察,生活会很有意思的。演戏-幽默。生活就比较有意思。觉察很短,有这个简单的方式,是很苦,但是也有很多的欢乐。 | ||
+ | |||
+ | 7.施受二法交换修。 | ||
csz/宣讲员3期学习.1732725731.txt.gz · 最后更改: 2024/11/28 00:42 由 da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