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
一、基础练习(*必修)🏇
静坐觉察/随机静坐 | 发愿/施受法 | 闹铃觉察 | 四大原则 |
---|---|---|---|
晨31分中午7分晚15分 /4次 | 1/4 | 5次 | 抱怨、思人过1、说谎、占便宜、改变人2 |
动作觉察 | 即刻觉察 | 日行一善(是否完成) | 视频熏习/文章学习(《生活即修行》) |
起床+走路+喝水+开车+抄经+削苹果等 | 10+ | 是 | 60分/ 第12.13 章 |
备注:
1.视频熏习
《天空营15期直播课》【12月30日】60分钟
小默船长:辩真假(15分钟)
观念头,不是被动,也是不主动,而是如如不动。
一、真努力,还是假努力?
看见别人很努力,也想那样,却忽视了质量。要质量、数量都要跟上。
宗萨仁波切:当你练够了300小时,再谈。
二、真看见,还是假看见?
看见被念头带走了,只是记录时后面
三、真听话,还是假听话?
只听自己认为对的话,或不去执行,这是假听话。
可能你认为不对,只是你暂时还不理解。
关于老实听话的故事:
玩游戏:老师让你蹲下,你就站起来,让你站起来,你就蹲下。
结果只有两个同学,老师让蹲下,就蹲下
看似输了游戏,实际却赢了。
蓝狮子:答疑(45分钟)
修行就是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念头就是经历和模式的组合。
看见的时候,它就是纸老虎;看不见的时候,它就很强大。
把每一次静坐当成第一次静坐,当成最后一次静坐。
即便评判跟随了,没关系的,知道,回到当下即可。可锻炼不评判、不跟随的能力。
只要你评判跟随了,你就被念头控制了。
有人上过很多课,听说要相信老师。会想为什么一定要信?我难道没有自己的思考吗?
尝试就21天,你相信了,能有多少损失。21天你再自由选择。
问:有人想成为蓝狮子那样的人?想了解蓝狮子怎么学习的?
答:我们总想成为我们不是的那种人,总想达到我们达不到的境界,这是野心、欲望。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问:念头再出现,有时间差,反复出现,这是被带走了吗?
答:那就再看见就好了。
问:既然觉在当下,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如何写作业?
答:学过后,开始不会吃饭、走路,其实这也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在切断与过去的心相续。
其实你想要交一个好的作业,真实呈现即可。
问:平时观呼吸,现在感觉观念头不习惯
答:很正常,把呼吸也当成一个念头,它就会自动成为一个背景。觉知放在任何一个地方,就像大地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某一个地方,哪里出现都会知道。
问:在生活中修行,这两件事如何平衡?
答:生活即修行。有人发大德文章或精句,别人点赞,你心里就会开心。
问:得失心比较重,会反复出现,如何破除?
答:只是学习觉察,不教如何破除。
问:父母打架,总在头脑中出现,会担心恐惧,怎么破?
答:24小时挑战不思父母吵架,看一天中出现多少次父母吵架的念头。一切烦恼都是修行的入口,看到烦恼会感觉很开心。(“我试试”,这是习气)
教你不思他人过,不是教你做个好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是让你发现思他人过的念头。
二元对立的观点,需超越
2.文章阅读《生活即修行》第12.13章
《第十二章 都是我的错》
说“都是我的错”,不是为了真让你去分对错。
能承认都是自己的错,说明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
为什么做不到?就是因为把自己看得比他人重要。
承认都是自己的错,不是为了做个高尚、善良的人,而是为了对治自己的烦恼。
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如果放下追求快乐,就不会有痛苦。
向内求,意思是遇到任何烦恼,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解决问题。
《第十三章 学会看戏》
鲁米《伟大的爱》
“我该如何帮助这世界?”了解它
“我该如何了解它?”放开它,跳离它
“我该如何服务他人?”通过了解自己。
“如何跳离?”当你提起觉察,就是在跳离
水,是世上最好的演员。修行人要向水学习!
一旦遇到情绪,就提醒自己:我要看戏。
顺境时看喜剧,困境时看悲剧,平时看肥皂剧。对剧情不满意,还能自己改。
二、觉察(我看见/情绪觉察)
1.摸鱼1:1.手头工作处理完,看了小视频;
2.我看见上班路上遇红灯路口,三次,第一次:一停下,手不自觉地去拿手机,看见,放下;第二次,看见想开手机看看的念头,回到当下;第三次,看见很快,心里那里挠人的感觉越来越轻。
3.打开电脑,登录微信后,看见大梅学长发了胡因梦讲自他交换,想点开看,看见,点开工作邮箱,开始处理工作。
4.晚上读书会小组讨论时,某书友抛出困惑,看见几个人各抒己见,看见自己想要表达,看见,止,先倾听。(看见其间2次想要说教的念头)
三、日记(感悟或反思)
1.一早看视频,妈妈上楼来跟我不停说话,有点烦,想到念佛奶奶打孙子的故事,于是暂停视频,耐心陪妈妈说会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