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的自我介绍
《爷爷的茶杯,罗汉的斜眼,和我的半辈子》
一、半生记
《小镇往事》
我童年生活优渥自在。母亲虽不识字,却在90年代将农资生意做到小镇巅峰,旺季日流水超万元,四辆卡车昼夜不停地运输化肥磷肥等。父母对我们极为慷慨,愿意投资。结果是我继承了母亲花钱的大手大脚,却没学会她赚钱的精明本事。
初中时母亲沉迷麻将,从偷偷摸摸到肆无忌惮,逐渐荒废了生意。父亲虽深恶痛绝,却在争执无果后无奈妥协。生意日渐萧条,但父母始终保障着我们有舒适的物质生活,甚至为我和妹妹购置城市户口,期望我们过的舒服些。妹妹的人生仿佛被幸运眷顾,关键时刻总能超常发挥。
弟弟的人生轨迹和妹妹则完全相反。我做事比较谨慎,一般不会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做重大决定时,会考虑一个最坏的后果,评估自己是否能承受后再做决定。
唯一让我难以保持理性的是在弟弟的事情。2011年,弟弟和表哥一起做小额贷款生意。表哥投资谨慎,用钱有度,我和表哥商量,让他帮忙带着弟弟学习经营。弟弟刚愎自负,不愿趋于人下,总想另立山头,出于对弟弟的偏爱,我和父母一共为他筹集资金1000多万。弟弟失败的很彻底,三年多的时间亏掉3000多万。福祸相依,弟弟终于不太把自己太当回事了,我也找到了人生归处,心渐渐安定下来。
《地产江湖》
踏入社会后,我在房地产行业深耕十余年,亲历了行业的发展期和黄金期。从销售做起,逐步涉足物业、工程、政府对接、客户维护及银行合作等全流程。可能是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待人比较真诚的原因吧,在工作领域如鱼得水,同时为家人提供了基础生活保障。
《婚姻与家庭》
和刚哥是高中同学,直到毕业三年后收到他从军校寄来的信,才重新建立了联系。出于对军装的特殊情结,我们开始了一段不咸不淡的感情,保持着每隔一两年见一次的频率。这样的相处模式正合我意,毕竟我向来更享受独处的时光。
后来和刚哥步入了婚姻,喜欢孩子,生了8斤多中的胖乎乎的陈小姐。由于爷爷奶奶主动承担了带孩子的责任,我依然保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从未体验过育儿艰辛的我,以为“孩子喝喝西北风就能长大”,坚决放弃不错的薪资待遇,不顾家人反对又生了蛋哥。孩子我的玩伴、在和他们打打闹闹中,竟然神奇的都长大了。
家庭里,爷爷奶奶和刚哥一直对我要求不高,给予绝对的自由和支持,爷爷话不多,严谨务实,对于我这个完全不走寻常路的媳妇很有包容心。我爱吃烧饼包油条。为了不影响我上班时间,爷爷和奶奶一大早会特意跑两个菜市场去买。我酷爱栀子花,夏天的清晨,爷爷奶奶会在五点多钟去摘还带着露珠的栀子花,让带着香气的花朵绽放在我的床头、客厅和家里的每个角落。他们永远会把最好的东西,第一时间留给我。爷爷喜欢将我为他们做的芝麻点大的事夸的和西瓜一般大。
去年7月2日,爷爷离开了我们,我经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他。想他的时候,就会走一走他曾经走过的路,坐一坐他常坐的那把椅子,再在他用过的杯子里倒上半杯水——就像他还在时那样,仿佛他仍坐在我面前,微笑着看我。也会和他在意的人聊聊天,说说过去的事。
嗯,爷爷一直都在,从未离去呢。
二、修行记
《打坐随想》
静坐观心,念头生灭,如云聚散;世间万象,亦复如是。不再抗拒无常时,欢喜常在。
《傲慢罗汉像》
空明行第三期朝圣七塔寺,大殿两侧端坐形态各异的罗汉像。其中一尊罗汉,斜眼向上,一副傲慢的样子。看他时,我竟看到了自己。
先是笑笑,继而深深鞠一躬,向他拜三拜。拜他,也是拜自己。
佛性本空,原是我心中先有了傲慢,才见得他的傲慢罢。现在回想起来,后来的一些发生,可能和我这三拜有些关系。
《徒步感悟》
-路上见众生:真正的修行不在特定场所,而在随缘处世中。
-利他即修行:徒步中见同学们以纯净之心行利他之事,自在欢喜。方领悟利他才是宽广大道。
-宽恕即解脱:第三次行走结束,反观自身,离真正修行人的状态相差甚远,那一刻,我与凡夫无异,却也因此释然——心中竟无半点嗔恨。哪有什么可恨之人?不过都是同我一般,困于无明,不得解脱的迷途者罢了。
于是,嗔恨消散,众生得宽恕,自己亦得解脱。
-所谓的“忍辱”,不过是自己种下的因果罢了。
《修行路上提点人》
修行路上几次跑偏,多亏师父当头棒喝,才把我拽回正途。若说这些年在修行上有点滴进步,那都是师父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