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fen2404228:记录

归元功

盘腿,坐要腿垂地,最好定印,脊柱正直,颈弯要紧的。眼观鼻,鼻观心。调整下,气通畅放松,腰松而不垮,会阴刻意放松,舌抵上鄂,半睁闭都可,回关凝神是核心。肚脐眼后命门穴前中间区域,心中之眼观想红色火球,冒火,发光,盯看。吸匀静深长,吸到火球,注一下再呼。神不散,在小火球里。 ………………提肛,咽,水火即济,相见,气气归脐…………待更 阿弥陀佛,脐轮(肚脐里面N),有利睡眠。归元功 纳肾气功能 哮喘等全身性凋理。修行结合,修心神,气为核心。回关凝神 盯外一走,内收很重要,养肾,回关。神凝聚。丹田发热,神收,气脉通,忘身,集中丹田,观,神气相和,出元神。反关内照。明心见性,无限延伸……气沉丹田,凝神,养气。不是平时那种看见。妙法,忘行养气。甘露,忘身忘心忘我,归元,最后一步观空,景物也看不见,对景无声……妙用无穷。

爱与陪伴,真诚,用心阅读,彼此照亮,修行历练,如果可以看见念头更好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即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的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你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在耳边的声音,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的心不再是一条狭窄的管道。

真正重要的是去了解心中不断在冲突的欲望,而这份了解只能透过自我认识个不断的觉察才会产生。

看到任何东西的真相都必须在当下这一刻,因此心能不能在质疑的这一刻立即得到突破?心能不能看到名相所带来的障碍,在一瞬间便了解问题是什么,而不再陷入时间感中?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是不常出现罢了。

当下的心,是你最真实的老师

我们平时习惯用“惯性之心”来处理一切:有问题,赶紧解决;有情绪,迅速压下;有卡点,马上行动。但这些“快速反应”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对感受力的压制,是我们不愿面对当下真实能量的流动。 而真正的转化,只能在“当下的感知”中发生。

放下,不是手一松,是心已不执。 清晰,不是没有情绪,而是看见情绪仍然有智慧。 觉醒,不是远方的词,而是你每一个当下的停顿、呼吸和选择。

如实是 如非我所想是 生命不外乎是:动、停

有觉知:人生尤如自动波,无烦 不凡

记忆会障蔽觉知

你到底是在推测,还是真的拥有过本体?你并不清楚什么是道心,对不对?从你刚才所说的话可以听得出来。也许你有过一刹那的悟境,就像你曾经看过乌云背后的晴空一样,但是当你觉知到那晴空时,它已经变成了回忆。你很想再看到它,于是就迷失于其中了;越是想重复那个经验,越是迷失于其中。

没人能强迫你,没有哪种体系能驱使你摆脱占有欲本能,除非你自己主动去理解,而在那种理解之中就蕴含着智慧。 没有导师、没有古鲁、没有老师、没有体系能强迫你获得那种理解。 只有你自身经历的苦难才能让你看清占有欲的荒谬,而冲突正是源于占有欲;从那种苦难中会产生理解。 但当你试图逃避那种苦难,当你寻求庇护、寻求舒适时,那你就必然需要导师,就必然需要哲学和信仰;那时你就会转向诸如宗教之类的安全避难所。

群的主题:

• 玩转“动中觉”,体验真知、真觉、真见,如实如是地活在当下。 • 共读共证:理论与实践并行,读书、学习、验证。 • 听音辨心:通过聆听,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 • 画线识心:通过简单的绘画练习,观察内心变化。 • 触物观心:通过触觉练习,感知心念的流动。 別在意他人的缺點,不必在意他們的疏忽及過錯。應在意本身的舉止,在意已作與未竟之事。《南傳法句經4.50》

人人都在談論正法,卻無人瞭解它。修持純淨的心─–這就是真正的法。─葛印卡老師

csz/fen2404228/记录.txt · 最后更改: 2025/05/23 11:53 由 fen240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