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huimin-z:gd

功德(2025.5.17)

返回慧敏的主页

返回捡美丽树叶,长智慧叶子🍃


藍狮子 什么是真正的“功德”?最权威的解释: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

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

—–《六祖坛经》疑问品第三


不要觉得这是古文,又讲修行,很难理解。你结合觉察的练习方法,应该能理解大部分六祖的描述。我举几个例子啊:

念念无滞:就是看见念头,只是知道,不跟随。
念念无间,不离自性:就是时刻知道,及时看见每个念头,时刻保持觉察。
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就是保持谦卑,初学者的心。

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总觉得别人不好,看见别人的问题,自我很强大,就是无功。
总被欲望牵引,跟随妄念东北西走,就是无德。
因为“我执”很重,“自我”强大,就会总挑别人的错,觉得自己了不起,看轻他人。
这就没有“功德”。

嗯,以咱们生活中修行的概念,我的一些翻译。个人理解,并非标准啊[抱拳]

六祖这一段,讲功德的本质和原理,也讲其外在形式。《六祖坛经》中的很多观点,是可以印证《觉察》这个方法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抱拳]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能时刻保持觉察,就是功。
在保持觉察中,处理日常事情,不挂碍,事来则应,事去不留,就是德。
这么看,若在生活中,练习觉察,本身就是在积累“功德”。

什么是功德?换一种方式回答:

自净其意,是功。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德。

若无“功”,做很多事,看上去是“德”,但不是功德。所以,若无自净其意,众善奉行(利他)不一定是修行。

功德,看上去是有些“宗教”意思,甚至有人会觉得有点“玄乎”或者“迷信”。如果解开形式和迷雾,深入到本质:功德,就是修行,是朝心上下功夫。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我看了六祖的讲述,可以简单理解为:

功,是修心功夫。
德,是做人德行。

有修心功夫上的外在德行,才算是“功德”。

觉察是功,无我是德.


自净其意,不是让你更纯粹,而是让你能看见自己的“不纯粹”。
自净其意,是看见各种习气和模式,能不被其控制。
自净其意,是一步步看见“自我”,认识“自我”。
自净其意,是一步步看见“ 我执”,放下“我执”。

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反正,就是那个意思:真正朝心上下功夫。

csz/huimin-z/gd.txt · 最后更改: 2025/05/17 20:40 由 huimi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