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jingmo:riji:20253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csz:jingmo:riji:20253 [2025/03/24 21:11] jingmocsz:jingmo:riji:20253 [2025/04/14 21:40] (当前版本) jingmo
行 1: 行 1:
 [[https://wiki.bijing.life/csz:jingmo|返回首页]] [[https://wiki.bijing.life/csz:jingmo|返回首页]]
 +
 +[[https://wiki.bijing.life/csz:jingmo:jclxzy|返回上一页]]
 +
 +静默觉察练习作业2025年3月
 +
 +<color red>**2025年3月31日**</color>
 +
 +<color green>**日日功**</color>
 +
 +^早静坐^|30分钟|
 +^晚静坐^|30分钟|
 +^三种发愿^|1次|
 +^自他交换^|1次|
 +^读诵经典^|1部|
 +^起床觉察^|1次|
 +^吃饭觉察^|2次|
 +^做菜觉察^|1次|
 +^洗碗觉察^|2次|
 +^抄经觉察^|0次|
 +^练字觉察^|0次|
 +^走路觉察^|1次|
 +^日行一善^|1次|
 +^觉察之道^|第3章3.6|
 +^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15讲第16讲|
 +
 +<color green>**看视频《老子智慧》第15讲第16讲笔记**</color>
 +
 +  * 当你的“我”去掉了以后,你的智慧就会显现出来。当你的乌云去掉以后,阳光就会照下来。
 +  * 当你成为一棵树的时候,你的叶子是用不完的。永远有!就算是冬天了,你会发现春天又有新芽新叶子出现。
 +  * 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会觉得德行很重要的,所以他才有德行。
 +  * 只有不够纯粹的人,才会去倡导纯粹。
 +  * 天地很长久,他之所以能够长久,因为他不为自己而生。所有的功劳,我们都让给别人,所有的活,我自己干。众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来做。
 +  * 你自己越自信,你把地位放得越低。只有那些不够强大的人,才会去张扬,表现我很厉害的。那些不厉害的人,才需要别人认可他厉害。
 +  * 你之所以想成为平凡的,是因为你还不平凡。最后,你想成为平凡这件事情,让你又不平凡。
 +  * 所以我们修行不是看表象的,一定是从心上下功夫!
 +  * 修行要有老师,要真诚。
 +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3.6**</color>
 +
 +  * 用觉察对治情绪,本身就是在练习觉察。练习觉察的目的,就是练习觉察本身。
 +  * 你希望自己有个好的状态,而每天能练习觉察,就是很好的状态。
 +  * 当你足够熟练,你会根本不用“练习觉察”,而是“练习觉察”自己在发生。就像你不用特地呼吸,但呼吸一直在发生
 +  * 修行,不是某一刻;修行,是每一刻。
 +  * 如何认识自己?修行是其必经之路。修行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不断消除“我执”的过程。
 +  * 利他,是很好消除“我执”的方法。并非要等修行好了再利他,利他本身就是修行。
 +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
 +1. 初次做向导,我看见自己有点慌乱,知道,慢慢去看视频,照学长们讲的一步一步去做。
 +
 +1. 下午薪火相传闯关的同学叫我填闯关表,没有闯关,也不知道怎么填,又在忙与新同学们交流,看见我有点烦躁,知道,与新同学交流好后,回复学长,我明天梳理一下头绪,再回复她。
 +
 +1. 晚上与新同学见面会,看见我担心新同学会不会来,知道,后面新同学都到齐了。
 +
 +1. 下午打算不建小队群,看见村长建议,还是建小群,听话照做,我又建了一个小队学习群。
 +
 +1. 建好群后,我看时间不早了,不想发群消息打扰大家,想想觉得不对,又组织了一段话发群里给同学们道晚安!
 +
 +<color red>**2025年3月30日**</color>
 +
 +<color green>**日日功**</color>
 +
 +^早静坐^|30分钟|
 +^晚静坐^|30分钟|
 +^三种发愿^|1次|
 +^自他交换^|1次|
 +^读诵经典^|1部|
 +^起床觉察^|1次|
 +^吃饭觉察^|2次|
 +^做菜觉察^|1次|
 +^洗碗觉察^|2次|
 +^抄经觉察^|1次|
 +^练字觉察^|1次|
 +^走路觉察^|1次|
 +^日行一善^|1次|
 +^觉察之道^|第3章3.5|
 +^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13讲第14讲|
 +
 +<color green>**看视频《老子智慧》第13讲第14讲笔记**</color>
 +
 +  * 你想要快乐,快乐的反面就会出现,只有修行是超越快乐和痛苦的,然后你的状态是自由的
 +  * 生命是不讲逻辑的,生命有时候是矛盾的
 +  * 顺境和逆境都是很好的对境,他们都是一样的
 +  * 一个人的改变不是靠外界,他是靠自己的
 +  * 当你无助的时候,你就守中,去回到原点就好了
 +  * 只要你不愿意,没有人可以伤害你
 +  * 你去感受那些感受,你去空间那个看见
 +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
 +  * 1.看见我思他人过3次。
 +
 +  * 2.两次看见想说先生,想到让你痛苦的都是你的业力,放下了。
 +
 +  * 3.想给妈妈打电话,想到妈妈在大哥家里,不当搅屎棍,没有打电话。
 +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第3章3.5**</color>
 +
 +  * 修行若没有老师指导,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是盲修瞎练。很容易走偏了,还茫然不知。
 +  * 修行的老师,是一面镜子,可以帮你看见很多自己看不见的问题。这里的老师,是指真正懂修行的老师。
 +  * 并非生活中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修行路上,不存在“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百人也不行。一个盲人看不见路,三百个盲人在一起,也看不见路。
 +  * 如果没有合适的老师,一旦修行方向出错,越努力,错得越厉害!
 +  * 菩萨不想改变任何人,他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使用他们的语言,让他们依照自己的本性转变,而不是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翻版 。
 +  * 不要试图用修行的方法改变他人,这很重要 !
 +  * 必经之路的“三不”原则:不推销、不拒绝、不求名利。就是基于这点而提出的。
 +  * 想改变他人,也是一种习气。故孟子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下次,当你想改变他人时,及时“看见”,停下来,这就是修行。
 +
 +<color red>**2025年3月29日**</color>
 +
 +<color green>**日日功**</color>
 +
 +^早静坐^|30分钟|
 +^晚静坐^|30分钟|
 +^三种发愿^|1次|
 +^自他交换^|1次|
 +^读诵经典^|1部|
 +^起床觉察^|1次|
 +^吃饭觉察^|2次|
 +^做菜觉察^|1次|
 +^洗碗觉察^|2次|
 +^抄经觉察^|1次|
 +^练字觉察^|1次|
 +^走路觉察^|1次|
 +^日行一善^|1次|
 +^觉察之道^|第3章3.4|
 +^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11讲第12讲|
 +
 +<color green>**看视频《老子智慧》第11讲第12讲笔记**</color>
 +
 +  * 当你的求道之心足够强烈,他会把你带到你该去的地方。求道之心比别的都会更重要。
 +  * 修行要有四种态度
 +  * 第一种态度是说你要像受伤的鹿一样
 +  * 第二个很重要,就是像狮子一样勇猛。
 +  * 第三个就是像风一样去对待我们的对境。
 +  * 最后还有一个,就是你要像疯子一样。
 +  * 你的修行的目的就是修行本身,你练习的目的就是练习本身,你调伏心的过程就是调伏心的结果。你踏上彼岸的每一步,就是彼岸本身。
 +  * 修行不是某一刻,而是每一刻。
 +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第3章3.4**</color>
 +
 +  * 当你在做任何事,知道自己在做这件事,当你处于任何状态,知道自己处于这个状态。
 +  * 一开始练习,很容易,但持续时间很短,就会被念头或对境带走。
 +  * 被带走是正常的,没关系,尽量及时发现,回到当下,继续练习。
 +  * 这个方法很有用,经常练习,你的觉察力会提升很快。
 +  * 做此刻该做的事,这就是活在当下!什么是此刻该做的事?
 +  * 吃饭时,吃饭;工作时,工作;睡觉时,睡觉。这就是活在当下。
 +  * 如何才能做到不被对境带走?这就需要练习觉察。
 +  * 保证自己能在情绪升起的那一刻,或情绪升起之前就能看见情绪。
 +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
 +1. 早上先生吃饭在菜碗里挑挑拣拣,看了他一眼,他继续,再看一眼,还继续,没忍住,把他说了一通,觉察失败。
 +1. 看见今天觉察失败,有点郁闷,被带走了,想到了最近打坐有点懈怠,赶紧看视频,打坐。
 +1. 下午去散步,看见有个阿姨在垃圾桶边捡废品,发愿替阿姨承受她的辛苦,把我的舒适快乐都给她。
 +1. 看见我评判2次,思他人过两次。
 +
 +<color red>**2025年3月28日**</color>
 +
 +<color green>**日日功**</color>
 +
 +^早静坐^|30分钟|
 +^晚静坐^|30分钟|
 +^三种发愿^|1次|
 +^自他交换^|1次|
 +^读诵经典^|1部|
 +^起床觉察^|1次|
 +^吃饭觉察^|2次|
 +^做菜觉察^|1次|
 +^洗碗觉察^|2次|
 +^抄经觉察^|1次|
 +^练字觉察^|0次|
 +^走路觉察^|1次|
 +^日行一善^|1次|
 +^觉察之道^|第3章3.3|
 +^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9讲第10讲|
 +
 +<color green>**看视频《老子智慧》第9讲第10讲笔记**</color>
 +
 +  * 如果你不修行,你做不了一个平凡人。因为你心里一直想要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  * 修行好的人才能做一个平凡人
 +  * 无所求的爱才是真爱
 +  * 内心越贫乏的人,越会去积累财富
 +  * 内心越无知的人,越会想去积累知识
 +  * 修行人是不可定义的,真正修行成就的人是不可知的
 +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
 +1. 好久不见的同学发信息问我近况,我说老样子,我问她怎么样,她说她知道怎么不内耗了,但还要在生活中去实践,为她点赞,想问她有没有写觉察记录,没有问。
 +
 +1. 智慧栈抄经,来了新同学,分享她们的经历,看见不修行,每个人都很苦。
 +
 +1. 抄完经和同学一起坐车回家路上,同学一路问我问题,看见我心里的评判,第一次见面要不要回答,知道,实话实说,不设防。
 +
 +1. 好久没有联系的同学,突然很想她了,主动联系她,约她下次一起去读书。
 +
 +1. 先生回家给我烫了一袋酸奶,向先生致谢。
 +
 +1. 先生坐下来玩手机玩得哈哈哈的笑,看见我再也没有说教的欲望,他开心就好。
 +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第3章3.3**</color>
 +
 +<color #22b14c>但当你真正懂了,有一定的修行能力了,你会发现:你可以在没有愤怒时愤怒,这叫怒而不愤。愤怒也叫怒愤,“愤” 就是心贲,有心振起、隆起的意思,表示郁结于心,狂躁不安。“怒” 是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怒而不愤,是指表现得很生气,但内心并不郁结不挂碍。</color>
 +
 +<color red>**2025年3月27日**</color>
 +
 +<color green>**日日功**</color>
 +
 +^早静坐^|30分钟|
 +^晚静坐^|30分钟|
 +^三种发愿^|1次|
 +^自他交换^|1次|
 +^读诵经典^|1部|
 +^起床觉察^|1次|
 +^吃饭觉察^|2次|
 +^做菜觉察^|1次|
 +^洗碗觉察^|2次|
 +^抄经觉察^|1次|
 +^练字觉察^|1次|
 +^走路觉察^|0次|
 +^日行一善^|1次|
 +^觉察之道^|第3章3.2|
 +^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7讲第8讲|
 +
 +<color green>**看视频《老子智慧》第7讲第8讲笔记**</color>
 +
 +  * 你想要快乐,如果你不修行,你得不到任何快乐,真的。你会发现,你所有的快乐都是假的。
 +  * 一个真正的自我很重的人,是不可能懂得爱的。就算爱发生的时候,它也会很快的消失。
 +  * 当你是爱的时候,其实你在体验的就是那个“没有”。   
 +  * 真正的修行要朝心上下功夫。
 +  * 如果你不认识到修行的本质,你怎么做都是错的。
 +  * 你要是在网上少看点美女暴露的照片,少看点八卦视频,你内心里边的男欢女爱的欲望就会少很多,你就会定很多
 +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
 +1. 早上看见我有说教先生的念头和行为,向外求,觉察失败
 +1. 今天下午云空间带领,在群里面提醒同学没有回应,看见我编故事。
 +1. 提示同学接龙信息日期发错了,同学及时修改日期,没有回复我,看见我编故事,放下了。
 +1. 今天下午闯关,看见我上午就开始在准备,看见自己紧张,知道,该干嘛干嘛去。
 +1. 进云空间带领,看见自己有两次被带跑了有紧张,知道。
 +1. 带领结束后,花姐给到我很多的引导和建议,谢谢花姐的托举。
 +1. 今天闯关成功,看见我的飘飘然,知道,复盘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第3章3.2**</color>
 +
 +<color #22b14c>因为“觉察”太简单,很容易错过,所以,很难清晰定义其边界。当你觉得模糊时,回归到觉察的定义: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时刻知道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只是知道,就像在一旁看着小孩子的各种行为动作一样,这就是觉察。</color>
 +
 +<color red>**2025年3月26日**</color>
 +
 +<color green>**日日功**</color>
 +
 +^早静坐^|30分钟|
 +^晚静坐^|30分钟|
 +^三种发愿^|1次|
 +^自他交换^|1次|
 +^读诵经典^|1部|
 +^起床觉察^|1次|
 +^吃饭觉察^|2次|
 +^做菜觉察^|1次|
 +^洗碗觉察^|2次|
 +^抄经觉察^|1次|
 +^练字觉察^|1次|
 +^走路觉察^|0次|
 +^日行一善^|1次|
 +^觉察之道^|第3章3.1|
 +^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5讲第6讲|
 +
 +<color green>**看视频《老子智慧》第5讲第6讲笔记**</color>
 +
 +  * 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小孩都是聪明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都是愚蠢的
 +  * 一切法皆是佛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  * 为而不恃,生而不有,长而不宰,就是我做了很多事情,我都不会以此来邀功
 +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
 +1. 早上看见先生各种不顺眼,知道,这只是我自己的认为,没有好与不好,埋头吃饭。
 +
 +1. 先生看见我用左手吃饭,嫌弃的眼神看着我,看见我想解释,没有说。
 +
 +1. 看见新手村快开村了,每天陪新同学晨练这一项我估计做不到,看见我不好意思拒绝,知道,直接@村长,实话实说,不合适可以换人,不挂碍
 +
 +1. 同学突然约我去她店里聊聊,想到今天有读书会,还有很多的待办事项没有完成,想委婉拒绝,知道,答应同学,过去陪她聊聊。
 +
 +1. 晚上正在会议室读书会,先生拿来吃的,想说他影响我读书,知道,关视频吃了再开视频,先生是关爱我。
 +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第3章3.1**</color>
 +
 +<color #22b14c>感知身体的动作,不算困难,只要你意识到,马上就能开始感知。困难在于,你很难一直感知身体的动作,因为会有太多的想法把你从这种感知中带走。如果你能看见你的想法,也是一种练习,练习自己看见念头的能力。</color>
 +
 +<color red>**2025年3月25日**</color>
 +
 +<color green>**日日功**</color>
 +
 +^早静坐^|30分钟|
 +^晚静坐^|30分钟|
 +^三种发愿^|1次|
 +^自他交换^|1次|
 +^读诵经典^|1部|
 +^起床觉察^|1次|
 +^吃饭觉察^|2次|
 +^做菜觉察^|1次|
 +^洗碗觉察^|2次|
 +^抄经觉察^|1次|
 +^练字觉察^|1次|
 +^走路觉察^|0次|
 +^日行一善^|1次|
 +^觉察之道^|第2章2.6|
 +^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3讲第4讲|
 +
 +<color green>**看视频《老子智慧》第3讲第4讲笔记**</color>
 +
 +  * 修行要像受伤的鹿一样
 +  * 修行要像狮子一样勇猛精进
 +  * 修行要像风一样
 +  * 修行要像疯子一样
 +  * 修行不要做一个旁观者
 +  * 如果你真的想修行,就要全心的投入进去
 +  *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你自己的世界
 +  * 如果我们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孩子,要言传身教
 +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
 +1. 吃早餐的时候,先生看见我用左手笨拙地夹菜,问我为什么?我想说对治习气,练习专注吃饭,没有说。
 +
 +1. 看见先生啃过的骨头上面还有肉没有啃干净,想提醒他,没有说话。
 +
 +1. 想到买的毛笔还没有收到,去平台上看物流,看见邮政快递已收货,开始编故事,想起邮政快递确实是收到了货,但那是同学寄过来送我的书,又编了几节连续剧,忍不住去平台问客服,没有回复开始抄经,抄经完后想到是不是自己没看明白,又打开物流看一遍,原来是货在路上还没有到,看见上窜下跳的猴子。
 +
 +1. 新买了一本书法字卡,怕先生看见碎碎念,把字卡藏起来,先生下班回来问我:你又买字贴啦?我一看,天哪,字卡的包装放桌子上了。看了先生一眼,装没听见,没说话,他也没有问了。
 +
 +1. 手机最近几天老接到陌生电话,有点烦躁,不知道怎么办,对治一下怕麻烦,找到了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第2章2.6**</color>
 +
 +  * 觉察可以用来对治情绪,
 +  * 可以让你活在当下,
 +  * 可以让你看见所有的念头。
 +  * 一旦你能看见念头,你就可以让自己不被念头带走。
 +  * 情绪,只是生活中最明显的念头链条而已。
 +  * 你还可以用来对治自己的贪婪、傲慢、嫉妒等各种心态。
  
 <color red>**2025年3月24日**</color> <color red>**2025年3月24日**</color>
行 19: 行 358:
 ^日行一善^|1次| ^日行一善^|1次|
 ^觉察之道^|第2章2.5| ^觉察之道^|第2章2.5|
-^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讲第讲|+^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1讲第2讲|
  
-<color green>**视频《老子智慧》笔记**</color>+<color green>**视频《老子智慧》第1讲第2讲笔记**</color>
  
-<color #22b14c>常也是道,道也是常 +  * 常也是道,道也是常 
-修行只有去体验,如果修行没有体验,没有到那个程度,不要去给别人讲 +  修行只有去体验,如果修行没有体验,没有到那个程度,不要去给别人讲 
-有自我存在的时候,这个人就没有开悟 +  有自我存在的时候,这个人就没有开悟 
-观念头,观的是无 +  观念头,观的是无 
-在生活中处处去观,处处都是修行的入口 +  在生活中处处去观,处处都是修行的入口 
-只是看着,不要说,不要做,不要参与</color>+  只是看着,不要说,不要做,不要参与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行 41: 行 380: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第2章2.5**</color>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第2章2.5**</color>
 +
 +<color #22b14c>明白了觉察,接下来就是练习,反复练习,坚持练习。
 +
 +练习分成座上修和座下修。专门静坐来练习觉察,叫座上修。下座以后,继续练习觉察,应用觉察,就是座下修。座上座下也只是形式上的区分,没有谁更重要些。觉察练习还可以分成,基础练习和应用练习。座上修是基础练习,能让看见念头成为可能,能有能力不跟随念头。有了这个基础,才谈得上在生活中应用觉察。座下修中有基础练习和应用练习,如何感知动作,属于基础练习,如何对治情绪、习气,属于应用练习。
 +</color>
  
 <color red>**2025年3月23日**</color> <color red>**2025年3月23日**</color>
csz/jingmo/riji/20253.1742821861.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3/24 21:11 由 jing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