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jingmo:riji:20253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csz:jingmo:riji:20253 [2025/03/29 22:04] jingmocsz:jingmo:riji:20253 [2025/04/14 21:40] (当前版本) jingmo
行 1: 行 1:
 [[https://wiki.bijing.life/csz:jingmo|返回首页]] [[https://wiki.bijing.life/csz:jingmo|返回首页]]
 +
 +[[https://wiki.bijing.life/csz:jingmo:jclxzy|返回上一页]]
 +
 +静默觉察练习作业2025年3月
 +
 +<color red>**2025年3月31日**</color>
 +
 +<color green>**日日功**</color>
 +
 +^早静坐^|30分钟|
 +^晚静坐^|30分钟|
 +^三种发愿^|1次|
 +^自他交换^|1次|
 +^读诵经典^|1部|
 +^起床觉察^|1次|
 +^吃饭觉察^|2次|
 +^做菜觉察^|1次|
 +^洗碗觉察^|2次|
 +^抄经觉察^|0次|
 +^练字觉察^|0次|
 +^走路觉察^|1次|
 +^日行一善^|1次|
 +^觉察之道^|第3章3.6|
 +^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15讲第16讲|
 +
 +<color green>**看视频《老子智慧》第15讲第16讲笔记**</color>
 +
 +  * 当你的“我”去掉了以后,你的智慧就会显现出来。当你的乌云去掉以后,阳光就会照下来。
 +  * 当你成为一棵树的时候,你的叶子是用不完的。永远有!就算是冬天了,你会发现春天又有新芽新叶子出现。
 +  * 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会觉得德行很重要的,所以他才有德行。
 +  * 只有不够纯粹的人,才会去倡导纯粹。
 +  * 天地很长久,他之所以能够长久,因为他不为自己而生。所有的功劳,我们都让给别人,所有的活,我自己干。众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来做。
 +  * 你自己越自信,你把地位放得越低。只有那些不够强大的人,才会去张扬,表现我很厉害的。那些不厉害的人,才需要别人认可他厉害。
 +  * 你之所以想成为平凡的,是因为你还不平凡。最后,你想成为平凡这件事情,让你又不平凡。
 +  * 所以我们修行不是看表象的,一定是从心上下功夫!
 +  * 修行要有老师,要真诚。
 +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3.6**</color>
 +
 +  * 用觉察对治情绪,本身就是在练习觉察。练习觉察的目的,就是练习觉察本身。
 +  * 你希望自己有个好的状态,而每天能练习觉察,就是很好的状态。
 +  * 当你足够熟练,你会根本不用“练习觉察”,而是“练习觉察”自己在发生。就像你不用特地呼吸,但呼吸一直在发生
 +  * 修行,不是某一刻;修行,是每一刻。
 +  * 如何认识自己?修行是其必经之路。修行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不断消除“我执”的过程。
 +  * 利他,是很好消除“我执”的方法。并非要等修行好了再利他,利他本身就是修行。
 +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
 +1. 初次做向导,我看见自己有点慌乱,知道,慢慢去看视频,照学长们讲的一步一步去做。
 +
 +1. 下午薪火相传闯关的同学叫我填闯关表,没有闯关,也不知道怎么填,又在忙与新同学们交流,看见我有点烦躁,知道,与新同学交流好后,回复学长,我明天梳理一下头绪,再回复她。
 +
 +1. 晚上与新同学见面会,看见我担心新同学会不会来,知道,后面新同学都到齐了。
 +
 +1. 下午打算不建小队群,看见村长建议,还是建小群,听话照做,我又建了一个小队学习群。
 +
 +1. 建好群后,我看时间不早了,不想发群消息打扰大家,想想觉得不对,又组织了一段话发群里给同学们道晚安!
 +
 +<color red>**2025年3月30日**</color>
 +
 +<color green>**日日功**</color>
 +
 +^早静坐^|30分钟|
 +^晚静坐^|30分钟|
 +^三种发愿^|1次|
 +^自他交换^|1次|
 +^读诵经典^|1部|
 +^起床觉察^|1次|
 +^吃饭觉察^|2次|
 +^做菜觉察^|1次|
 +^洗碗觉察^|2次|
 +^抄经觉察^|1次|
 +^练字觉察^|1次|
 +^走路觉察^|1次|
 +^日行一善^|1次|
 +^觉察之道^|第3章3.5|
 +^看视频^|老子智慧系列第13讲第14讲|
 +
 +<color green>**看视频《老子智慧》第13讲第14讲笔记**</color>
 +
 +  * 你想要快乐,快乐的反面就会出现,只有修行是超越快乐和痛苦的,然后你的状态是自由的
 +  * 生命是不讲逻辑的,生命有时候是矛盾的
 +  * 顺境和逆境都是很好的对境,他们都是一样的
 +  * 一个人的改变不是靠外界,他是靠自己的
 +  * 当你无助的时候,你就守中,去回到原点就好了
 +  * 只要你不愿意,没有人可以伤害你
 +  * 你去感受那些感受,你去空间那个看见
 +
 +<color green>**我看见**</color>
 +
 +  * 1.看见我思他人过3次。
 +
 +  * 2.两次看见想说先生,想到让你痛苦的都是你的业力,放下了。
 +
 +  * 3.想给妈妈打电话,想到妈妈在大哥家里,不当搅屎棍,没有打电话。
 +
 +<color green>**读觉察之道第3章3.5**</color>
 +
 +  * 修行若没有老师指导,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是盲修瞎练。很容易走偏了,还茫然不知。
 +  * 修行的老师,是一面镜子,可以帮你看见很多自己看不见的问题。这里的老师,是指真正懂修行的老师。
 +  * 并非生活中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修行路上,不存在“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百人也不行。一个盲人看不见路,三百个盲人在一起,也看不见路。
 +  * 如果没有合适的老师,一旦修行方向出错,越努力,错得越厉害!
 +  * 菩萨不想改变任何人,他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使用他们的语言,让他们依照自己的本性转变,而不是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翻版 。
 +  * 不要试图用修行的方法改变他人,这很重要 !
 +  * 必经之路的“三不”原则:不推销、不拒绝、不求名利。就是基于这点而提出的。
 +  * 想改变他人,也是一种习气。故孟子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下次,当你想改变他人时,及时“看见”,停下来,这就是修行。
  
 <color red>**2025年3月29日**</color> <color red>**2025年3月29日**</color>
行 24: 行 130:
  
   * 当你的求道之心足够强烈,他会把你带到你该去的地方。求道之心比别的都会更重要。   * 当你的求道之心足够强烈,他会把你带到你该去的地方。求道之心比别的都会更重要。
-  * 你要修行要有四种态度+  * 修行要有四种态度
   * 第一种态度是说你要像受伤的鹿一样   * 第一种态度是说你要像受伤的鹿一样
   * 第二个很重要,就是像狮子一样勇猛。   * 第二个很重要,就是像狮子一样勇猛。
csz/jingmo/riji/20253.1743257079.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3/29 22:04 由 jing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