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jingmo:zuoye:20254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csz:jingmo:zuoye:20254 [2025/04/19 20:41] – jingmo | csz:jingmo:zuoye:20254 [2025/04/27 16:28] (当前版本) – jingmo | ||
---|---|---|---|
行 5: | 行 5: | ||
静默觉察练习作业2025年4月 | 静默觉察练习作业2025年4月 | ||
- | ##4月19日 | + | ###4月27日 |
- | ## | + | ### |
+ | |||
+ | ^三种发愿^|1次|^自他交换^|3次| | ||
+ | ^静坐^|60分钟|^即刻觉察^|次| | ||
+ | ^起床觉察^|1次|^做饭觉察^|1次| | ||
+ | ^吃饭觉察^|2次|^抄经觉察^|次| | ||
+ | ^诵读觉察^|4次|^洗碗觉察^|1次| | ||
+ | ^运动觉察^|1次|^日行一善^|1次| | ||
+ | ^桔子觉察^|1次|^走路觉察^|1次| | ||
+ | ^看视频^|150分钟|^读觉察之道^|第7章7.5|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当你自己心态变得很好的时候,整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好一点,因为整个世界其实都是我们心的幻化,心净则国土净。 | ||
+ | * 一些人去弘扬佛法,作用不一定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一位修行很好的证悟者,他给这个世界带来的这种无形的影响是很大的。 | ||
+ | * 我们在练习觉察的时候,所有的东西,所有的发生,你所想到的事情,或者说所有你感觉到的,你听见的,看见的,闻见的----都是念头。你要记住这么一个观念,它都是念头。 | ||
+ | * 我们说‘证得无我’,这个‘证得无我’并不是说,本来有一个‘我’被去掉了,而是,本身就没有‘我’。你要真的体验到这一点。 | ||
+ | * 我们一直说‘真正的自己’,我们平时说的‘我’的什么,‘我’其实是一个概念,真正的自己,当你看见这个真相以后,你会发现真正的自己是无所不在的那个东西,我们说的‘道’也好,‘觉性’也好,‘佛性’也好。 | ||
+ | * 真正的‘善’是越接近于‘道’就越善,这里面有一个理念就是,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众生都是一体的,整个世界它都是一体的,也都是我们说的都是佛性的体现。 | ||
+ | * 勇士之道,是我们要时刻走在谦卑的道路之上,同时我们又不能自卑,是谦卑不是自卑,又要自信。 | ||
+ | * 通过发愿,呼吸做自他交换,把别人不好的东西吸进来,把自己好的东西呼出去,这是一个特别简单又特别珍贵的方法。是让你破除我执的必经之路。是真正走上勇士之道的必经之路,是增长智慧的必经之路。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所有的修行,都是用来要求自己,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也不要想着教别人修行静心,哪怕是你的至亲,不要试图用修行的方法改变他人,这很重要。 | ||
+ | * 与任何人相处,时间长了肯定都能看出毛病,因为眼睛就是业力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因此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评判标准来自于自我,而不要轻易评判他人的是非功过。 | ||
+ | * 其实,你看到的,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我喜欢的一定是我缺失的,我讨厌的一定是我亦有的,于是释怀。 | ||
+ | * 我们生活在人间,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缺点的,如果没有缺点,那就是佛,不会在人间,要是在人间的话,就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来的。 | ||
+ | * 只要是众生,肯定有缺点,缺点重重才会在六道中轮回,即使他有一点点优点,也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惊叹,‘作为众生,他们竟然有优点。’哪怕只有一两个优点,也要看成是了不起的事情。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视诸法如幻:这句口诀表达了悲心和开放,它意指不管你在生活中体验到什么---苦,喜,乐,悲,粗劣,细致,精密,生硬,热,冷,或任何经验----纯粹都是记忆。 | ||
+ | * 菩萨道的实际修法,是把任何发生的事情当作幻影,从来没有发生过。但因为没有发生什么事,每件事都发生了。 | ||
+ | * 静坐可以使你经验到‘如梦幻’,观照呼吸时,妄念会突然开始生起,你开始看到景象,听见声音和感受事情,但所有觉知都只是你自心创造的。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大家看视频,看文章,不是为了交作业,不是为了记知识点,是为了提升你的见地,是为了让你对照自己的生活行为,观念和想法,发现偏差,然后做出调整。 | ||
+ | * 蓝狮子不是要你每天拿着口袋捡树叶啊,是想帮你成为一棵树啊。你要成为一棵树,哪怕很小的树,你会长出自己的树叶。 | ||
+ | * 每个人内在,没有任何东西,这就是一无所有,又无所不有,这就是本自具足。 | ||
+ | * 让同学交作业不是目的,做练习才是目的,有同学实在没有时间写作业,可以只做练习。 | ||
+ | * 类似动作觉察作业,有很多,不一定都要做,关键让新同学了解动作觉察的关键点,如果懂了关键点,哪怕只反复练习一个动作觉察,也挺好的。 | ||
+ | |||
+ | ### | ||
+ | |||
+ | 1. 早上拿泡酸菜,发现泡菜坛口子压的薄膜被弄开了,坛子里面还是生花,并且泡菜变味了。【看见】我编故事,又是先生干的,思他人过,【改】做手上的事情。 | ||
+ | 1. 吃饭的时候,我故意说泡菜坛子生花了,变味了。先生说沾油了吧。我说我每次很小心怎么会沾油进去。他马上说:我没有动哈。【看见】他辩解,我说:知道你没有动,我又没有怪你。其实心里忍不住想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种发愿^|1次|^自他交换^|3次| | ||
+ | ^静坐^|60分钟|^即刻觉察^|23次| | ||
+ | ^起床觉察^|1次|^做饭觉察^|1次| | ||
+ | ^吃饭觉察^|1次|^抄经觉察^|1次| | ||
+ | ^诵读觉察^|4次|^洗碗觉察^|1次| | ||
+ | ^运动觉察^|1次|^日行一善^|1次| | ||
+ | ^桔子觉察^|1次|^走路觉察^|1次| | ||
+ | ^看视频^|142分钟|^读觉察之道^|第7章7.4|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勇士的定义:不要害怕自己被伤害,敢于真诚的去敞开自己。愿意去承担改善这个世界的这么一个责任。 | ||
+ | * 勇士不会被习气控制,不逃避,不退缩,不可预期,他是智慧的化身。勇士谦卑到了极点,同时又自信到了极点。 | ||
+ | * 真正的勇士他不是朝外走,他是朝内走,他是向内看,他要去降伏的不是别的敌人,而是他自己,他是降伏自己那颗心, | ||
+ | * 觉察之剑和慈悲之盾,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能达到一个慈悲的状态,慈悲到一定程度,你也能达到觉察同样的效果,他们看上去一个是剑,一个是盾,但是它们也是融合的。 | ||
+ | * 你不真正懂得什么是觉察,后面讲的那些方法,你就算学会了,也大部分时候用不上,因为你不能够及时的觉察到你的情绪。被他带走了,这个时候你是没有自由的,你只有反省,只有愧疚,懊悔。 | ||
+ | * 不要觉得自己好像这方面懂了,你不去练习,懂了也没用。你把文章都背下来,你把七师父的视频看得再多,你不去练习也没用。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情绪指标:情绪指标包括情绪爆发的频率和被情绪影响的时间长短。 | ||
+ | * 执着减少:看看自己执着的事情是不是越来越少了。从前看不惯的某些事情,现在会不会不在意了。 | ||
+ | * 他人的评价:有时你觉得自己进步了,但事实不一定如此,或者说进步太小,不足以让他人觉得你有变化。 | ||
+ | * 某一天,当你不再关心自己的进步与否,只是关心他人的痛苦有没有变少一点,当你不再关心自己的得失,只是关心世界有没有变得美好一点;当你不再关心自己能不能去极乐世界,只是关心他人有没有走上修行之路,那时,说明你修行真的进步了。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依照世俗菩提心的逻辑,我们应该觉得自己较不重要,这么一来,我们会觉得如释重负,最后,我们有给予他人关怀的空间,而不是一直局限在这个被称为‘我’的东西。 | ||
+ | * 老想着我是这样,我是那样,我饿了,我累了。我是......我们可以为他人着想,从这个观点看,世俗菩提心相当简单平常,我们可以照顾他人,我们可以有足够的耐心,练习无我地服务他人。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在天空营,船长是陪伴者,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每位船长尽可能了解本队学员的原生家庭,帮助有效地进入观察,船长需要不断探索如何激发每个同学自 | ||
+ | 己的生动力,令其意识到觉察对生命的意义。 | ||
+ | * 船长现在做的是引导新同学走修行之路,责任很重,一定要重视这件事情,船长引导同学真的学会了觉察,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请多观察,多包容,多一点耐心。 | ||
+ | * 同学们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当成知识去学,但实际上觉察是每个人本身就会的。船长要做的就是慢慢去引导同学,让大家在日常习惯中去多实践练习,把这个环境创造出来,只要同学认真对待,改变会自然发生。 | ||
+ | |||
+ | ### | ||
+ | |||
+ | 1. 晚上听直播课,【看见】我双标,同学分享我就在做其他事情,蓝狮子老师分享就专注听。没有改的行为。 | ||
+ | 1. 同学问我‘觉’是怎么回事,【看见】我想说几句,【改】告诉同学我只是这几天有点感觉,你最好去问船长或者老师,我体验不够,怕把你带沟里还不知道。 | ||
+ | 1. 看同学们的分享稿,【看见】里面的错别字不想改,嫌麻烦,【改】看见有就改过来。 | ||
+ | |||
+ | ### | ||
+ | |||
+ | * 我们是因为修行不够,所以用各种觉察来拴住我们上蹿下跳的心。 | ||
+ | * 组织抄经,是一件了不起的善事,你是安静的,你是在接触经典,你是在接触善知识。 | ||
+ | * 组织抄经活动,修行是目的,通过组织抄经增长智慧,减少烦恼,过程上用心,不期待结果。能够做到不期待结果,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方法。 | ||
+ | * 我们只是做好过程,结果交给上帝。以事炼心,安住当下。 | ||
+ | * 当我们不再希望别人赞美,不再希望别人表扬,不再证明自己的时候,你就开始变得强。 | ||
+ | * 当你知道自己谁也不是的时候,就能体悟到自己是一切。 | ||
+ | * 当你不期待结果,你不需要证明。 | ||
+ | |||
+ | ### | ||
+ | |||
+ | * 这几天重新看宣三宣四的视频,感觉在摸鱼班预备营那时候纯属为了完成作业,看了就还回老师了,不求有没有收获,现在要慢慢去看。 | ||
+ | * 今天早上打坐开始没有睡醒,东倒西歪困,后面刻意提起觉察,一下子就不困了,继续练习。提起觉察的时间感觉有点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种发愿^|2次|^自他交换^|5次| | ||
+ | ^静坐^|60分钟|^即刻觉察^|28次| | ||
+ | ^起床觉察^|1次|^做饭觉察^|1次| | ||
+ | ^吃饭觉察^|2次|^抄经觉察^|1次| | ||
+ | ^诵读觉察^|4次|^洗碗觉察^|2次| | ||
+ | ^运动觉察^|1次|^日行一善^|1次| | ||
+ | ^桔子觉察^|1次|^走路觉察^|1次| | ||
+ | ^看视频^|172分钟|^读觉察之道^|第7章7.3|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会不会应用觉察,是一个人是不是真正踏上修行之路,他是不是真的在这条路上走的一个很关键的标志。 | ||
+ | * 我们考宣讲员的时候,从来不看他的学历,我们最看重的就是你的信心,你对于自己的信心,对于老师的信心,对于这个方法的信心。 | ||
+ | *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真诚,我是很真诚的,你们不要担心被老师批评,被老师批评可能会难受,但是它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 ||
+ | * 如果老师他不敢批评你,其实不是老师没有看见你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他认为你还没有做好准备。 | ||
+ | * 一切都是心的幻化,其实一切都是佛性的体现,或者说智慧的体现。 | ||
+ | * 当你体验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爱别人才是爱自己,爱众生才是爱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修行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好人,如果你为想成为一个好人而修行,你可能会感到失望,特别在最初一段时间。 | ||
+ | * 修行也不是为了让你过得越来越顺,如果你是为了越来越顺而修行,可能会感到失望。 | ||
+ | * 修行的标准和世俗的标准是不同的,按照世俗的标准看,好像退步了,但实际是修行的进步。 | ||
+ | * 我们无法决定生活,但修行可以让我们决定如何面对生活,修行可以让我们有能力面对一切困境。 | ||
+ | |||
+ | < | ||
+ | |||
+ | * 船长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角色,对修行,对综合能力要求都很高。 | ||
+ | * 每位船长应该保持敬畏心,因为我们是在指导同学修行,这涉及到一个人的“慧命”。我们每一次当船长,都要认真对待。 | ||
+ | * 每位船长应该保持谦卑心,不要觉得,自己修行了很长时间,或者当了好几次船长了,完全可以依据经验来指导新同学。要知道每位同学都不一样,船长自己的修行状态也并非一层不变,而且修行见地也是无止境的。 | ||
+ | * 每位船长应该保持平等心,虽然我们是来指导新同学的,但和新同学也是修行路上的同学。沟通时,要保持平等的心态,提要求和建议,也尽量委婉,不要用高高在上的语气。指出同学问题时,也要注意场合和方式,要考虑同学是否能接受。 | ||
+ | |||
+ | ### | ||
+ | |||
+ | 1. 下午有陌生人加好友,忽略,又加,忽略,接连加4次,【看见】我还是想忽略,【改】,通过了,原来是多年前认识的朋友,没想到他还保留了我的电话号码。 | ||
+ | 1. 先生晚上喝绿豆粥剩下一小碗,端我面前叫我喝,【看见】我想拒绝,【改】谢谢先生,把粥喝了。 | ||
+ | 1. 先生准备睡觉,看见我还在忙,叫我赶紧去休息,【看见】我想敷衍一下回复他,【改】转过头去回复他:好的,我知道了。 | ||
+ | |||
+ | ### | ||
+ | |||
+ | * 带着觉的那一刻是当下,是真我,过去和未来都是自我 | ||
+ | |||
+ | * 当下这一刻,只是一个状态,没有时间没有空间 | ||
+ | |||
+ | * 不跟随,不评判,不定义 | ||
+ | |||
+ | * 别人骂你,也是觉性的体现 | ||
+ | |||
+ | * 一切都是觉性的示现,一切都是本来的样子,一切都没啥问题 | ||
+ | |||
+ | * 当自我还是很强大的时候,我们没有能力调整的时候,还是以修行为主,就是不停地突破自我 | ||
+ | |||
+ | * 执着是执着某个结果,以自我规划为导向;坚持,只是坚持做这个事情,是过程,不期待结果和收获 | ||
+ | |||
+ | * 当你没有智慧,看不清因缘,你怎么知道是在利益他人?所以先长智慧吧 | ||
+ | |||
+ | * 觉察,是后盾,是底线,是原则,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跟随,不评判,回到当下 | ||
+ | |||
+ | * 修行初期,自我否定、自我评判的人容易有挫败感,失败了,尤其是败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一定要来群里,找船长找同学,要相信共修的力量 | ||
+ | |||
+ | * 在‘行’里才能见真相,‘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 ||
+ | |||
+ | * 去体验觉察,它能让我们醒来,不要错过,遇到一切障碍,唯有突破! | ||
+ | |||
+ | |||
+ | ### | ||
+ | |||
+ | * 真正的‘我’就是自己的觉性,我以为那个觉性就是在自己身体里住着,很小的,今天想起老师说的,‘我’就是知,知就是道,道是无处不在的,那‘我’到底有多大啊,老师说我就是天空,无边无际的天空吗?一切唯心造,万法由心生,那我也是无处不在的吗?天地万物都是我吗?不敢想,太不可思议了,老师说的不要逻辑推理,不想了,去练习。 | ||
+ | |||
+ | * 每一次听和评船长分享,就好像触电一样,感觉黑暗里看见了光一样,好神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种发愿^|1次|^自他交换^|5次| | ||
+ | ^静坐^|60分钟|^即刻觉察^|22次| | ||
+ | ^起床觉察^|1次|^做饭觉察^|2次| | ||
+ | ^吃饭觉察^|2次|^抄经觉察^|1次| | ||
+ | ^诵读觉察^|4次|^洗碗觉察^|2次| | ||
+ | ^运动觉察^|2次|^日行一善^|1次| | ||
+ | ^桔子觉察^|0次|^走路觉察^|0次| | ||
+ | ^看视频^|198分钟|^读觉察之道^|第7章7.2|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只要这个人他没有意识到修行这条路,无论这个人再聪明,智商再高,都很难体会到内心的宁静。 | ||
+ | * 真正的好的道场是有好的修行人,如果一个成就者住在垃圾堆里,这个垃圾堆就是很好的道场。 | ||
+ | * 真正的修行是融入生活中,不是装成一个修行人。 | ||
+ | * 如果我的上师讲课,我听见的就要当作是讲给我听的,如果我有,我就要改,如果我没有,我就要提醒自己不要犯。你听话要敏感一点,不要愚钝。 | ||
+ | * 当你把别人的过错想一遍,等于你把别人的过错又做了一遍。 | ||
+ | * 以为自己懂了很多,正是无知的体现,大家要记住这句话。 | ||
+ | * 修行需要老师,当你修行越进步的时候,越容易走偏,这个时候最容易退转。 | ||
+ | * 自我特别狡猾,在你修行的任何阶段,他都会有一些东西阻挠你,来迷惑你,我们要警觉。当你越深入,对自我的威胁越大。 | ||
+ | * 我们所有执著的对象,他的本质都是不可执著的。 | ||
+ | * 当你没有证悟的时候,你自己很难保持在一个特别高的一个境界中,至少我做不到,但是如果你祈请加持的时候,你的状态就会好很多。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修行,需要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在生活的细微处,看见自己的念头和习气,一旦看见,改变会自然发生。 | ||
+ | * ‘自我’会利用一切机会来获得关注,生病了,是一个人最容易编故事的时候,能看见头脑编故事很难得,一旦看见头脑的这种小把戏,小把戏自然就不起作用了。这就是把修行融入生活中。 | ||
+ | * 有些习气和模式是隐藏的,它根本不会给你带领明显的情绪,只是悄悄影响着你的行为。觉察不够细致微根本发现不了。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根据大乘的传统,我们确实能够生起二重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菩提心生起之后,就能继续前进。并以菩萨为榜样也修习,我们可以是积极的菩萨。 | ||
+ | * 为了升起胜义菩提心,我们必须止观双运,有了止的基本正念和观的全然觉照之后,让两者涵盖我们整个生命和每件事情,如此一来,不管是在上坐时的静修,还是下座后之思觉,正念和觉照随时会同步现起。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修行,并非追求只能有好的念头,善的念头,积极的念头,而不能有不好的念头,邪恶的念头,消极的念头。 | ||
+ | * 修行,无论出现什么念头,你都有能力不被它影响,这就是成为念头的主人。 | ||
+ | * 如何有不跟随念头的能力?这就需要练习,刻意练习,反复练习。 | ||
+ | |||
+ | ### | ||
+ | |||
+ | 1. 看视频的时候,听见微信响,【看见】自己想点开看的念头,【改】看一会视频后再点开。 | ||
+ | 1. 【看见】几次想拿个桔子,想拿个零食。【改】不拿。 | ||
+ | 1. 先生问明天早上吃啥,【看见】我想说今天还剩了排骨,可以不拿肉解冻。【看见】他的需求,【改】回复他:你想吃啥,你自己去冰箱看看。 | ||
+ | 1. 抄经的时候,先生在旁边问这问那,【看见】我不想理他,【改】和他好好说话。 | ||
+ | |||
+ | ### | ||
+ | |||
+ | * 基础方法,并非不强大。反而是可能是最强大有效的。老子说:大道甚夷,其人好径。意识是:真正的修行之路,其实路很宽的。但世人喜欢走小路,喜欢找捷径。 | ||
+ | * 我理解的修行的大道,很简单:降伏自心。从“心”上出发,朝“心”上下功夫, | ||
+ | * 所以,我说:一切降伏自心的,都是正道。一切加强我执的,都非正道。这就是我理解的修行大道。 | ||
+ | * 最后总结强调一下:必经之路,是引导大家在生活中修行,只教导【觉察之道】【慈悲之盾】。 | ||
+ | * 这么做的目的,让大家增长智慧,减少烦恼。不涉及宗教,也不搞个人崇拜,不搞师徒传承,也不涉及供养、生意等任何金钱交易。 | ||
+ | * 一切方法、原理、教材、视频都是公开的。所有人,来去自由。 | ||
+ | * 这些观点对世人来说,简直不可理喻。甚至孔子都说:以德报怨, | ||
+ | * 但修行人不是的。修行人,是朝心上下功夫。有了这个前提,你就可以理解耶稣、老子、佛陀他们为何说:要爱你的敌人了。 | ||
+ | * 当你真的爱一个人,你不可能嫉妒他。你爱你的女儿,女儿越优秀,你越开心。 | ||
+ | * 你爱你的恋人,他越优秀,你越开心。你暗恋你的同事,你同事越优秀,你也越开心。嫉妒,不会出现。 | ||
+ | * 上次我这么说,有人反驳道:不是的,因为她是我女儿,是我的儿子、我的爱人、我的恋人,我才不嫉妒。 | ||
+ | * 我自己的当然不会嫉妒。是别人的女儿、儿子,我就会嫉妒。 | ||
+ | * 我说:是因为你爱他,所以他就成了你的。你的恋人,原本也是别人的儿子,不是吗?当你爱上他,他就成了你的恋人。 | ||
+ | * 当你不爱你的恋人了,你们分手了,若他过得比你好,你就会嫉妒,甚至会嗔恨,对吗? | ||
+ | * 当你爱上众生,他们都成了你的众生。🙏🙏🙏你自己的众生,你当然不会嫉妒。 | ||
+ | * 爱,其实是一样的。爱本来是美好的,是无私的,是自由的,是慈悲的,是只要对方过得好,自己愿意付出所有。这叫“法爱”。 | ||
+ | * 不一样的是,世人,经常会把“爱”,过渡到“占有”、“希望得到更多”的欲望。成了“饿鬼爱”。 | ||
+ | |||
+ | ### | ||
+ | |||
+ | 每次想写感悟的时候,脑子总是一片空白,好像啥也没有,学了很多,好像啥也没有记住,很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老年痴呆的迹象。自我会问:你学了个啥?不想了,有没有收获先不管,继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种发愿^|1次|^自他交换^|4次| | ||
+ | ^静坐^|60分钟|^即刻觉察^|17次| | ||
+ | ^起床觉察^|1次|^做饭觉察^|2次| | ||
+ | ^吃饭觉察^|2次|^抄经觉察^|1次| | ||
+ | ^诵读觉察^|4次|^洗碗觉察^|2次| | ||
+ | ^运动觉察^|1次|^日行一善^|1次| | ||
+ | ^桔子觉察^|0次|^走路觉察^|1次| | ||
+ | ^看视频^|188分钟|^读觉察之道^|第7章7.1|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他不用知道太多。修行不要停留在知识层面。 | ||
+ | * 你能够看见的人和事,其实都是你下的定义。 | ||
+ | * 不生的是法身,不灭的是报身,不住的是化身,过程就是自性身,它们本身是一体的。 | ||
+ | * 空性是最好的保护,当你发现没有什么可以保护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保护。 | ||
+ | * 我希望每个人都升起这样的意志力,如果我要死亡,我一定要死在利他的路上。 | ||
+ | * 自他交换,要把自己很珍贵的东西交出去。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打坐,需要真的看见念头,能及时看见念头,不被带走。 | ||
+ | * 在生活中修行,找到一个好老师,一开始跟着他的安排,认真坚持练习很重要。 | ||
+ | * 当一个人修行状态好的时候,遇到对境不会起烦恼,偶尔还会出现幽默的应对,这是修行好的征兆。 | ||
+ | * 当修行越深入,会考虑自己越少,如果你遇到事情,偶尔会不想到自己,根本不在意自己,这也是修行状态好的征兆。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你以为的‘我’,是所有想法的组合,所有见闻的组合,所有习气和模式的组合。 | ||
+ | * 真正的你就是那个‘知道’,就是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觉性。 | ||
+ | * 念头和念头之间,什么都没有,而真正的你是那个‘没有’,但你以为自己是那个‘有’。 | ||
+ | * 修行不是头脑的理解,不是头脑的逻辑,而是体验,是超越头脑。 | ||
+ | * 当你提起觉察,当你回到‘觉性’之中,你的焦虑和恐惧就消失了,因为你回家了,提起觉察,就是回到觉性之中。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修持口诀和平日生活时,你应维持以下四念: | ||
+ | |||
+ | 1. 人身的可贵,而且活在能听闻佛法的环境又特别幸运。 | ||
+ | 1. 死亡的真实,因为死亡毫无预警,忽然来临。 | ||
+ | 1. 业力的陷阱,不管你做的事是善或恶,都只会使你更陷入因果链中。 | ||
+ | 1. 苦是如此的强烈不可避免,对你和对一切有情众生都是如此。 | ||
+ | |||
+ | ### | ||
+ | |||
+ | 1. 早上做好饭菜端上桌,坐半天先生还不出来,【看见】我想抱怨两句,【改】没说话,等他出来吃饭。 | ||
+ | |||
+ | 1. 老师在群里发的作业,看见同学们交的作业,老师最后点评完后,【看见】我的小确幸,幸好我没有交,我也是零分。 | ||
+ | |||
+ | 1. 群里有同学交了作业,我发现这两天看的直播课老师讲了这类问题,我想加入讨论,【看见】我想求关注,停下来,没有加入讨论。 | ||
+ | |||
+ | 1. 看见先生脏衣服扔洗衣机,一半露外面,问他咋不放洗衣机里面。【看见】抱怨语气,觉察失败,翻篇。 | ||
+ | |||
+ | 1. 看见同学们的wiki主页页面,我又想修改页面,【看见】我什么都想完美,攀比,【改】感觉不改也挺好,也挺方便的。 | ||
+ | |||
+ | ### | ||
+ | |||
+ | <color # | ||
+ | |||
+ | <color # | ||
+ | </ | ||
+ | ### | ||
+ | |||
+ | 修行是我今生收到的最昂贵的礼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种发愿^|1次|^自他交换^|5次| | ||
+ | ^静坐^|60分钟|^即刻觉察^|33次| | ||
+ | ^起床觉察^|1次|^做饭觉察^|1次| | ||
+ | ^吃饭觉察^|2次|^抄经觉察^|1次| | ||
+ | ^诵读觉察^|5次|^洗碗觉察^|2次| | ||
+ | ^运动觉察^|2次|^日行一善^|1次| | ||
+ | ^桔子觉察^|0次|^走路觉察^|1次| | ||
+ | ^看视频^|190分钟|^读觉察之道^|第6章6.7|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真正的佛法不要轻传,如果有人不去做,不去用,他会有障碍,不要分享,不要去教,用行动去影响。 | ||
+ | * 我们要想成为勇士,战胜烦恼,我们平时就要多练习觉察,多练习自他交换,练习得越多越好。 | ||
+ | * 当我们起嗔恨的时候,可以发愿:让我的嗔恨变成我修行的基地,让我学会承受我自己的嗔恨,愿一切有情众生都因此而没有嗔恨。 | ||
+ | * 利益和成就都给别人,损失和挫折都给自己。愿我承受所有的罪恶,愿我的福德都给别人。 | ||
+ | * 我们不是让大家成为烈士,而是让大家成为勇士,不要让大家故意去受伤害。 | ||
+ | * 太阳在那,万物自然能找到。我的每一个弟子,在他出生的那一刻,我都已经在他身边,时刻不与他分离。 | ||
+ | * 很多的上师他不是不愿帮你,是你自己没有收到,错过了。 | ||
+ | * 每个人都想远离痛苦,每个人又抓住痛苦不放。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降伏自心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修行。当你修行进步了,习气对你的控制就会减弱,当习气对你的控制减弱,也就是修行进步了。 | ||
+ | * 大家在练习观念头的过程中,不要组合其他方法,不要念佛号,不要观呼吸,不要数息,简单直接,老老实实,照做就好。 | ||
+ | * 修行不是让你不做决定,不是让你每件事都找到完美答案。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每一刻都是全新的你,此刻的你,就是此刻的你,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 | ||
+ | * 其实你一直是佛,只是当你没有提起觉察时,你没有活成佛该有的样子,当你开始觉察,就是佛在觉察。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知道自己某些习惯和模式,不一定需要改,知道就好。 | ||
+ | * 发现孩子的问题,不是问题,不接受孩子的问题才是问题。 | ||
+ | * 自我的自动保护模式非常强大,模式越强大,会越隐蔽,越难被发现。因为它一出现,你就会被其控制,你一旦被控制,就很难发现它了。 | ||
+ | |||
+ | ### | ||
+ | |||
+ | 1. 收集云空间分享稿的时候,【看见】我不想仔细看内容,太浪费时间,关键还没有豆豆,【看见】自我的各种计较,【改】,认真看每一篇分享稿,认真做好当下每一件小事,就是修行。 | ||
+ | 1. 这段时间晚上偷吃了东西,【看见】我过午不食懈怠了,【改】今天开始,认真执行。 | ||
+ | 1. 看视频的时候,【看见】我想点信息看,【改】不看信息。 | ||
+ | 1. 【看见】我下午想吃桔子,自我说可以桔子觉察,【改】不吃。 | ||
+ | |||
+ | ### | ||
+ | |||
+ | 有时候真的是自己福报不够,遇事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就会少很多烦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种发愿^|1次|^自他交换^|2次| | ||
+ | ^静坐^|60分钟|^即刻觉察^|18次| | ||
+ | ^起床觉察^|1次|^做饭觉察^|1次| | ||
+ | ^吃饭觉察^|1次|^抄经觉察^|1次| | ||
+ | ^诵读觉察^|4次|^洗碗觉察^|1次| | ||
+ | ^运动觉察^|2次|^日行一善^|1次| | ||
+ | ^桔子觉察^|1次|^走路觉察^|1次| | ||
+ | ^看视频^|184分钟|^读觉察之道^|第6章6.6|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我们唯一的亲人是觉性,我们唯一的敌人是我执。 | ||
+ | * 嗔恨也是觉,乌云也是天空,浪花也是大海,只不过它表现出来的形式不一样。我们随时的一动一念就是觉性的体现。 | ||
+ | * 心有明的能力,也有觉知的能力。你说它们分开不对,你说它们一个也不对,它们是不二。 | ||
+ | * 觉性不是单独有个东西在那,我们放个东西上去,不是的,它本身就是这些东西的显化。 | ||
+ | * 老师是明眼人,他知道你缺什么。 | ||
+ | * 没有觉察你是演不了戏的。没有觉察的人,就是演猴戏。如果你能看见自己演猴戏,这就是修行的开始。 | ||
+ | * 在生活中你想恒顺众生,基本功就是觉察。 | ||
+ | * 如果没有智慧,要纯粹利他,其实很难。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我是谁?’当你打坐观念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念头,所谓的‘我’,就是一堆念头的组合,这个世界,也只是‘念头’的呈现。 | ||
+ | * 真相只能被感知,被体验,无法被推理,也无法用文字描述,无论你怎么描述,都不准确。 | ||
+ | * 不要试图去推理真相,但要保持对真相的好奇与渴望。持续练习觉察,当觉察第四个层次发生,你或许能有所体验。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两个人吵架本身是一个不安定的环境,另一个人如果也带着情绪,那也是不安定因素,把一个不安定因素加入到不安定环境中,只会让那个环境更不安定。 | ||
+ | * 夜晚狗叫,是一种静心,那是狗的静心。小孩哭闹,是一种静心,那是小孩的静心。父母吵架,是一种静心,那是父母的静心。 | ||
+ | * 风雨交加,也是一种静心,那是大自然的静心。当你在静心,全世界都在静心。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一个人不需要朋友,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 ||
+ | * 当我本自具足,所有人都是我的朋友。 | ||
+ | * 孤独会产生力量,或许不准确,习惯孤独,才会产生力量。 | ||
+ | |||
+ | ### | ||
+ | |||
+ | 1. 早上【看见】先生放客厅的鞋子上放着臭袜子,思他人过。【改】进厨房做饭。 | ||
+ | 1. 先生在客厅喝水,【看见】我想告诉他臭袜子不要放鞋子外面,【改】在先生的眼皮底下,默默的去把先生的臭袜子放进他的鞋子里,把鞋子摆放整齐。 | ||
+ | 1. 看见老师对wiki记录作业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对照自己的作业记录,【看见】我不想发自我介绍,【改】马上去完善自我介绍。 | ||
+ | 1. 写完自我介绍后,又点进去看了一遍,发现有两句话说的不太对,又删除了,【看见】我还是很在意别人的想法,其实还是在向外求。 | ||
+ | 1. 上午看视频的时候,想到了婆婆的不好,【看见】我心里希望婆婆早点死,被这个念头吓到带跑了。【改】停下来发愿:愿替婆婆承担她身体的病痛疾苦,把她的焦虑恐惧给我,把我的健康和舒适和快乐都给她。 | ||
+ | |||
+ | ### | ||
+ | |||
+ | * 当你情绪觉察失败了,不要自责,翻篇再来。 | ||
+ | * 在发愿那一刻保持真诚,他就会很有力量。 | ||
+ | * 当你真的不考虑自己,智慧和慈悲就会出现。 | ||
+ | * 真正的加持是自性的体现。 | ||
+ | * 我们凡夫分不清因果,不要轻易判断,没什么好事坏事,就看我们的发心,修行论心不论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种发愿^|1次|^自他交换^|2次| | ||
+ | ^静坐^|60分钟|^即刻觉察^|18次| | ||
+ | ^起床觉察^|1次|^做饭觉察^|2次| | ||
+ | ^吃饭觉察^|2次|^抄经觉察^|1次| | ||
+ | ^诵读觉察^|4次|^洗碗觉察^|1次| | ||
+ | ^运动觉察^|2次|^日行一善^|1次| | ||
+ | ^桔子觉察^|1次|^走路觉察^|1次| | ||
+ | ^看视频^|132分钟|^读觉察之道^|第6章6.5|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修行不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为了修行,工作也是为了修行。 | ||
+ | * 不要怕犯错,犯错是件好事。 | ||
+ | * 越是遇到困境,越要当作修行的机会。 | ||
+ | * 让修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修行是对治我们的我执,真正的强大是示弱。 | ||
+ | * 懂多了是个障碍,如果你觉察力不够,你不如不知道。 | ||
+ | * 不要说。在自己没有体验,没有完全融入到行为之前,短期内尽量不要与别人分享。 | ||
+ | * 上师就是觉性的具体化现,如果你对上师的信心特别足,你就有不一样的体验。 | ||
+ | *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把人身当畜生在用,这是社会的悲哀。 | ||
+ | * 所有让你遇见的,一定是能让你扛得过去的,如果你扛不过去,这不是生活的问题,一定是你乱了方寸。 | ||
+ | * 人身难得,真正的佛法难闻,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
+ | * 无常才是真实的,你所以为的无聊平淡的今天,就是昨天晚上那些死去的人他们渴望而得不到的明天。 | ||
+ | |||
+ | ###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一个人最大的执著,来自于对‘自我’的执著,可以说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对‘自我’的执著。 | ||
+ | * 利己,会加强对‘自我’的执著,反之,利他,会削弱对‘自我’的执著。 | ||
+ | * 当你把‘利他’当成手段,就不够纯粹,但当你把‘利他’当成目的,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纯粹利他时,就成了修行。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只要不是朝心上下功夫,都不算修行。 | ||
+ | * 修行论心不论迹。 | ||
+ | * 必经之路的‘必’字,也很形象,是‘心’上一把刀,敢朝自己的心开刀,才是修行。 | ||
+ | |||
+ | <color green> | ||
+ | |||
+ | * 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要守住自己的嘴巴。尽量少说。不说人是非,不论人长短,不得意忘形。而自己单独一人时,则要守住自己这颗心。 | ||
+ | * 要多听对方说话,不要根据对方讲的内容,马上做很多判断,也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提醒自己不要表达观点。 | ||
+ | * 放不下某件事,练习造句。用‘一旦...就...’造句。 | ||
+ | * 所有修行方法,都需要练习,反复练习,练习到什么程度?练习到你一直在练习,调伏心的过程,就是调伏心的结果。 | ||
+ | |||
+ | ### | ||
+ | |||
+ | 1. 早上炒好菜,烧好汤,忙了一大早上,【看见】我抱怨的念头,今天周末不上班,先生也不进厨房搭把手。【改】我是服务员,把饭菜准备好端上桌,抬头看见先生正埋头在抄经。 | ||
+ | 1. 饭菜上桌,先生还一直在抄经,【看见】我有点不耐烦,要不不等他,我就先吃吧!【改】静静的坐着,等他抄完经一起吃饭。 | ||
+ | 1. 上午把衣服和被套洗了,准备做午饭,先生走过来说:今天把空调清理好了。【看见】我心里的评判,看不见我做的事,你做了点事就邀功。【改】你今天辛苦了,把空调也清理出来了! | ||
+ | 1. 表姐把舅舅舅妈生前的缝纫机修好了,自己现在用缝纫机做家里的小东西,做成个视频发到群里,大家都在点赞,【看见】我也想随波逐流,也准备去点赞。【改】看着自己的念头起落,没有动手。 | ||
+ | 1. 多年的好朋友,每天都给我分享他写的诗,分享他的孙子,看多了,麻木了。【看见】他求关注,【看见】我的傲慢不想回应,【改】没说话,直接点赞。 | ||
+ | 1. 中午我问先生吃不吃肉,他说不吃肉,我就熬的粥,做的小菜,吃饭的时候,【看见】他不高兴,挑挑拣拣,吃了一碗粥,就不吃了。【看见】我有闪过抱怨,思他人过的念头,【改】接纳,不说话,专注自己左手夹菜的动作,吃完饭静静的收拾碗筷。 | ||
+ | 1. 和先生去超市,他一路碎碎念,【看见】我不想理他,嫌弃他哆嗦,想怼他的念头。【改】收起傲慢的念头,默默的听着,不说话。 | ||
+ | 1. 买完东西,我叫先生把几个小袋的菜装大袋子,他叫我把大袋子的东西拿出来,我拿了,他又叫我帮忙扯一下口袋,我说:你把菜放一边,利利索索就装了。【看见】我抱怨的语气。【改】后一句话:这么点事也要叫我。咽回去了,没有出口。后面止语了,但也没有起情绪了。 | ||
+ | 1. 下午收集云空间分享稿,看见有位同学关于儿子的分享很棒,看见另外一个同学分享因为儿子的事很烦恼,就起了个念头,把很棒的这篇分享稿转发给另外一个正在烦恼的同学,转发给同学后。【看见】我编故事,自己修行这么差,没有智慧,能够帮到别人吗?这算不算是在好为人师?这会不会让同学起情绪?会不会是帮了倒忙?【改】静下来,做自己手上的事。 | ||
+ | 1. 打坐结束,看见先生停止了看手机,在捶腿,【看见】我想说他除了玩手机就是在意自己身体,【改】没有说,记录作业。 | ||
+ | |||
+ | ### | ||
+ | |||
+ | * 世上最浪漫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走,我带你去要饭!” | ||
+ | * 这些年,我见过满脸疲惫的人,笑着说生活很美。也见过一帆风顺的人,总会说生活太累。我见过功成名就的人,脸上有消不去的凄苦。也见过外表坚强的人,常偷偷抹眼泪。 | ||
+ | * 什么人才会想要更多?觉得自己匮乏,才想要更多。什么人才愿意给别人?觉得自己富有,就愿意给别人。 | ||
+ | |||
+ | ### | ||
+ | |||
+ | * 平时提起觉察的次数相比以前增多了一点,打坐昏沉比以前好了一点。 | ||
+ | * 生活中看见念头有所提升,家里真正的安静了不少。 | ||
+ | * 即刻觉察时间不够长。负面情绪也不少,会看见自己的把戏。 | ||
+ | * 通过视频熏习和阅读文章,对觉察有了更深的理解。会下意识的去体验那个觉是怎么回事。 | ||
+ | * 坚持练习,反复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三种发愿^|1次|^自他交换^|3次| | ^三种发愿^|1次|^自他交换^|3次| | ||
行 18: | 行 571: | ||
^看视频^|62分钟|^读觉察之道^|第6章6.4| | ^看视频^|62分钟|^读觉察之道^|第6章6.4| | ||
- | ## | + | ### |
<color green> | <color green> | ||
行 30: | 行 583: | ||
* 念头从哪里来?它没有源头。它消失去哪?你也不知道。它有生于无,它也消失于无,它无中生有。 | * 念头从哪里来?它没有源头。它消失去哪?你也不知道。它有生于无,它也消失于无,它无中生有。 | ||
- | ## | + | ### |
<color green> | <color green> | ||
行 53: | 行 606: | ||
* 对自己严厉,对他人随缘,这是修行方法,也是一种保护,还是一种智慧。 | * 对自己严厉,对他人随缘,这是修行方法,也是一种保护,还是一种智慧。 | ||
- | ## | + | ### |
1. 【看见】我评判一次,【改】成发愿自他交换。 | 1. 【看见】我评判一次,【改】成发愿自他交换。 | ||
行 61: | 行 614: | ||
1. 先生回家脸色不好,开口问我为什么不接电话?我说没有听见。(确实没有听见),我问:打电话有事吗?他说叫我熬点粥。【看见】他一直沉着脸,【看见】我心里也不爽,【改】马上道歉:对不起,我确实没有听见电话响,我马上去给你熬粥。他脸色也马上就柔和了。 | 1. 先生回家脸色不好,开口问我为什么不接电话?我说没有听见。(确实没有听见),我问:打电话有事吗?他说叫我熬点粥。【看见】他一直沉着脸,【看见】我心里也不爽,【改】马上道歉:对不起,我确实没有听见电话响,我马上去给你熬粥。他脸色也马上就柔和了。 | ||
1. 先生在我旁边玩手机,声音好大,【看见】心里闪过一丝不高兴,【改】想起狗叫也是一种静心,放下了,做自己的事。 | 1. 先生在我旁边玩手机,声音好大,【看见】心里闪过一丝不高兴,【改】想起狗叫也是一种静心,放下了,做自己的事。 | ||
+ | |||
+ | ### | ||
+ | |||
+ | * 人生的财富是经历 | ||
+ | * 在新手村做志愿者会遇见很多对境,这也是必经之路有趣的地方,这也是以事炼心很好的机会。 | ||
+ | * 重视修行,智慧会提升更快。 | ||
+ | * 回到做小七的初心,让自己越来越专业。怎样做到专业?专一。 | ||
+ | * 真正的浪漫不是人做出来的,而是时间给予的。 | ||
+ | * 你能安安心心在一个岗位上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专一的小七,就是修行。 | ||
<color red> | <color red> |
csz/jingmo/zuoye/20254.1745066518.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4/19 20:41 由 jing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