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年:死局
1
J 出生前,父母闹过离婚,父母结合时,本身各自已经都属于二婚。
父母第一次闹离婚时,母亲把怀孕三个月的男宝打掉了,舅舅很气,为此,特地去羞辱父亲:十几年前你儿子没保住,现在这个儿子又没保住!
于是他们又复婚了。
于是,有了她这么个玩意儿。
大概因为父亲生她时,年近不惑,生子无望,父亲索性把她当儿子放养了。又或是因为父亲每天都臭脸,这娃1岁左右,一看见父亲,就哭闹不止。
后来,父亲得意的回忆说,揍两顿就好了。
父亲再上手时,这娃就像猫被抓住了脖梗子,立马定住。
两岁偷偷去啃新宰的生猪;四岁在雪地里脱光了玩儿,不知不觉一人盘死了一条大蛇;五六岁在幼儿园欺负小朋友…
2
快七岁时,父母在家里打架。
她记得,母亲把锅碗瓢盆和火炉全扔到大街上去了,还啪啪打自己脸。场面很壮观!
后来,母亲跟她说了一番话,她一瞬间变得像小大人似的了。在父母离婚时,主动选择跟了父亲。
父亲病危时,还念念不忘母亲当初那番言辞,询问 J :你妈当年到底跟你说了啥?你愿意选跟着我?
鬼知道,说了啥!
3
谁能想到,7-11岁,是她最快乐无忧无虑的时光。
因为,还有一个1905年与末代皇帝同年出生的爷爷,也是那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于是,两个大老爷们儿,把她当宝贝一样的,捧了四年,陪着打猎、陪着下棋、陪着玩乐器、陪着看电影。
说是捧,也不太确精确。
为了训练她的独立能力,下雨下雪出门在外时,父亲几乎从来都不送温暖。
她有一次很委屈的问父亲,别的孩子下雨下雪,父母都会接送、送雨具,我:?
父亲问她,如果雨雪天,就是没有雨具,你该怎么办?
她想了一下,回答说:从人家房檐下走。
父亲说,这个办法就很好啊。
咦,好像话题成功就被带偏了。
4
爷爷是老派私塾出身,写一首好字,有很多故事可讲,有隋唐故事、水浒故事、还有他自己与土匪周旋的故事。
从小,就教她写大字:振兴中华。这可能是因为那神秘的十年被教育的很好。
爷爷自私了一辈子,几乎所有的儿女都恨他。似乎年老之后想通了什么,余生的爱,全给了这个孙女。
孙女上幼儿园,爷爷时刻陪在身边;父亲让 J 学会独立,七岁开始要求她学做饭,爷爷会拿着盐罐子油罐子,在旁边伺候学做饭的孙女。
就这样,一个老头、一个剃头匠、一个半大假小子,在那个理发店,留下了回不去的美好的记忆!
那段日子,最难过的,无非是父亲偶尔会强行向她展示:我们真的很惨!
那时,父亲会极力描绘生活凄苦,而且必须诉说到让她泣不成声,才能停。
5
但其实,更多的时候,父亲是这样的形象:
七岁,父亲就要求 J 自己会做饭,随时为没饭吃做准备。
她有时候就很气愤,有次父亲喊她炒豆腐,她没做过,不耐烦的问怎么弄,不会。
父亲说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她恶狠狠地把豆腐捣碎了,心想看您怎么吃!
没想到,端上桌惨不忍睹的乱炖豆腐渣,父亲吃的津津有味!
6
十岁那年,她逗父亲玩。
父亲没注意摔倒,差点压死她。
她醒来的时候,只记得有个人一直在喊她的名字,慢慢悠悠的。
然后,她趁机讹诈了一袋饼干,并答应父亲,不跟爷爷说这件事。
其实,在第1个十年,她还被各种怪病不间断的折腾。
父亲后来解释说,这就是她命中的死局。
好在,安然过去了。留在记忆中的全是温情、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