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junchi:baixiang:xiaoxiangsuibi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csz:junchi:baixiang:xiaoxiangsuibi [2025/03/01 09:48] – junchi | csz:junchi:baixiang:xiaoxiangsuibi [2025/04/29 07:38] (当前版本) – junchi | ||
---|---|---|---|
行 1: | 行 1: | ||
+ | [[csz: | ||
+ | |||
+ | |||
+ | [[csz: | ||
+ | |||
+ | [[csz: | ||
+ | |||
+ | [[csz: | ||
+ | |||
+ | [[csz: | ||
+ | |||
+ | [[csz: | ||
+ | |||
+ | [[csz: | ||
+ | |||
+ | [[csz: | ||
+ | |||
+ | [[csz: | ||
+ | |||
+ | |||
+ | <color blue/ | ||
+ | |||
+ | 3月2日,白象星球第三次象印行这天早上,去集合的路上,我摔破了左膝盖,右脚踩进了水塘里。瞬间尴尬难堪之后,竟然有些暗暗欣喜,赶紧发愿承受所有这次活动的违缘,发愿承受所有摔跤者的痛。 | ||
+ | |||
+ | 如果顺着以往的习气,我会立马请假回家处理伤口,换鞋换衣服,然后边休息边抱怨——毕竟我才不会穿着沾泥巴的湿鞋子走几公里,何况裤角湿了、膝盖破了——咱平时走的可是“贵妇”style啊。 | ||
+ | |||
+ | 何况选这条从西溪湿地北门走到邬家湾的路线可谓一波三折。它原本是为一月象印行选的线路,但因一月气温低而临时变更路线。二月通知发出后,又因预报有中雨而临时通知改期。包括临时要去为空明行探路,时间冲突再生枝节。最终确定按原计划举行后,又因预报31°高温而为组织工作带来变数——编故事的素材足够。 | ||
+ | |||
+ | 看到了自己又闪过退缩的念头,我笑了,继续发愿:愿菩萨加持,愿本次象印行活动能利益到同学们。然后,打个车赶往集合地点。 | ||
+ | |||
+ | 本次象印行有两位上海同学(玉婷、莺莺),一位温州同学(鲤鱼),一位衢州同学(伊可),和十位杭州同学参加。一行十四人上午九点集合,发愿后沿着春光明媚、梅花盛开的湿地小径,穿林过桥正念行走到邬家湾草坪。期间有念头起落,回到走路的动作。中午,同学们在水边席地打坐半小时,下午在匠人市集一隅喝茶午餐,抄经交流。下午四点活动圆满结束。 | ||
+ | |||
+ | 通过这次活动,再次体验到觉察的奇妙。比如,原计划是延文二路、访溪路走一段,再拐到一条小道。临行前几天再去踩点时,看到梅花开了,中间有一条土路很适合,马上调整路线,甚至一边走一边在探路。比如,气温31°户外无遮挡,人是否能耐受不知道,但去停车场拿户外桌椅的路上,我们发现一处很棒的角落,刚好适合十几人围坐抄经交流。 | ||
+ | |||
+ | 亲身去经历这整个过程,发现随时随地根据当下因缘,自然知道什么是最好的选择。这种带着觉察的随机应变带来许多惊喜,大家慢慢也接受了这种盲盒活动。 | ||
+ | |||
+ | 后记:豪哥的必经之路上有这次活动的视频,特别赞。 | ||
+ | |||
+ | <color blue/ | ||
+ | |||
+ | 柯老是一位出生在亚洲的美国人。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总是忍不住很欢乐地脑补:1925年2月,柯老母亲的同窗(宋庆龄女士)去探望他母亲,这位伟大的女性是否曾含笑逗弄过那时粉团儿一样的他。 | ||
+ | |||
+ | 以这样可爱又随意的开场去怀念柯老,相信他定不会介意。之所以我觉得令人敬仰的柯老是“少年”,或许是因为他的勇敢率真。他说:< | ||
+ | |||
+ | 我觉得柯老是“少年”,或许还因为他的真诚可亲。他说:< | ||
+ | |||
+ | 柯老更是我心目中“纯情少年”的天花板。他戏称自己在性方面晚熟得可怕。夫人是6岁便相识的姑娘,从情窦初开携手走过“钻石婚”,柯老守护着这位姑娘走到她人生的终点,一生欣赏她、尊重她、陪伴她。作为女性,我内心的感动与钦佩比一般人更深切得多。 | ||
+ | |||
+ | 回想起来,二〇一五年那届生态文明国际会议,我宁可损失一笔钱也非要留下来做一位志愿者,或许缘起是因为和柯老一起吃了两顿饭。这里不得不感谢尊敬的王治河老师费心安排。 | ||
+ | |||
+ | 第一顿是在“朝圣地”养老社区的餐厅,同座的不但有常青藤名校的退休教授,还有国内著名大学的系主任,还有在学术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说实话以我的英语水平,根本听不太懂他们说的很典雅的英语,但我却能感觉到柯老对包括我在内的每个人的关注、照顾和尊重。 | ||
+ | 蹭了几天的活动,于我是一趟开心的观光之旅,按照原计划隔天我也将启程回国。出于习惯,临分别前,我礼节性地表达了回请柯老和王老师、樊老师的愿望。没想到柯老在筹备三千多人的国际会议,繁忙的会议前夕,竟然挤时间应邀而来,我感觉到了那份自然而然地尊重。 | ||
+ | |||
+ | 这尊重就像一根仙女棒,轻轻一点,一个自私懦弱的人突然变成了勇士。当我望着坐在对面的白发老人,拿出了自己的财产去筹备这样一场关乎地球,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会议。虽不懂其中意义,但我不想只做旁观的看客,毫不犹豫地决定留下来做一位志愿者。 | ||
+ | |||
+ | 如果说二〇一五年上半年在克莱蒙这次生态文明国际会议,是一盏玉制的酒杯,盛着葡萄美酒,甘醇醉人。那下半年在安吉举行的“三生谷”生态村论坛,就是一个土胚茶碗,装着一大碗苦茶,苦涩回甘。这回甘是多年后,我想起了当时柯老的一句戏言。 | ||
+ | |||
+ | 安吉那次生态村论坛,无资金、无经验、无能力,作为牵线搭桥和组织策划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当会议组织乱七八糟,很多与会嘉宾体验很差时,不知怎么我就成了背锅侠,被骂是“骗子”,甚至多年后还有人怪我是始作俑者。但当时我觉得自己才是受害者,出车、出力、出人、出钱,没得到“赞赏”也就罢了,反得了“污名”。 | ||
+ | |||
+ | 多年后回想起来,那次会议出现意外状况,大家乱作一团时,柯老一直稳如泰山,安定了躁动的局面。我虽委屈痛苦,但更怕柯老责怪我让他经受这一切。没想到柯老听到同行者的抱怨,笑着跟我说了句:他又在抱怨了。瞬间,我如释重负。 | ||
+ | |||
+ | 顺境安逸时做一位君子很容易,逆境艰辛时做一位谦谦君子却难。我觉得这有点像镀金和纯金的区别。多年后,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根本没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人物,内心只想着“人类命运”“地球生态”,自然不会在乎别人是歌颂他,还是谩骂他。有时歌颂与谩骂出自同一张口也不稀奇。 | ||
+ | |||
+ | 记得我最后一次去柯老住的一室一厅,他好像正和过程研究中心的同事讨论工作。我似乎预感到了,那或许是最后一次去见柯老了,我其实很想亲口问问:您为生态文明不遗余力地奔波,呼吁中国不要学美国发展的路,要走生态文明、绿色GDP这条路。两头都不落好,还招来误解谩骂泼脏水,值得吗? | ||
+ | |||
+ | 后来我没问出口,因为中国有一句老话早就告知了答案——人间正道是沧桑。 | ||
+ | |||
+ | 我最后绕来绕去问了一个问题:这个世界还会变好吗? | ||
+ | |||
+ | 柯老很睿智地回答:如果你想问我对未来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那我会回答是“乐观的”,因为我看到,还有那么多人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好在努力。 | ||
+ | |||
+ | 二〇一五之后的十年,人类经历的一切看起来没有变好。而今天,当我问自己对未来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我也回答:是乐观的,因为还有那么多人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好而在努力。余生我愿为让这世界变得更好而尽绵薄之力。 | ||
+ | |||
+ | 柯老,这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愿柯老乘愿再来,归来再做一位“激进”的少年。 | ||
+ | |||
+ | |||
+ | ---- | ||
+ | |||
+ | |||
<color blue/ | <color blue/ | ||
csz/junchi/baixiang/xiaoxiangsuibi.1740793730.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3/01 09:48 由 jun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