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1.煮饭觉察 2.早静坐30 3.队友一晚上没有回来,为什么?编故事,但就是不愿意打个电话问问。因为昨天是生气出门的,他说我从来没有完全接纳过他,我说你咋对我那么狠。
看:看见自己的焦虑,担忧,又有怨恨。 盯:心里一直睹,一直盯,一直睹 挖:期待他改变,(变成“我”喜欢的样子,补上这句话我笑了,确实是这样哈)期待自己被关注 改:回当下做自己的事。
但总是会被带走,一会儿又回来。直到二宝给队友打电话后,才些许安心。
挖:对未来担心,对当下的自己失望,还是在要要要,看见自己的念头,还是被念头牵着走,还是放不下自己那高高在上的“自我”,又放不过队友对“我”的狠,当然这只是“我”贴的标签。
看见自己又开始撕扯。一剑回当下。 看见自己的犹豫,放下自我,打电话,问,了解情况。 4.“我”看见自己对大宝没有规律的状态很不满,看见,止,注意说话的方式,语气缓和的叫她起来吃饭,也引导二宝用合适的方式说话更容易让人接受。 5.“我”看见我对妈妈生起了埋怨,说的时候总是不听要给“我”吵,事情发生了又要打电话问“我”怎么办。 看见,止,马上去尽力处理事情,理解如此模式下的父母也很艰难。 6.吃饭,队友边吃边说教,他说一句,“我”就心里腹黑一句:有本事你先做到呀,说一句反感一句。 看:看见自己的反感 挖:不接纳,想改变他人 改:停,好好吃饭。
2.12
1.“我”看见了“我”的焦虑,在念起厨房煮早餐的时刻,止,回厨房。果不其然,汤汁溢出。收拾。 2.“我”看见“我”对队友就学校教学讲他的理念想法评判,半听状态,且急于想表达自己的难点和原因。看见,认真听他的讲述。 3.“我”看见“我”对队友的呼喊不耐烦,原因是评判他叫“我”是因为要“我”帮忙做事。看见,答应。 4.静坐15
2.13
因为“我”选择了回原来的学校,在大家眼里都觉得“我”是傻子,放弃了名利放弃了县城放弃了优渥的条件,回到这个离家更远的镇中学,什么都不如县城中学。本早已决定好的,但是真正面对,还是比较艰难,因为确实是“我”的选择让所有人不解,队友也觉得我是头
“我”看到了“我”的不断被带走,开始内耗,得不到支持和理解,看到了“我”开始开启编故事,启动受害者模式。在觉察和无明之间摇摆……
同时开始抱怨队友的模式。
挖:希望得到认可,得到理解,得到支持;不想要未知的困难,希望一切自己都能把控
“我”想要什么? 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回到当下,去承担所有的未知吧。
2.14
1.静坐10 2.“我”看见“我”此刻的焦虑和“我”的被动:回原学校,只是给“我”说了接谁的课,但并没有给“我”课表且正式通知。“我”升起了抱怨,什么情况,于是不愿意去教室,除非你给“我”说清楚的。 看见自己的不情愿,批判和抱怨,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一直存在。看见,止,主动去问问。 3.“我”看见了“我”对妈妈说话模式的反感,“我”想拒绝听。看见,止。
2.15
1.队友叫出去吃饭,不想去。家里有吃的,为什么出去吃?知道队友又想和他们出去打牌,想:难得做饭,他们又不在乎那点钱。于是去了。 自评:吃个饭那么简单的事,去就去,不去就不去,自我偏要给自己那么多的理由,以说服自己去,看不清它的骗局,太可笑。当然,这当中还有隐藏在背后的对队友的期望和失望的情绪。
吃了饭回来,好像吃了不该吃的饭,胃里有难受。
知道自我在作祟,一切回归当下,即好。
补昨天的一句话“看到糟糕的学生,这就是我回来的意义。”
这也是自我给了自己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同时这个理由还感动了自己。其实事实不是,自己也只是一个为现实妥协,为自我妥协的现实人而已,何来的高尚?别给自己带高帽子。
2.16
1.看不见的自己,就是傻子。 3.晚静坐30
2.17
1.早静坐20 2.“我”看见“我”冒出对接手班级的抱怨,止。 3.“我”看见“我”无数次的想要抱怨带班班主任,毁孩子的三观,看见,止。
2.18
1.“我”看见当同寝室同事在的时候,“我”无法专注静坐,无法不随境转。 2.“我”看见“我”在等着被关注,看见,接受,祝福。 3.“我”看见“我”对“我”起了疑问,是在自我较劲吗?不知道。 4.重新搬办公室,为大家将办公室打扫拖擦一遍。
2.19
静坐:20 1.“我”看见“我”的顾虑和不好意思和怀疑。看见,止,回到当下,做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