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ruoshui2504009:ydbj:jczddlz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csz:ruoshui2504009:ydbj:jczddlz [2025/06/20 17:32] – [第 6 章 如何放下执著] ruoshui2504009csz:ruoshui2504009:ydbj:jczddlz [2025/06/22 23:25] (当前版本) – [第 6 章 如何放下执著] ruoshui2504009
行 77: 行 77:
 >>所有的快乐,都来自于希望别人快乐! >>所有的快乐,都来自于希望别人快乐!
 >> >>
->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希望自己快乐!+>>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希望自己快乐!
 >> >>
 >> —— 寂天菩萨 >> —— 寂天菩萨
行 98: 行 98:
 >当你看见一个又一个念头,那两个念头之间是什么?当你发现有时会没有了念头,如果念头都没有了,你又是如何知道“此刻没有念头的”?如果念头都没有了,是谁在知道?你又在哪里? >当你看见一个又一个念头,那两个念头之间是什么?当你发现有时会没有了念头,如果念头都没有了,你又是如何知道“此刻没有念头的”?如果念头都没有了,是谁在知道?你又在哪里?
  
 +
 +原文:
 +>什么才是真相?
 +>真相就在觉察之中。
 +>
 +>这不是一句废话。懂的人,看见这句话,立即会明白我在说什么。
 +>
 +>当你练习觉察,练习觉察就是真相;当你在观念头,观念头本身就是真相。
 +>
 +>不要试图用逻辑推理来理解真相,也不要寄希望看很多经典来了知真相。真相只能被感知,被体验,无法被推理,也无法用文字描述。无论你怎么描述,都不准确。你如何向一位天生失明的人介绍什么是绿色?你无法解释,你怎么解释都不对。盲人也无法想象,他怎么理解都是错的。但只要盲人恢复视力看一眼,他自然明白什么是绿色。此刻他仍然无法描述,但他就是明白了。
 +>
 +>不要试图去推理真相,但要保持对真相的好奇与渴望。持续练习觉察,当觉察的第四层次发生,你或许能有所体验。
 +>
 +>觉察的第四个层次是“发生”,当“发生”发生,某些执著,会自然脱落,也就放下了执著。
  
 6.7 问与答  6.7 问与答 
 +
 +>1. 放下执著和不求上进有什么区别?
 +>
 +>答: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平时说放下执著,一般有两种情况。
 +>
 +>一种情况是,放下对周围事物的执著。例如,我可以有车有房,有奢侈品,可以享受生活,但我不执著这些,我可以随时离开它们,可以随时过很简朴的生活。当这些财富损失了,我也不会觉得痛苦不堪。
 +>
 +>另一种情况是,放下对结果的执著。因为大家平时太看重结果。而不注重“因”。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就是这个意思。修行,要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
 +>上进,指希望自己越来越好,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自己很努力。这挺好的,这就是因上努力。但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自责痛苦,这就成了执著。当然,不求上进,有时也不是坏事。因为很多功利性的事情我们完全没必要追求。例如:要赚更多的钱,要获得更大的名气。有些东西适可而止,太上进反而不是好事。
 +>
 +>但如果一个人当下做一件事,因为“自我”想偷懒,而用“放下执著”来为自己开脱。这就需要警惕。一不小心就被“自我”欺骗了。“自我”擅长用我们学到的理论来说服我们。包括修行理论。
 +
 +>2. 不要让师父帮你决定生活琐碎
 +
 +>3. 念佛法门和练习觉察有冲突吗?
 +>
 +>答:觉察是很多法门的基础。念佛号,最好能一心不乱,如何才能一心不乱?你需要看见自己的念头,尽量不被念头带走,需要尽量让注意力在佛号上。
 +>
 +>包括有人打坐观呼吸,也同样需要觉察,否则觉知很容易被带走到十万八千里。但大家在练习观念头的过程中,不要组合其他方法,不要念佛号,不要观呼吸,不要数息。只是观。简单,直接!老老实实,照做就好!
 +
 +
 +原文:
 +>这个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你老公不是傻子,也不是想害闺女。那你们无论怎么决定,我都不在意。就算是让女儿更辛苦了,那也不算什么麻烦。但你问这个问题,有问题。你不敢做决定,你不敢承担后果,你把希望寄托在外部,你觉得老师有智慧,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你提了这个问题。
 +>
 +>下次,你女儿该报什么志愿?你和队友意见不统一,你也来问我。你是不是要搬家?是不是要换台车?是不是要买台电脑?你家明天中午要不要吃一条鱼?只要意见不统一,你都会来问我。
 +>
 +>这对我来说,也不算什么,我大不了觉得没必要,就不回答你。但你是来修行的,要回到自己的心。修行不是让你不用做决定,不是让你每件事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法。
 +>
 +>这是个入口,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
 +
 6.8 思考与练习 6.8 思考与练习
  
 +1. 认真思考,自己目前最执著的三件事是什么?
 +
 +2. 如果没有明天。请写一封遗书,有法律效用的遗书。
 +
 +3. 有人说:“执著,是一种执著,要破除执著,又成了新的执著。”对这个观点,你如何看?
  
  
csz/ruoshui2504009/ydbj/jczddlz.1750411932.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6/20 17:32 由 ruoshui25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