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weichen:lzzh:7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目录
微尘《老子智慧》第七课笔记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觉察就是要看到自我的模式在表演。
当你在意你的形像,你会发现总有事情挂碍,父母,孩子,邻居各种事情都可能会成为挂碍
当你掌握觉察之道了,你就会慢慢放下,放下这种执着,如你的相貌的疤痕,这就是一种自在
当你合于道,成为道的时候
当你修行好的时候,无论是富和穷,都是超然
当你太看重身外之物,你就不能成为自己主人
如何成为主人,这就是修行的目的
见地提高了,修行提高了,你就自然会放下挂碍
无意义的社交,无意义的工作,你会自然放下,放下就是那些毫无意义,你了解了本质,你了解情绪的本质,你了解抑郁症的本质,你就会自然放下。
其实很简单,你就是一直练习觉察,静坐觉察,每天都要去观察,觉察每一件小事。
当你变成练习的机会,就会很有意义。
以前不重要的事变得有意义,以前重要的事情你知道没有意义。
人需要休息,在睡觉的时候,妄念没有了,如果你静坐觉察时,妄念减少,静心,修行时打坐入定,僧人可以坐很长时间。
如果我们能用自然的练习,方法正确的话,就相当于深度睡眠十分钟。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zhé)迹;善言无瑕(xiá)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 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 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 迷。是谓要妙。
csz/weichen/lzzh/7.1735130990.txt.gz · 最后更改: 2024/12/25 20:49 由 we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