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weichen:mybyby:reading:notes:jczd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csz:weichen:mybyby:reading:notes:jczd [2025/04/13 11:29] – [第三章 座下修] weichen | csz:weichen:mybyby:reading:notes:jczd [2025/04/20 13:42] (当前版本) – ↷ 链接因页面移动而自动修正 yating | ||
---|---|---|---|
行 1: | 行 1: | ||
====== 微尘读觉察之道笔记 ====== | ====== 微尘读觉察之道笔记 ====== | ||
- | [[target=_blank|csz: | + | [[csz: |
===== 前序 ===== | ===== 前序 ===== | ||
行 210: | 行 210: | ||
一开始,你可以这么认为,毕竟你还不懂如何控制情绪。但当你真正懂了,有一定的修行能力了,你会发现:你可以在没有愤怒时愤怒,这叫怒而不愤。愤怒也叫怒愤,“愤”就是心贲,有心振起、隆起的意思,表示郁结于心,狂躁不安。“怒”是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怒而不愤,是指表现得很生气,但内心并不郁结不挂碍。你就像一个优秀的演员,这个场景需要你演什么,你就是那个被需要的角色,没有丝毫偏差,你知道自己是个演员。你只是演员吗?不止如此,你还是编剧加导演! | 一开始,你可以这么认为,毕竟你还不懂如何控制情绪。但当你真正懂了,有一定的修行能力了,你会发现:你可以在没有愤怒时愤怒,这叫怒而不愤。愤怒也叫怒愤,“愤”就是心贲,有心振起、隆起的意思,表示郁结于心,狂躁不安。“怒”是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怒而不愤,是指表现得很生气,但内心并不郁结不挂碍。你就像一个优秀的演员,这个场景需要你演什么,你就是那个被需要的角色,没有丝毫偏差,你知道自己是个演员。你只是演员吗?不止如此,你还是编剧加导演! | ||
+ | 类似的情绪还有焦虑。当我们担心某件事(一般指担心未来会发生某件事),就会焦虑。“虑”是思考、考虑,“焦”是担心、着急。当你看见自己的焦虑,可以做到只是考虑应对方法,而不担心着急,这就是“虑而不焦”。 | ||
+ | <color # | ||
+ | |||
+ | 什么是回到当下?佛陀开悟后,教小孩如何吃桔子。他说:剥桔子皮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剥桔子皮,感受自己手的每一个动作,感受桔子的柔软和桔子皮的气味,掰桔子的时候,知道自己在掰桔子,感知自己掰桔子的每一个动作,吃桔子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吃桔子,感知自己吃桔子的每一个动作,感受桔子在嘴里的味道…… | ||
+ | |||
+ | 很显然,回到当下,可以让我们此刻不再烦恼。< | ||
+ | |||
+ | 修行,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就如你这次看见了自己“不堪”。\\ | ||
+ | 想要真正走上修行之路,需要勇气的。就如你这次的主动道歉和承担。\\ | ||
+ | 你的哭,\\ | ||
+ | 或许不是你想起了谁。\\ | ||
+ | 你以为是想起那些事让你哭,\\ | ||
+ | 或许那不是真正的原因。\\ | ||
+ | |||
+ | 真正的原因,\\ | ||
+ | 是你开始正视自己,\\ | ||
+ | 开始认识自己,\\ | ||
+ | 而不是继续被各种欲望和习气耍得团团转。\\ | ||
+ | |||
+ | 以前被耍得团团转,\\ | ||
+ | 还沾沾自喜,\\ | ||
+ | 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手段,\\ | ||
+ | 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 ||
+ | 自己可以欺负别人……\\ | ||
+ | 我见过很多好的修行人,\\ | ||
+ | 他们不怕吃亏,\\ | ||
+ | 不怕被伤害,\\ | ||
+ | 也不怕被欺骗。\\ | ||
+ | 他们也从不伤害别人。\\ | ||
+ | 如果一个人,\\ | ||
+ | 看重的是,是否多加了几天班,\\ | ||
+ | 看重的是,是否多扫了140平米的办公室,\\ | ||
+ | 看重的是,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提前半个小时下班\\ | ||
+ | ……\\ | ||
+ | 如果看重的是这些,他的生活怎么可能没有烦恼?\\ | ||
+ | 我可以确定,这样的人,生活处处是烦恼!\\ | ||
+ | 一个人计较什么,他计较的东西就是他能力的反应。\\ | ||
+ | 所以,平时计较这些东西的人,他们一直在那个层面挣扎、抱怨……\\ | ||
+ | 就像猫头鹰每天护着自己的死老鼠……\\ | ||
+ | 在凤凰眼里,那些根本什么都不是。\\ | ||
+ | |||
+ | 还记得尼采的话吗?\\ | ||
+ | 我来人间学到的第一宗智慧是:不再防备那些伤害我的人。(非原文,大意)\\ | ||
+ | 很多人不理解,其实很简单:世人计较的,尼采根本不在意。\\ | ||
+ | 有人需要,那就给他。\\ | ||
+ | 有人想偷懒,就让你偷懒。\\ | ||
+ | 有人想骗钱,就让你骗钱。\\ | ||
+ | 有人想抬高自己,我给你做垫脚石\\ | ||
+ | 有人想贬低我,不用,我自己贬低自己。\\ | ||
+ | |||
+ | 大家回头再看看必经之路。\\ | ||
+ | 只要有人愿意组织抄经,我都支持你。\\ | ||
+ | 有人说给我抄经纸,但不能提必经之路,我想打自己的品牌。\\ | ||
+ | 可以,因为我们不在乎这这种名气。\\ | ||
+ | 当你丝毫不在意某些东西,当你和一个计较加班的人生气,那是因为你也很计较。\\ | ||
+ | 你怎么会和计较那些东西的人生气? | ||
+ | |||
+ | 其实,\\ | ||
+ | 一切的美好,\\ | ||
+ | 都来自爱。\\ | ||
+ | |||
+ | 一切的智慧,\\ | ||
+ | 也来自爱。\\ | ||
+ | |||
+ | ——蓝狮子 | ||
+ | |||
+ | |||
+ | * 错误是过去产生的,已经过去,当下没有错误。 | ||
+ | * 问题来自于未来,未来还没到来,当下没有问题。 | ||
+ | * 此时此刻,该做什么做什么,能有什么问题? | ||
+ | |||
+ | 而且,每一个未来,都由当下产生。 | ||
+ | |||
+ | * 如果当下这一刻你能淡定,当下产生的下一刻,你也能淡定; | ||
+ | * 如果当下这一刻你很焦虑,当下产生的下一刻,你也会焦虑。 | ||
+ | \\ | ||
+ | \\ | ||
+ | |||
+ | * 想改变他人,也是一种习气。故孟子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
+ | * 下次,当你想改变他人时,及时“看见”,停下来,这就是修行。有利,我这是慈悲,难道也错了吗?” | ||
+ | * 不去判断这件事的对和错,而是说这么做的方式不合适。 | ||
+ | * 这并不是慈悲,而是执著。当你想改变他人,就是执著,想帮助他人,才是慈悲。 |
csz/weichen/mybyby/reading/notes/jczd.1744514984.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4/13 11:29 由 we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