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weichen:notes:hdnz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csz:weichen:notes:hdnz [2024/10/31 13:59] weichencsz:weichen:notes:hdnz [2024/12/21 16:47] (当前版本) weichen
行 46: 行 46:
  
 三焦,即上焦应天,中焦应人,下焦应地。 三焦,即上焦应天,中焦应人,下焦应地。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天    |  人    |  地    +|  天            |  人              |  地        
-|  上焦  |  中焦  |  下焦  +|  上焦          |  中焦            |  下焦      
-|心窝鸠尾以上|鸠尾至肚脐神阙|神阙以下 |+ 心窝鸠尾以上   鸠尾至肚脐神阙   神阙以下  |
  
-上中下,天人地,在人体有相应的各属区域,大致而言, 
  
-上焦是心窝鸠尾以上的区域; +黄帝内针针法的**定位原则**,很重要的就是**来自三才,来自三焦**
- +
-中焦是鸠尾至肚脐神阙的区域; +
- +
-下焦是神阙以下的区域。 +
- +
-黄帝内针针法的定位原则,很重要的就是来自三才,来自三焦。+
  
 所以,我们首先要从区位上来认识三焦的意义。 所以,我们首先要从区位上来认识三焦的意义。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区分,而实际的情况是三才一体,分之不可分,合又不胜合。+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区分,而实际的情况是<color #ed1c24>三才一体,分之不可分,合又不胜合</color>
  
 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作为天部的上焦区域,这个区域有没有三才?+比如作为<color #ed1c24>天部的上焦区域,这个区域有没有三才</color>
  
 这个区域能不能分上中下呢?一样能分!针法的灵活,针法的造诣,针法的千变万化,往往就从这些里面体现。 这个区域能不能分上中下呢?一样能分!针法的灵活,针法的造诣,针法的千变万化,往往就从这些里面体现。
  
 如果单从技法的层面,**三才三焦**是黄帝内针的重中之重,需要特别留意。 如果单从技法的层面,**三才三焦**是黄帝内针的重中之重,需要特别留意。
 +
 +三焦属于手少阳经,在六气关乎相火。
 +
 +不过在我的认识中,三焦还不仅仅是相火。
 +
 +从焦的造字看,下面的灬音“标”,意为烈火;
 +
 +上面的隹音“锥”,是短尾鸟的总称。
 +
 +鸟在火上烤,不就是现在流行的烧烤吗?当烤得焦香扑鼻,闻到这股焦香,自然胃口大开。
 +
 +《伤寒论》中,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善治默默不欲饮食,或许与此相关。
 +
 +将下面的灬当作相火似无疑义,那么这个鸟呢?人身上到哪去找这个鸟呢?
 +
 +鸟在中医里其实还有另外的意思,叫作羽虫,羽虫五行为火。
 +
 +因此,焦实际上是两个火,下面的如果是相火,上面自然就是君火了。
 +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
 +黄帝内针的口诀,也是整个《内经》的口诀,是整个中医的口诀。得诀归来方看书
 +
 +“桴鼓之效”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一敲就响,立竿见影。‌ 这个成语常用于中医医案中,形象地比喻治疗效果显著,如同鼓槌敲击鼓面一样迅速见效。‌
 +\\
 +\\ 
 +
 +[[csz:weichen:readlist|返回书目]]
 +
csz/weichen/notes/hdnz.1730354341.txt.gz · 最后更改: 2024/10/31 13:59 由 we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