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weichen:reading:zhengjian:notes1:page2

你可能还会想,了解空性的益处是什么?借由了解空性,你可以继续欣赏一切看似存在的事物,却不会把这些幻象当做真实而产生执著,不会有孩童追逐彩虹时一再的失望。你看穿这些幻象,因而能提醒自己从一开始这就是自我创造出来的。

也许你还是会被刺激或变得情绪化、悲伤、气愤或热情,但是你会有信心,如同一个看电影的人,可以放下剧情走出戏院,因为他充分了解到这只不过是一场电影。你的期待和恐惧至少会稍许淡化,就好像了解那条蛇只不过是条领带而已。

要 成 为 ⼀ 位 佛 教 徒 , 你 必 须 接 受 ⼀ 切 和 合 现 象 都 是 ⽆ 常 ,⼀ 切 情 绪 都 是 痛 苦 ,⼀ 切 事 物 ⽆ ⾃ 性 , 以 及 证 悟 是 超 越 概 念 的 。

无常的概念并非预言世界末日或天启,它也不是对人类罪恶的惩罚。它没有本具的正面或负面,只不过是事物和合的过程之一部分而已。我们通常只想要无常的一半过程。我们只要生而不要死,只要得而不要失,只要考试的结束而不要它的开始。真正的解脱来自领受整个循环,而不是紧紧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

谨记因缘的变异与无常,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我们就能善用它们。财富、健康、和平、名望,和它们的反面一样,都是暂时的。而且悉达多当然不会偏好天堂美景或天堂经验,它们也都是无常的。我们也许不懂,为什么悉达多说一切和合事物皆是无常?

这世上一切存在或运作的事物,一切想象和实体所构成的,一切心中所想的,甚至心的本身,绝对不会一成不变地存在。


即使在个人身上,痛苦和快乐的定义也时有变动。一个轻佻的调情时刻,可能因为其中一人想要更认真的关系而突然变 调,期待转为恐惧。

举例来说,执著于保留颜面和顺从⻓辈的思想,导致了⻓久以来的欺骗和谎言,从对 待邻居到对待整个国家,都是如此。

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许多亚洲国家根深蒂固的伪善,就不令人感到惊讶了。时至今日,古老的封建制度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法律和司法是设计来维护和平、创造和谐社会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司法体系反而对作奸犯科和富人有利,而贫困 和无辜的人却因为不公平的法律而受苦。

他以开放的心灵来探索痛苦,透过勤奋不懈的沉思,悉达多发现,追本溯源,导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绪。事实上,情绪 即是痛苦。无论如何,直接或间接的,一切情绪都生起于自私,也就是说,它们都与执著于自我有关。 更进一步,他也发现,情绪虽然看似真实,但不是一个人本具存在的一部分。它们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神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诅咒或植人。当某些特定的因与缘聚合在一起的时候,情绪就会生起,例如当你突然认为某个人在批评你、忽视你,或者剥夺你的利益时。然后,相对应的情绪就会接着生起。在接受、陷人这些情绪的当下,我们就失去了觉知和清明。我们“被鼓动” 了。因此悉达多发现了他的解决方法—觉知。如果你认真地想要根除痛苦,你必须培养觉知,留心你的情绪,并且学习如何避免被鼓动起来。

如果你像悉达多一样地检视情绪,试图找出它们的起源,你将会发现它们根植于误解,因此根本上是错误的。基本上,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偏⻅,在每一种情绪之中,都存有分别心的成分。

他了解到所谓的家庭恰如客栈或旅馆,不同的旅客进驻,有了短暂的联系。最终,这些聚集的人们在死亡来临或更早时就会各散东⻄。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或许会培养出信任、责任 、爱,以及对成败的共同价值观,各式各样的戏剧都因之产生。

但是如同仁慈的双亲,悉达多不因为孩子们的迷惑而自觉骄慢或高人一等,反而看⻅这个轮转之中,没有恶,没有善,没有过失,因此也没有责怪,这使得他的解脱,带有极大的悲心。

第2页~目录

csz/weichen/reading/zhengjian/notes1/page2.txt · 最后更改: 2024/10/04 17:55 由 we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