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weizi:mybyby:zy:0320
C组苇子3.20——3.22
静坐30+20+20+40
每天都有晨起发愿,慈悲发愿,自他交换
动作觉察:走路觉察,吃饭觉察,开车觉察
我看见 1.我看见当培训主办方说,午饭自行购买时,心想:“咋还不管饭”,止。
“回家吃”。
事后挖:占小便宜心理。
2我看见培训同伴说他们单位有补助时,我有点儿对我的单位不满,思过。 止。
心里说:随喜赞叹。
事后挖:占小便宜心理。 其他学长帮忙挖:不利于自己的,就容易抱怨,思过。
《什么是在必经之路修行,回到原点的方法》感悟
为什么对陌生人友好,对家人不够友好、很挑剔呢? 我认为对家人不好,挑剔,我们付出的代价小,家人会很容易原谅我们,而陌生人则不然,代价太大,所以不敢。 老师说,越是看不惯的人,越是我们练习的对镜,尤其是家人。必经之路是服务精神领域的组织,那其目的是在生活中修行,增长智慧。家是我们修行的道场,家人就是我们最好的修行对镜,也是我们的活菩萨。
老师说到有些事或者点,他说了很多遍,依然还有同学在问,他只好再说一遍。
我忽然理解了我的学生,有些知识我讲了很多遍,他们依然不会。我以前是很生气的,心里抱怨:真笨,不认真。事实是这样吗?不是。
我们必经之路的同学可是诚心诚意的想学习呀,是他们不认真吗?绝对不是。笨或许,
某些学生笨,很正常啊!都很聪明了,我能教的了吗?目前水平肯定不行。 从在天空营学习至今,我感悟到:有些人接不住某些要点或方法,是因为我们心力还不够,接不住老师送的礼物,等心力,能量够了,自然就可以了,所以我的学生也是如此,对于学生我不会再抱怨,甚至在生气,再耐心点就是了。 学习也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啊。 工作、生活是为了修行。对于这句话我不太理解。而我的修行就是为了工作和生活,为了能够减少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 老师说,人的某种习惯、性格等特点,也是习气,是正面习气。不改则是去加强习气,即被习气控制。是不可的。在什么环境下,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水,上善若水,才是真正的厉害,和光同尘。 让自己自然变成什么样,才是修行的进步。 对于我,不想与人多交谈,多说话。我的这个习气,我不想对治,不想改,安安静静做自己,挺好。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我的观点在改变。不是我不喜欢,没事了,时间充足了,我也能给人聊上很多,只是我太忙了,自己的正事还做不完呢,哪能有时间与人闲扯呢?至此,我更不用对治了。哈哈,是不是找了个不对治的理由呢? 人频率变宽了,角度大了,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按钮,一按就爆,此时烦恼也会随之减少。我的角度在变大耶。
看不惯的事情特别多,不是别人不行,而是我们的角度不够大。是啊,学生就是我对境啊,工作是修行的最好道场,真实不虚。包容、容忍学生更多的不良行为,是我角度变大的方法,但不是隐忍哦!运用觉察之剑,慈悲之盾。
再金句:在必经之路,我们希望通过事情来修人(借事修人,以事练心)。在新手村,在天空营等,要求我们纯粹,是让我们体验纯粹。
真正得到锻炼的,受益的是志愿者,是我们需要新同学,不是新同学需要我们。举例为证,众菩萨是果,众生是树干和枝叶,没有树干枝叶,怎么会有果呢?
遇到事情需要改,但不是你退缩抱怨的原因。有过错没关系,不错过就好。 不二,不是一,不是二,即不判断,不贴标签,即不认为是好是坏,优点也不看。 头脑是喜欢把事情搞复杂,修行是喜欢把事情搞简单。 打坐重点不是被带走,脊背要挺直。
csz/weizi/mybyby/zy/0320.txt · 最后更改: 2025/03/22 21:01 由 wei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