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登录
站点工具
搜索
工具
显示页面
过去修订
反向链接
最近更改
媒体管理器
网站地图
登录
>
最近更改
媒体管理器
网站地图
您的足迹:
•
基础练习
csz:xiaoyang:tky:ybczrz2025:jd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小羊的天空营觉察作业解读 ---- ##蓝狮子提醒 <color blue>**【蓝狮子提醒】**</color> 船长需要了解每个练习作业,不只是知道该如何做,还要了解作业的来龙去脉。例如:\\ 1. 设计这个作业的目的。\\ 2. 做作业练习的要领有哪些。\\ 3. 作业练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 4. 作业的应用场景,适合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练习。\\ 5. 这个作业设计,有什么背景或缘起吗?(类似佛陀吃桔子,咱们有桔子觉察练习)\\ 总之,对每个作业,有充分的了解,可以指导同学并解答同学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同学的情况,对作业做些修改,甚至自己对同学设计新的作业。\\ <color blue>**【任务要求】**</color> 每位同学,在自己的 wiki 上,把自己对觉察作业的理解写出来(可以根据上面的 5 条展开)。\\ 1. 静坐觉察\\ 2. 随机静坐觉察\\ 3. 动作觉察(起床、洗完、桔子、吃饭、走路、开车、扫地等,任意选择一个或两个介绍都可以)\\ 4. 情绪觉察\\ 5. 即刻觉察\\ 6. 闹铃觉察\\ 7. 发愿练习\\ 8. 24 小时系列(善良 24 小时,关爱 24 小时,选一个就好)\\ 9. 我看见\\ 10. 挑战勇士四大原则\\ 11. 写一封遗书。\\ <color red>**提醒和注意:**</color>\\ 1 这个任务,持续一周,不用着急一下子完成。\\ 2 大家每天写一点,一点点完善补充就好。类似蓝狮子每天会完善某个文档一样,大家可以慢慢适应这种方式。\\ 3 尽量用自己的话写出来,不要抄船长手册,或者抄其他同学的内容。可以看完后,自己凭着理解和印象,再写出来。\\ 4. 这个作业,是让大家对觉察练习的作业设计,深入了解。不是为了把你写的内容,放到书里去。所以,你不用担心,文字写不好。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就好了。\\ 5. 如果不知道怎么写,就当成你要做分享,要给新同学介绍某个觉察作业。你的分享稿,就是对这个觉察作业的理解。\\ ---- ##一,静坐觉察 <color blue>**1.静坐目的。**</color>\\ (1)静坐觉察练习,是为了训练我们能看见念头。\\ (2)为什么要练习看见念头?是因为让我们所困扰的情绪,它的本质也只是念头。只不过它是一连串的念头,我们没有练习前,没能把它识别出来。\\ (3)看见了念头,我们才有可能切断这种一连串念头的链接,回到当下这一刻。\\ (4)静坐觉察是觉察所有练习的基础,看不见念头,其他的练习都只是空谈。 <color blue>**2.如何练习。**</color>\\ (1)环境:不点香,不播放音乐,手机调静音,关灯。尽量在练习初期可以找一个不会被干扰的空间。\\ (2)姿势:(提醒,尽量穿舒适的衣服,静坐前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吃得过饱)\\ <color red>**推荐姿势有两个:**</color>一个是盘坐(可双盘,单盘,散盘),肩膀自然放松,脊背挺直,双肩向后微张,舌轻顶上腭,闭眼(可微闭,全闭),手结禅定印,身体自然放松。\\ 另一姿势:坐在椅子上,上身端正,双脚自然踩踏地面,手放大腿上,脊背挺直,不靠椅背,舌轻顶上腭,闭眼(可微闭,全闭)。\\ (3)开始练习:姿势调整好,点击闹钟闭眼开始静坐。看见每一个念头,心里默念“知道”。静坐结束后立刻记录并提交到群里。\\ <color red>**备注:**</color>姿势最重要的一点是**脊背挺直**,其他不做过于严苛的要求。\\ <color red>**提醒:**</color>尽量看见每一个念头,看见的那一刻,喊“知道”。不跟随(展开解释什么是跟随),不评判(展开解释什么是评判:如懊悔)。 <color blue>**3.避坑提醒。**</color>\\ (1)静坐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味道,身体的感受(痒,疼,晕等等)都只是念头,看见直接喊“知道”。 (2)静坐过程如果有某种感觉实在很挂碍,可以先处理再继续静坐。比如:喉咙很痒特别难受,可以先处理,再继续。 (3)刚开始练习可能会发现自己念头很多,这是正常现象。念头一直在出现,只不过是我们从未意识过而已。 (4)静坐中出现了某些特别的觉受,比如:觉得自己身体消失,看到某些光亮,知道就好。不要因此睁眼,也不要因此兴奋到处分享。 (5)有的同学可能担心自己忘了,会一边观念头,一边做记录。不建议这种方式。等静坐结束后,直接记录,不用刻意回想,能记多少就写多少。记录只是为了让船长和老师看看你的方法是否掌握而已。 (6)建议从10分钟开始,如果10分钟很难坚持,那就适当调整时长,从5分钟慢慢过渡。另外关于时间的问题,我们要求是早晚2次,但具体的时间段可以自己安排。 (7)如果有某个念头很强烈,喊“知道”后也很难切断它的链条。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觉知身体部位的感受,转移注意力(不是睁眼起来走动),再继续观念头。 (8)静坐的时候,也有部分同学会觉得自己坐不住,特别是越到后边,常常会有个念头跑出来:要结束了吗,时间到了吗,差不多了吧。类似这个情况,需要一开始就告诉自己:只要闹钟不响,我绝不起身,绝不睁眼。等练习适应之后,这个念头自然会被淡化。 <color red>**重要:记录一定要真实发生,不编撰,不美化。**</color> 背景:可乐是新同学,天空营第一天。 要求:假设你是可乐的船长,你如何点评这个作业? 可乐✎4/13(晚上) 静坐觉察(5) 10分钟 感受到有点凉意(知道)\\ 听到窗外刮风(知道)\\ 感受到自己的呼吸(知道)\\ 想到店里安排安监控 是念头(知道)\\ 吞咽口水 是念头(知道)\\ 坐姿没做好 是念头(知道)\\ 手指抽搐了一下 是念头(知道)\\ 怎么没有前面的看见了呢?是念头(知道)\\ 下次腿盘好了再坐 是念头(知道)\\ ………… 这次的念头好像更多了\\ <color blue>**蓝狮子提醒:**</color> 关于这个【静坐觉察】的点评,有几个要点: 1. 同学第一天,做到这个程度,很好。要鼓励。鼓励的方式,自己可以定。花姐的鼓励就很好,很具体。 2. 写“念头好像更多了”,说明这是好事,能看到更多念头。也要鼓励。 同时,可以解释,念头多少,都不是问题,只是知道就好。 3. 其中几条加了“是念头”,可以不用写出来。 有这三点,就符合要求了。 其他要注意的: 1. 别要求太高,类似小羊同学点评指出的问题,就不合适。 一方面同学的这个问题不明显,解释有点牵强。另一方面,一开始同学有这个问题,只要不是很严重,也可以先不提要求。 2. 静坐觉察作业,不要抠字眼。要尽量看同学是否理解要领,但不要从作业的文字描述上,提过多要求。 3. 静坐觉察作业,不用写很多条。写多了是浪费时间,很多时候是同学编的,根本记不清。写 5~8 条就够了。如果以后确定掌握了方法,就不用再写细节了。 4. 有些船长,一开始喜欢点评很多,指出很多微小的细节问题,甚至放大问题。这样做,看似认真,行为背后可能有想在新同学面前证明自己厉害的心思。要看见。 5. 一定要明白,咱们的目的,是让同学掌握静坐觉察的要领。不是要交一个很漂亮的作业。如果不确定同学是否真的掌握了,可以私下语音沟通。 6. 提醒同学,静坐时不用刻意记录某个念头,忘了就忘了,静坐结束后能记得多少就是多少。不要为了交作业,在静坐时想着这个念头一会儿记录下来。 (例子随后补充到点评链接里,并做点评总结) ---- ##二,随机静坐觉察 <color red>**练习提醒:**</color> 随机静坐觉察,是对静坐觉察的方法已经掌握,且练习相对稳定的同学,可以开始练习。如果同学练习提交了随机静坐觉察发现环境干扰比较明显,被带跑还不自知的状况比较明显,建议先停下这一项练习。后续再建议同学加上。 <color blue>**1,为什么要练习随机静坐觉察**</color> 1. 随机静坐觉察可以说是静坐觉察的补充,对于日常很难有完整时间练习静坐觉察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化整为零的练习方式。比如说今天实在很忙,很难单独抽出15分钟进行静坐觉察,那你可以做个5分钟,6分钟,4分钟的随机静坐觉察,多做几次,每天的静坐也就能完成了。\\ 2. 随机静坐觉察的大原则和静坐原则一样:观念头。日常练习静坐觉察之后,我们也可以在多个场合下巧妙进行静坐,放开了空间,时间,环境的限制。也有助于我们能在更多的时机下练习觉察。\\ 3. 头脑很狡猾,单一的练习方式也会造成我们产生疲惫感,容易懈怠,静坐觉察加上随机静坐,方式多种切换,对治疲惫和懈怠。 <color blue>**2,练习要求**</color> 1. 安全的环境下(类似开车等红灯不太合适),站立或坐下都可以。微闭双眼,脊背挺直<color red>(重要)</color>。 2. 接下来开始观念头。看见头脑里出现的念头,知道;听到的周围的声音,知道;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只是“知道”,原则和静坐觉察一样:只是知道,不跟随,不评判。 3. 发现自己被带走,回来,回到当下,继续观念头就好。\\ <color red>**例子:**</color>此刻我刚好把车停好,那么这一刻,我是在车里边,安全的情况下,我坐在椅子上,不靠着座椅后背,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开始一个5分钟的随机静坐觉察。\\ 听到有车子经过我的旁边,知道。\\ 时间没有设定,知道。\\ 等会记得后备箱拿东西,知道。\\ 时间结束,睁眼,揉一揉,记录。这就完成了一次随机静坐觉察。 <color blue>**3,容易出现的问题**</color> 1. 晚上睡觉前,躺着观念头,说这是随机静坐觉察。这是觉察,但这不是随机静坐。不混淆(回头查看直播视频,具体是怎么说的) 2. 有的同学随机静坐觉察就是20-30秒,虽说随机静坐的时间不限制要求,但是我们一坐下,或者站立准备开始随机静坐觉察的时候,其实刚开始的那几十秒,很难专注看见念头。所以建议尽量时间上稍微注意一下,按分钟计比较合适,练习也相对有效果。 ---- ##三,动作觉察 <color red>**动作觉察原则:**</color>感知动作,看见念头,回到当下。\\ 如何才能回到当下,感知动作的那一刻,你就在当下。动作是当下的真实发生。\\ <color blue>**A,起床觉察**</color> <color blue>**(1)作业背景**</color> 1. 起床是每个人早上做的第一件事。\\ 2. 从起床的这一刻起,开始让自己有意识地让自己提起觉察,感知自己的动作,看见自己的念头,尽量让自己保持对当下的感知。这也能让我们在这一天当中,能更有意识地去保持觉知。\\ 3. 在生活中修行,离不开这些日常的生活的小事情,穿衣,吃饭,洗漱等等。练习需要融入生活,没有实际的融入,练习就成了一句口号。没有意义。\\ <color blue>**(2)练习要领**</color> 1. 刻意练习,起床的那一刻,需要先给自己一个信号。我要从睁眼这一刻开始练习起床觉察。有了一个信号,能让自己更有警觉性,不至于太懈怠,说我刚才忘了,不练了。\\ 2. 可以按步骤来。\\ <color red>**提醒:整个动作的感知过程中,如果看见了念头,告诉自己“知道”,回到当下的动作上,继续感知就好**</color>\\ 1. 醒来之后,先感知自己此刻的姿势。 2. 接着感知起身的时候,自己的动作(只是看着,不是控制) 3. 起身,脚踩地面,感知此刻脚踩在地上的感觉 4. 感知走的每一步是怎么样的 5. 接下来的洗漱,如厕,都是如此,仔细感知早上这一连贯的动作 3. 也可以不按步骤来(自己的练习理解)\\ <color red>**自己体验:有的同学在动作练习上,一开始并不容易做到起床觉察这一系列动作的觉察,包括我自己也是。自己练习采用分开+整合,适合自己。也可以给同学作为参考。**</color>\\ 1. 起床之后的动作觉察有好几个,把它们进行拆分:刚醒时的身体状态,姿势;穿衣的动作感知;洗漱的动作感知等等。\\ 2. 根据情况,先做一两个动作感知,练习一两天之后,再把其他动作一个个加进去。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起床觉察。这也避免同学没有信心。\\ 3. 原则一样:感知自己的动作,看见念头,知道,回到当下继续感知。\\ <color blue>**(3)常见问题**</color> 1. 刚开始练习,容易一下子被念头带走,看见念头的时候,不管被念头带走了多远,看见的那一刻,知道自己被带走,然后回到当下,继续感知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动作就好。 2. 有的同学可能想着我这么练习很耗费时间,等会要迟到,或者时间不够,想早点叫孩子起床。这一方面需要提醒,刚开始练习,可以稍微把起床时间再往前预留5-10分钟。另一方面,看见了自己的紧张,觉得时间不够这些念头,及时回到当下,继续感知,这也是我们对觉察的应用。 <color blue>**B,洗碗觉察**</color> <color blue>**(1)作业背景**</color> 1. 动作觉察的练习,诀窍都是想通的:感知动作,看见念头。 2. 既然吃饭可以练习,那洗碗也很适合我们作为练习的方式之一。 3. 主动洗碗,家里人再也不说我懒了。 <color blue>**(2)练习要领**</color> 1. 准备洗碗,先给自己一个暗示,接下来到洗碗结束(把洗碗布清洗好之前),我都是在练习之中。 2. 观察此时洗碗池里,锅碗瓢盆他们的状态 3. 拿起洗碗布开始洗碗,细细感知拿起碗洗的时候,手指和碗接触是如何的,洗碗布是怎么转动,自己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变化,水流,水温,怎么摆放洗干净的碗这一整个过程。 4. 动作感知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自己升起的念头,看见念头,及时回来,继续感知动作。比如:太油腻了,知道。这么洗好慢,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感知和看见。动作也是自然发生。不需要我们额外做点什么。 <color blue>**(3)常见情况**</color> 1. 洗碗的时候,洗一会,发现自己没有在感知的状态中,被念头带走了很远。想着这一次先不练习,下次再来。其实,被带走是正常的。如果我们能时刻处在觉知之中,那我们也不需要练习和学习啦。所以没带走没有关系,回来,继续练习就好。而且,也要注意到,这正是自我的狡猾,找了一个很不错的理由让我们放弃。 2. 在洗完过程中,发现自己动作感知不够细腻。不够细腻只是一个阶段,而且这也并不是我们练习的唯一目标。练习是希望我们能回到当下,细腻与否,并不重要。持续地可以练习,我们的感知自然会更加细腻。 ---- ##四,情绪觉察 <color blue>**(1)设计这个作业的目的**</color> <color blue>**(2)做作业练习的要领有哪些**</color> <color blue>**(3)作业练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color> <color blue>**(4)作业的应用场景,适合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练习**</color> <color blue>**(5)这个作业设计,有什么背景或缘起吗**</color> ---- ##五,即刻觉察 <color blue>**(1)设计目的**</color> 1. 区别于闹铃觉察,即刻觉是主动觉察,检验自己的觉察水平。 2. 让自己能在一天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提起觉察,回到当下。在当下的次数越多,时间越久,被情绪(念头)带走的可能性就越小。 <color blue>**(2)练习要领**</color> 1. 想起“我要觉察”,启动程序 2. 扫描身体。和闹铃觉察的扫描成程序大致一样,关注此刻自己的“身,语,意” 3,深呼吸三次,回到身端意正(这一步可以省略) 4,<color red>重点:</color>在接下来的5分钟(尽量是5分钟或更长时间),保持觉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感知动作,看见念头,回来,继续感知。 5,完成一个5分钟,即完成了一次即刻觉察。 <color blue>**(3)常见问题**</color> 1. 三个深呼吸,并不是必须的,有的场合下,并不适合三个深呼吸,这一步,只是为了提醒我们,接下来的几分钟,要开始进行感知动作,看见念头。所以,有或者没有,都可以。 2,在意次数。即刻觉察的练习,虽设了一个次数的等级对比,但不意味着多就是好。修行,是和自己比。当你觉得我多,就是厉害时,要警惕,这是向外求,在和别人对比,才会产生好或者不好的念头。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尽可能地让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觉知。 3. 扫描身体之后的5分钟内,如果多次想起“我要觉察”,依旧只算一次。 <color blue>**(4)应用场景**</color> **一天24小时,随时都可以进行练习** ---- ##六,闹铃觉察 <color blue>**(1)练习目的**</color> 1. 通过闹铃觉察的练习,训练我们回到当下的能力\\ 2. 闹铃为情绪觉察四步法的【盯】做基础。能不能【盯】住,就需要我们在闹铃觉察的练习中能否联系扎实。\\ <color blue>**(2)练习要领**</color> 1. 闹铃响的那一刻,想象自己身体被定格,此刻,关注我们的身语意: 1. 身:从上到下慢一点,细一点,扫描自己身体此刻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比如:此刻头部歪斜,手方的姿势,身体姿势,双肩,双脚等,整个身体的状态细细地扫描。 2. 语:闹铃响的这一刻,我们正在说的这句话是什么。如果没有,自动忽略 3. 意:想法,念头,是闹铃响起的那一刻,自己头脑里念头是什么。比如:闹铃响了,此刻我正在打字,此刻头脑出现了:这么快,的念头。 2. 扫描结束,进行三个深呼吸,并即刻记录此刻的状态((摘自小芳营长的笔记提醒)) 3.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尽量保持觉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3分钟,5分钟,在这个时间内,感知自己的动作,看见念头。<color red>(闹铃觉察的核心)</color> <color blue>**(3)常见问题**</color> 1. 闹铃响了那一刻,不知道该先关闹铃,还是先扫描。这个关系不大,看自己的习惯,重点在扫描感知,以及扫描结束后的几分钟内,能保持觉察。我们的练习是为了回到当下。 2. 接下来的几分钟保持觉知,时间怎么定合适。建议是按分钟定。如果10-20秒,你可能刚准备好,就结束了,这个意义也不大。 3. 闹铃响起之后扫描,发现忘记了自己刚才那一刻的念头。刚开始练习,会有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多练习就好。如果比较容易忘记,也可以先记下自己的意,再扫描身体。 4. 闹铃响了,我此刻的环境不合适进行扫描,直接关掉了闹铃。建议是根据自己今天的行程和安排设定闹铃。如果是突然状况,那也没有关系,没有扫描,就没有扫描。闹铃可以随时启动,只要你愿意。 5,闹铃设置多少个合适。刚开始可以设置3个,慢慢到5个,7个,并没有具体要求。 ---- ##七,发愿练习 (发愿的理解和体悟并不深刻,还需要再坚持练习体会) <color blue>**(1)设计目的**</color> 1. 对治我执,培养慈悲心 <color blue>**(2)练习方法**</color> 1. 天空营学习教的发愿练习有3种:晨起发愿,慈悲发愿,遇事发愿 1. 晨起发愿:我是XXX, 祈请一位大德(具体一点,比如:佛陀)加持,愿我今日所思,所想,所做的一切,都能利益于一切众生。 2. 慈悲发愿:我是XXX,愿XXX(大德,例如:佛陀)加持我,我愿替XXX(具体对象,也可以是众生)承受因颈椎疼痛带来的痛苦,愿他平安健康。这种比较适用于病痛的时候发愿。特别是自己身体不适,可以对治对自己身体的过于在意和执著。 3. 遇事发愿:我是XXX,请XXX(大德,例如:佛陀)加持我,如果客户合作成功,对众生更有利,请XXX(大德,例如:佛陀)加持我成功。如果某事不成功,对众生更有利,请XXX加持我不成功。比较适合一些遇事不决,担忧结果的状况下使用。 <color blue>**(3)常见问题**</color> 1. 发愿要真诚,真实,不然这样的发愿也没有什么意义,只是走了个过场而已。 2. 发愿的时候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晨起发愿,可以设定三分钟,两分钟,在这个时间里,我们可以重复,真诚,轻声念出发愿词。 3. 发愿是为了对治我执。有的同学可能会担心,发愿承担别人的痛苦,真的应验了怎么办。如果真的应验了,那说明我们心想事成的能力很高啊。反而不必担心。 4. 有些情况下,遇事发愿需警惕。例如:请佛陀加持我,如果我学好觉察对众生有利,请加持我,让我顺利学好觉察。如果我学习觉察对众生不利,请佛陀加持我,让我不能顺利学好觉察。类似这种发愿,一看就不是适合的发愿内容。 5. 发愿常常遇事过后才想起来,没有关系的。在你想起来的那一刻,可以随时为刚才发生的事情继续进行发愿。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对治我执,培养慈悲心。在于有没有真诚地做,而不是我做了多少。 6. 自己刚开始练习发愿的例子:去庙里上香,庙旁有一房子里住着一对母子,孩子大概8-9岁,孩子不会说话,生活条件也一般,他们经常是冬天也没穿鞋,穿个薄衣服。当时自己就发了个愿:愿把我所有的福气,好运都给他们。发愿的那一刻,我是担心的,担心我把好运给出去了,那我没有运气怎么办。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在乎自己利益。所以这个愿就很好地对治了我的习气。 --- - ##八,24小时练习(关爱) <color blue>**(1)作业目的**</color> 1. 通过关爱的主题,让我们在生活里边尽可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觉察。 2. 关爱的主题,其实也是慈悲,爱相关的练习,把它融入生活,也是为了对治自己的习气。有些模式或习气其实会在某些对境中不断出现。在一天中多次看见,多次对治,能弱化它的运转,特别是和家人的相处当中。 <color blue>**(2)练习要领**</color> 1. <color red>重点:</color>在这24小时里,看见<color red>**没有关爱**</color>的念头,看见之后,改变行为。<color red>(尽量是实际的行为)</color> 2. 选取一个时间点开始,建议是先做关爱发愿(真诚),愿我今日所思,所想,所做,都能利益于一切众生。发愿等于给了自己一个信号,今天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3. 关爱对象也比较广泛,家人,周围遇到的亲人朋友,陌生人,甚至是以前有过心结的人,都可以成为今天关爱的对象。不限制,尽可能让自己在这个主题中多体验,多看见自己对不同的人事物的模式。还可以去看到别人的按钮和模式。 <color blue>**(3)常见问题**</color> 1. 关爱24小时的持续时间比较长,所以对我们练习觉察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在一天的练习过程中,要看见自己对错过关爱的懊悔,及时回到当下,继续关爱就好。 2. 练习要真实,哪怕记录少,也没关系。重点在于把我们所学的觉察方法应用到这一天的练习当中。比如我们的发愿,看到家人,身边人被情绪控制(发脾气),除了随顺,我们也可以用上发愿。如果一天中出现情绪激烈,可以用上【看盯挖改】对治。 <color blue>**(4)练习适用场景**</color> 1. 这是觉察的练习,任何练习,只要愿意,都可以随时练习,每天练习。 ---- ##九,我看见 <color blue>**(1)作业缘起**</color> 1. 【我看见】练习一开始是来自于全方楹同学在她创办的【看见村】设计的作业,经过蓝狮子的改良,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我看见】的练习。 2. 蓝狮子的改良,就是在看见之后,加上一个动作对治,使得【我看见】练习,成为了更贴近我们原先【看盯挖改】四步法练习简化适用的一个版本。 <color blue>**(2)练习要领**</color> 1. 对【看盯挖改】的要点都明确,特别是【看】【改】明确之后,接入练习【我看见】 2. 建议尽量是以【我看见】为开头。当我们以【我看见】开始客观描述事件,这时就已经调出事件之外。 3. 表达尽量精简,精简清晰的表达。这一方面是方便其他同学的阅读,另一方面是自己在记录的时候也能清楚重点和看清自己的模式。 4. 【我看见】的练习,内容记录上会比较自由一点。看见的可以是自己的状态,或者是某一个瞬间自己的感悟。 <color blue>**(3)常见问题**</color> 1. 【我看见】记录的如果是和修行相关,例如是自己看见某个情绪念头,某个习气,模式出现,后边尽量(最好是)加上一个动作对治。 2. 有的同学练习了【看盯挖改】之后,想做【我看见】的练习,发现用“我看见”开头记录的时候,不太顺手。并非说一定要用“我看见”开头,我们重视的是练习本身,在生活中是否能看见,而不是纠结某个格式记录是否标准,是否完美。如果觉得实在不顺手,那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记录也没问题。重点在【看见念头】【改变行为】上。 ---- ##十,挑战勇士四大原则 <color blue>**(1)设计这个作业的目的**</color> <color blue>**(2)做作业练习的要领有哪些**</color> <color blue>**(3)作业练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color> <color blue>**(4)作业的应用场景,适合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练习**</color> <color blue>**(5)这个作业设计,有什么背景或缘起吗**</color> ---- ##十一,写一封遗书 <color blue>**(1)设计这个作业的目的**</color> <color blue>**(2)做作业练习的要领有哪些**</color> <color blue>**(3)作业练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color> <color blue>**(4)作业的应用场景,适合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练习**</color> <color blue>**(5)这个作业设计,有什么背景或缘起吗**</color> ----
csz/xiaoyang/tky/ybczrz2025/jd.txt
· 最后更改: 2025/04/28 21:42 由
xiaoyang
· 目前已被下列人员锁定:
xiaoyang
页面工具
显示页面
过去修订
反向链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