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xihan:zuoyeji:myb250503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csz:xihan:zuoyeji:myb250503 [2025/05/21 21:01] – 创建 xihan | csz:xihan:zuoyeji:myb250503 [2025/05/28 22:33] (当前版本) – xihan | ||
---|---|---|---|
行 5: | 行 5: | ||
---- | ---- | ||
- | ==== 模板《2025.5.21-D12练习》 ==== | + | ==== 《5.28-D19》 ==== |
- | 【1】溪涵 | + | 【15】溪涵 |
- | 1、静坐觉察 :分+40分 | + | 1、静坐觉察 :7+12分 |
- | 2、即刻觉察:约3次 | + | 2、动作觉察:10次 |
- | 3、观摩作业: | + | 3、发愿:10次 |
- | 4、《 我看见》: | + | 4、当下最想突破的习气 |
+ | 我看见我很嫌弃领导办公室的那篓鼻涕纸,不想管。【改】系上垃圾袋拿出去,套上新的垃圾袋。【挖】不愿意付出,尤其不是自己的工作时。 | ||
+ | |||
+ | 我看见我想充会电,又质疑自己不应该在公司充。【改】充,不想那么多。【挖】执着当好人,善良的人,经常用一些标准来要求自己。 | ||
+ | |||
+ | 5、修行体会:动作觉察时,妄念太多,时刻被妄念裹挟着。其它没提起觉察的时候应该也一样,只是没看见。 | ||
+ | |||
+ | 6、作业登记:已完成 | ||
+ | |||
+ | ---- | ||
+ | |||
+ | ==== 《5.25-D16》 ==== | ||
+ | |||
+ | 【26】溪涵 | ||
+ | |||
+ | 1、静坐觉察 :20分+40分 | ||
+ | |||
+ | 2、动作觉察:10次 | ||
+ | |||
+ | 3、发愿:5次 | ||
+ | |||
+ | 4、当下最想突破的习气: | ||
+ | |||
+ | * 我看见我不好意思问电动车修理铺有没有打气筒,想着回家去熟悉的那家铺。(我是自行车)【改】问。【挖】只敢在安全、熟悉的环境里表达。 | ||
+ | |||
+ | 5、阅读《觉察之道》第三章,触动较深的句子: | ||
+ | |||
+ | - 你尽量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感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这就是练习觉察。 | ||
+ | |||
+ | - 因为你过去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都是如此,随着念头流转,自己丝毫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的事情。 | ||
+ | |||
+ | - 觉察,一直都在,只要你愿意,你永远不会错过。你每一次知道自己错过,都是一次成功的觉察。如果不觉察,你怎么知道刚才的错过? | ||
+ | |||
+ | - 一开始刻章练习,让自己能全然感知自己的动作,尽量不被念头带走。 | ||
+ | |||
+ | - 当你提起觉察,一切都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修行好的人,做的所有事都是当下“最合适”的,刚刚好。 | ||
+ | |||
+ | - 如果你习惯了感知身体的动作,在你看见娱乐新闻,想点击查看的那一刻,你就会看见这个想法,知道,继续查找你想查的内容。 | ||
+ | |||
+ | - 一旦看见念头不继续跟随,不因为以前的思维习惯(习气)而自然反应,这样就打破了反应模式,有了选择的自由。 | ||
+ | |||
+ | - 当你看见自己的习气,不再跟随,习气会自然减弱。当你能反复看见自己的习气,它也就无法再控制你了。 | ||
+ | |||
+ | - 觉察是当下的,反省是事后的。 | ||
+ | |||
+ | - 问题出现时,处理问题就好,这就是活在当下。如果你能一直做,绝对不会有事情能困扰你。愤怒的事,已经过去,担心的事,还未发生,你要处理的,只是当下的事情,就这么简单。 | ||
+ | |||
+ | - 你真正需要面对的,永远只有当下的事情。因为生命只会在一个又一个当下中展开,而过去和未来,只是存在你头脑中的幻象。 | ||
+ | |||
+ | - 当你提起觉察,练习觉察,就能回到当下,活在当下。 | ||
+ | |||
+ | - 念头,只要能看见它,不跟随,它会自己消失。 | ||
+ | |||
+ | - 做此刻该做的事,这就是活在当下!什么是此刻该做的事?吃饭时,吃饭;工作时,工作;睡觉时,睡觉。这就是活在当下。 | ||
+ | |||
+ | 6、日行一善:\ | ||
+ | |||
+ | 7、修行体悟:今天看书才知道,原来静坐觉察中的“知道”和动作觉察中的“知道”作用不一样。 | ||
+ | |||
+ | 8、作业登记:已完成 | ||
+ | |||
+ | ---- | ||
+ | |||
+ | ==== 《5.24-D15》 ==== | ||
+ | |||
+ | 【4】溪涵 | ||
+ | |||
+ | 1、静坐觉察 :20分+34分 | ||
+ | |||
+ | 2、动作觉察:10次 | ||
+ | |||
+ | 3、发愿:6次 | ||
+ | |||
+ | 4、当下最想突破的2个习气: | ||
+ | |||
+ | 1)不挑毛病 | ||
+ | |||
+ | - 我看见我想在评论区留言:孩子多大呀?最好交待一下。看见自己的挑毛病,停止,回到聆听。 | ||
+ | |||
+ | 2)不抱怨 | ||
+ | |||
+ | - 我看见我想在评论区留言:两个村用时两个小时,四个村就是四个?看见自己的抱怨,停止,回到聆听。 | ||
+ | |||
+ | 5、阅读《觉察之道》第四章: | ||
+ | |||
+ | - 练习觉察,当你能看见念头,你会有足够的警觉,在工作和生活时回到当下,不被妄念带走,不被境转。 | ||
+ | |||
+ | - 静坐练习觉察,练习得越娴熟,觉察会越敏锐,在生活中应用也能越及时。要始终保持一个初学者的心。 | ||
+ | |||
+ | - 修行,是求智慧,而不是求觉受。没有智慧,一切都是妄谈。 | ||
+ | |||
+ | - 打坐的时候,把一切都当成念头。知道就好。不用纠结是什么。就算看见了菩萨,也是念头,知道就好。这就是原则。 | ||
+ | |||
+ | - 你可能以为:一个动作不是念头,一个想法才是念头。不是的,你能知道一个动作发生,这件事,本身就是个念头。就像你听到一个声音,这件事也是个念头。至于那个动作是否发生了,那个声音是否真的存在,和你练习观念头,没有关系,不用管。 | ||
+ | |||
+ | 6、日行一善:把不用的物品送给需要的朋友。 | ||
+ | |||
+ | 7、修行体悟:觉察和慈悲是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才不会偏,那么练习和见地也是两条腿。 | ||
+ | |||
+ | 8、作业登记:已完成 | ||
+ | |||
+ | ---- | ||
+ | |||
+ | ==== 《5.23-D14》 ==== | ||
+ | |||
+ | 【4】溪涵 | ||
+ | |||
+ | 1、静坐觉察 :39分+36分 | ||
+ | |||
+ | 2、动作觉察:10次 | ||
+ | |||
+ | 3、发愿:10次 | ||
+ | |||
+ | 4、当下最想突破的2个习气: | ||
+ | |||
+ | 1)不被微信消息带走 | ||
+ | |||
+ | - 想看群消息,回到当下的工作中。 | ||
+ | |||
+ | 2)不傲慢 | ||
+ | |||
+ | - 主动帮同事倒垃圾。 | ||
+ | |||
+ | 5、阅读《觉察之道》:\ | ||
+ | |||
+ | 6、日行一善:把路中央的毛毛虫挑到路边草丛里。 | ||
+ | |||
+ | 7、修行体悟:主动提起觉察的次数多起来了。 | ||
+ | |||
+ | 8、作业登记:已完成 | ||
+ | |||
+ | ---- | ||
+ | |||
+ | ==== 《5.22-D13》 ==== | ||
+ | |||
+ | 【2】溪涵 | ||
+ | |||
+ | 1、静坐觉察 :40分 | ||
+ | |||
+ | 2、动作觉察:15次 | ||
+ | |||
+ | 3、发愿:10次 | ||
+ | |||
+ | 4、当下最想突破的2个习气: | ||
+ | |||
+ | 1)不被微信消息带走 | ||
+ | |||
+ | - 看到工作以外的消息,有时能看到想看的念头,但不点开。 | ||
- | - | ||
+ | 2)不傲慢 | ||
- | 5、其他:读诵《六祖坛经》第1品,听妙印如解《金刚经》第2-3集,抄写《心经》1部 | + | |
- | 6、修行总结: | + | 5、阅读《觉察之道》第二章,感悟最深的话: |
- | 7、作业登记:已完成 | + | - 修行不是要明白理论。 |
+ | |||
+ | - 我们平时的做事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习惯跟随当前发生的事情,出现一个念头,然后跟随那个念头, 产生新的动作,然后跟随那个动作,又出现一个新的念头,然后又跟随这个新的念头......这就是我们正常的反应模式。在这种反应模式下,我们就失去了自主的能力,只能一直跟随。 | ||
+ | |||
+ | - 懂了觉察的方法,还需要有持续觉察的能力。 | ||
+ | |||
+ | - 觉察,只是知道,不做评判,不跟随,不拒绝,只是知道。看见自己要生气,知道就好,没有接下来的任何发生,无论是继续的想法,还是懊悔的想法,都不要。如果出现,继续知道就好。不判断应该还是不应该,只是知道,不拒不迎。 | ||
+ | |||
+ | - 当我们只是觉察,不给“妄念”能量,妄念自然就会慢慢消失。 | ||
+ | |||
+ | - 觉察是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通过练习,我们能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包括看见此刻头脑中出现的念头。能看见念头,就能看见自己要发脾气的念头。 | ||
+ | |||
+ | - 例子都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看上去觉察好像挺容易的。然而并非如此,若不专门练习,当情绪发生时,你根本意识不到要提起觉察。 | ||
+ | |||
+ | - 观察念头,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如果你没有做过专门的练习,你会错过绝大部分念头。念头就像瀑布,边绵不绝,你观察念头, 一不小心就被念头内容带走。 | ||
+ | |||
+ | 7、修行感受:不想写作业。 | ||
+ | |||
+ | 8、作业登记:已完成 | ||
---- | ---- | ||
+ | |||
+ | ==== 《5.21-D12》 ==== | ||
+ | |||
+ | 【3】溪涵 | ||
+ | |||
+ | 1、静坐觉察 :36分+40分 | ||
+ | |||
+ | 2、动作觉察:13次 | ||
+ | |||
+ | 3、发愿:5次(今天还不适应,没用起来) | ||
+ | |||
+ | 4、当下最想突破的2个习气: | ||
+ | |||
+ | 1)安住当下,不跟着跑(通过以下看见“后找的”) | ||
+ | |||
+ | - 正在阅读消息,看到船长问同学的作业,我看见我想找牵手水手。【被带走】直接跑到企微文档找登记表查询水手。【挖】总是急于响应船长发的消息。深挖,应该是想表现自己。 | ||
+ | - | ||
+ | - 进会议室后发现刚买不久的耳机不能正常用了,声音是外放的,我看见我很着急。【被带走】我马上跑去淘宝找客服,当下船长正在和同学交流,我应该回到观摩。【挖】执着不想让同事知道我在听什么。执着金钱。 | ||
+ | |||
+ | 2)不傲慢 | ||
+ | |||
+ | - 我看见同事问我问题时,我主动去她的电脑前演示。(以前我会让她过来我的电脑前)。 | ||
+ | |||
+ | 5、阅读《觉察之道》第一章,感悟最深的话: | ||
+ | |||
+ | - 你是人啊!这世上最有灵性的生物,为何甘愿成为一台机器?为何终生要被那些“程序与模式”束缚? | ||
+ | - 所有挂碍的存在,都必须有个依附点,否则这个挂碍挂不住。而每个人所有挂碍的依附点,都是一个东西:“自我”。我没钱,我长得不好看,我的孩子不听话,公司对我不公平......这些都是因为“我”。 | ||
+ | - 当自我不存在的时候,挂碍也就无所依存了。所有的束缚,都来自对自我的执着。 | ||
+ | - 当你明白自己是大海,明白自己是天空,只是看着念头的来去,这就是静心。 | ||
+ | - 你想要阻止某个念头,就产生了分裂,形成了对抗。你成了堤坝,不再是大海。 | ||
+ | - 如何是降伏其心?能看见自己的各种习气和模式,不被其带走,就是降伏其心,这就是修行。 | ||
+ | - 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并且改变它。 | ||
+ | - 改变心相续,也很容易,只要你能及时“看见”。 | ||
+ | - 看! 你看见了念头,也中断了念头的连续,这就是在生活中修行。这里关键点是你能看见自己的念头,能及时“看见”,这就是觉察。这是一种能力,可以练习的能力。 | ||
+ | |||
+ | 6、日行一善:帮助隔壁公司大姐清理玉米杆。 | ||
+ | |||
+ | 7、修行感受:我不想错过每次船长直播,执着拣树叶。 | ||
+ | |||
+ | 8、作业登记:已完成 | ||
+ | |||
+ | 9、求助船长: | ||
+ | |||
+ | 我看见我想在群里回复,把登记作业当作一项作业内容记录一下就不会忘了, | ||
+ | |||
+ | 可是这样就算被念头带跑了?所以不应该跟随? | ||
+ | |||
+ | 我好像学傻了,很多时候不知说还是不说?包括别的群 | ||
+ | |||
+ | 求助船长@和境评 | ||
+ | |||
+ | <color # | ||
+ | |||
+ | 有点学傻啦~ | ||
+ | |||
+ | 自我不就喜欢痛苦,拧巴,纠结,证明它的存在嘛。 | ||
+ | |||
+ | 觉察是看见念头,回到当下。就这么简单直接~ | ||
+ | |||
+ | <color # | ||
+ | |||
+ | 我经常在纠结里看不见,然后又被带着编故事 | ||
+ | |||
+ | 船长你今天一点,我清醒点了@七夕 | ||
+ | |||
+ | <color # | ||
+ | |||
+ | 当下正发生的每一刻每一件事每一句话(身语意)~ | ||
+ | |||
+ | a.即刻看见了有自我的习气/ | ||
+ | |||
+ | b. 没有自我的习气/ | ||
+ | |||
+ | 如何能让自己在顷刻间看见当下发生中到底有没有自我或者自我的执着呢?就是不断的练习觉察,实践觉察 只在当下。 初修行阶段,有时候当时没看见自我的习气而行动了,事后才看见,看见那一刻也即刻安住在当下,回到当下,不跟随不评判过去,不编故事去未来,只在当下,不挂碍。 下次这个模式来了,比上一次更及时看见不就好了。 | ||
+ | |||
+ | 不要演觉察,表演看盯挖改,表演看改,为了作业而改,为了履行修行任务而改~ 一切要向真正的自我心上下功夫,真的要逆流而上行进,而不是飘在水面漂一会。 | ||
+ | |||
+ | ---- | ||
+ | |||
+ | **[[target=blank|csz: | ||
+ |
csz/xihan/zuoyeji/myb250503.1747832463.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5/21 21:01 由 xi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