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xxj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 |||
csz:xxj [2025/01/08 18:41] – xingzhe | csz:xxj [2025/01/08 18:43] (当前版本) – xingzhe | ||
---|---|---|---|
行 21: | 行 21: | ||
台湾的圣严法师说,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去打倒我们的,侮辱我们的,或者说对我们不好的这些人,他们是逆行菩萨。 | 台湾的圣严法师说,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去打倒我们的,侮辱我们的,或者说对我们不好的这些人,他们是逆行菩萨。 | ||
- | 第22个口诀:不离菩提道。就是我们被干扰了,我们还是能到这条正路上。 | + | 第22个口诀:**不离菩提道**。就是我们被干扰了,我们还是能到这条正路上。 |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真诚,我们不能表演。 |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真诚,我们不能表演。 | ||
行 39: | 行 39: | ||
第四,受扰亦能行,就是不离菩提道,即当我们自己出现一些情况后能及时地回归正道。 | 第四,受扰亦能行,就是不离菩提道,即当我们自己出现一些情况后能及时地回归正道。 | ||
- | 第23个口诀叫修心三要,即守二戒,不狂放,修忍辱,就是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去修行,把它作为我们一个真正的生活方式。 | + | 第23个口诀叫**修心三要,即守二戒,不狂放,修忍辱**,就是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去修行,把它作为我们一个真正的生活方式。 |
同时,我们修行又不能把它作为修心的借口,真正的修心一定是融入我们生活中的,不是我们要装成一个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人是特别圆融的,随顺的,是没有自己的。 | 同时,我们修行又不能把它作为修心的借口,真正的修心一定是融入我们生活中的,不是我们要装成一个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人是特别圆融的,随顺的,是没有自己的。 | ||
行 54: | 行 54: | ||
- | 第24个口诀,安住本位。在另外一本书上的翻译是说是改变态度,持之以恒的改变态度,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理由来维护自己,会有一些时候会为自己考虑,特别是在家里头,或者说遇到一些公共场合。安住本位的意思就是,赶紧让我自己把这个事做了,不给自己一个偷懒的机会,就是改变以前我们习惯的一个态度,就是让别人轻松一点,我们自己多付出一点。它的原理还在于他人比自己重要。要记住的原则就是,我们要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 | + | 第24个口诀,**安住本位**。在另外一本书上的翻译是说是改变态度,持之以恒的改变态度,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理由来维护自己,会有一些时候会为自己考虑,特别是在家里头,或者说遇到一些公共场合。安住本位的意思就是,赶紧让我自己把这个事做了,不给自己一个偷懒的机会,就是改变以前我们习惯的一个态度,就是让别人轻松一点,我们自己多付出一点。它的原理还在于他人比自己重要。要记住的原则就是,我们要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 |
- | 第25个口诀,不应说缠枝,就不用说别人的缺陷,就是别人的这种弱点、缺陷,我们尽量不要说,特别是有一些身体残疾的,那我们更不要去说,还有一些可能他确实在某某些方面做得不好的,我们也不要总去提。 | + | 第25个口诀,**不应说缠枝**,就不用说别人的缺陷,就是别人的这种弱点、缺陷,我们尽量不要说,特别是有一些身体残疾的,那我们更不要去说,还有一些可能他确实在某某些方面做得不好的,我们也不要总去提。 |
- | 第26条,不思他人过,就是不去想他人的过错。不思他人过的原理其实挺深的,当我们把别人的过错想过一遍,其实就是我们把他的过错又做了一遍。对方的过错也只是我们的一个念头,或者说我们的一个判断,一个印象。我们自己又做了一遍,其实是我们自己也在犯错了,这就是我们的投射,培养了我们自己的嗔恨。 | + | 第26条,**不思他人过**,就是不去想他人的过错。不思他人过的原理其实挺深的,当我们把别人的过错想过一遍,其实就是我们把他的过错又做了一遍。对方的过错也只是我们的一个念头,或者说我们的一个判断,一个印象。我们自己又做了一遍,其实是我们自己也在犯错了,这就是我们的投射,培养了我们自己的嗔恨。 |
当我们想到别人不好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记起来,我要不思他人过,可以提醒自己,我要多记他人的好,或者说我们想想自己的过错,我有什么?我自己有什么资格去评说他人的不好呢,我自己都差成这个样子了,我们还天天想别人的不好,我们没这个资格,再说了,人家还有很多那么好的优点,有这么一点缺点怎么了? | 当我们想到别人不好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记起来,我要不思他人过,可以提醒自己,我要多记他人的好,或者说我们想想自己的过错,我有什么?我自己有什么资格去评说他人的不好呢,我自己都差成这个样子了,我们还天天想别人的不好,我们没这个资格,再说了,人家还有很多那么好的优点,有这么一点缺点怎么了? | ||
- | 鸡汤和修行的区别:看是不是对治我自己的一个执着点,或者一个烦恼,如果是这样的,那就是修行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增强我们的执着的,那就是鸡汤。 | + | **鸡汤和修行的区别**:看是不是对治我自己的一个执着点,或者一个烦恼,如果是这样的,那就是修行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增强我们的执着的,那就是鸡汤。 |
- | 第27,清净烦恼,在别的地方翻译叫先净重烦恼,就是先清净我们的重烦恼。我们自己最重的烦恼是什么,我们去想一想,我们先对治这个,就不要在小事上去墨迹半天。 | + | 第27,**清净烦恼**,在别的地方翻译叫先净重烦恼,就是先清净我们的重烦恼。我们自己最重的烦恼是什么,我们去想一想,我们先对治这个,就不要在小事上去墨迹半天。 |
- | 第28,断却果求,就是断却一切回报,就是不想回报的事。因为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降服自心,我们真的要去求的是我们自己这个烦恼的减少。 | + | 第28,**断却果求**,就是断却一切回报,就是不想回报的事。因为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降服自心,我们真的要去求的是我们自己这个烦恼的减少。 |
以为自己懂了很多,正是无知的体现。 | 以为自己懂了很多,正是无知的体现。 | ||
- | 第29个,叫舍我执之毒,我们经常会用修持无我的方式来建立自我,就是用放弃自我的方式,来打造一个另外一个形象的自我。我们觉得自己修行很好了,我们比别人都强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这个傲慢就出来了。当我们自己有一些这种念头出来的时候,我们希望让别人知道的时候,那我们就闭嘴。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我们就觉察。我们所有执着的对象,其本质都是不可执着的。 | + | 第29个,叫**舍我执之毒**,我们经常会用修持无我的方式来建立自我,就是用放弃自我的方式,来打造一个另外一个形象的自我。我们觉得自己修行很好了,我们比别人都强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这个傲慢就出来了。当我们自己有一些这种念头出来的时候,我们希望让别人知道的时候,那我们就闭嘴。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我们就觉察。我们所有执着的对象,其本质都是不可执着的。 |
为什么老师状态会不错,窍诀是老师每次在讲课之前,都会祈请上师的加持,所以老师会金句频出。我们们没有正式皈依上师的,或者说跟上师之间这种联系不那么紧密,我们可以去祈请观音菩萨加持,去提请佛陀加持,其实应该是一样的。我们要真正去理解了以后,就知道它不是迷信,它真的是能够让我们的觉性显现出来。 | 为什么老师状态会不错,窍诀是老师每次在讲课之前,都会祈请上师的加持,所以老师会金句频出。我们们没有正式皈依上师的,或者说跟上师之间这种联系不那么紧密,我们可以去祈请观音菩萨加持,去提请佛陀加持,其实应该是一样的。我们要真正去理解了以后,就知道它不是迷信,它真的是能够让我们的觉性显现出来。 |
csz/xxj.1736332898.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1/08 18:41 由 xing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