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zebi:tkyfw:spbj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泽碧船长预备之热身周视频笔记

一、《修行的七个忠告》

【修行进步的标志】

  1. 负面情绪很快会过去
  2. 看不顺眼的、听不顺耳的少了
  3. 家人、身边人说你有明显变化了
  • 绝大多数人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所以修行需要有自己的老师,老师看问题的角度与常人不同。

【修行的七个忠告】

  1. 要把修行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至少和赚钱一样重要,最好能当成比生命还重要的事:
    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如果我有一个修行成就的弟子,你就是把北京城都给我,我也不换;
    没有修行,你的一切追求都是虚幻漂渺的,修行会让你看清真相,甚至成为真相;
    zebi:没有修行,生活一团糟,每天疲于应付,活着有什么意趣?
    有了修行,连走路吃饭呼吸都会变得有趣;修行是往后余生中最重要的事;

  2. 要相信
    相信老师:老师受过戒不会打妄语,说的话都是自己的真实体验,自己验证过的;不要质疑老师的做法;
    相信方法:这个方法不是蓝狮子创造的,是古老的方法结合了现代生活,按照这个方法去练习,你会体验到空性;
    相信自己:老实听话就行,每个人都是自性圆满的,和学历财富外貌都无关;
    从天空营毕业的人已经超越了世俗中99%的人,你看见世人被按钮控制;真正厉害的人没有自己,怎么说他都行;
    zebi:相信方法和相信自己,都是相信老师;或者也可以说,因为相信老师,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所以相信方法相信自己;
    也可以因为相信自己而相信老师;总之,信任是一种力量,一种能量,一种你愿意放下自我之后的一种选择,也可能,是一种智慧;

  3. 要保持初学者的心
    初学时都很有热情的,慢慢地放弃的人会多;懈怠的人很多;没人要求你,全靠自己精进;
    不能只当一个旁观者,一个看客,好像懂了一些道理,会免疫,不如不知道呢;
    zebi:初学者热度很高,难得的是坚持这个热度;我有很大的三分钟热度的习性;
    知道要保持,不过该怎么保持呢?我想第一条最重要,或者说,见地最重要;
    当你真的把修行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时时刻刻,那就不会忽冷忽热了吧?
    我们的每一个当下都是选择的结果,而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根本原因就是价值取向,哦,也有习气难改,惯性的力量;
    所以,螺旋式上升,不急不徐,稳步前行;

  4. 要坚持修行
    短期可以对治情绪;中期可以生活自在,挂碍很少;长期可以获得解脱,成佛做祖;修行是一辈子的事;
    zebi:坚持,我想,只要有了人生主线,坚持是自然的事;当你知道为什么活着,就不需要坚持;
    当然,这也许是傲慢;因为,毕竟,人人都会怠惰,会松懈,但即便如此,总不会比不修行更差吧?
    我看见,这也许是我的狡猾的自我为自己的怠惰找借口呢!
    现在的泽碧,是在坚持,每天一点点,放慢,放松,放下,每天一点点,坚决不离开;

  5. 从生活细节处实践
    把觉察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去,不是把笔记做得多漂亮,否则不如不学;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会如冰之将释,习惯会慢慢地改变;再好的方法,重点应用在座下修;
    zebi:学而时习之;
    这个细节处,意味着时常提起觉察,也就是老师提倡的每天一百次即刻觉察,
    把生活融入觉察中,尽可能时时刻刻都在觉察中,啊,感觉这样离成佛都不远啦,哈哈哈

  6. 要多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违缘
    修行是要放下自我,自我是我执的综合体;多去熏习,多去做小七,多去做作业;
    zebi:这点我做得还不错,只要是老师的课或者能见到老师出现的地方,我都会在的;
    老师的分享也会反复观看,以前会粗放些,现在,会记笔记,会看老师的表情,我感受老师的心情;
    也会远离以前的朋友,四海之内可能皆姐妹,身边却不见得是同道人;

  7. 要给自己的修行定一些原则
    例如:无论状态如何,一年内每天打坐至少20分钟;一年内七哥的分享都要去听;十不求行,不生气;
    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一些能做到的;有几样功课,每天一定会做;对治自己的习气;防止退转,对治懈怠;
    zebi:现在的泽碧每天在wiki上记录修行作业,按照老师的要求,每日完成330功课的基础上,静坐60分钟以上,发愿10分钟,
    诵读《道德经》一遍,即刻觉察60次以上(六月目标70次);
    另外还有继续做小七,准备船长认证前的学习;

二、《在生活中修行的目的》

  • 修行不是学知识,要把修行的这些道理融入到你的生活中、言语中、血液里,

【在生活中修行的目的】

  • 修行不是为了让你做一个好人,幸福的人,快乐的人,积极心态的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好的人,为什么?
    很多课程是让你做一个更美的梦,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是一般都做不到;
    因为培训而真正彻底改变的人,基本上没有,真正被改变的是培训老师,因为培训而发财了;
    如果抱着这个目的来必经,结果也会是一样的;
    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快乐;我们不幸福的原因,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幸福;
    我们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孩子听话;当你追求成功时,失败一定会来的;
    圣人讲的道理听上去常常是矛盾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我见过很多高收入的人,但没见过哪个家庭美满幸福没有烦恼的;
    每个时代都有圣人也有愚昧的人,每个时代的智者都在讲同样的道理,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相通的;
    每个时代的蠢人也做的一样的事,就是和智者说的相反的;
    人不经历生活中的苦,很难走上修行的路,被骗点钱不好吗?
    zebi: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我们那么愚蠢,因为我们不肯学习圣贤;
    圣贤的话早就摆在那里,可我们自以为是,被贪嗔痴慢疑遮蔽了双眼,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一切的过往都是为了成就今天的我,一切的当下都是为了成就未来的我,我,只为当下负责,不为过去悲喜,不为未来焦虑;

  • 修行的目的是让你醒来,是让你看到真相
    每个人都活在梦里;“梦”是一种比喻,比如有些人的世界里七哥很厉害是个智者,另有一些人的世界里七哥是个大忽悠是个骗子,
    你看见的世界是你定义的世界,可能完全是对立的,所有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夫妻一定会产生矛盾;
    你构造的梦境和别人的梦境也是不一样的,你的过去的经验、见识构建了你的世界,
    所以和任何人在一起都一定会有冲突,除非是和一个修行人,
    修行人的世界是一样的,因为修行人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在修行人的世界可以接纳任何人的世界;
    真正陷入情绪中的人,是会排斥这个情绪的,“能量低”是因为一直想让这个状态过去,所以一直过不去,排斥它的时候,你在给它能量;
    修行不排斥痛苦,不追求快乐幸福,而是超越幸福快乐痛苦的;
    being the sky,or,become the sky,你本是天空,不必成为天空;
    当你状态不好或很好时,都要提醒自己,我是天空;
    你与几年前早就不同了,因为以前没学会觉察,你要抓紧体验,不要错过;
    你去好好体验情绪的时候,你已经在跳出情绪,你在包容,你已然是天空;
    你对细节的体验有了深刻的感受,你在和别人沟通时会很快很容易把频率和对方调成一样的;
    你只要在起情绪时提起觉察,就会很容易跳出情绪,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当你学会觉察之后,你不会害怕陷入任何情绪中,因为你随时可以出来;
    zebi:盲人摸象,每个盲人都觉得自己摸到了真相,可是真相很大,需要跳出来才能看全;
    修行人便是回到原点,不断打开角度,直到没有角度,直到可以包容一切;
    不抗拒不排斥不评判不跟随,如如不动,心向往之,却还是不要向往了,当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做好当下的事,就足够了;
    深刻地,细致地,真正地,进入到对生命每一刻的体察当中,像一只微型探测器进入到身体,突然真正理解了“像研究神经病人一样研究自己的情绪” 这句话;
    不会害怕陷入到任何情绪中,就不会变成魔鬼,不会变成蠢货,这样的感觉真好,又要心向往之了。

三、《苦从何来?欲望和自我的关系》

  • 真正的修行人会体会到喜悦,狂喜,和普通意义的快乐不同,喜悦没有反面法喜充满,没有反面,没有原因,没有条件(有条件的快乐都是假的)
  • 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是修行人,嘴都合不上,连续几天,看见任何人都想笑,都面带微笑
    zebi:真的,我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什么都很欢喜,看到山,看到云,看到花,看到草,看到小孩,看到老人,看到万物,感受自己在生机勃勃地活着,感受一呼一吸,内心欢喜,嘴角上翘

  • 生活的表象是苦的,但佛法不是消极的,反倒是最积极的一个法门
  • 虽然佛法说众生皆苦,但又说每个人都能成佛
  • 只有佛教,你说你想成佛,会被允许和称赞
    zebi:这也是佛法的智慧的体现

  • 人的世界是由欲望组成的
    zebi:是的,人时刻被欲望的魔鬼吞噬着,欲火焚身,六道轮回中
  • 一个欲望会产生另一个欲望,满足欲望的当下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暂时没有烦恼
    zebi:是的,一个欲望满足了,下一个欲望就产生了,去追求欲望的满足是个伪命题,欲望是永远不会被满足的
  • 很多优秀的人最后都走上了修行路
    zebi:比如七哥比如黄胖儿比如必经很多优秀的同学
  • 看到别的同学进步很喜悦,但他不进步你也不会痛苦,这种喜悦是真的,别人不快乐时我们不会痛苦,可能会掉泪,那是因为慈悲
  • 真正的快乐不是有条路你可以走过去,而是自然发生的
    zebi:就像真正的爱,真正的尊重,也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不必追求快乐,让它自然发生

  • 生活中的苦和烦恼从哪来?在于欲望,而欲望是自我的保护,对自我的执着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 消除对自我的执着,就消除了生活中的苦

  • 什么是自我?自我是所有过去的记忆和经历的总和,这个定义也不究竟,因为自我是一个虚假的概念
  • 我们平时很看重这个身体,但其实更看重你的精神部分,比如比起说你身体病了,你更介意别人说你精神病了,你会更接受不了
  • 我执是对自我的认同
  • 怎么消除我执?去认识你自己
  • 欲望总是对你做出虚假的承诺,你要及时看到
    zebi:欲望就是个大骗子,骗你不断地满足它
  • 当你完全认识了自己,你就无我了
    zebi: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修行,修行是要去掉我执要在心上下功夫,去掉我执的办法就是认识你自己,推论:人生只要做好一件事————认识自己

  • 修行,在选择方法之前,要反复验证,确认后,就不要怀疑了;如果你有水平去判断对错,说明你的水平比老师的高;一旦认定这个法门,就坚定不移;不理解的可以暂时放一边;这也是信任
    zebi:确认之后就不再犹疑,信任老师信任方法信任自己
  • 自我有多顽固呢?不懂修行的人没有能力控制自己
  • 想过河的毒蝎子在河里把乌龟毒死了,即使知道两个都会死,因为没办法控制自己
    zebi:哈哈哈因为蝎子没修行

  • 欲望还有一个特点:没有尽头(穷小子一点点变成有别墅有豪车有司机有保姆的人后,决定不再赚钱了,穷老爸说不能离职,至少要挣够两个亿才能退休)
  • 为什么欲望没有尽头?欲望是一个轮子,前面后面永远都有人,永远没有尽头,所以有轮回,因为欲望才会掉入六道轮回
  • 放下欲望就站到了圈外,六道轮回之外

  • 认识自我越多,自我就越少
  • 当你向内求越多,你向外求就越少;为什么你会因为鸡毛蒜皮烦恼?因为你没找到人生主线
  • 当你内心足够丰盈,就会觉得外界的快乐很没意思;当你尝过伟大的快乐,你就会看不上现在追求的世俗的快乐;
  • 不用戒掉什么,会自已脱落的;就像你原来抓的石头,以为是钻石,可是当你发现那不过是块石头时,你会发现拿着挺费劲的,你会自动丢掉的
  • 生活的本质是苦的,是由自我引发的,对治的方法就是消除自我

四、《什么是觉察?》

  • 荷花自己就是夏天,春到枝头已十分。
    zebi:泽碧自己就是觉察,就是未觉悟的佛,哈哈哈
  • 什么是觉察?什么都是觉察。找觉察本身就是觉察。
  • 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并不究竟,谁知道?知道是不是发生?知道能不能知道自己?修行没有标准答案
  • 圆人说法,无法不圆。
    zebi:不是自相矛盾,而是圆融通达,是高维视角
  • 觉察无处不在。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不跟随,不评判。

  • 看见念头跑了,又回到当下,这样的觉察很难得。
    zebi:回来就好,每次看见,每次回来,都是觉察
  • 在吃饭中觉察,“美味”本身就是“评判”,当评判美不美味时,念头就已经被带走了;
    zebi:看见,只是单纯的看见,客观的发生,没有掺杂一丝主观评判的客观的发生
  • 感觉“有凉风”从耳边吹过,如果是“有风”,就更及时,觉察可以更近一步
    zebi:凉风,比风,多走了一步评判
  • 觉察可以越来越细微,从动作到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情绪,尽量让自己更及时地看见
    zebi:目标一露头,立刻干掉

  • 安住在当下,什么问题都没有啦
    zebi: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就是因为觉察太简单,所以太多人容易忽略它
    zebi: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能跳出情绪,已经在情绪之外,故事自然就停止了
    zebi:看见山,你已在山之外
  • 当你把觉知放在当下,安住在当下,担忧怎么会出现呢?
  • 担忧来自未来,可是未来没来;懊悔、自责、后悔、内疚都来自于过去,过去已经过去了
    zebi:不恋过去,不念未来,只在当下
  • 做好当下,该干嘛干嘛
  • 修行很简单,只要回到当下,所有情绪都来不了
  • 只要你会了觉察,只要你在那一刻看见,就是安住当下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一个真正想修行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修行人要把过去的一切抛弃掉,不再认同它们
    zebi: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勇士,敢于推翻自己的过去,敢于收拾废墟重新构建,没有推翻,哪来重生?

  • 你可以回到一个不安全的未来,对这个不安全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害怕的
    zebi:所谓生命所谓活力,都是不安全的,安全,是接近死亡的
  • 对于懂修行的人来说,得绝症又怎么了?生活还是得过呀,有那么恐怖吗?也是一种体验啊
    zebi:人生不就是一场又一场的体验吗?
  • 修行人可以接受富有,也可以接受要饭;可以接受健康,也可以接受疾病;只是一种经历而已
    zebi:丰俭由人,怎么都可以
  • 死人最安全,不用害怕死了,也不用害怕生病了
    zebi:哈哈哈,细想,还真是,这么浅显的事实,我们却视而不见,人活得还真是蠢那!
  • 活着,知道自己在活着,就都是不安全的
    zebi:哪一个生命不是历经无数次突破的呢?
  • 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只能接受一种结果;可是,结果并不是你能决定的;
    zebi:因缘和合,诸因得一果,可是人那!却想控制那完全控制不了的结果,人是多么自大呀!
  • 我可以接受我死的时候很惨,没人照顾,也能接受像老师说的“像野狗一样死去”,饿死也挺好的
    zebi:怎样都能接受,不忧不惧,坦然活着,精进修行,死在利他的路上,多好!

  • 真正的修行人可以超越这些问题,觉察是让我们去超越的
    zebi:超越,我理解,就是和问题不在一个平面了,高维视角,或者宇宙视角,可以看到世界的真相了,了了分明了,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 我们朝希望的方向努力,但可以接受一切结果
    zebi: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尽自己的力朝那个希望的方向走就好了

  • 自我有个特性:不让自己静下来。自我总是要让自己做点什么,不允许自己静下来。
  • 觉察自己的动作、念头,重视座上修和座下修

《不足歌》

作者:朱载育(明代)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
娶的美妻生下子,又思无田少根基。
门前买下田千顷,又思出门少马骑。
厩里买回千匹马,又思无官被人欺。
做个县官还嫌小,要到朝中挂紫衣。
不足歌,不足歌,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兮!

zebi:欲望是没有止尽的,欲望像一只恶魔,吞噬着人的身体和精神;
人穷尽一生,为满足欲望追求的一切,不过是虚幻的;
当你拥有了一,就会渴望二,待到拥有了千千万,你又想拥有万万亿,贪婪的本性何时停止过对外的追求?
没有什么可以永恒,也没有什么真正属于你,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你”;
可悲的是,你拥有的同时就已经被拥有,你拥有的一切转眼就成了你的主人,你拥有的越多,你越是奴隶;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因为没有执着,所以没有挂碍,怎么样都可以,可不是大自在嘛!
佛陀放下王子的身份,放弃荣华富贵,去做一个觉悟者,传道于世间;
而我们还整日奔波苦,在追逐人家放弃的东西;
难怪老师说,我们这些愚蠢的人都在做着和智者相反的事,真是汗颜!

csz/zebi/tkyfw/spbj.1748186122.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5/25 23:15 由 ze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