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行一点总结 自度
此刻,脑子里浮现的是老师在深海班群里说的那句:修行,不是文字游戏,不是逻辑推理,是真刀真枪的事,是刀光剑影。
行脚一词在我脑海里很早就已存在,拜读高僧大德传记的时候对行脚,徒步有了崇高的敬意和深刻的印象,过去的大德们都是靠脚步走遍世界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他们不辞疲倦,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我心里深深地刻印着,更是有幸拜读了《虚云老和尚的足迹》大师的弘法历程,三步一拜朝圣五台山的事迹更是流转至今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遇到这样的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对于空明行,我很珍惜。
从开始报名,我便知道朝圣已经开始了,而我能为此做些什么呢? 为了筹备出行要用的钱,我放下对身份的认同,用最短的时间找一份对自己来说有点突破的工作,就是餐厅服务员。 去体验什么是像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当我拉着满车的垃圾走过时,众人会掩着鼻子避开,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可以做,我第一次体验到和垃圾为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工作上的劳累也让我突破了一些对身体的挂碍,老师说:身体是拿来用的,不是伺候的。由于不断的突破疲劳所带来的身体疼痛,才渐渐的体会到人的力量不是来自于身体,而是心念。这些体会在行走过程中是必经之路。在越来越靠近出发的某个阶段,我忽然体会到,菩萨没有一刻不在我身边提醒我,每一个进餐厅的客人、身边的同事、路上擦肩而过的行人,以及出现在我脚下的昆虫,他们无不是菩萨的化现来照见我的心念,我是否能即刻提起觉察看见他们,是否会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相应去回应这个世界。那一刻我才明白,朝圣已经开始了。
带着信念,带着敬畏,我不再悲叹我没有多余的钱坐高铁,我不再执着我的东西带的够不够,好不好。有评判的念头出来看见就好,脚步是坚定的方向。
行走的过程,我珍惜享受每一步路,偶尔还会出现就这样一直走下去也不错的念头!
有几个印象深刻的体会分享一下: 第一个是体会到观想:一个是观想供养,宁波的街道经常会遇到很多的漂亮的花,偶尔抬头就会看见美丽的花海,此刻第一念就是供养给诸佛菩萨,供养给老师,那个花海瞬间会开满整个虚空不断的延伸无止尽。我感受到无边无际。观想供养成了一路上的习惯。另外一个观想是观想老师,领队那天我观想着老师在我前面,我感受到我的脚步是稳定而庄严的。当疲惫,肩痛拖着我的身心我也会观想老师坐在我的肩膀上,我仿佛能听到老师说:你可以的。那一刻,我的身体是端正的,步伐是坚定的,心是无杂念的,只有一件事正在发生就是走路。我体会到信念的力量。
行走第一天,我边走路边观念头玩,大概走了一半吧,忽然意识到念头天马行空,无有止尽,看似我在观念头玩,实则可能是被念头玩了却不自知。那一刻我决心,看见即止,回到当下,感知脚步。反应的还不算太晚。之后的行程,脚步逐渐变稳。
第二天我带队应该是给了我此次行走其中一个礼物,在我不断被大梅姐拉住肩膀,减缓速度的时候,我看见自己有冒头的情绪,但我立刻知道有情绪一定有自我,认真的开始向内看,原来从带队一开始我就是慌的,我在意队员的评价,在意我在他们心中的印象,执着维护对船长的定义,执着对修行好的维护,有了这些在意便有了自我的评判,所以带队的速度是凭借自我对好坏的判断而前进,并非带觉知。通过大梅姐的多次提醒,随着觉知的频率提升,我似乎才找到了走路的感觉。步伐开始变稳,脚底如踩莲花变的轻盈。整个队伍的状态也随着领队而发生着改变。
在陪伴同学练习走路觉察时感受什么是同体大悲,第三天我自为是的牵起二姐的手,想通过自己的分享让她体验感知脚痛。但是当我牵起二姐手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到她是排斥的,我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问了问自己的初心后坚定的和二姐分享完我松开了她的手。同样的事情在第四天又上演了一次,我看到和觉在我前面走路时身体一直慌,我就过去按住她的肩膀,走了一段又坚定的把她的包要过来,然后自告奋勇的带着她感知脚下。我感受到和觉的脸色变了,很沉重,看着她的痛苦,我瞬间感觉到很悲痛。我想帮他们,到后来却不小心伤害了他们。回想到在杭州第一次见老师的时候为什么老师看着我们似乎很小心的主动过来和我们打招呼,那是害怕伤害我们的一种保护。我陷入了对自己的否定和不认可的悲伤中,中途休息时我找大梅姐聊天说了我的心事,大梅姐陪我静坐观一下自己的心,我看见了自己一直以来想证明自己的那颗哀求与委屈的心,那一刻我泪流满面,也是在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放下了一些什么,踏出去的路是勇敢的。
队伍在准备踏上跨海大桥进入普陀山地界之时,我们迎来了那场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我内心无比喜悦和坚定,我相信那是菩萨对我们的洗礼,雨水是慈悲的甘露,大风是从未摇摆的信念,雷声则是那坚固无畏之心。那一路我看着念头,感知脚步,感概人生不就那点事儿嘛,别轻看,因为人身难得,也别重看,因为那是一场虚幻。在这里我要非常感谢泽碧,她以菩萨之心接受了我的雨衣供养,当我看见自己这种为别人做点事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菩萨时刻都在利益众生她会觉得自豪吗?又是谁在自豪呢?当下我哈哈大笑,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平常心,没有定义,没有分别,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上普陀岛的那一天,礼拜观音菩萨的大佛像时,我以为我会泣不成声,然而那天我很平静,三步一拜拜到菩萨脚下,叩完头,一个人回到集合的地点。走在岛上的每一条路像是出游了很久回到了故居,踏出去的每一步路像是和无数回里的过去重合,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无以言表的悲叹,菩萨不厌疲倦的慈悲救度,那天下午,我看见身边的花花草草,飞鸟鱼虫都会很欢喜似乎和对方能对话,我开心着他们的开心,看着眼前的每一个人都渗透出欢喜的眼神似乎在说着:随喜你,欢迎回来。那一刻好像有点体会蓝狮子喜欢每一个人的这种感觉,无论他们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呈现,都只是喜欢。
行脚结束我们回到宁波的第二天,我送同学返程一波又一波,最后剩我一个人回到宿舍的时候,我一个人呆坐着,眼泪一直掉,我却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为何而哭,没有原因。在回到西安的第二天,所诵的经书后面写着几个字: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我好像有点感受,那无名的眼泪应该是:看破与放下。
这一段应该是大梅姐说的行脚后的反应。我感觉比较重要的一段状态。
《船长的外衣》 让我看见那个一直以来追求证明自己的模式。
从我在集合地点和同学们相见时,同学们时常表达出来的对船长的推崇让我有些不自然,但是很快好像适应着被同学经常喊在嘴边的名字和对修行的赞美及认可,记得那天还交了一个反思作业,表达惭愧的同时警醒着自己的傲慢心。但自我很强大,觉察不细微就会被学着修行的自我欺骗。这个欺骗在我行走结束回来写总结的时候才敢于承认。回想那些否定和评判:“同学带队嫌走的慢,同学走路不认真,同学太娇气,同学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就会评判小题大做”。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在意自己的表现,害怕自己不被认同。当他们升华为挂碍和情绪时我才意识到她们背后的意图是渴望:想追求证明更优秀的自己的期望,想维护好那个修行好,见地高的修行身份的自己,渴望被认同的自我模式。
人拼及一生大概和这个模式有关。这个模式看似好像很正常,经常出现,如果不仔细很容易被骗过。当我终于承认这一点的时候,忽然好像停了下来,不追求,不证明,生活也像被按了一个暂停的按钮。无用和毫无意义替换了我看待生活的方式。我从一个维护形象的方式到了一个全面否定自己的模式,沉默寡言不交谈,不找工作,不出门,不做功课,不早起,在船上服务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自信不耐烦的状态,追剧刷抖音摆烂一切都朝着“我就是无用的人”前行。忘了是哪一天翻看着七夕的wiki作业,被她的真实记录震了一下,似乎很久没有这样如实真实的记录过自己,大部分都是成功的表露自己优秀的记录,我早已忘了那个初心,不虚伪的初心。就连写这段文字的时候都扑捉到那颗想隐藏不想表露的心。典典,风平这个时候找到我,给我安排了小七工作,大梅姐也打来了电话问候了情况,我以为我解决了,我找回了那种振作的感觉。又开始接着找工作,接着做小七,但只持续了两天,我又退回自己的壳。第三天中午和评发来视频,我却不敢接,我发了被拒绝的面试通知截屏给她,让她不要催我找工作(这个举动应该挺伤人的,和评不会有催我的想法)第四天,我闭关了,为期三天。
断网的一瞬间世界都变得安静了,诵经,读书,打坐是我断网期间做的事。每天静坐大约2小时50分钟,做功课2小时,剩下时间就是读书和睡觉。挺难得的体验,我想以后我应该还会延长闭关的时间。昨天晚上我忽然升起一个念头:放下“自我”和“我的….”如果没有我和我的….让我一直挂碍的不就是这个吗?而修行的最终目的不就是消除自我嘛,没有我,只有众生,这不就是修行的最终方向吗?过去所有的否定背后都有一个期待被认同的意图,有期待就有自我,若无我,期待从何而来?这就是根源,让我痛苦纠结胆怯战战兢兢的地方原来就在这里,破我!放下我和我的一切!
修行需要勇气,因为要舍弃自我;退缩的强度越大,说明自我这个时候最明显,受到的威胁也越大,这个时候要继续前行。又回想起文章开头的一段老师的语录:修行,不是文字游戏,不是逻辑推理,是真刀真枪的事,是刀光剑影! 忽然想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修行? 本来想发给锦雯,刚打开对话框忽然看见:谁需要答案?哈哈,当下哑口无言。问问题不是问题,看见那个问问题的自我模式!因为真相不需要答案。豁然开朗!
看破-放下-再拿起,我忽然想起了布袋和尚,拿起的是什么?是游戏,是慈悲应世,是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