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jody:diary:jj:02离乡

第二个十年:离别 11岁那年,爷爷走了。 家里来了另一位苦命的女人,虽然也有儿女,但都不在身边。父亲让她叫这个女人:妈妈。

那后来时光,没有太幸福,也没有太痛苦。 可能因为她学会了一种能力,后来心理学上可以称为间歇性、选择性失忆的能力。 不开心的事情,记忆清除。

当然那段日子,应该有很多NPC! 首先,父亲从来不述说她生母的不是,最多,也就说过,曾有一次发现母亲的床头下面藏了一把刀。 父亲也从来没有限制她去见亲生母亲,但是会跟踪她,这个傻娃子,一度真以为父亲有天眼,见了母亲父亲都会知道,这可能会令父亲不乐,因此慢慢的,与生母就见的少了。

同时,她开始学习:如何把后母当成亲妈一样。 后母与她从来都是客客气气的,但其实,默默地在父亲那告她的黑状。 她挨过的打骂和下过的跪,大概都是那段日子里,那些黑状闹的。 那时候,12岁的孩子,能专心画画七八个小时是很难得的,但是,会被告黑状,说:人家辛辛苦苦做好饭菜,喊她吃饭,死孩子故意不来吃饭。 我后来想了一想,如果,我有个这样的一个死孩子,也许也会生气吧。 父亲有一次气的要打她,竟喊她自己去拿棍子。 她挑了根细棍子,还被旁眼人取笑了,旁人说,你傻不傻,细棍子抽人才疼呢。 挨了打还要被人取笑,真的挺委屈的。 其实后来,她也仍然分不清到底细棍子抽人疼,还是粗棍子抽人疼。 她也有气的时候,也有想过,一走了之, 后来盘算,钱可能不太够,所以做罢。 但我知道,她那时候,没有什么恨意。 因为每次父亲打了她,都会心疼的不行不行的,会过来仔细检查有没有受伤。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她自始至终都没经历上,每次都没在家。都是听父亲讲: 有个叔叔,认为父亲做了黑账,带了大刀、徒弟,到家门口,扬言要杀人铲平房子。 据说妈妈玩命守护,很是惊心动魄。

此时应该出现了第一个npc 隔壁的嫂子,看到她从一个活泼的孩子,逐渐变成哭哭啼啼的孩子时,对她说:当你觉得,有些话听着难受的时候,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多么神奇的一句话呀,菩萨的教诲是不是也是这样。 后来,当她被指责所有家里“不好”的事情,都是她干的坏事时,突然不觉得委屈了!因为,有些话,就好像听不见了,可以自己选择听什么! 从那时候,她就很受益于此,一直到后来很多年后,工作中,中伤和流言也很难伤得了她几分。 那精神状态,属实遥遥领先。

第二个npc,应该就是小学的班主任 那时候小学的班主任只比她大十岁,也还是个孩子呢,但是非常心疼她,会让大家唱歌的时候不要唱:妈妈再爱我一次。 班主任带她们去参加作文比赛,比赛题目是我是妈妈的( ), 她无奈写了,我是妈妈(无所谓的人)。班主任在收卷以后,特别担心的询问她情况,怕她感到为难,匆匆去看她交的作文,回来以后,已泣不成声。 那时候她还不知道,这又是一位菩萨,陪伴、守护了她整个小学五年。 就这样,在学校里,她几乎从来没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第三个npc,是后来成为忘年交的姑妈。 姑妈说:你的后母是过来和你父亲结婚的,不是过来照顾你的,你父亲对你这么好,你应该希望父亲过得好,那么,母亲只要对父亲好,你就应该知足了。 这话真的很救命的话啊,她真的没有怨恨过后母,即使在最后,后母在算计她,她并不知道,还一直想的是:后母的养老方案。 在她的印象里面,后母的花式的恶语中伤,不过是性格使然,毕竟后母基本没和她当面红过脸,她对后母的耐受度,后来也超乎了姑妈的想象。 姑妈和这位后母一起生活过一个月,姑妈回忆说,这位后母怎么能有这么多孩子的坏话好讲?外人不知道,还以为这孩子怕不是犯了天条啊,好像每句话都在说这孩子有很多问题、毛病,听的人都烦死了。 后来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天天想着另外一个人的不是,到底,谁才是被困住了呢?

第四个npc,是火车上的一个陌生姐姐。 其实很早的时候,她就开始去尝试表演,或者去想象后母,就是亲生母亲,只不过性格不太好罢了。所以很少向别人讲述往事。 但那一次火车上,那个陌生姐姐,让她忍不住托盘托出。那位姐姐告诉她,你有一个很了不起的父亲。像你这样的家庭,大多数孩子是没有可能上大学的。 那个时候,他对父亲的敬爱更深了一层。

第二个十年就快结束了。 她在与后母纠葛隔了三年之后,搬到学校去住了,再后来她就考上了大学,去往了巴蜀之地,距家两千余里。

csz/jody/diary/jj/02离乡.txt · 最后更改: 2025/04/01 15:03 由 j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