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lieke2303536:data:lieke-self-introduction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csz:lieke2303536:data:lieke-self-introduction [2025/04/07 14:40] lieke2303536csz:lieke2303536:data:lieke-self-introduction [2025/04/07 15:57] (当前版本) lieke2303536
行 34: 行 34:
 <code>一直在寻找“我的人生的意义”、“我人生的目标”、“只有我能做的事情”。 <code>一直在寻找“我的人生的意义”、“我人生的目标”、“只有我能做的事情”。
      
-  出走半生,答案没有找到,结果连“我”都快要丢掉了。</code>+出走半生,答案没有找到,结果连“我”都快要丢掉了。</code>
      
 泽碧同学说,自我介绍可以写自己的家乡、家庭情况、求学经历、工作经历......想了一阵,觉得好像写什么都不对。自己过了一个很“复杂”的前半生?有时会跟朋友们开玩笑,说把我的履历拆开来,能写出三份完全不一样的简历,外人还没法把这三个人联系在一起。例如我是: 泽碧同学说,自我介绍可以写自己的家乡、家庭情况、求学经历、工作经历......想了一阵,觉得好像写什么都不对。自己过了一个很“复杂”的前半生?有时会跟朋友们开玩笑,说把我的履历拆开来,能写出三份完全不一样的简历,外人还没法把这三个人联系在一起。例如我是:
行 55: 行 55:
 于是因为经常动手术,而且自己在学习上有一点点天赋,整个小学初中阶段我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个孩子以后肯定能上清华北大的”。然而,每一个“应该”背后都是苦的种子,更何况是比“应该”更加执念深重的“肯定”呢?于是整个童年阶段我都把考上清华北大作为自己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最终,这个目标在高考前轰然倒塌。 于是因为经常动手术,而且自己在学习上有一点点天赋,整个小学初中阶段我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个孩子以后肯定能上清华北大的”。然而,每一个“应该”背后都是苦的种子,更何况是比“应该”更加执念深重的“肯定”呢?于是整个童年阶段我都把考上清华北大作为自己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最终,这个目标在高考前轰然倒塌。
 ##青少年*小重山 ##青少年*小重山
-<code>原来并不是每个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code>+<code>和人差别有时比和狗之间还大。</code>
 高考(<del>失利</del>)正常发挥,自己最终去了武汉大学,按照自己的兴趣学的是物理。因为自己以前的人生目标已经崩塌,而小镇做题家在缤纷多彩的大学校园里又是那么的不起眼,于是四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郁郁寡欢。一度曾经沮丧到连游戏都没法玩,电视小说也看不进去,因为“热闹都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刚入校园那会,觉得“人生既没有意义又没有意思”,后来慢慢觉得“人生可能有意义,但没有意思”。直到最后考研考上了北大,填补了心中那个巨大的空洞,才算缓了过来。 高考(<del>失利</del>)正常发挥,自己最终去了武汉大学,按照自己的兴趣学的是物理。因为自己以前的人生目标已经崩塌,而小镇做题家在缤纷多彩的大学校园里又是那么的不起眼,于是四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郁郁寡欢。一度曾经沮丧到连游戏都没法玩,电视小说也看不进去,因为“热闹都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刚入校园那会,觉得“人生既没有意义又没有意思”,后来慢慢觉得“人生可能有意义,但没有意思”。直到最后考研考上了北大,填补了心中那个巨大的空洞,才算缓了过来。
      
行 63: 行 63:
 ## 中青年* 西江月 ## 中青年* 西江月
 <code>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code> <code>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code>
 +原本自己是打算研究生毕业后出国深造的,因为女朋友(现在的队友)临时反悔,于是自己匆匆忙忙开始找工作,最终进了一家互联网大厂,做管培生和产品经理。工作的前三年,因为机缘巧合,深得领导器重,升职加薪年年拉满。每天的工作内容也很轻松自由,三年来就没怎么加过班。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关注“鬼脚七”公众号,学习电商方面的一些知识。
      
 +不过人性就是这样,不管处在多好的环境里,总要给自己找些烦恼和对境。那会也经常觉得不开心,觉得自己很厉害,领导没有给我发挥才能的环境。以至于最后离职时,领导请我吃饭,我还泪眼婆娑地跟他说了一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现在想起来真是尴尬得要在地上扣出三室两厅了。 
 +   
 +在我刚开始找工作时,队友曾经说,只要我在国内,哪个城市都行。然而当我在北京发展一帆风顺的时候,队友却变卦了,说她不想离开浙江(她是温州人,在自己家的小公司工作)。我如果要留在北京,就只能分手。于是自己匆匆找了杭州的另一个大厂的工作。可惜因为自己跟《红楼梦》里的晴雯那样,“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同时也因为招我的领导急于换部门,导致我在新公司的工作特别不顺,自己抑郁了大半年,每天都倍感煎熬。最后选择了离职,去了温州的队友家公司工作。 
 +   
 +记得有句形容女生嫁错了人的话是“原本以为他能遮风避雨,结果风雨都是他带来的”。这句话放在我也有点道理。原以为回到了队友家公司,一方面能家庭团圆,把小家过好,另一方面还能跟队友一起接过她们家的小公司,两个人一起拼搏出一份事业。结果....向外求都是求不到的。于是在四五年后,当朋友邀请我去他公司继续做产品工作时,我选择了再次离开。同时在不间断的带娃过程中(两个孩子相隔三岁),自己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也下降得比较明显,每天都处于很沮丧困顿的状态中,于是在23年10月的一个晚上,打开了新手村的报名表。那会报名表里需要填“如果能消除情绪困扰,你愿意付出什么?”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填的是: 
 +   
 +<color green/lightyellow>  **“我愿意付出生命中所有的正面情绪,来换取没有负面情绪困扰。”**</color> 
 +##在必经*清平乐 
 +<code>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code> 
 +自己接触佛学其实也很多年了,陆陆续续地当做闲书来看,也不知道怎么实修。属于看着觉得“有道理”,实际生活时觉得“不相干”。在进入新手村之前,自己看了一本美国进化心理学家写的关于佛教思想书《洞见》,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为什么佛学理论是真的”。从心理学实证角度解释了佛学里的基本概念,例如“无我”“诸法皆幻”等等。看完这本书后,适逢《觉察之道》横空出世,顿时觉得这本书可以“科学修仙”“直入金丹境界”(玩笑话)。于是自己看了几遍觉察之道后,报名参加了新手村。然后毕业后,有退转,有懈怠,也有机缘巧合和俊池船长托举,这才磕磕碰碰走到了深海班。 
 +   
 +在摩鱼班预备营练习“慈悲之盾”的时候,有一次忽然想起了尘封已久的利他思想: 
 +  * 当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觉得帮助他人比满足自己更快乐; 
 +  * 当自己是个少年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生命是别人救下来的,自己这辈子要做个对他人有用的好人; 
 +  * 当自己是个青年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人生意义就在于,通过做出好用的互联网产品,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一点点。例如那会我会想,如果我付出一个月的生命来工作,让整个淘宝上的用户在操作时能省下1分钟,那我给这个世界多赚回了多少分钟的生命啊! 
 +  * 然而当我去了传统行业,接触了底层的拆迁工作、司法工作......见识了世态炎凉人性丑恶时,慢慢想法就变了。会觉得,就这样丑恶自私的人性,凭什么要我付出自己的人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   
 +也许,爱上概念里的“众生”“人们”很容易,但爱上每一个具体的人真的很难很难。 
 +   
 +现在,我希望自己在不断修行后的某一天, 
 +   
 +能够看着自己记忆深处那位热爱世间和他人的少年, 
 +   
 +对着他不断远去的背影, 
 +   
 +叫住他,跟他说一声, 
 +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 
csz/lieke2303536/data/lieke-self-introduction.1744008027.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4/07 14:40 由 lieke23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