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这些形式不重要,关键是要好好修行,止恶修善,发菩提心,广行利他。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zl老师
2025.3.21
黄帝内针(笔记)
医道正缘(笔记)
黄帝内针 第一章 传承概述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素问》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这是全部黄帝内针的要中之要,典中之典。也可以说,是全部黄帝内针的口诀
择善而固执之 《素问》 固执就是牢牢地抓住,就是不放弃。
黄帝内针第二章 法于阴阳 得于术数
三才
天有阴阳 人有阴阳 地有阴阳 生命是三凑六合而成
六经即三阴三阳,即中医体系的三才之道
三阴三阳说的是六气,六气比较通俗一点的表达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学术表达是:风木、寒水、相火、君火、燥金、湿土。
具体而言:
三阴即: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
三阳即: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三阴即太阴、少阴、厥阴
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
手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即: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足三阳经即: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医道正缘(笔记)
整个的大医之道简单说成两句话,就叫做“内修仁德,外治身心”
《梵网经》里就提到:“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
《药师经》里面,药师佛发的大愿是什么?他说:“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 病悉除,身心安乐。”
在中国古人认为,修炼其实是更高维度的东西。这是层层递进的:你修炼得不好,修炼得很差,你才需要养生;养生得很差,你才需要治病。所以它是一层一层的。
反过来说,治病是为了养生,养生又最终是为了修炼,为了成佛成道成仙,
为了达到更高维度的一种生命,是这样的一个目的,所以这个维度非常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