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xiaozhi:dyysxqx

09.第一要:首修前行

稍微闲聊一会儿,我们的丁风云同学真的也是挺幸福的,我其实在群里发消息之前,我跟他私自发过消息,我在跟他私自发消息之前,我其实是详细看到他的朋友圈的。其实都挺不容易的,然后这个丁风云同学,他遇到的这些事情,其实在社会上比较普遍的。上次也有一个咱们这个新手村的,有一个小伙子告诉我说,在兰州,好像有一个小孩十几岁,13岁自杀了。现在这个小孩儿,没办法,其实就像说的,可能更多的是父母的问题。这个社会就这么一个环境,让大家的这种压力,让大家这种焦虑,一种绝望、无助,各种都会有!其实挺难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这个社会需要有一些人出来做一些事情,我相信很多人跟大家或者很多人想法都是这样的,就是确实需要有人做些事情,但是很少会有人想到说为什么不是我去做。我们很多人都想着要去做些事情。但是他都是呼吁,他没想过说自己去做。我以前也是这样。某一天,真的我在想,那不是我,又是谁呢?对吧?

我们每个人有时候去抱怨这个社会也好,看见一些情况也好,其实说起来挺容易的,但是真的要自己做的话,还是不那么容易,还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所以咱们这些宣讲员,其实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有这种担当吧。咱们的慧珊同学对这方面的感触应该是特别深的。因为接触小朋友,接触了十几年。

我跟大家说一个例子,就是我一个邻居,以前我们家豆豆的同学,这小孩我特别喜欢。他今年也是读高中了吧?我为什么特别喜欢他呢?因为有一次我带他出去玩,我带他们几个同学一块出去玩,包括他和我女儿一起。那一天呢,刚好我女儿她不舒服。然后我就请他们去吃冰棍,是吧?每个人吃一个。但是我女儿那天就不能吃冰的。然后呢,我就给他们每个人发一个,就没给我的女儿发,然后我发到那个小伙子的时候呢,小伙子说我也不吃,我说为什么你不吃这个?他说如果只有豆豆她一个人不吃的话,她会很难受的,那我就陪她好了。那是上几年级,上四五年级吧,我当时觉得这个小朋友这个心真好,就是他看见别人可能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吃,所以他也不吃,其实他想吃,但是他不吃。我觉得他就是心特别地善良。

但是他们家的这种教育就是让我特别地担心,我觉得这个小孩被他们给教的,本来一个很好的小孩被他们教得不行了,现在应该也不至于毁掉吧。但肯定是,让我比较心痛吧。过了一两年,有一次他又到我们家来玩,我就问他,我说你以后的目标是什么?他说他要成为一个网红,要赚很多钱,要么就像马云一样。我当时听了以后,反正我心里边挺不是滋味的。就是他的理想,他要做的像马云这种,或者当个网红。

然后他们家是属于对小孩管控特别地严。然后甚至在家里会装监控摄像头,小孩会自己临时离家出走,他出走,他又不敢走远,他就在那小区里边躲着,然后躲一段时间以后,他又找一个比较明显的地方,让他爸妈找到。我觉得真的这个世界,我觉得挺可惜的。

其实有时候我们去想,就是现在社会上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看见别人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我们又会看见自己存在很多问题,对不对。然后我们自己存在的问题呢?其实自己陷进去以后,还以为是别人的问题,对吧。

就像我今天在群里说咱们俊池同学一样。俊池同学那天她的觉察练习。我当时看了以后我就有这个想法。大家可能有好多人没看过,简单说一下。因为她的儿子找女朋友了。然后他婆婆,就是这个儿子的奶奶说要请他女朋友第一次到家里面来。所以呢,奶奶先打电话,然后再让他们父母两个人都打电话给那个女孩,让她过来。就是三个大人请,对吧。这不相当于挺客气的,但是咱们俊池同学呢,接到这个任务以后呢,心想这是什么人呐,还要三个大人请。一个人请不行吗?为什么要三个人请?她是什么身份呢?对,我们俊池同学就不服气,你看其实从这里边反映出来很多很多问题,很多现象。就是我们把自己看得特别重,这是一个特别明显的问题,我们把自己看得特别重。当你把自己看得特别重的时候,稍微别人有一个什么事情,你就会跳起来,因为她没尊重我。她说话对我不客气,我这个地位,她要进门了,我还是她婆婆呢,凭什么让我这个婆婆和公公还要请?一个人请还不行,三个大人请,就是只要把这一句话一说出来,其实就可以反应,我们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所以这就是我执特别重的一个特别明显的体现。当时我看俊池后来又把这个事情,她不只是自己想不通,她又跟她先生说了。她先生说其实一个人请就够了。那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先生是顺着你,不想跟你争论对吧,一个人请就够了。但如果他稍微心想,不就打个电话,对不对,那是给你儿子面子多好。这个让她觉得受到重视,这不挺好的吗?但是他不想让你生气,他就顺着你。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自己如果把自己看得太重的时候是很难出来的,对吧?是很难出来的。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觉察的点,我还是这个观点,范二问的这个问题问得挺好的,范二你问这个问题还是在表象,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迎合他?不是迎合他,我们也不是说要让我们在他们眼里显得特别卑微。是说我们能不能够不把自己看得这么重,我们把自己可以看得特别小。就像我们有时候去发现别人问题的时候,其实也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

今天大梅的觉察挺好的,大梅说她跟别人打电话的时候,别人有些东西并不乐意,对她不尊重。其实这个觉察也你要觉得到了以后,它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你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你可以跟他打完电话以后对这个人的评价说,这个人不太懂得尊重别人,他性格上面可能有这么一个小的现象。

对于我来说,我不至于会因为这个生气,就是我因为这个生气和我看见他的问题,这是两码事。

大家不要觉得我是在闲聊,我们课程已经开始了。我们课程已经开始了,就像我写文章一样,我前面写了那么多闲话,其实不是闲话,我没有必要去跟你扯这些闲话,看上去是闲话,但是实际上它是正文。所以我们去看,我们去尊重别人,或者我们把自己的地位放得低,不是说我们要去迎合他。是要我们对治我们自己的那个执着,就是要我们对治我们自己的执着。所以我之前说过很多次,重复过n遍的时候,我说加入必经之路不是让你成为高尚的人,不是让你成为更善良的人。可能有的人不一定听得懂,就是可能听懂的这句话,但是他不知道真正其实在说什么,就是我们最后做的这个结果可能是那个样子,比如说我经常会跟大梅聊完以后说,大梅你去跟谁道歉去。我不是要让大梅真的在别人眼里是一个特别谦虚的人,是说她只要敢去道歉,说明她自己内心里边真的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就是把她的执着真的放下了。对吗?

让你道歉,不是别人需要,是你需要。所以其实我最近还有一个体会给大家分享一下,可能不一定对,因为我看过那么多人解读老子的时候都没看过这一条,但是我最近发现越来越明显,这老子里边有一句话叫“反者道之动”这么一句话,就是那天我想起来就是反者道之动。就是我以前没有特别地深刻地理解,我没觉得这句话怎么样。

大家可以去查一下,反者道之动还是叫什么?反正它就是一个反字,有人说通返回的返。我现在的感觉其实不是的。就是真正修道,你会发现跟我们日常行为是反着的。就是你要想修行,跟你日常的一些行为是反着的。你说我们去追求事业,追求名利,你要想修行,对不起你要放下。你要放下,反者道之动对吧,你要放下它,那这个时候反而你可能就能够做好。你看别人都说做个好人做个什么,我们也不是要干这个,我们需要去对治我们自己的这个我执。所以“反”可能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反。

这个当然了,这个理解不一定对。因为我确实没看见别人这么解释过,就是我最近这段时间我总是想,我会忽然想起这个词,你看我们以前说,我说如果你想要积福报,那你就内心里边不要想着要去积福报对吗?如果你想要去积福报,你就不要想去积福报,对不对。你想要名利,那你就不能求名利,就是这样。所以它都是反着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反者道之动,会在我的这个头脑里面它会出来,就是我们真正修道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反过来想一想,其实是一个口诀。当你说俊池,她如果在想,凭什么还要我们三个大人去请?好,如果她想到这个,立马意识到,反者道之动,那既然正常情况下边不需要三个大人去请,那我要想修行的话,我就三个大人去请,我还请几次,对不对,那不挺好的。这个其实也算一个口诀,对吧。

我们前面的这部分先跟大家简单做了一个沟通,我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同学,我们现在有41位同学。大家这些作业不用太去纠结咱们的燕金同学有没有给你记录正确?

然后反正你要去闲聊再去请。对吧,越客气,告诉你,真正的强大是示弱。不是在那等着,然后让媳妇过来给你敬杯茶,只有真正不强大的人,才会表现出来,自己很强大,对不对?我们家小孩有时候你要说他不行,他说我行的,我真的行的,表演得特别行。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不行,但是你越说他不行,他越要表现他行,他内心里面知道,他不希望别人说他不行,真正行的人,那你说我不行,对,我就是不行。我可能比你说的还差,这才是真正强大的人。就是因为你表现出来不行,无所谓的,对吧?

那我们回归到我们的正题,好吧。我们正题叫《修心七要》。《修心七要》它的来历,相信大家在看书都已经知道了,就是咱们以前也提过了,咱们阿底峡尊者从印度大概是在十世纪末十一世纪初吧!那算是公元900多年的时候,然后他到了藏地以后,他其实就是修行真的很厉害的,他带了个弟子。

《修心七要》的起源

他带了很多弟子,里边其实有一个弟子很厉害,叫仲敦巴,他怎么厉害呢?因为他最后开创了个教派,叫噶当派,噶当在藏语里边的意思,其实就是说话,说话的这种教言,就是用这种语言、用这种命令、用这种口诀的方式来传教。然后这噶当派呢,基本上他不罗文字的,也不叫不罗文字,就是他们,他们不搞什么经典什么的,他们搞的就是师傅传徒弟,就相当于老祖母的方式,给你传个口诀,就这种方式。

仲敦巴他开通这个教派以后,也带了很多弟子,应该不是他的弟子,可能是徒孙或者是徒孙的弟子。这里边有一个人叫杰哇噶·义西多杰,就跟咱们徐建多杰一样的,这个多杰就是金刚的意思,义西是智慧的意思,智慧金刚。就他干了一件事儿,他干了什么事儿呢?他就把这个修心,就是他的师父们传下来的这个修心的口诀,他就把它记录下来了,他记录下来了,总共是59句口诀,它不只是记录下来,还给他分门别类,给他分成了七个,就叫《修心七要》,《修心七要》就一直传承到现在,1000多年了,一千多年吧,一千年出头。一直到现在,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都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菩提心的这么一个法门,很多人闭关都是拿这个修,这个是必须要修的。

我们用的这个版本,是咱们这个创巴仁波切在美国做的这个演讲,咱们有好多同学已经看了,这个创巴仁波切的这种经历也是非常特别的,他本身这个地位也很高,后来出了一个车祸以后就还俗了。因为他在英国上大学了,后来还俗了,就娶了戴安娜。他那会儿二十多岁,娶了一个十六岁的姑娘,后来这个英国人,当时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叛逆,开始有了些非议,他就到美国去了,就开始在美国弘法。其实他的经历比你们看见的会更加疯狂,以前我也听说过一些,他是非常疯狂的一个人,这疯狂到什么程度呢?可能就真的会用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弘扬佛法,比如说搞一些聚会的时候,他会把所有的人的衣服全部脱光。创巴仁波切的这个行为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但是他确实也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对,我们这个小澜同学,也对创巴仁波切比较了解,好像小澜同学认识创巴仁波切的转世,就这一世的创巴仁波切。然后,他在美国做了很多这种,相当于禅修的一些工作,其实也不是弘法,也不是让很多人一定要皈依佛教,它是开办的这种禅修的学校,香巴拉。

《修心七要》的三点要求

咱们这个《修心七要》,就是这里边非常重要的一门课,这也是他讲的。所以,我们今天去学这个,会有三个要求,我跟大家提三个要求,第一个,你除了要认真听我讲,你还要认真看书,因为这个书,虽然你买的,可能我们是打印的也好,影印版也好,但是这是相当于这种大德,他开示的时候做的这种记录,所以你认真地听,然后认真地看书,像这种书我一般都会看几遍的,里边偶尔会有一句话就会对我触动很大的。这个没关系的,像这种书值得,今天看就像他在跟你去讲一样的。第二个,就是这里边的这个口诀,你都要应用到生活中去,而且是经常的应用。例如说我们之前讲过一个口诀,叫不另有所图,所以你要去时刻就想到说,我今天这句口诀,我要去提醒一下自己,我今天做事情,我不要另有所图,我要更加纯粹一点。这个口诀应用到生活中去,要经常应用。

所以,我觉得就这一点特别地重要,这一点比我们其它的几点是里面最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如果你只能随便听听,你没法去做练习,你没法去做作业,那你这个课不如不听的。为什么不如不听?就是有时候我们懂多了,它是个障碍。就像我今天,我今天在群里边也说了,你懂多了是个障碍,为什么是障碍呢?就是,你懂多了,其实你不是真的懂,你只是知道会有这么一个方法,或者说你懂这么一个概念。然后呢,当别人在给你讲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把它们对上,对上以后,这个时候你已经不会去……,就是他讲的内容对你来说不会有触动,你不会有触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这种体悟是很难起来的。

我不知道有没有讲清楚,我得给你举个例子,我看丁丁最近状态好像还可以,那我就拿丁丁举例子。丁丁你别害怕,我那天晚上,我们跟丁丁聊完了,我们在线上聊完了以后不是丁丁连线了嘛,我跟丁丁又私下聊了一下,他一开口我就有点担心。为什么?因为他懂得太多了,他真的懂得太多了,他肯定以前学过好多的,例如他会说,我要找回那个曾经富足的自己,我要跟曾经的自己告别,就是他说的这些话,你也没法反驳。但是,他在我一说话的时候,他就会把这些话给你对起来,他把这个话对起来的时候,我不是说他对的不好,就是一旦你开始对,你就不会认真地听清楚对方讲的是什么,你就收不到对方讲的这个内容,他的这个弦外之音,你肯定就会丢掉的。为什么?因为跟你以前的知识对应起来,这个我知道,我要跟怎么样怎么样,我要找出更富足的自己。就这个时候,其实它已经是个所知障了。但是那天我没有说丁丁的,我说嗯,说的挺对的。但是我想跟大家去说,真真正正地你要去听,哪怕对方说的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想跟他学,那你要去听一听,他为什么这么说?那他这么说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跟大家再举一个例子,我刚出家一年,其实那个时候还挺放松的,觉得哎呀,你看做了一件别人都不敢做的事,后来我一到快要冬天了,快要过年了,我就会下山,我跟宗翎老师两个人,我们经常两个人一块上山,一块下山,我们就去见我们的老师,我们老师身体不太好,一到冬天他也没在山上,他在成都。我就问他一个问题,我说我想发菩提心,怎么样才能发菩提心?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啊,你看说明我想好好修行,我老师说从身边的人开始。我当时听完以后,我说好的,我还等下文呢,没了,没了你知道吗?然后呢,我就想,那好吧,那就从明天开始。我一开始没怎么注意,因为以前我看过好多《劝发菩提心文》什么的,各种大德讲的这种,那讲的比这个要深多了。我等着我们老师讲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呢,我发现好像这个我知道啊,我过了一段时间才意识到不对,因为他跟我说的虽然是很简单的,为什么说这句话他不说别的话呢?那说明我当时就没get到,我就觉得好像这没啥,这个我懂。

所以从那以后开始,我在想,以后我如果再跟我的老师去交流任何事情,哪怕说的再简单的话,我一定要想一想,我一定要认真地听,反正不能把它错过了,所以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如果你知道的太多了,如果你的觉察力不够。现在咱们大部分同学都是这样的,你觉得还不够,你还不如不知道,你知道了,反而是坏事。真的就是像丁丁那天晚上那种情况,当时看见情况以后,我就觉得这个很难搞了,我估计对他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所以我说了几句以后,我就把我的观点表达清楚后,我说那好吧,我们先晚安吧。所以这是一条跟大家要强调的事情,就是如果你要去好好学,一定要用,一定要多去用。你千万不能知道特别多,你知道特别多的,这个对你来说没有太多的好处。

当然了,我们说不知道也不行,你也得知道一些原理。其实在这个藏传佛教里头,它有几个门派,就是每个侧重点不一样,像我们这个穿着红衣服的,这叫红教宁玛派,他是注重实修的,所以对于这些闻思的东西,其实都不要求太高的,当然了,也不是说不要求,他也要求你去闻思,但是不会去做很高的要求。谁会要求的更厉害,这个最厉害的是格鲁派,那几部大论,他都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当然他们也有这个实修,也不是说他们没有。你看这个宗翎老师为什么那么厉害?他的理论真的很强大,为什么?他以前大概十几年一直在格鲁派,所以他懂得很多的,他懂得特别多,他在格鲁派,然后他后来才皈依现在的这个师父,到这个宁玛派,所以他这个实修现在也很好,他懂得也很多,特别厉害。

所以这是第二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我们一定要去用,在实际生活中用第三个要求,就不要说。就不要用它来说,去跟别人讲。这一点看上去好像说,我有感受,我分享一下不行吗?就是尽量不要吧!咱们这里边有两个人要注意,一个是咱们的这个钟尧同学,因为钟尧同学他是一个大 V ,他要做直播的,就是我们尽量不要去分享这个。还有一个同学,我们的默同学,不是默同学,是我们的慧同学,我们慧同学来了吗?在不在,互动一下,慧同学好像在的哈,我为什么提这个呢?不是慧敏同学,是咱们运城的慧同学,这个慧敏是北京的慧同学。对,因为她刚好有一个团队,好有义工,然后呢,这个义工平时还要听她做一些这种指导什么的,但是呢,她如果真的是很有感触的话,她会不由自主的把一些东西给他们讲的。我之所以提,是因为上次我看到是昨天还是前天,她分享的时候,她提到这个事了。其实我不是说不让大家去分享,是说你在短期内不要,你尽量地让它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以后。就像我要给大家去分享这个,我不是拿本书以后给大家去讲这个书,这个没意义的。

我们如意同学的朗读这么好,让她给大家读一遍,不挺好的吗?它不是这样的,就是当你开始有这个体会的时候,你也不要去讲,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当你自己完完全全的做到这个程度,你再去跟别人分享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前老师讲的可能都是错的,因为你开始有自己深刻的体会了。你有自己深刻的体会的时候,你完全知道它的这个作用,对治的方法,最后它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你的,你讲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当然,你一开始听课可能也会有一些体会,但是它没落到实处,只是说你的这种感觉,所以一定得让它落到实处,相当于就像以前有一些这种大德们开悟了,不是他证悟了,要保任的。他要保任的,他保任了以后,可能他再去的话,他这个水平,或者他处于的这个境界,就可以经常去保任他这个境界。如果说,它稍微有一点点东西,它就可以去讲的,你会发现它会成为障碍。保任好像是这么写的吧,其实可能是那个刀刃的刃,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这么说。你看那会儿六祖慧能,他开悟以后,他跟着猎人待了十几年。他为什么当时不出来找个庙里边跟别人稍微讲讲经,说说法。他不,他跟着猎人在一块。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有这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你认真听,你认真看书。怎么样才能做到?那就是第二点,你经常去用,就是我们做的这个觉察,当你每天经常去觉察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再遇到事情的时候,你遇到你去医院,别人跟你说话很不客气的时候,你情绪起来,你立马就能看得见。

就像我,我跟大家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经常在山上看见,有一些人的这个行为,我看不惯。你们也知道,我是属于那种,其实观察力还比较强的,我会看不惯。在看不惯的时候,你内心里边就会说,他这个人怎么老这个样子,但是,问题在于什么,就是在于我,只要我看不惯他,我立马就能知道,你看我看不惯他了。这个就是,只要我这个觉察一起来,就停止了。对,当你想分享的时候,你立马就能觉察到,你就停住不说了,说个别的,然后平时我们给自己定个原则,就不要去分享好了。就是在短期内,在我们自己没有完全融合到我们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去跟别人去讲。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好为人师,每个人都是,这是孟子说的,好为人师。然后我说,你看我经常看见别人的问题的时候,我会想着别人的问题,我用了一个什么方法对治呢?因为这个下次你还会看见的,有时候你忍得了第一次,第二次一不小心又去说了,对吧,我后面发现说,其实我自己的问题也很多。因为我们每个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是知道的最清楚的。你们可能看这个七师父好像很精进,演讲也很厉害,又什么发菩提心利他。但是我自己有什么问题,我一清二楚。

唉,这个陈颖同学不对,不是反求诸己。我说的这个意思是,我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自己没有这个想法再去批评别人了,为什么?因为我发现我的问题,其实比他多多了,我自己这么差,还有什么脸去批评别人呢?我不是说他不讲卫生,我讲卫生,我在这方面就可以批评他,不是的,他不讲卫生,可能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我可能在别的方面有个大问题,别人不知道。我有那么大的问题,我怎么好意思去批评他呢?他只有这么小一个问题,你就去批评他,人家只是不注意卫生而已。我自己持戒没持好,我心里边不清楚吗?就是当我自己觉得自己在这上面很差的时候,我是没有脸去批评别人的。所以,这是一个我用来去对治自我的方法,而不是说你想到自己的优点,我去批评别人,不是的,你想到自己的缺点,你的缺点很多,你有什么资格去批评他。所以这也是跟大家去讲的,所以刚才说的这三个原则,这是对于大家的,其实我也没办法去监督大家,你可以按照我们说的这个方式去做。 给大家的建议 说到这儿,我再跟大家说一个上课的方式。这也是给大家的一个建议,其实我这两天准备用PPT的,做PPT对我来说不是很麻烦,说实在的,因为我对电脑操作也很熟。然后呢,我平时做PPT也不是那种搞得很漂亮的,就是可能几个字或者说几句话放上去。我后来决定不做PPT ,当然了,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我偷懒了,但是我最正当的理由不是这个,我最正当的理由,是希望每个人能够做笔记。如果我做 PPT ,你们不是说不做笔记,你们会把你们的注意力放在PPT上的内容。你们会说,你看,这是七师父给我们掌握的重点,其实不是的,这个真正的重点,每个人体会可能会不一样。你自己会记录的东西可能是我临时想起来的,他记录的东西可能是这里边另外一个东西,所以每个人理解的,可能对你触动都不一样。所以你去做笔记的时候,你就不会局限于说七师父的PPT写的是什么。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去记就好了,你用什么样的形式都可以,但是建议大家是拿一支笔,拿一个本去记,哪怕你只是记其中的一些话,也可以记这里边的一个故事,然后你要去录音也没关系的,反正你要去重看也可以的。

上次咱们的绿荷老师也跟大家去讲了这里边的一些方法。所以,我不做 PPT ,但是我希望每个人能够做笔记,因为你看我们已经讲了半个多小时,三四十分钟了,到现在为止,我讲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在之前没有准备的,可能在讲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它就会带出来了。它自己出来的这些东西,可能对于咱们在场的某一个人来说,就更加重要,因为整个世界是一体的,它给你的一定是恰到好处的。

我跟大家再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我刚上山的时候,就是我刚出家的时候,其实我那会儿对佛法不太懂,那会儿咱们的宗翎老师,那是专家了,绝对是专家了,但是我那会儿什么都不懂,但是我们的老师,我的上师对我们特别照顾。我上山的时候,我们坐老师的车上来的,我现在才忽然意识到,我坐的是特别好的车,是他平时坐的车。那是17年,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是两辆车,一般这种大的活佛,他会有两三辆车。我之前跟他说过,我说我上山的时候能不能跟你一起上去,他说可以。然后等他出发的那天,他前一天告诉我,我去了,然后因为我到的比较晚,然后第二天我手机也静音,他打了好多个电话,他找人打好多个电话,我都睡着了,才把我叫起来,我去了那儿,然后幸好,他可能也是等我了,等到我们吃完午饭才出发。出发的时候,我坐的这个车,好像是一个路虎吧,然后我们的老师坐的另外一辆车。我这个车的车牌号我都知道,22222,好像是5个2,另外一辆车类似于这种保姆车,就是拉行李,反正也还可以吧,但是按档次好像我这个车会更好一点,我当时也没意识到,我就坐上去了,但是我今天也非常感谢大家,我今天才意识到他居然让我坐的是那辆车。谢谢大家,要不是这一次,我还没意识到这一点,我可能觉得他习惯坐这辆车,但是我后来看了他有时候坐那辆车,有时候坐这辆车,但是从我现在的感觉来说,他真的可能是特地让我坐的这辆,然后也有个司机,我就一直坐着,当时真的什么都不懂。

还没入正题呢,这个故事还没讲呢,后来到了山上以后,他第一天就请我和宗翎老师,我们两个人就跟他一块儿吃饭,和他们三个,和他的弟弟,另外一个是一个活佛,一起吃饭,那机会难得啊,但是我以前不知道。还在给我们讲,说要听上师的话,要怎么样,反正就是说的比较那个什么呗。因为在我们这个传承,你必须要对这种师父的信心特别高,他说这个师父要你往东就往东,你就不要往西,就是类似像这种。然后我当时就问了个问题。他说一定要完全的信任,要听他的每一句话,我当时就问:万一师父说错了呢?你看我当时问这个问题,我现在想起来都脸红。就是只有对于这个传承,或者对于这种佛法不是很了解的人才会这么问的。我说,要是师父错了,那我也听吗?当时宗翎老师可能就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你怎么问这句话呢?宗翎老师后来跟我说,我很鄙视你,你居然还会问出这句话。但是,当时我们老师给了一个让我到现在为止都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回答,他没有任何表情,他也没有诧异,说你怎么这么问,他很平淡地说,他说:真正的上师,一个好的上师,它就像太阳一样,太阳给万物的,不会多一点,也不会少一点,就刚好是他需要的。大概就是这么说的,可能具体的原话会有一些出入,但是这个意思是这样。

我想跟大家说,我现在的这个理解,可能跟我之前的理解会有一些不一样。以前我的理解可能是,这个人真的特别厉害,他可能针对于你,会知道你恰好是什么样子的,但是现在,我想说的理解其实是这样的,真正的上师可能和我们的觉性是一体的,如果这个觉性是一体的时候,这个觉性它就刚好是这样的,就跟你是一体的,不会让你多一点,不会少一点的。所以这个时候我跟大家去说,我不是说我会有这个能力,知道你刚好哪个需要,不是的,可能刚好有个想法出来,这个想法为什么出来,我不知道,也不是我准备好的,但是这个想法可能对于某一个同学来说就非常受用,因为就是他需要的。我是想跟大家讲明白这个道理。

也有人说,这个上师其实就是觉性的具体化现。因为我们这个觉性,就跟大家讲的这个知也好,观也好,它是不可见的。当你不理解的时候,你没办法去理解。在座的各位,我在这里教大家用一个比较特殊的方法,同时又告诉你怎么练习,然后还给你去掰开了、揉碎的去讲,让你理论上知道这个觉是这样的,但是绝大部分的人是没有这个机会的。你就问一问咱们的这个鸿雁好了,鸿雁学佛皈依跟我时间差不多,不一定有人专门去给他讲过,到底这个觉是什么,或者说空性是什么?但是,他对上师的信心肯定比我要足的,他对上师的信心特别地足。我们的鸿雁同学在吗?我看一看鸿雁同学在不在,鸿雁同学在的。所以其实很多时候,如果你有一个比较好的老师,你是不需要这些东西讲的。你不需要听师父怎么样去给你讲这个,当然你听了以后也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果你对于上师的信心特别足的话,其实你就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这种体验出来,我那天也是看见那个宗萨仁波切的这个文章,里面写了说,真正的上师是觉性的体现,就是你内在的这个觉性,他要显化出来,所以他就是上师了,那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他做的所有的东西对你来说就是刚刚好。

然后你看我们又讲了这么久,还没正式开始呢。所以我想跟大家去说的就是,大家去做笔记的时候,你听到某一些话对于你来说很有触动,可能就是对于你来说是更合适的。也不是七师父有多厉害,我还是说我不厉害,我不知道你们每个人的根性怎么样,我看不出来,我也没什么神通。所以,这是跟大家去传达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可以去做一做笔记,特别是我讲的一些例子,你可以对照你的生活,你去反思也好,结合也好,等等。而且以后,你们要找到自己的上师也好,希望能够对他更加有信心一点,就是不要像我一样,还有怀疑。

首先修前行 我们接着去讲《修行七要》,咱们这个《修行七要》,它的第一部分,第一章就是第一要,就只有一句话,首先修前行。我先跟大家去讲一讲我理解的前行,因为咱们这个前行,其实有专门的一本书叫《大圆满前行》,基本上我在前几年,每年都会看上一两遍,每次也是感触比较深的。我第一次看《大圆满前行》是什么时候,我跟大家讲一讲,是在我从五台山走到峨眉山回来81天以后,我去了乐山大佛,上边有个凌云寺。我在那里闭关了七天,刚好遇到有一个法师出家,他是个医生,应该是属于比较厉害的医生。华西医院的,我不知道,应该是在成都华西医院,是比较好的医院吧,华西医院的一个比较厉害的医生。他在山上做居士的时候,经常会有好多病人在山下等着排队,等他做手术。刚好这个期间他出家了,那天我特别开心,我还跟他打了个招呼,然后他还给我送红包,因为出家的时候,他给边上见证的那些僧人都要送红包。我们俩就在一块喝喝茶,聊聊天。他当时就送我一本书,还是影印版,这个字还很模糊,有的有重影。我当时看了以后觉得,哇塞,太好了,我看了以后还给他的时候,我说这个书可以多看几遍,这是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我觉得特别好,所以后来我也看,还蛮好的,我以前推荐过,大家可以看一看,在网上应该也有这种音频可以听。

它其实总共就讲了几句话,这么厚一本书,300多页,就讲了几句话,第一句话叫人身难得,第二句话叫轮回过患,还有就是叫生死无常,还有一句话叫因果不虚,好像是这样的,大概是这样的。这个没关系,如果你只是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它挺简单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对应到我们生活中来,它一点都不简单。所以,虽然我们上边所说的首先修前行,这句话,修法的根基,首修前行,大概就是这样。其实总共才花了一页纸,一两页。第二句是生死无常,轮回过患。 不是人生难得,是人身难得。我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身体的身,人身难得就是人的这个身体很难得的。在书里面,他经常讲人身难得的时候,他就会举一个例子。一个盲眼的海龟,他100年才出来透口气。在海面上抛着一块木板,上面有个小孔。木板在上面飘,海龟往海底出来,海龟100年才出来一次,他就碰巧脑袋伸到那个孔里头去了。而这个海龟,它还是个盲龟,就这个概率,你想想它有多小?!所以他说这个人身难得,就是这个人,你能够成为人的这个概率,是特别特别小的,就小到这个程度了。然后呢,它不只是这个概念,它还有一个例子是说,你这个指甲盖上,其实指甲盖是比较光滑的,上面放点土,他能沾多少土呢?这个土比较少吧,就沾这么一点点土,这个土和整个大地的土相比,就是这么一点点的概率,明白没有?那可能是多少亿多少兆亿,多少兆兆亿的这么个概率,就是这么一个概率。

其实我以前看这个,我没有太多的感觉,我就觉得难得难得,再难得我也得了。所以,我当时觉得这个没什么感觉,但是后来我发现,我越来越去体会这个人的人身难得,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另外什么角度呢?就是,我们说这个人呢,因为这个佛法里边他就讲轮回,很多人其实对这个轮回不是那么地认同,或者说不是那么地相信,虽然他也不是说不相信,但是他也不是相信,就是反正还没说服我。咱们的豪哥就是这样,因为这个轮回我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我也不说他没有,我也不知道有,所以他不信,他不相信。

我今天看见我们这个贤志法师,这个贤志法师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个,他说如果真的有轮回,你着急什么?你不用着急了吧,要有轮回,我下辈子还有呗,对不对?他说如果真的没有轮回,你着急什么?他意思就是,没有轮回,你也不用着急,反正人都要死的,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你着急啥,都不用着急,再厉害的人,他最后也得完蛋,对不对?就是那个法师,我觉得说得挺有道理的。

当然了,我们不是说着急不着急的时候,我们接着说,说这个轮回的事,我们讲一讲这个轮回。我想跟大家就说的是,这个轮回是真的存在的。无论豪哥你信不信?他真的存在,当然了,豪哥可能说,你这么说,那我只能暂时相信呗。但是,我可以给你体验一下。豪哥在的吧?你要不要体验一下什么叫六道轮回,就是我们现场体验一下,就是通过我的描述,我们来体验一下六道轮回,好不好?就是每个人你去体验一下,每个人去体验一下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哪六道?你们知道对吧?例如说我们的这个人道,我们现在都说有人道,有天道,有地狱道,有恶鬼道,有阿修罗道,还有畜生道。上三道就是人道、天道、阿修罗道,下三道就是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我怎么会知道豪哥的疑问呢?我不告诉你。然后我们说这六道,六道每一个道,它有自己的特点。

体验六道轮回

这天道呢,它很快乐,但是它也很骄傲,阿修罗道呢,它是那种嫉妒对不对,然后它又征服,然后人道呢,就是那种爱欲,对吧?反正这个人道是最复杂的。

然后这个畜生道呢,它一方面是愚痴,另一方面是被奴役,这个恶鬼道呢,它永不满足,它也无法满足,你给再多它都无法满足,因为它画的这个形象是一个大肚子,一个小的细脖子,这个嘴可能有的比较小,有的比较大,这个没关系,因为它的脖子比较细,所以它总是不饱的。然后地狱道呢,一方面是痛苦,一方面是嗔恨。好,那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六道。

之所以说这个人身难得,因为这个人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跟别的道都不一样,他可以经常体验在六道里头。我们的丁丁同学,我又拿丁丁同学来举例子好吧,我们丁丁同学,去年被她一个特别信任、特别照顾的一个下属,可能也算她的朋友了,给骗了,所以她那段时间特别地痛苦。不只是痛苦,她还恨,一定是很恨的,对不对?她恨。她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很不爽,她可能在家里边,哪怕是坐着看电视,觉得这个电视很无聊,对不对,小孩儿也不听话。然后坐在椅子上,觉得这个椅子可能太硬,坐沙发又觉得沙发太软,对不对,稍微热一点就不舒服,反正怎么着都不舒服。

请问这个时候我们的丁丁同学是不是已经在地狱道了?你觉得真的是会有那么一个地方,然后把你扔到那个地方才叫地狱吗?她的这种体验和感受,其实她在那段时间,已经无时无刻不在地狱道,对吗?

所以你去体验,你曾经很痛苦的时候,是不是这样?你曾经特别憎恨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好,我们的丁丁同学出来了,她那段时间虽然很痛苦,但是她周围还是有些朋友对她很好。可能就会有一个豪哥,然后知道丁丁的痛苦,就对丁丁特别地照顾。然后她的女儿看见妈妈这么痛苦,也很照顾她。那么丁丁的前夫看见她很痛苦呢,也很照顾她。这个时候丁丁同学又感受到了温暖,又特别想着跟她的朋友好好相处,或者说跟她的女儿,这种感觉真好,特别感动,对不对?然后又对她的这个前夫,可能又起了一点……,当时他对我这么好,我当时怎么跟他分开了,反正就那种爱欲的关系,这种情愫又会出来,这个时候咱们家丁丁又处于人道了。就是她在这个瞬间很感动,很温馨的时候,或者她在咱们这个群里觉得特别好的时候,她处于人道了。她体验人道了。

她特别温馨的时候,好,她的客户打电话,客户打电话说,你上次给我们签的合同,有好多责任还没做完,做得这么差,你得赶紧过来加班。那丁丁可能,唉,一看这个没办法,火急火燎地又去找下属同事去客户那加班,连续好多天,天天忙,女儿也没法照顾了,对不对?她想跟前夫再聊聊天,也没法聊了,然后还有好多事情都没法弄了。但是呢,她越是这个样子,可能还会出一些错误。你看这个时候她没有自由的,丁丁是没有自由的,对不对?她被奴役了。所谓的奴役,你以为只是奴役猪和狗吗?当你天天为了生计,因为丁丁同学被骗了那么多钱,家里边可能还欠债了,小孩又得上学,她必须要赚钱呐!她不能丢掉这份工作,客户对她再无理,再晚上加班,她都得好好去加班。那这个时候就是被奴役了,这就是畜生道。畜生道可能另外一个表现是这个人会比较愚痴,这也是。所以就在这么很短的时间内,她可能已经经历了三个道了,对不对?

我们的豪哥有没有听明白?我们豪哥一直不信这个轮回,我上次跟他妻子聊天,豪哥的夫人是我们同一个老师的弟子,就相当于金刚师兄弟,我跟她聊天,我说我哪天要带豪哥经历一下六道。

好,我们接着去看咱们丁丁。丁丁好不容易把客户的这个项目做好了,做好了以后,这个时候因为又有另外一个大客户正在招标呢,丁丁这个时候就想,我要怎么样竞标呀,我要怎么样去把对方打败。凭什么他们能过得这么好,那我们这公司一定要越发展越好,这个时候她就会想,每天想着怎么样去打败对方。找对方的问题,各种明争暗斗,最后要获得这个标。而且她不只是这一次,要是获了这个标以后,她会越来越雄心壮志,她会打败更多的对手,一个对手比一个对手强。这就是修罗道。

上次咱们的慧玲同学,我们慧玲同学今天没在,因为她确实无法每天晚上都听课,我们慧玲同学有一次分享过一个她的觉察,你们有谁还记得吗?她说她有一个朋友过来,给她讲好多东西,做这个事情很厉害,做那个东西也很厉害,最后创业也很厉害,俨然他就是另外一个马云,当时慧玲同学给他就是这么评价的。慧玲说她后来打坐的时候,她居然观想到,说这个人变成了一条小蛇。你们还记得这个吗?

对,咱们的徐建同学还记得,慧玲说那个人变成小蛇。为什么那个人不变成一个兔子?为什么那个人不变成老虎?为什么那个人变成蛇?蛇是阿修罗道的标志。我们一说起阿修罗道,我第一想起的就是蛇,蛇是阿修罗道的标志,它其实也带有嗔恨,但是它也是带有那种征服。

我不知道咱们慧玲同学是不是有一些某方面的天赋,她说这个人的形象变成一条蛇了,它是有关联的。我们生活中,你不要觉得好像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一个个有多厉害,不,有很多人就是处于阿修罗道,他想的就是怎么样打败竞争对手,他打败一个以后打败另外一个,他永远一直在这条路上,一直到死。就是这样的。所以这就是阿修罗道,咱们家丁丁,她要竞标,她每天特别辛苦,别的事情都不管了,这个事情是最重要的。打败对方获得更大的标,然后赚更多的钱,这个是最最厉害的,而且这是她最有成就感的,就在这一段时间是最有成就感的。

有人说蛇是阿修罗道,还有什么?这个人有时候也是啊,我刚才不是已经举了例子吗?一定不要去局限于某一个点。你要看的是它的特点是什么,就你总要去战胜别人,对不对,你总要去超越它。这个阿修罗是经常会跟天人去开战的,他是一直处于斗争之中,这是在故事里面讲的。

好,丁丁又经历了一个阿修罗道,对不对?好,这个时候赚钱了,但是这个钱不够,需要赚更多的钱,房子要换大的,女儿要去最好的学校,对不对?包包那得买最新款的奢侈品啊,那就会发现,得了一个大标,今年赚了100万,明年这100万不够,我明年得赚200万。后年,你看那个谁,他们签一个单就得700万,对吧,比如如意同学随便签个单就700万,那我搞一年才搞了这么点,那不行,我得超越她。后边等她赚了几千万以后,她说,我既然是宣讲员,我们宣讲员那边有人签一个月几百个亿呢,我得搞那么多,对吧?

你会发现这些东西是永不满足的,赚再多的钱都是不满足的。不只是这个方面,比如说对于别人给的关注,怎么关注都不够的,这也是不满足。对吧,还有现在社会上有很多,11阿哥12阿哥,对不对?我们的37阿哥在不在?真是不好意思举例了。有的男人对于女人的需求是不满足的,他找一个女朋友,交往一段时间,他就换一个。他时刻在想着有更多的女人,但是他永远不满足,哪怕到了38个也不满足,知道吗?这个时候他其实处于恶鬼道。

对,还有这个对于粉丝量,关注度也是这样,他永远不满足。我觉得有一段时间我就是这样的,我对于这个影响力什么的,我就希望。呵呵。

所以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处于恶鬼道了,哪怕他现在有个女朋友,他看见另外一个长得比较漂亮的,然后他立马这个心思就会出来。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恶鬼道,不是说真的就把你变成一个鬼了,不是的,就是你的这种行为和这种内心的想法,就是恶鬼道的特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所以这是我们说六道轮回,你在生活中随时你都能发现,你身边有很多人处于不同的道。你甚至可以去看,特别是有些大人也好,小孩也好,有很多的,他不由自主的在这个地方。就像我们分别说这个人是什么类型,他是老虎型的,是猫头鹰型的,是考拉型的,还是这个孔雀型的?我们有的人一天轮回好几次。就是这样的。所以这就是到了这个恶鬼道。

然后我们还有什么道没说?是不是说完了?说着说着说忘了。对,天道还没说呢,那天道就很好理解了,对不对?当你最近这段时间你特别地开心,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例如说,你的单子也签了,然后名声也有了,女儿最近好像也不跟你闹了,也很听话,对不对?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丁丁同学发现,以前那些事都不是事,有的人说,我亏了20万,丁丁说,你这算什么?那以前我亏100多万,我都啥事没有,没什么关系的,这种事情都会过去的,只要你认真努力,只要你心向善,那没什么问题。

另外一个人跟丁丁去诉苦的时候说,我家里边这个小孩怎么样怎么样。丁丁就说,你看我们家两个小孩对不对,以前也不听话,但现在你看跟我关系特别好,我告诉你,就是因为你内心不够诚恳,你没花时间去陪伴,你知道吧,你要去懂他们,你要融入他们的世界。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场景是不是特别地熟悉,不只是丁丁,我们其余人都是一样的。当你得意的时候,你们的七师父不也是一样的吗,得意地跟你们去讲,对不对?好为人师的结果都是这样的。我们要富足,我们要让生活充满爱,对吧?这个时候就是天道。

天道是什么呢?一方面他比较快乐,他比较得意,同时他有那种骄傲,你知道吗?他觉得没问题,所以人身为什么难得,人身可以体验到六道啊!你让一条狗去体验一下看看,它没办法的,很难的。人不只是体验了六道,而且还能够跳出来看。你能跳出来看你自己体验的这六道哦。就是你有觉察的时候,你立马就知道你现在处于哪一道。狗不行。狗可能也能体验到很快乐的时候,很骄傲的时候,它的主人在的时候,它可能就觉得自己特别厉害,但是它没法去觉察,它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它只能用它的本能反应是吧?所以这就是六道。

难道这不够真实吗?难道非得有一个大铁锅,上面放点儿油在那烧,把你放进去烤,这才是痛苦吗?我们的丁丁曾经整宿睡不着觉,一直在恨别人,难道这个痛苦比那个痛苦要弱吗?你心里上的痛苦比身体上的痛苦有时候更重。那些自杀的、抑郁的都是因为心里太痛苦了。没有人是因为手断了以后痛得受不了自杀的,这个很少的对吧,我这个手被烫伤了,我痛得受不了我自杀,这是没有的。也不是没有吧,就是这种概率太小了,但是我会因为自己内心太痛苦了,我绝望了,我自杀,对吗?所以你说哪种痛苦更重?我们心里的那种痛苦,比你身体承受的这种痛苦,咱们也不说更重吧,就是那种痛苦,它不会比身体上的差。因为我没有受过绝症,确实我们也不好那么绝对地说,像咱们现在的小菊同学,我们的俊池同学,我们的闻思同学,都是可能经常每天要承受很多痛苦,身体上的痛苦。她们不只是承受这些痛苦,还要看着七师父在群里面批评她们,心里面还要承受煎熬,所以她的这个痛苦程度是我没法理解的,所以我不敢说,心里上的痛苦就一定比身体上的痛苦更加严重,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心里上的痛苦有时候确实也很痛,所以希望能传达这么一个概念。

人身难得

所以这是我跟大家去讲的,为什么说人身很难得,能够经历这些东西其实还不够难的,最难得的是你经历了以后你能够觉察,你有这种所谓的灵性的觉醒。你能觉醒,这才是厉害的地方,对吗?如果你没有这个觉醒,那你可能今天受这个苦,明天受那个苦。你就跟猴子演戏差不多,对不对。所以,这是我理解的人身难得。但是也要跟大家去说,这个理解也不一定就那么的准确,因为咱们大部分的书里,有些书会把这个六道轮回和我们个人的经历会结合起来,但是没有书把它和人身难得结合起来,至少我还没有看见过。所以这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所以很难得。

但是悲剧的是什么呢?很悲剧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么难得的一个人身,那全世界有70多亿人呢,这70多亿人都在拿这个人身干什么呢?在吃更好吃的东西,住更舒适的房子,买更豪华的车子,穿更好更有品牌的衣服,花更多的钱,让自己能够永葆青春!整个容,买各种化妆品,然后再就是去找各种刺激,异性之间的吸引,夜总会啊,各种豪华大趴什么的,用来干这个。我不是说干这些东西不行,当然行,没问题,因为毕竟他既然是人,就肯定有这方面的欲望的。但是你没有发现,你把这个人身当成畜身在用啊。就是你把这个这么难得的人身,你不是当成人身来用,你当成了一个畜身来用。为什么是畜身呢?你看,这个狗,这个鸟,这个猪它是不是希望每天吃得好一点?

我们这个寺院里边很搞笑的,有很多乌鸦,我们叫护法。我有一段时间跟一对乌鸦,我们明争暗斗了半个月,特别搞笑,我想起来插一段。我们为什么斗争了半个月呢?它们在明处,我在暗处,它们不知道是我。因为我要维护一个大的佛堂,一个佛殿,乌鸦做窝喜欢找那些比较避风的地方,它不是像汉地乌鸦找一个树杈上面做个窝,它们不是的,它们在这边跟麻雀差不多,找那个屋檐下。

乌鸦是什么?乌鸦就是那种黑的,这个喜鹊它带点白的,乌鸦全是黑的。然后它们就在这个佛殿门口,横梁上头有一个角落,有一对乌鸦经常就衔好多树枝过来,其实它们做窝也没什么,乌鸦喜欢拉屎,拉在上面特别脏,然后它们就每天衔那个树枝放在那,我就等它们一走,我就拿一个长杆,我就把这个树枝给它弄掉。然后第二天它们回来一看,没有了,它们又衔过来,因为它们要找特别舒适的地方,这个地方又避风又避雨。然后我第二天又给它们弄掉,每次弄完以后它们会发现怎么没有了,它们就会叫。有时候叫的时候,我们边上有一个师兄,然后他就说,因为乌鸦总冲着他叫,他总在那边去散步,师兄就说:不是我,不是我弄的,你们不要朝我叫。乌鸦可能听得懂,后来还真的就不朝他叫了。

然后还有一次,连续几天又有一次,我又把他们的窝给弄了。这时候就过来一只鸽子,我心想这不行,这鸽子看见了不要告状吧,我就赶紧跟鸽子说,我们俩说好了,你不能说是我干的,你一定要保密啊,我回头给你送点吃的过来。然后就这么持续了大概有个十天以上,反正我后来想,如果你再坚持1个星期,你还这么坚持,那我就不拆了,我就下边给你垫个东西,拉屎我大不了每天给你清理一下。我真的这么想的。我后边想,它如果一直坚持到最后,这个窝建成了,这会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它以后给它们的小孩讲,孩子以后你做事情一定要有毅力,要坚持,只要坚持到最后,一定能看见曙光,能看见胜利,胜利一定属于你的。对吧,它一定是最励志的那个,它一定是乌鸦界的钟尧。它到处去做演讲的,它可能演讲1000多次,别人都会受到鼓励,我当时真的是这么想的,我已经构思出来很多场景,你知道吧?永不放弃,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很美好,如果你能坚持下去,你就能看见后天的太阳,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在明天放弃的。它是乌鸦界的钟尧,最励志的乌鸦。但是后来它没坚持下去,因为我们那个师兄每次在那散步,乌鸦叫,后来师兄说,你们就放弃吧,告诉你们没戏的,他每天都会给你们拆掉的,这个地方不适合你们,后来就真的没有了。

但是这个乌鸦真的是记仇的,我之所以不敢让乌鸦知道我,因为我知道这个寺院里面发生过别的事情。在另外一个地方,有一个师兄,乌鸦也是在佛堂那建了个窝,每天拉好多屎,后来这个师兄就把窝给拆了,这个乌鸦看见他拆的,后来这个乌鸦连续多长时间,每天就在他头顶飞来飞去,就相当于要报仇一样的,知道吗?就找着他飞来飞去,所以我后边干这种事情,我只能偷偷摸摸地干。

好,我们插了个笑话,我不知道丁丁同学有没有睡着,丁丁同学以前一听七师父讲课就要睡觉,希望我们讲课能够让大家不要睡觉。

我们刚才说,我们这么难得的一个人身,但是我相信,我们现在很多同学,或者说没有加入宣讲员之前吧,我们很多同学可能也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畜身来用,也只是说,我要赚更多的钱,我要让我的房子更好一点,我要让我的衣服更漂亮一点,我要让我吃得更好一点,我要让我的小孩更舒服一点,那不就是这样的呗。

我们就说这个猪好了。这个猪是不是希望它吃得好一点?它希望它住的这个屋舒服一点。它要是养猪崽子,它肯定还要照顾一下猪崽子了,对不对?所以这些狗什么的,其实大部分的畜生都是这样的,这是它们的本性嘛。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把我们这个珍贵的人身当成一个畜身来用,如果只是当成个畜身来用,做个人干啥?是吧?所以这是整个社会比较悲哀的地方。而且他这么做,他自己没意识到,他不觉得这个有问题。我们说人是高级动物,但是有很多人,他不把自己当成高级动物,他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动物。所以如果你不是想要真的去修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畜生在养着,对吧?

有的人说,那是不是还有一些好像不是这样的啊?那些追求名的,追求权力的,不也是这样的吗?那些狮子、狼,它不是有头狼吗?狗也有这种有权威的狗,我们在山上就有一些,以前很多狗的时候就有一条狗特别厉害,叫大花,特别厉害。所有的狗见到它以后都得让道的。它去吃东西,别的狗都不敢去,就只能等它吃完以后才能吃。那这不是追求权力吗?它身上很多伤疤,都是跟别的狗打出来的。所以这就是我说,为什么我们知道了人身难得,但最大的悲哀还在于很多人把这个人身当成动物身在养,这就比较悲哀了。

其实人身难得还不只是这些。咱们这里头有好多同学是学佛学了多年的,可能对于这些内容也是比较了解了。反正就是大家在听我讲的时候,如果你们有一些想法,也可以发在公屏上,让其他同学看见。

我还是跟大家去讲,就是因为我是属于半路出家的,然后我讲的这个套路呢,确实跟传统法师讲的都会有一些不一样,跟书上的也会不一样。更多的呢,可能是借助了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但是这个方向我相信是没有错的。因为目的还是想告诉大家人身难得,对不对?所以大家如果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去看那本书,叫《大圆满前行》。那本书索达吉堪布翻译得就挺好的。

十八暇满

真正讲人身难得一般都会讲十八暇满,各种暇满人身,十八个条件满足了。比如说你不能出生在边远地区,边远地区可能就没有人弘扬佛法,没有人讲这些你就不知道了。然后你得出生在中土,又得刚好有佛法还在世,对吧!然后就算是有人跟你讲法,你自己得不是个聋子,你的耳朵、眼睛、嘴巴,就是这几个根,你要是健康的。

对,暇满人身,十八暇满,咱们的燕金同学学这个学得特别好,燕金和大梅同学都学得很好的,回头大梅同学去讲一讲咱们十八暇满是哪十八暇满,打在公屏上。对,十圆满八有暇对吧?咱们的燕金同学也学得挺多的,已经学了几年了好像。

这个《大圆满前行》,是藏人写的,是华智仁波切写的,我们要去想象一下,在藏地是什么样子,他当时写这个的时间也不长吧,大概200年前。你看藏地的这些人其实没什么文化的,然后他们对于神通、菩萨、金刚,反正他们是很相信的。所以按照这种方式去讲,藏人是特别容易接受的,他会觉得这个太厉害了。

就像我们这个地方,我前一段时间不是闭关嘛,有一个藏族的小伙,大概20来岁吧,他每天在那磕长头,磕大头,我就跟他聊天,偶尔聊天他会问我问题,其实我平时也是止语的,只不过有时候他问我问题,就开口说几句。那天我就问他,我说为什么这个地方好像没有蛇,他说没有蛇的,我说为什么,他说在哪个哪个地方,那边有个护法,他是专门驱蛇的,所以这一片地方都是没蛇的。但是出了这个地方,另外一个地方就有蛇,他当时觉得是这样的,确实是这样的,你到藏地你就得相信,藏地有很多神山有很多护法的,有各种护法的,那他这么说我当然信了,所以他们对这个东西是坚信不疑的,他不觉得这个还要证明一下,不用证明,那说了就是。

所以你说这个《大圆满前行》为什么我们可能看得不是那么有体会,那为什么七师父讲的好像你会更有体会,因为我知道你的背景,因为我们这些人的背景差不多。我讲的这种方式,可能就不会去跟你讲,真的有什么菩萨和这个鬼神他们做什么了,但是你问我信不信,我也信的,只不过没有那么坚定,因为我没到那个程度,对不对?但是你说我怀不怀疑,我也怀疑的,但是我有时候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说服自己。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修行需要有个老师,不是说你看个书你就会了,要说你看个书,你得个方法你就会了,那别人还要上清华干啥,你把清华教材买过来,自己读一遍不就好了?对吧,老师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嘛。

好的,所以我们在遇到这种事情呢,你不接受它,但是你也不要去排斥它。因为我们之前也说过,所有的经典,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不能够完完全全死搬硬套,它都有它特定的环境。咱们说《大圆满前行》,那是因为在整个藏地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对吧。那为什么《西藏生死书》你容易看进去,因为这个作者他在西方留学,美国。人家见过世面的。也不叫见过世面,就是人家经历比较多,教育程度也很高,对不对?所以他说的这个内容可能对于汉地的人来说就会更加容易接受。你发现这个问题以后,你自己可以去思考一下就知道了,而不是说这个人讲得不对,这个人这么讲那太玄乎了。那不是说他讲得玄乎,是你,是你接受程度不够,对吧。所以对于一些别人都很公认的一些经典,哪怕你看不进去,你也不要去评判,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不是的,不是它不行,只是对你来说,你不对机而已,是吧?

人身难得,脱离六道

好,那我们接着讲人身难得这块。这个人身难得呢,有的人是得了这个人身,我们刚才说,他得了这个人身,他当个畜身来用,是吧,还有一种说,我们人身之所以难得,因为他能够很容易经历六道。那为什么要修行呢?为什么那些人要证悟?为什么那些人要成佛?因为要脱离六道,对吗?那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人要去极乐世界,就是为了脱离六道?

对,教大家觉察的方法就是让你脱离六道啊。如果你有觉察。你就不会掉到地狱里边出不来了。对不对?如果你有觉察,你就不会嗔恨心那么强了。如果你有觉察,你的所谓的爱欲,所谓的这种不满足,你就会减弱啊。

为什么让大家去练习打坐?为什么让大家去练习观念头?这是让你脱离六道啊,它不是真的有那么一个西方世界,哗你飞到那去,你就厉害了。你如果当下就能够处于一个特别自在的状态,你能够真的到了一个你能够体验到觉的状态,难道这个时候你不是在极乐世界?

我就是举例子啊,因为六道它也是个例子,它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我们那天讲了,一切都只是个念头,六道也是你在这方面的一个念头,只不过它归的类型比较独特,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比较典型的特征而已,就像我们的四种人格一样,那是四种主要的人格,这是六种主要的道。明白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要你好好去练习,你就去练习,对吧?不要找各种原因。对,丁丁你只要想,你真的掌握了方法,告诉你,你有过这个体验,你就会发现,就像我今天跟小云说的话一样,只要我不愿意,没有人能伤害我。反过来说就是,你被别人伤害,那是因为你愿意被他伤害。对吧,只要我不愿意,就没有人能伤害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我。那反过来就是,别人之所以伤害我了,是因为我愿意。那当然了,如果你不掌握这个方法,那就是想怎么伤害你,就怎么伤害你,因为你身上的按钮太多了。你看咱们俊池同学可能觉得最近这段时间状态还不错,那让你去医院体验一下,考验一下,看你状态怎么样。

而且大家还要去想一个点呢,就是越是真正想要修行的人,他一定会经历很多困难的和对境的。为什么越是想修行的人越会经历困境?不是说我们修行应该有菩萨保佑吗?我们可以过得更加爽吗?对,我们丁丁同学说得对,看见情绪不能控制很难受,就是在六道里面不能自拔,这个时候就是你不能降伏其心了,你被情绪控制了,你就掉入六道了。你要能够觉察清明起来,你这个时候就脱离六道了,就这么简单。

这也都是相对的,你不要去跟别人说,我已经能够脱离六道了,那完了,别人觉得你疯了,要么觉得你疯了,要么觉得给你们讲这个课的人疯了。

经历困境是为了更好地修行吗?我们先不管是不是为了更好地修行,就是说,为什么越想要修行的人越会给他安排更多困境出来?大家回到最开始我跟大家讲的原则,是什么?是说,这个世界一定会把恰到好处的,不多一点不少一点的东西安排给你。

什么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世界一定会恰到好处地把不多一点、不少一点的东西安排给你。

有很多人都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其实很好的,但是你真的理解吗?为什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小孩都快病死了,还是最好的安排?你要这么说我杀了你。在一个小孩快病死的妈妈那,你说没事,你这都是最好的安排。你看她跟不跟你拼命?对不对?然后要是丁丁换在前几天的状态,她说我被骗了怎么样,你说没事儿,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她绝对以后再也不理你了,拉黑了。

所以你真的理解什么是最好的安排吗?当你真的去理解了觉性,那这个时候可能你再去理解我们每个人觉性都是一样的,都是那个不生不灭的。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时候你遇到一些东西,那可能就是最好安排。

所以当一个人真的特别想要修行的时候,他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可能就会遇到一些困境,这个困境就是最好的安排。就是让你往下一步走,就是给你特地安排的。而且你也要相信一点,什么呢?就是所有让你遇见的,一定是你可以扛得过去的。觉得这个困难太大,我扛不过去的。那我告诉你,那一定是你自己陷进去,你没有这种觉察。你要觉察就知道,既然能让我遇到,那一定是可以让我扛过去的。你要觉得扛不过去,我们说这不是生活的问题,那是你自己乱了方寸。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最好的安排。你要能走过去,那爽了。有的人特别顺的时候,你反而要小心,说明你没准备好。那这次我们俊池遇到这种事情,她准备好了,所以给她一个考验,就看你自己还要不要得意?让你看清你自己到底什么水平,那不挺好的。我们太残忍了,我们俊池同学在那去做胃镜什么的,在那受苦,这么多人还去凶她,我们还在这调笑她。

所以你还去想,有时候我们去求菩萨加持,你要真的是做好准备了,菩萨给你的加持,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好,我们讲人身难得。其实人身难得,这里面还有一点,我们说人身体验了这些六道可以超脱出来,他更有灵性,他可以真的是去修行,去觉察。问题来了,人生是可以去修行,去觉察,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呢?你说他不知道,那么多书上都写了,他为什么看不进去呢?你们在座的这里面有好多人也是第一次听到七师父讲这种概念,对不对?你们之前难道没皈依过?

不相信吧。那为什么不相信呢?有师父给你讲的时候为什么你不听呢?觉得过于简单。好,我再告诉大家原因。我们就举今天的例子好了,太远的我们不知道。我们丁风云同学为什么这段时间就上不了课了?不是说她不好,你看咱们风云同学的心多么地纯粹,多么地慈悲,她每天真的只睡那么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她信心满满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说我这个课不好,她不听,但是就是会有一些原因让她听不了。为什么我们之前有那么多同学最后退出去了?

所以大家去想一想,我们说有时候,就算你接触到佛法,你也听不进去。以前佛陀在世的时候,他在一个城里边住。佛陀那个时候很有名,他们城里边有60万人,只有40万人信佛!还有20万人死活不信,20万人。这里边有十万人信其他的教,还有十万人什么都不信。

不是说老师不厉害,不是说他名声不大,但是就是会有人听不了。你们可以去想一想,就像咱们的昌华同学,昌华同学在不在?他的师父跟他说,我还没找到衣钵传人呢,(昌华同学是不是没在?蔡老师在的。)那你看,这个时候就算是昌华他已经知道我师父可能想好好教我,但是昌华这个时候就是听不了。他师父也很厉害的,我听说是哪个大师的亲传弟子。有时候你会发现机缘没到,有时候你会发现福报不够,有时候可能福报够了,就是给你一个考验,为什么?可能福报你还差一点,就相当于说,看你能不能克服?

我们不说别人好了,就说范二。范二同学应该接触佛法很长时间了,在西藏都待了那么长时间。我不知道以前她的那些师父们,或者听别人的开示是怎么样开示的,但是她前几天就提出来说,七师父我要退出了,就是这样的。如果那个时候七师父说好的,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来欢迎你,我们聚时欢喜,别时祝福。那范二同学就错过了,是不是这样的?就这么简单,可能就是那么一个念,就这么一个念。如果她没有福报,她不会进到咱们宣讲员这个群里头来。但是她就是在这个时候,她有一些障碍出来,你能不能够穿越它?所以我来跟大家去讲佛法难闻。

佛法难闻

我说人身难得,其实佛法也难闻。就真正的佛法,也难闻到。有的人佛陀在世站在门口,他也听不进去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多积一些资粮。所谓的资粮也好,福报也好,这都是慢慢地,相当于让自己以后有更好的条件去听闻这个。所以我有时候跟大家语重心长说机会很难得的,不容易的,好好珍惜。但是我相信这句话,大家在别的地方一定也听过很多次,但是可能就不一定听得懂。

我们邹新萍同学前夫的故事,你们之前也听过的,因为她在群里都分享过。她要没分享过,我也不跟大家去讲了。她前夫就是本来从小就打算出家的,特别纯粹的一个人,然后因为跟新萍同学在一起,看见她比较苦,就想帮她,最后就跟她结婚了。而且为了跟她在一起,人家家里面反对的,因为她的前夫好像比新萍同学小七岁吧。人家是个大小伙子,还没结过婚,还很年轻的,新萍同学是以前离过婚。

对,他帮人帮成老公了,他炒股炒成股东了。他家里面很反对,最后人家就为了去帮她去结婚,为了取得他家里面的同意,就真的把自己的几个手指头都剁掉了。就真的,他把自己的手指都剁掉了,表决心呐。最后家里面没办法,还是支持他们了。但是你们去想一想,那么大决心想要出家的人就不会是一个普通人。

娴瑛你理解错了,不一定是爱情,是慈悲,他真的是想要帮一个人。

以前在佛法里边也有这么一个故事的。有一个修行修得很好的比丘,就是受了大戒的。他在城里头化缘,有个女的特别喜欢他,喜欢得发狂了。最后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我不能跟你在一起,我就自杀了。这个比丘为了救她,就真的还俗了,跟她在一起了。他们俩在一起绝对不是因为爱情,但是后边儿是不是产生爱情我不知道,但是一定是他慈悲心会更大。这么一个公案写到我们戒律的那种书里,从这种世俗的角度想,这个比丘的这个行为已经超出了修了多少劫的功德,因为他这个菩提心太大了。

我们接着说我们的新萍同学,我跟新萍打电话,新萍跟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泪流满面的。我说你真的遇到一个大菩萨了,遇到一个大菩萨了!

我再跟大家去讲一个我们上师的故事吧!就是我的老师的故事。我的老师以前是个比丘,他虽然是个活佛,但是他还是个比丘,出家人受戒的,修行也很好的。他那会儿跟着法王如意宝在我们学院学习,因为他是第五世多智钦。第四世多智钦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我这个老师的前一世,另外还有一个。这位从国外回来以后,就让我老师,让他回到他自己的寺院了。要到自己寺院去的时候,我老师他就跟以前的上师告别,和以前的法王如意宝告别。如意宝上师,他说那好,你回到班玛了,因为我们是在班玛县。

他说,你去那儿挺好的,因为我上师是一个大活佛,地位很高的。他说我在班玛,有一个侄女儿,就是我上师他的上师跟他说有个侄女儿,他说你到那以后你帮我照顾一下。我的上师说那好的,然后这个侄女儿的名字、住在哪儿就告诉他了。一个大活佛照顾一个人,那很容易的。

等他回来以后,发现那个侄女儿生活还挺好的,家里边也挺好的,小孩也有,老公也有,也结婚了,反正他偶尔去看一看。

最后过了没多久,就是侄女儿的那个男的去世了。

在藏地一般有人去世,家里面就得要念个七七四十九天的经,得请很多这种出家人也好,什么也好来念经,家里面很多这种操办,很费精力的。那我们的师父听了这个事,就想起了上师的这种教诲,说你去帮我照顾她,他就去照顾。

他就真的,他就去他们家去帮忙。各种事情都做,念经也做,其余的事情也帮忙。但是他是一个出家人呐!又跟一个这种丈夫死了的一个女的在一起,跟她操持她们家的事情,尽量去帮忙。那边上就有人说闲话,说你这个对于你的戒律有影响的,别人风言风语的,那我的师父也不管,因为他觉得这是他师父告诉他的。

那帮完了以后他又回来了。这过了一年两年,又出事儿了。就是她家公公去世了,那他又去帮忙。这个时候,因为公公去世,家里面的男人基本上都顶不上力了,那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去操办。别人这种风言风语又更多了,我的师父还是没管,还是去,因为这是他师父交待的。他帮完了以后他又回来了,因为其实他作为一个受了戒的这种出家人,要求很多的,这种戒律是比较多的。他回来了,他觉得他完成他师父给他的这种交待,其实做得还可以。

后来,有一次他开车,去班玛县城,他路过那边就看见了有人在欺负那个女的。这也是我听的,具体是怎么欺负,我不知道,好像是扔石头什么的。因为藏地的女的地位其实都不太高的,也有一些现在接触了以后开始有一些变化了,就相当于其实挺受欺负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师父看见了以后,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情。他明白为什么他的师父在他离开五明佛学院的时候,跟他说那句话,说我有一个侄女,你帮我照顾一下。

然后这个时候我的师父,他回来的时候他做了一件事情,他跟大家宣布说我要还俗了,我要去跟谁谁谁结婚。你想想,其实还俗也不是个什么大事,因为这个地方的活佛其实你还俗了,你也是活佛,地位很高的,他其实不在于在家还是出家。但是我的师父,他确实是因为这个事情。然后很多人都不理解,现在一个活佛,这么大个活佛,你还俗,你就算娶老婆,你娶一个没结过婚的。我们从世俗的角度去讲,你就娶一个地位也还可以的吧,就像以前很多这种其实都是娶的公主什么的。但是不,他就娶了这么一个人,我们现在的这个佛母,我们叫班做佛。

然后,这里面还有一件事情跟大家去讲。是什么呢?有一次,可能搞法会什么的,我们佛母她跟我们的师兄聊天,她那天特别地兴奋,她兴奋什么呢?她说,太好了!她说什么?她说,上师让我给他洗头。

你去想一想,她说上师让我给他洗头,她特别地兴奋。首先从这个状况来看,第一,以前上师肯定没让她洗头,或者是这种机会特别少;第二,他们的关系一定是不亲密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上师还俗,跟她在一起,就只是为了去帮助她。他们肯定没有,就是不是正常的这种夫妻在一起的关系。

讲到这儿了,我们再去看咱们新萍同学的先生,就是新萍同学的前夫。他对于佛法那么虔诚的一个人,最后为了我们的新萍同学,他还俗了。不叫还俗,他没出家,放弃出家了,也不是放弃出家,跟她结婚了。

跟她结婚了以后,其实他结婚了以后也想出家,但是家里面都不同意。然后听说是自己分文不带去寺院里面跪了几天几夜,最后又被拉回来了。最后对新萍同学骂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什么来着?你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女人,你怎么不去死。咱们新萍同学之所以以前觉得她的前夫对不起她,就是因为后来可能他们结婚以后其实没那么幸福。

但是大家去想,一个从小立志出家,而且出家态度这么坚决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是一个正常人?他怎么可能过我们正常人过的这种所谓的夫妻生活,反正这种各种家长里短的事情,对他来说都不适应的。对吗?都不适应。所以有矛盾是必然的。没有矛盾才是个意外。所以如果说你以一个正常的人的标准去要求他跟你一块过夫妻生活,去过日子,那你的要求是不正常的。

而且他骂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是没有灵魂的女人,为什么?因为他肯定是一直想带着新萍同学去修行,但是新萍同学肯定对这个东西是排斥的,因为他这样一搞的话他就出家了。所以他没办法了。因为他自己本身修行也还不够,虽然可能真的是个大菩萨,但是他这一世还没到那个程度。

所以他没办法。我跟你怎么讲,你也听不进去,他能怎么办?你想想,如果你是他,你能怎么办?你已经为她付出了,就相当于说,已经为这个女人付出了这么多,还是改变不了,他内心得多么地绝望。

最后,你们知道她前夫怎么样去世的吗?她前夫是把自己活活饿死的。吃得越来越少,最后他也不能出家,家里面也不让他出家,他也没钱,他觉得自己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影响这些人。他好像只要在家里面就会去放生,反正各种这种事情他都去做,最后医生给他诊断,说是精神分裂。从我来看,这就是一个菩萨。

这个故事还没结束。在她的前夫临终前,我们的新萍同学带着她的儿子,带着她跟前夫的孩子去见了他最后一眼,他一直撑到最后一眼。然后我们新萍同学说了一句话,说你以前帮过我,真的非常感谢,但是后来你又对我们不好,所以我们扯平了。

因为新萍她以前不懂,她不理解,所以她会说这句话,她不会觉得这个有什么问题。虽然从我们现在来看,新萍你欠他的太多太多了。你这辈子都扯不平,下辈子不一定能扯平。但是这个不是最主要的,因为他之所以等着看他们最后一眼,不是为了等她这句话。他一直还是想看着新萍同学能不能够,她的灵魂能不能够起来,能不能够真的是对于修行产生一点兴趣。但是他没等到,他没等到。我为什么知道,七师父你为什么知道的?对不起,我就知道了。在我跟大家去讲的时候,我就是他,我就是她前夫。

后来我们新萍同学晚上经常会梦见她的前夫,每次梦见的时候都很惨,都很惨。然后新萍就很害怕。这个梦,听新萍同学说是经常出现这个场景,在梦里。直到有一天,新萍同学听说抄经可以回向,加入必经之路了。抄经可以回向给以前去世的人,她觉得,我要去回向一下试一下。等她回向了,又做了个梦,又梦见她的前夫了,这次不惨了,她前夫对她笑了。

为什么笑?心经的力量有这么强大吗?请问,你们每个人都抄过经,你们每个人都回向过的,心经真的有这么强大吗?可能有,但是,在这个时候一定不是心经的力量强大,是因为她的前夫发现,她终于开始走上这条路了。人家的使命,觉得我这个任务总算是差不多完成了。对,我心愿了了,就是这样的,你们不觉得这么解释才合情合理。虽然可能是我编的,但是我是通过新萍同学给我讲的,和她发的这个消息,我把它串联起来。

所以我想跟大家去讲的,真正的佛法难闻!真正佛法难闻,修行这件事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有好多人接触到了,也不一定真的开始,有的人开始以后半路就退缩了。

我们讲了一堆故事。所以新萍同学她的前夫太伟大了。反正我当时想法是,如果是我,我做不到的。我肯定做不到。

咱们别说是她的前夫了,我还告诉你们一个更现实的例子,你们敬爱的宗翎老师,宗翎老师你看他是不是很厉害?你说他佛法理论上面太强了,他实修也很厉害,然后他又是高学历,他又学什么语言的,什么都学得很快的,特别聪明的。但是我告诉大家,如果你让宗翎老师结婚了,那绝对是一个大悲剧。为什么呢?因为宗翎老师会很痛苦的,他会痛苦,他身边的人也会痛苦。为什么?因为我跟宗翎老师,我们因为特别地紧密,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他有时候会处理得很幼稚的。他不是那种会处理得特别圆融的,我跟他这个方面可能就有点互补,所以我们俩关系很好。所以一般我们俩一块儿去什么场合,反正需要处理稍微复杂点的事情,那我就来,需要讲经说法,我就让他来,因为我们两个很好。

但是如果他结婚了,我告诉你,这绝对是一个大悲剧。至少是从我观察是这样,不只是我观察是这样,我们的师父也是这么说的。他说你结婚不行的,因为你处理什么夫妻关系的,又是丈母娘,还有小孩,麻烦了,这辈子都麻烦了,绝对的。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他是一个大菩萨,正是因为他是一个菩萨,所以,他不适合结婚。

所以我想跟大家去说,他后来选择也还挺对的,他其实也谈过几个女朋友的。因为你想想这么好的条件,然后又有钱,又还是单身,主动追他的人太多了。我告诉你,不要太多。反正37阿哥估计打不住的,那半百我估计都有,对他主动示意的。所以我想,真正的这种适合修行的,有的人适合修行,有的人就不太适合。

我们还有一个师兄也是,他就特别适合修行,他这个方面能力很强。然后,其实我们的师父也劝他出家,但是他就死活不出家。但是他自己的生活过得是一团糟,糟到什么程度呢?他现在应该40多岁了,反正比我稍微小一点点,80前,70后,40多岁了,人家也很有才的,文笔也很好什么的,但是人家过得连信用卡还贷款都成问题。

但是让他出家,说你以后怎么样就可以去极乐世界什么的,他说那有什么意思?极乐世界里面又没女人。他就是放不下女朋友,他其实每次都是被他女朋友给甩掉。他找工作,他做工作也做不长时间,他相当于经常都没有钱,需要去靠信用卡去度日那会儿。但是他就不出家,死活不出,有的人适合,但是没办法。

跟大家去强调,我们今天主要讲的人身难得,一方面,人他确实很难得,他这个身体才能够体验六道,而且他能够超越六道。六道轮回你从哪个方面理解都可以,你也可以真的相信是有那么个地方叫地狱,但是你也可以通过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六道去理解。这个也是可以的,特别是受过比较多教育的人,从这个方面理解,其实是更合适的。

你看咱们的修心七要里,咱们的创巴仁波切,他也是通过这个角度去跟大家讲的。然后我们说人身难得,同时,佛法难闻,所以希望每个人真的好好珍惜,我这个话说过已经是无数次了。 积福报

当然了,如果因为一些原因,最后我们只能放弃,那只能是暂时还没有缘分,所以更多的我们去做一些积功德的事情。有的人说那你这么去讲什么积功德积福报,好像又有点儿让我不好理解了。

我是这么理解的,是不是真的有个地方叫你的福报有多大?是堆了一个屋子还是堆了两个屋子?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如果你因为这个事情各种机缘巧合,没有这个条件,那可能是因为你的心还没准备好。如果我们多做一些利他的事情,做一些无我的事情,这个时候你的心慢慢开始那种,我执开始变少,自己的一些执着、欲望开始变少了,这个时候你向道的心更强了,这个时候反而有些障碍你就可以把它破除了。

所以,你发现当你把障碍破除,这就说明你的福报变好了,这是一样的。所谓的说你的福报积累有多大,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从你的心上、你的习气上去下功夫。我不知道有没有讲明白,你可以理解为有个地方真的存在,你的福报,它是按照一平方米,两平方米,一立方米,两立方米来算。

另外一个理解也可以是,你越做这些积福报的事儿,你的信心可能就会越坚定,就证明你的心会越坚定,或者说证明你的执着就会放得越多,这个时候反而是你准备好了。就是这样的,这都可以。 人生无常

我们再花点时间跟大家再讲讲,我们这个就是首先修前行的其余几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是什么?就是人生无常。无常什么意思呢?就是意外随时都会来,那里面讲的更多的其实是说死亡随时都会来。这个死亡随时会来。

我们可以先不讲死亡,就像我们提到的一些变化,就像咱们风云同学,她报名宣讲员,其实她的信心挺足的。但是她可能一开始也没想到她要待的那个营会这么麻烦。因为我们提前说过的,你有什么冲突,你可以先排好。她一开始绝对没有想到会这么麻烦。但是这个事情它就发生了,这就是无常。我们做好多事情,我们以前计划好了,没想到会有这种变化,这就叫无常。因为有太多的东西是你不知道的,你无法预期的,这就叫无常。

平时做得最多的事情其实不是相信无常,而是相信有常,相信是恒定的,所以我们会做规划明年我们怎么搞,下个月再下个月我们怎么搞?这个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你认为这个事情以后它可能会发生。真正修行好的人,他可能在这方面他不管了,那我先把当下的事情做好。虽然我有预期,但是这个事情怎么样,我不会那么去计较的。一秒钟以后的事情他都不会担心的。

无常是不是因为看不清因果?也可以这么说吧。那可能对于佛陀来说,他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对他来说,他知道会怎么样,对不对?但是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看不清的,对吧,至少我们现在遇到的这些人都是这样的。所以这个是无常,他也不是说不要去想,就是你要知道这个事情是不确定的,一秒钟以后的事情都是不确定的。我有次在闭关的时候,半夜12点多地震很明显,我在第二层楼,我们总共最高的楼层就是两层楼,我们这都快被摇下来了。震中离我们这大概100来公里吧,最高的时候是六点几级,我们这块有很多地方这个房子都是受到了损伤。

我们的这个《心经》里头“远离颠倒梦想”,哪些是颠倒的?当你不认为是无常,你认为这个世界都可以按照你的规划去走的时候,又颠倒了。你把“常”和“无常”颠倒了,你把恒常和无常颠倒了,对吗?所以真正想要去修行的人,你要远离它,远离颠倒梦想。你要知道凡事都是不确定的。

我们下一期怎么搞?不知道。能不能搞?不知道。咱们必经之路下个月还在不在?不知道。但是这不妨碍我把当下做得特别好,对吗?我跟大家说我把我们第三期宣讲员当作最后一期来做,我不是说它就是最后一期,而是说如果没有下一期了,那这一期我不留遗憾。如果我做一个比较好的规划,大家去想一想,按照我现在讲的这个方式,七天我顶多给大家讲两个口诀吧。我们得首先修前行,我现在其中的三分之一还没讲完呢,对吧?好,我就讲七个口诀好了,这个应该差不多,对吧?而且每个人都觉得收获满满。然后59个口诀至少可以做到八期十期,我觉得挺好的。这样的话我备课也容易,对不对?你们学习也没那么累。

但是如果我不知道有没有下一期呢?那我会怎么办?我还是只会讲七个口诀吗?我回头给你们讲了,那下一期讲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会把一个大框架教给你。万一几天以后可能我出了什么事,或者说必经之路出了什么事,或者说有一些别的什么原因我们最后讲不了,那我把框架给你讲完了以后你自己至少可以去学了吧。我就这么想的,所以我说我把第三期当最后一期,第四期也可以是最后一期,第五期如果它还在,那第五期也是最后一期,对吧?

我在年轻的时候也谈过一些女朋友,当然我不能跟我们的37阿哥相比,因为我结婚比较早。那个时候我就在文章里边这么写,我说把每一个女朋友都当成是初恋。我把每一期当最后一期,我把每一个女朋友都当成是初恋,对不对?你看咱们的这个旻谦同学有30多个初恋,好棒。哪天你可以把她们叫过来吃顿饭对吧,大家相互交流一下,缘份很深的。我们芬芬同学总是后知后觉,什么叫吃一个多月?不是的,是37个人一起吃饭,弄个大桌子。开玩笑的。就是如果你有这种概念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这个执着就没有那么深了,对吗?

打住打住,我们不要太八卦了。对,我这里面再跟大家去讲一个原则,以前人少,我就不讲了,现在咱们有40多个人,是40多个人吧?对,跟大家讲一个咱们宣讲员里面的原则,什么原则呢?我看这个话怎么讲,就是如果你们相互之间发生了一些感情的事情,大家一定要有这种觉察。对方要是单身你也是单身,那你们发生什么关系没关系的。如果有任何一方不是单身,我希望大家每个人要保持这样的原则,就不要去有这种想法产生,好不好?就你喜欢上别人,你也不要去打扰别人,你不告诉他就好了。哪怕你们喜欢七师父,你也不要告诉他。所以在这个方面,大家一定要坚守这个原则。

我们不是说反对相互之间的这种感情,因为有时候是没法控制的,但是我们要去守住这个原则,你这个界限要分明。如果真的是觉察练习得好,你遇到这种事情,你就可以觉察出来了。你就知道原来这个事情,其实是你掉到人道里头了,对不对?对,做同学不做家人,大概就这么个意思。所以这个原则大家要去把握,每个人自己去提醒自己,我们也不要去在群里开这种八卦的玩笑,咱们不要去聊这些东西。所以也不要去为谁介绍对象,这个事情其实也没有必要做。如果他们碰上就碰上了,没碰上就没碰上,我们把这个原则跟大家去讲了。

我们接着讲无常,就是本身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事情的发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有你当下所执着的一切,其实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都不可能永久的。无论是自己的小孩儿、父母,还是你的工作、你的爱人都是一样的,你要有这样的前提在那。那这样的话岂不是太悲观了?不是的,你越是有这种概念,越会珍惜当下,越会珍惜身边的人,对不对?你越是有这种概念在那,遇到了意外情况,你越不会因此而陷入困境。

咱们就拿丁丁的这个事情来说,一样的,因为你觉得这个朋友好像跟你真的是特别好,对不起,可能他以前跟你也是真心的,以前也不是骗你,但是他这次可能确实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他就需要骗你的钱。如果你有这种概念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是可以接受的,你不会因为这个事情痛苦那么长时间走不出来。因为在你头脑里边,你觉得你们之间的感情,你们之间的信任是长久的,就像你曾经相信以前你的初恋男友跟你说,他会永远爱你一样的。他当时跟你一起的时候,确实是很爱你,但是他不能保证永远真的有那么远。所以有好多这种无常的发生。如果你认真地在生活中去体验,当你特别执着这个事情的时候,你拿这个东西来提醒自己,你会发现你看世界的角度会不一样的。

我们还可以去想象一下,咱们现在大部分的同学应该年纪都三四十岁,也有一些年轻的90后也30多岁了,对吧?你去想一想,如果你见你的父母是最后一面,他要是唠叨一下,说你两句,你会生气吗?你不会的,让他说,因为这是最后一面。你绝对不会跟他争执了,你连一点烦恼都不会起的。你之所以起烦恼,是因为你觉得你们以后日子可能还很长。但是我们的父母有的60多岁,有的70多岁,有的80多岁,他什么时候去世你真的不知道的。所以你越是有这么一个概念的时候,你越会发现你会珍惜当下的一些事情,而且你的这种执着就会减弱很多。

你如果知道跟他是最后一面,我们别说是跟父母了,哪怕跟你的爱人对吧?有的在闹离婚的,你要知道你跟他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面了,这个时候他再怎么对你,你去想这个事情,最后你都会原谅他,对吗?你跟小孩儿也是一样的,所以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会去珍惜当下。

你去看看生活中的本身,这才是真实的,这个无常才是真实的。有的人说我们平时看见的都是别人家出了什么意外,虽然好像我们也感叹说,唉,人生无常,这个人怎么就出了个车祸,真是没想到,他之前还在怎么样怎么样。我们说这个话的时候,其实内心里边不是真的感受到无常,只是在安慰一下,相当于说,唉,感慨一下,说点鸡汤的话。你要真的能感受到这个事情也会发生到你自己身上的时候,你的这些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再去想,你再去想什么呢?你说那些发生意外的人他跟我们是不是一样的?他跟你是不是一样的?他跟你也是一样的,他的想法跟你的想法也是一样的。曾经在他去世之前,他看见别人出车祸的时候,他也是这么想的。真是无常对不对?好好的一个人忽然之间就没了,对吗?他也是这么想,但是他不会想到说这个事情会发生他自己身上。每天都有那么多出车祸的人死,他们在出车祸的前一天,飞机失事的前一天,在遇到什么意外的前一天,他们也相信第二天,他还想着下个星期要跟家人干什么,去哪,是不是这样的?

我们每个人今天听课好像有点浮躁,对不对?今天有点抑郁,今天有没有吃到更好的?跟人吵架……你觉得今天没什么,但是你所以为的很平淡的无聊的今天,就是昨天晚上去世的那些人他们渴望的得不到的明天。所以如果你真的是体会到无常,我们如果把这个概念一直根植到自己身上的,根植到自己这种日常行为之中的话,你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角度会不一样。

对,俊池同学,你看她说隔壁床的病危,抢救几天,抢救过来还没几天。我们别说别的了,那俊池你已经在医院里头了,对不对?你的病情看上去好像可能没那么严重,但是也有可能是你的家人没告诉你那么严重对吧?我不是吓唬你,我就是告诉你,那也有可能有一些别的意外出来,也有可能你跟边上那个抢救过来的人差不多,对吧?今天上午还出意外了,好,那我们先不管是不是真的出意外。俊池同学你这么去想,如果你很快可能会出意外,我们也不说你一定会出意外,就是很有可能会出意外,因为你这个身体确实你也知道,很有可能会。

这个时候请问俊池同学,你打电话请儿子的女朋友,请她过来见个面,请问你还会去想凭什么要三个大人打电话?你不是打一个电话,你可能打三个电话。是吧?你可能打30个电话都有可能。因为你担心可能真的见不着你儿子的女朋友了,你担心没办法去替儿子做更多的事情了,你担心他以后没那么幸福,对不对?反正你如果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绝对不会考虑我自己的面子,绝对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治我执的方式,当你真的认识到无常会来的时候,你的心,你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

今天大家听了觉得好有道理,对吧?然后晚上还可以发个朋友圈:我们要珍惜当下,无常随时都会来,就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所以要珍惜当下。特别有感触,过两天就忘了,人就是这样的,所以要修行。

人容易骗自己

然后有时候人还容易骗自己。大家应该看过我这个书里头有一名企业家,就是山西离运城也没多远了,那个吕总可能跟我以前的缘分也很深,我们俩有时候谈得很深。我们在通宵达旦聊天的时候,他那会儿是50岁吧,他说我现在50岁,我再干十年就跟你一起去出家,我说好。当时我其实跟他说,我说你还不知道能不能过十年呢,他说但是那没办法,我现在做这个事情,我得干下去。好,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大概过了五年多咯,对吧?他其实已经55岁多了,离60岁只有四五年的时间了,前些天我打电话跟他聊天,我就问他搞得怎么样?他跟我讲了一堆,说我还得奋斗几年,他说我之前说好了,70岁就跟你一块去上山修行的,我还得好好奋斗。我说吕总你记错了,你上次说的是60岁,好不好?不是70岁。

他自己慢慢会把60岁变成了70岁,你知道吗?自我会去欺骗的,等到了70岁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对不对?他真的是这么说的,我一点都没撒谎。我跟他说的时候,他说我说的是60岁吗?我说对,他说那这样的话,我只有五年,我说五年不到了。他现在好像又越做越大了,他们最近可能钢厂也有起色,也比较好,一年几百个亿肯定是有的。所以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无常,其实我们经常会习惯说,以后我有时间了好好修行,不会的。越是这么说的人,你不要有任何指望,对吧?不会的,他做不到的。你也不要自己去骗自己,说我以后一定会!对不起,到时候再说,现在不要说得太早。所以我们自己不要这么想,你不要想着以后我有时间干什么干什么,你要想的就是现在你想干什么,现在就干,对吧?你要是说你以后怎么样,现在也不要去提这个事,对不对?

对子女的的执着 然后包括我们自己对于子女,其实我还发现,现在这个社会还有一个特别畸形的现象,有时候我觉得内心很难受。你看现在这个社会每一个人都特别重视他的子女,有没有发现?对吧?各种班儿陪读的,然后各种教导的,对不对?然后在你各种教导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小孩儿自己压力也很大。

这么多老师去陪伴,而且大概至少是一个星期以上了,我想费用应该不低的,因为这个成本比较高。我不是说他们收费怎么样,因为我觉得有这么好的教育,你收费也是应该的。

我想说的是这些人,小孩的家里边应该条件也还可以的,至少大多数都是可以的,对不对?为什么大多数条件可以的这些小孩们心里是这么一个状况?一定是因为他父母对他要求太高了,一定是这种普遍的模式。愿意花这么多钱把小孩送到未来精英这种地方,一定是希望很高的。因为要做精英,对吧?期望很高的,那这个时候他们的这种教育一定是为了更好,但是结果不一定好,对吧。首先,我可以看出来父母对于小孩这种执着其实是特别深的,他最终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他的小孩可能想过要自杀的,对吗?如果万一自杀了呢?这对他来说,他执着越深,伤害就越大了。他不只是对自己伤害,对小孩伤害也是。

一个矛盾的现象

好,我们先把这个放一边吧!我们先不说因为这个教育方式造成的问题,我们再说现在这个社会对于老人的态度是什么样子。大家有没有看见?反正我周围遇到的,包括我的一些亲戚朋友们,很多都是把老人放一边的。有的可能不是因为他自己不想养老,而是因为子女太多了以后各种牵扯没法养了,只能把他放一边,对吗?我遇到的就有90多岁的两个老人,有的子女特别想养,但是条件又不行;有的条件可以的,他又不想养。

曾经他们年轻的时候对他的子女不是一样这么爱护吗?不是一样这么期待吗?不是一样的小时候要培养吗?这些老人们年轻的时候,难道没有遇到过说周围有一些老人被子女嫌弃的?一定有,但是他不会想到这个事情会发生在他身上。他觉得我以后不跟我子女在一起,我自己要单独过。现在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这么说的,以后老了我一个人过,对吧,我不连累他们。现在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不要觉得好像你自己就能超脱。对不起,日光下面没有新鲜事,都是一样的。 你看见的那些人就是你以后的未来,可能有点绝对,但是绝大部分都是这样的。除非你真的认为自己太牛逼了,你自己太了不起了,你很有智慧,你能超脱。如果你没有,对不起认命吧,不要自己骗自己了,不要觉得好像你以后就可以自己单独,过不了的。

我们说我们看到这个以后你不觉得很矛盾吗?你看越是现在对子女期待特别高的人,到后面你会发现叛逆的就越来越多,对吧?然后再到后面,他甚至不理你了,对不对?完全有可能的。他可能也不是因为真的不想理你,就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不理你,对吧?咱们现在有好多这种小孩儿已经开始长大了,对不对?

我们的丁丁同学跟她女儿关系好像就不太好,是吧?你看我们俊池同学指望单独过,不只是你,我妈以前这么说,反正我周围遇到好多人以前都这么说,但是后来呢?不是的,后来他的想法就变了。当你有这个能力的时候,你是可以这么说。对,媛媛也这么想。你看你们这些人都这么想,难道以前那些人他们年轻的时候,他就不这么想?他也这么想,但是后来人的心越到老,他会变的,他会找各种方式,他会变。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除非你真的走上修行的路,就是你有觉察,你真的智慧增长。人一旦走上修行增长智慧以后,这个命很多时候其实已经开始由你自己控制了。

修行需要老师

丁丁说大女儿在报复她。丁丁,我告诉你,我看见你的两个细节,上次给你指出来一个细节。你看,你妈在说你为什么不买东西的时候,你怎么样怼她的?这一定是你的自然反应,对吗?而且你不觉得这是什么事,对不对?但是这个事儿对你妈来说,她会是什么感受?好吧,这是第一点,上次跟你说过的。

还有一个是我没跟你说,但是我给过你暗示,你可能没看懂。我那天特地在丁丁的打卡群里头给她做了一个评论,问了她一个问题。问了个什么问题呢?我说那天你在分享的时候,路过你边上的是你的大女儿还是小女儿?我没注意是回复了还是没回复,这个不重要。我不是真的想知道,我没有这么八卦的心,或者说我对丁丁没那么感兴趣。我是想告诉她,她那天跟她女儿说话的方式很不对劲。对,“离我远一点”。你看芬芬也注意到了,“离我远一点”。而且就是她本来跟大家说话的时候还是很温和的,她在跟她女儿说话的时候,其实表情不是很那个,反正就不是那么温柔吧!这是她的自然反应,对吧?所以如果你女儿叛逆,她不愿意跟你沟通,你觉得好像是她的年龄怎么样。不是,她是你有时候无意识的反应造成的。这个丁丁你回头可以去看一看你的那个视频回放。

有时候我们说修行需要一个老师,需要有人给你做个镜子,就是你的朋友是不会跟你说这句话的。你朋友可能看见以后,他不会跟你说这些话,或者他可能看不见。他不是说眼睛看不见,他看见了以后没觉得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是一个好的老师,他就是你的一个镜子。他会把你的问题,你的细节、毛孔,哪儿有个黑点都照得一清二楚。我只能跟大家提一些特别浅的东西,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需要去找一个好的老师,相信老师。

我们说对于子女我们有点偏了,对于子女的这个执着你要去想。其实绝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没有想过子女以后可能对父母的这种态度是不一样的,一定会超出他们的预期的。我说的预期就是他就没想过以后子女会对他怎么样。因为他觉得我对你这么好,理所当然你应该对我好。所以他更多的教育不是在这个方面的影响,而是在对他的成绩,对他所谓的这种工作、爱好,反正各个方面去提要求。而不是说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引导他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不知道有没有讲清楚,就是如果你真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对子女的要求也会不一样的。你是希望培养一个在同龄人里边特别厉害,特别优秀,但是他忘恩负义,他不知道尊重家人,他不知道去感谢别人的小孩;还是他就是普普通通的,但是他品行很好,他知道去照顾人,他知道去承担责任,他知道父母的不易,他就理解这些。你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哪一种?

如果让你选择的话,我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会选择第二种,对吧?我宁愿让他可能不是那么优秀,但是他德行品行很好,是个善良的人。我们做选择题的时候,都很会做,但是一旦要自己去落实的时候,都是错的。现在的父母培养小孩都是在朝第一种方式去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我们有时候就很……要不是有觉察,你是看不见自己这种模式的。看不见自己这种模式,我们做的时候都会朝第一种方式去做。

我经常跟我小孩他妈去提醒的是,我说一到周末的时候,一定要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电话,反正过年过节一有时间也要回去看一看。我说这是给他们做一个榜样,他知道这个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对吧?尊重老人,孝顺,这是必须要去做的。而不是说别的方面安排课外培训班有几个,怎么样安排得合理,我说这个多点少点没关系的。所以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朝这方面去引导。

算了,不讲了,讲不完了。好吧,今天就到这吧!已经十点三十了,我们超过半个小时了,大家注意整理一下笔记。今天我举了一些例子,有些不恰当的希望咱们同学们不要介意,你知道我这个出发点一定不是故意想羞辱你的,可能我认为你能承受,要是你有一些想法,那我就认错了。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儿,然后今天的作业希望每个同学继续去练习。

校稿:Annie小静 BJ2201411 觉之 BJ2403205 麦田 BJ2404635 希言BJ2201413 白龙马 BJ2304420

复核:小智BJ2404004 LemonBJ2404051 青榕BJ2403024

csz/xiaozhi/dyysxqx.txt · 最后更改: 2025/03/11 22:21 由 xiao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