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z:xihan:zuoyeji:myb250503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csz:xihan:zuoyeji:myb250503 [2025/05/24 21:51] – xihan | csz:xihan:zuoyeji:myb250503 [2025/05/28 22:33] (当前版本) – xihan | ||
---|---|---|---|
行 3: | 行 3: | ||
**[[target=blank|csz: | **[[target=blank|csz: | ||
+ | |||
+ | ---- | ||
+ | ==== 《5.28-D19》 ==== | ||
+ | |||
+ | 【15】溪涵 | ||
+ | |||
+ | 1、静坐觉察 :7+12分 | ||
+ | |||
+ | 2、动作觉察:10次 | ||
+ | |||
+ | 3、发愿:10次 | ||
+ | |||
+ | 4、当下最想突破的习气 | ||
+ | |||
+ | 我看见我很嫌弃领导办公室的那篓鼻涕纸,不想管。【改】系上垃圾袋拿出去,套上新的垃圾袋。【挖】不愿意付出,尤其不是自己的工作时。 | ||
+ | |||
+ | 我看见我想充会电,又质疑自己不应该在公司充。【改】充,不想那么多。【挖】执着当好人,善良的人,经常用一些标准来要求自己。 | ||
+ | |||
+ | 5、修行体会:动作觉察时,妄念太多,时刻被妄念裹挟着。其它没提起觉察的时候应该也一样,只是没看见。 | ||
+ | |||
+ | 6、作业登记:已完成 | ||
+ | |||
+ | ---- | ||
+ | |||
+ | ==== 《5.25-D16》 ==== | ||
+ | |||
+ | 【26】溪涵 | ||
+ | |||
+ | 1、静坐觉察 :20分+40分 | ||
+ | |||
+ | 2、动作觉察:10次 | ||
+ | |||
+ | 3、发愿:5次 | ||
+ | |||
+ | 4、当下最想突破的习气: | ||
+ | |||
+ | * 我看见我不好意思问电动车修理铺有没有打气筒,想着回家去熟悉的那家铺。(我是自行车)【改】问。【挖】只敢在安全、熟悉的环境里表达。 | ||
+ | |||
+ | 5、阅读《觉察之道》第三章,触动较深的句子: | ||
+ | |||
+ | - 你尽量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感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这就是练习觉察。 | ||
+ | |||
+ | - 因为你过去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都是如此,随着念头流转,自己丝毫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的事情。 | ||
+ | |||
+ | - 觉察,一直都在,只要你愿意,你永远不会错过。你每一次知道自己错过,都是一次成功的觉察。如果不觉察,你怎么知道刚才的错过? | ||
+ | |||
+ | - 一开始刻章练习,让自己能全然感知自己的动作,尽量不被念头带走。 | ||
+ | |||
+ | - 当你提起觉察,一切都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修行好的人,做的所有事都是当下“最合适”的,刚刚好。 | ||
+ | |||
+ | - 如果你习惯了感知身体的动作,在你看见娱乐新闻,想点击查看的那一刻,你就会看见这个想法,知道,继续查找你想查的内容。 | ||
+ | |||
+ | - 一旦看见念头不继续跟随,不因为以前的思维习惯(习气)而自然反应,这样就打破了反应模式,有了选择的自由。 | ||
+ | |||
+ | - 当你看见自己的习气,不再跟随,习气会自然减弱。当你能反复看见自己的习气,它也就无法再控制你了。 | ||
+ | |||
+ | - 觉察是当下的,反省是事后的。 | ||
+ | |||
+ | - 问题出现时,处理问题就好,这就是活在当下。如果你能一直做,绝对不会有事情能困扰你。愤怒的事,已经过去,担心的事,还未发生,你要处理的,只是当下的事情,就这么简单。 | ||
+ | |||
+ | - 你真正需要面对的,永远只有当下的事情。因为生命只会在一个又一个当下中展开,而过去和未来,只是存在你头脑中的幻象。 | ||
+ | |||
+ | - 当你提起觉察,练习觉察,就能回到当下,活在当下。 | ||
+ | |||
+ | - 念头,只要能看见它,不跟随,它会自己消失。 | ||
+ | |||
+ | - 做此刻该做的事,这就是活在当下!什么是此刻该做的事?吃饭时,吃饭;工作时,工作;睡觉时,睡觉。这就是活在当下。 | ||
+ | |||
+ | 6、日行一善:\ | ||
+ | |||
+ | 7、修行体悟:今天看书才知道,原来静坐觉察中的“知道”和动作觉察中的“知道”作用不一样。 | ||
+ | |||
+ | 8、作业登记:已完成 | ||
---- | ---- | ||
行 40: | 行 113: | ||
6、日行一善:把不用的物品送给需要的朋友。 | 6、日行一善:把不用的物品送给需要的朋友。 | ||
- | 7、修行体悟:觉察和慈悲是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才稳,那么练习和见地也是两条腿。 | + | 7、修行体悟:觉察和慈悲是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才不会偏,那么练习和见地也是两条腿。 |
8、作业登记:已完成 | 8、作业登记:已完成 |
csz/xihan/zuoyeji/myb250503.1748094696.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5/24 21:51 由 xi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