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xihan:zuoyeji:xdth

溪涵心得体会

《无生舰&缘起号读书会》笔记

2025.4.25

带着觉的那一刻是当下,是真我,过去和未来都是自我

当下这一刻,只是一个状态,没有时间没有空间

不跟随,不评判,不定义

别人骂你,也是觉性的体现

一切都是觉性的示现,一切都是本来的样子,一切都没啥问题

当自我还是很强大的时候,我们没有能力调整的时候,还是以修行为主,就是不停地突破自我

执着是执着某个结果,以自我规划为导向;坚持,只是坚持做这个事情,是过程,不期待结果和收获

当你没有智慧,看不清因缘,你怎么知道是在利益他人?所以先长智慧吧

觉察,是后盾,是底线,是原则,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跟随,不评判,回到当下

修行初期,自我否定、自我评判的人容易有挫败感,失败了,尤其是败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一定要来群里,找船长找同学,要相信共修的力量

在”行“里才能见真相,”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不要错过,遇到一切障碍,唯有突破!


《天空营直播课第二期》观后感

2025.4.18

听典典同学的自述,评判她之前挺烦人的。正是因为她的真实,敞开,不评判自己,不断地练习,才成就了现在如此松驰,如此无我,如此智慧的典典。

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

船长们都是实修出来的,听船长们分享,真的能感受到她们也是通过不断的练习,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修行有个过程,急什么!

老师的分享:

1、自我的特性:自我害怕什么都不做,自我喜欢走极端。

2、如果爱有条件,还叫爱吗?愚蠢的永远是父母,善良的永远是孩子。

3、认为有道理的点,多实践,成为你自己。不要收集树叶,要成为树。树叶是死的,树是活的。

4、老师说我什么都可以给你们。老师是慈悲,也是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缺。知足者富,知道自己本自具足。

5、做不到的,不要强迫自己做,不要装。

6、没有体验到的不要说,可以说:船长说或老师说如何如何。

7、修行好,不是没有情绪没有恶念,只是能很快看见,不被带走。

8、修行不是不用头脑,是不被头脑控制。

恩,不用头脑,怎么知道觉察之道讲的是啥,船长老师分享的是啥。知道后,老实听话练习,而不能像我总在念头中明白,总在念头中反省,总在念头中改,在

“空”的东西上做文章。现在知道老实听话的重要性了,谁老实听话,谁爱益。


《和评船长第一二天作业解读》笔记

2025.4.14

1、 静坐时手的位置放在大腿根,稍微用力往下压一压

2、 背部要直,头部和背部成一条直线

3、 上坐后,先花一分钟让心静下来,可以从头到脚依次感受,告诉自己三遍:一切都是念头,知道有念,知道无念,知道就好。

4、 眼耳鼻舌身意,只要一出来都是念头。不是意识是念头,不是一件事是念头。要快速地看见念头,像狙击手,对方的钢盔刚一露头就知道,不要等整个人出来了才知道。

5、 眼前黑是念头,有画面是念头,声音是念头,气味是念头,麻、痒,吞咽口水,呼吸是念头,无念是念头,被带走是念头,一切都是念头。

6、 知道被带走的当下直接进入观了,被带走一万次也没关系。

7、 静坐是贯穿整个修行之路的,观念头锻炼看见的能力,觉知的能力,安住当下的能力。

8、 心静下来了,定力就出来了,马上能看见心起了什么念头。所谓静生定,定生慧。

9、 前三天可以定闹钟或根据蓝狮子的音频引导,后面不要了,要自己感觉知时间,刚开始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10、 腿麻,念头纷飞,昏沉,刚开始都很正常。觉知那个麻,哪里不舒服,觉知放在哪里。如果还是麻,可以把专注力转移到呼吸上,1分钟后回到正常的观。 11、 坐不住 ,是被自我的习气和模式带跑了。在自己的极限上,再延长一分钟,到了后,再延长一分钟,直到实在坚持不了了,OK,下座,不挂碍。

12、 有问题及时在群里提,不要不好意思什么的。要在问题里找答案。

13、 闹铃觉察,即刻回到当下,觉知身、语、意。

闹铃响后,321木头人,定格,带着觉知扫描身体的动作,姿势,自己当下在说什么,想什么,端身正坐,带着觉察继续之前的事情。觉知在动作中,当下是全部,永远安住当下。

14、 深入觉知,不要草草了事。觉知就是心,让觉回来。觉是和自我对抗,所以我们是勇士。刚开始觉得很难,很不适应,坚持,后面就是宽阔大道了。

返回上一页


电影《首楞严演义》 摘录

2025.4.12

1:21

阿难:何谓直心?

佛陀:十方如来,都是以同一种道力出离生死轮回的,那就是直心。心直而言直,内外一致,从初发心,历位修证,直至圆成佛果,始终不会有任何造作、歪曲的假象。

1:23

佛陀你如果不知道你的心和眼目藏在何处,就无从降伏扰乱自性的尘劳烦恼。譬如一个国王被贼寇侵扰,若要发兵讨除,就必须先知道贼寇藏在何处。如果将国王比做我们的常住真心 那么妄心就是贼主,眼目就是贼媒,尘劳就是贼伴,欲发定慧之兵力讨除贼寇,需先明白使人迷惑、懊恼、流转生死的罪魁祸首,正是这妄心贼主和贼媒眼目啊。

1:47

佛陀:一切凡夫众生,从无始根本无明以来,因为不知道自己存在着种种真妄颠倒分别迷执的惑业,而任由这业因放纵,渐渐熏习成了业种,再随着业种生根发芽,造业不断,又因业行日积月累,业行不断增长,自然演变成生死轮回的苦果。苦果成熟蒂落,再生根发芽,成长造业,这样无休无止的轮回下去,就像代代缔结的线贯珠的恶叉聚果树一样,业果相续不断。

还有许多修行的人,之所以无法证得无上究竟的菩提佛果,乃至不能得成实教菩萨,而另成声闻、缘觉,甚至沦成外道邪众,或是修作各类天道众生,以及魔王和魔罗眷属,都是因为不能正确了知两种根本,以致错乱修习的缘故。

这就如同一个人,妄想把泥沙煮成米饭,因为泥沙并不是米饭的根本,所以纵使它历经千劫万世,终究不会成功。

阿难:世尊,什么是两种根本?

佛陀:阿难,所谓两种根本。第一种,造成无始生死轮回的根本,那就是你和所有众生一样,都错将那个能意识能攀缘的妄识当作了自己的心性,这叫作妄本。第二种 ,得成无始菩提涅槃的根本,那就是你和众生本自具足的清静自性本体【识精元明】,也就是能生起能缘之用和种种所缘之境,却又无法从它所生诸缘中反被找到的常住真心,根中之性,这叫做真本。

阿难:世尊,这两种根本,弟子前所未闻,看来弟子应该舍弃无始生死之妄本,追求菩提涅槃之根本,才不会煮沙成饭,错乱修习啊。

佛陀:善哉,阿难,其实这菩提涅槃之真本,并无所谓舍弃或追求,它是众生本自具足的,只是众生却都如同遗失了这本具的识精元明一样,虽然时刻在用,却毫不自知,这才枉落六道,饱受生死轮回、流转不息呀。

阿难:世尊,弟子终于明白了,原来这识精元明就是我们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就是我们成佛的真本啊。

佛陀,阿难,要想真实明了圆成佛果的妙庄严路,究竟出离生死轮回的话,就必须真正明白才行,你真正明白了吗?

阿难:世尊,弟子真的明白了。

佛陀:好。那我问你。

佛陀举臂、屈指

佛陀:阿难,你看见了吗?

阿难:我看见了,世尊。

佛陀:你看见了什么?

阿难:我看见如来举臂屈指做光明拳,晃耀我的心目。

佛陀:你用什么看见?

阿难:我和大众都是用眼看见。

佛陀摇头叹息:阿难,你还是没有真正明白呀,否则就不会回答说 你看见如来举臂屈指做光明拳,晃耀你的心目了。

阿难:世尊,我不明白了。

佛陀:你确实不明白,阿难,你是用眼看见我的拳,可我问的是,你是用哪一种心来纳受我的拳耀的?

阿难:世尊,弟子好不容易才明白了两种根本的道理,可是,世尊为什么又重新回到了找心的问题上来,弟子真的很迷茫。

佛陀:阿难,我先前征问你心在何处,是为了让你明白那个左右你流转生死的妄识是没有处所的,而你接连错误的结论也都同样证明了妄执心有处所、妄执心有实体,本身就是谬误。

而我现在是在问你,究竟什么是心?可你却依然停留在当初“眼见胜相,心生渴仰”的知见上,止足不前。阿难,你如果不明了真心,仍惯用妄想,只会延续那痛苦无尽的生死流转、六道轮回,永远不可能漏尽出离。我再问你,究竟哪一种才是你本具的真心?

阿难:世尊,从如来征诘心所,直到现在,弟子一直在用心推穷寻逐,就是这种能推测、穷究、寻逐、攀缘的,这就是我的真心呐!

佛陀:“咄”!这一次你明白了吗?阿难,那不是你的真心。

阿难:不是我的真心,那是什么?

佛陀:阿难,你所谓那个能推穷寻逐的心,只不过是你对当前尘境的虚妄相所生起的分别、妄想而已,而正是这种妄念、妄情在时刻迷惑扰乱着你的真如自性,以致你从无始劫来,直到今生,始终像认贼作父一样,误将这种妄本当作真本,从而迷失了你本自具足的常住真心,因而枉入生死轮回,饱受着迷茫、纠结、绝望、抑郁、烦恼、怨恨等种种痛苦煎熬,不得自在安乐。

阿难:可是世尊,弟子自从当初还是佛陀宠弟的时候,就是用这种心来渴仰佛陀,也是用这种心来发心出家的……乃至发勇猛大愿……,都是用这种心来承办的,即便是那些毁谤佛法,永退善根的人,也无非是用这种心来造作恶业,如果像世尊所开示的那样,这不是真心,只是我对虚妄的尘境,所生起的一种分别、妄想,那弟子岂不是没有了心,像无情的泥塑木雕一样,麻木不仁了?

世尊,因为除了这种能分别、妄想的心之外,弟子实在没有其它的心了,可世尊究竟为什么说,这不是我的真心?弟子真是觉得非常恐惧,不仅是我,我想连同在坐大众,无不疑惑。唯愿世尊,垂大悲悯,为我等茫然未悟的众生开示究竟的真相吧。

佛陀:阿难,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因果现象,大到整个世界,小至颗粒微尘,都是依真心本源的观照,而显现出的各种体相。

阿难:也就是说妄心只是我们对境生起的主观意识分别,而真心才是观照 显现世间万相的本源呐

佛陀 :如是,阿难。

阿难:世尊,那么这种本元真心有没有它独立存在的体性呢?

佛陀:阿难,大千世界中的所有物象,细微到一草一叶,一缕一结,追究它在世间的根源,都各有不同的成因和体相,即便是广阔无垠的虚空,也有它本来的名貌,更何况我们这清静妙明的常住真心,它既然是一切诸法的根本,世间万象的本源,还会没有它独立存在的体性吗?

阿难,如果像你先前那样,执拗的认定,那种能对境生起分别、觉知的妄识就是真心的话,那么这妄识就应该在脱离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等一切尘境的前提下,另有它独立完整的体性才对,而事实并非如此,例如现在,你在听我说法,如果脱离了如来的音声尘境,(如来不语,没有声音了,几秒后),你这妄识就不会生起听觉作用了

阿难:假设弟子打坐入定的时候,熄灭了一切妄识的觉知、分别作用,而安守在一种寂静、幽闲的境界中,那就是真心的境界吧?

佛陀:阿难,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在你打坐入定的时候,即便是灭除了一切见、闻、嗅、尝、觉、知等分别作用,令妄识不再向外攀缘尘境,而向内安守着寂静、幽闲的定中境界,可是在那定中,却还会存在一种独头意识,去执着那定中寂灭的法乐,不愿放舍。阿难,你必须明白,那定中寂灭的法乐就像是尘境落卸的影子,而这定中的独头意识,却依然是在攀缘影子,分别法乐啊。

阿难:世尊,弟子大致明白了,妄心是离尘无体的主观意识分别,真心是独具其体性的万象本源,可是这真心和妄心是不是一体的两用呢?如果不是一体的,那弟子就可以滤除妄心,澄清真心;可如果是一体的,那心就兼具了真妄二性,又成敌两立,自相矛盾,那么心就不可能是所谓的真心了。

佛陀:阿难,这又是你在用妄心作出的主观臆测,虚妄揣度,姑且说真心和妄心就是一体的两用,可是你真正要做的并不是去判定那还是不是真心,而应该是对这一体两用的心加以微细揣摩

阿难,这心如果脱离了尘境,却另有能分别的体性,那就是真心之用。如果这能分别的体性,一旦脱离了尘境就消失全无,那就是妄心之用。换句话说,妄识必须依赖尘境才能存活,而尘境也只会被妄识所分别、缘影

尘境并不是常住不变的 ,它一旦变灭,那依赖尘境而存活的妄识自然也就如同龟毛兔角一样,名存实亡了。那么你错用妄识修行的法身慧命,也就随处断灭,那还用什么来修正无生法忍呢?

此时阿难尊者及诸大众 ,顿时鸦雀无声,各各暗然自失。

佛陀:阿难,世间种种有漏的修行人,虽然目前的最高成就可以达到四禅四空,及【灭受想】的九次第定,却仍不能证得诸漏灭尽的阿罗汉果位,都是因为惯于将那导致生死流转的六识妄心,误认作是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并用它来错误修行的缘故。阿难,这也正是你之所以多闻佛法,却不能成就无漏圣果的原因所在。

阿难尊者闻佛所示,再度悲伤落泪,他五体投地,深情顶礼世尊,并长跪合掌,而对佛说:

世尊,弟子从发心追随佛陀出家以来,始终依赖着佛陀的大威神力,时常妄想,无劳我自立苦修,如来必赐我三昧。弟子竟会如此愚蒙,不知佛陀与弟子的身心不可能彼此替代。听闻世尊开示,我才发现,自己竟然把这本具的真性给丢失了,怪不得身 虽出家多年,心 却不入圣道。

就像一个心怀妄念的孩子,抛弃了自家的常住真心,背叛了本觉的父亲,而妄自离家出走,在世外合尘攀缘,流浪生死一样。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仅管一向多闻佛法,但如果不精勤修定,简直就等同于未闻佛法,不能获得真实利益,这就如同有人口中说食,但如果只说不吃,就不可能饱腹一样

世尊,我们现前之所以被我执烦恼障和法执所知障死死缠缚,实在是由于不知自己本来具足那湛然寂照的常住真心呐!唯愿如来哀悯我等寡闻无助的众生,启发我们的妙明真心,开启我们的清静道眼吧。

返回上一页

—-

《总得付出些什么吧?》 读后感

2025.4.9

弥勒菩萨对无著说:“其实我一直都在你身边,你自己业力深重,看不见而已!今天你的慈悲心净化了一切,才看见我。”

故事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有时你的愿意没实现,不是菩萨不帮你,是你自己没准备好。菩萨想帮也帮不上忙。或者说,不是师父不愿意教弟子,是弟子自己根本就没准备好,师父来了也没用。

要实现愿望,总得付出点什么吧!这个付出,并不是别人需要,是自己需要。

想要父母身体好,想要生意好,想要孩子成绩好……这些愿望都很正常,日常该做的事仍然要做,但若只是如此,可能结果还和之前一样。想要愿望实现,还能做些什么呢?总要付出些什么吧?否则,凭什么就是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呢?


《在生活中修行的目的》 观后感

2025.4.25

我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快乐;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是我们一直要求孩子听话。当你追求幸福,一定有不幸跟着过来,没有例外。

道理知道,为什么你在当时就想不起来,用不起来呢?所以大家逐渐的要试着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它真的融入到你的行为中,言语中,血液中。你在那个时候,会发自骨子里认为“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修行这件事,什么时候你把老师对修行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对于人和事,对于真相,对于觉察等等这些看法,变成你自己的,真的融入到你的生活中去了,你可能会知道,“哦,原来是这样的”。

你看见的世界是你定义的世界,有人看老师是大师,有人看老师是骗子。所有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就是为何每个人会与他人冲突的原因。在真正修行人的眼里,世界是一样的。

如果修行有目的,那就是让你醒来,让你有智慧。

修行不是让你做个好人,不是让你做个高尚的人,是让我成为天空。也不是成为,你本来就是天空。

真正陷入情绪的人,他会排斥这个情绪。其实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能量低的状态这么久散不去呢?正是因为他一直想让它过去,所以它才一直过不去。因为你排斥它,就是在给它能量,在和它对抗。

我们不是要幸福,也不是要排斥痛苦,修行是超越幸福和痛苦,超越二元对立。

负面情绪来了,不是接受它,接受是动词,就是体验它,体验是包容,不是排斥。白云来挺好,乌云来也挺好,天空不迎不拒。

《修行的七个忠告》 观后感

2025.4.8

  • 把修行当成最重要的事,最起码和赚钱一样重要
  • 相信老师,相信方法,相信自己
  • 保持初学者的心
  • 坚持,修行是一辈子的事
  • 在生活的细节处实践,不要想抄经,打坐,做公益才是修行,和同事、朋友、家人相处都是修行的机会
  • 亲近善知识
  • 定一些原则,防止退转,对治惰性。我前几天突然翻到我写的一份承诺书,承诺死磕情绪,然而我早忘了我啥时写的。加入万元户俱乐部时,承诺每天抄一部心经,也没做到。定原则后,我发现我更容易走极端。看到持楞严咒可以对治习气,我在学念楞严咒,每天一小段,能坚持几天不知道。

返回上一页

《老子智慧·第8讲》 观后感

2025.2.28

像在灵山法会听佛陀讲法: 讲到头脑的三个特点 1、喜欢走极端。

举例喜欢吃的选择过午不食,凌晨看小说的选择再也不看了,举例了钟摆。头脑活在钟摆,才有了时间,要不就是过去,要不就是未来。 修行人,时间是消失的,怎么消失 ?观,不跟随。

2、喜欢远的,厌烦近的。 最远的是反面。穷人羡慕富人,穿鞋的羡慕光脚的。 别人也是自己心的投射,你眼里的别人是自己。 举例惠施。

3、总是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部。

举例猴子朝四暮三行,朝三暮四不行,对于训猴人来说,一样的,并没有失去什么。 举例顾客投诉牙科,真正原因看清楚了,采取的行为才会是对的。 举例蜈蚣和狐狸,大人就是狐狸,小孩儿是蜈蚣。

4、修行人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别人说我傻,无所谓,只有傻子,才怕被别人说穿。

举例王健林住宿。 举例庄子的好朋友惠施 。只有猫头鹰才一直守着死老鼠。 蓝狮子不想成为任何人,但不妨碍每天花很多时间分享。 蓝狮子不想挣钱,但不妨碍每天花很多时间服务。

书上讲了很多头脑的特点或模式,比如喜欢抓着痛苦不放,喜欢维护自己,喜欢甩锅,喜欢控制别人。

头脑的模式是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所以烦恼才层出不穷。唯有“看见”它,它就是个念头而已。不跟随,不批判,不被它带走,不被它控制。 怎么看见,练习觉察。举例新闻曝光亲密照,及时看见就能不点进去。

蓝狮子很自在了,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给大家分享和服务呢?因为他知道我们是侯王,只是现在还是猿马。他是闪电,他是光。


头脑的特点:(认识后,不会轻易的被它控制)

1、喜欢走极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例:贪吃到过午不食。

2、喜欢远的,厌烦近的。远的没得到的比较好,有想像的空间,最远的是反面,穷人会羡慕富人。

3、总是看到局部,不能看见全部。头脑总是分裂的,是一半,不是整体。吵架看到的全是缺点,谈恋爱时全是优点。要接受所有的结果。 在必经聚时欢喜,别时祝福,合于道的方式做必经。

4、猴子,朝三暮四不行,朝四暮三可以。对于训猴人是一样的。

5、心猿意马,不用管猴子了,看队友,看孩子,人和猴子是一样的,要不刷手机,要不玩游戏。不修行,是静不下来的。

6、有智慧的人懂得让步,没智慧的人坚持己见,懂得让步的人什么都没失去,因为他看到的是整体。

8、想得到才会失去,想成功才会失败

9、真正原因看清楚了,采取的行为才是对的。老师举例了顾客投诉牙品牌不存在。

头脑的逻辑判断,看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不符合生活。

战争本身是分裂是对抗。

蓝狮子是从修行的角度看,从整体看。父母,孩子等,不是从头脑分析。

朴,原始的木头。没有做成家具的木头。念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解决温饱和疾病是有必要的,发动战争和去月球是有必要的吗?

修行的去极乐世界因为能看到头脑的特点,不修行的去极乐世界是地狱,因为被头脑控制了。

修行了,在于他是不是看见了头脑的把戏,是不是被状态控制了,做了很多没有必要的事情。然后呢,总是去寻求短暂的快乐,只能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向往得不到的,厌恶现在已有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第一天看小说到半夜,自责懊悔,决定以后再也不看了!第二天又开始看。我们平时就是这样的,这也是头脑的一个把戏,不是说同学不想变好,还是被头脑控制。因为她第一天决定了再也不刷了,而头脑总是向另一个极端。头脑没办法专一的,用头脑爱一个人,肯定会出轨的。 像一个钟摆,从左到右,总是摆来摆去,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不会停在中间的。也会静止一下,越是中间越快过去了。钟摆代表生活在头脑里面的人,时间就出来了。要不就是过去,要不就是未来。

真正的修行人,是让你不再摇摆,不在两端,看见,你是如如不动的,这时时间是消失的。

怎样让时间消失呢,不跟随,只是观,时间是会消失的。

体验到觉,时间是会消失的。

生活在头脑里的人,不断跟随着时间在变化。

真正的存在,是不会死的。但我们每个都活得死去活来。

蜈蚣有一百只脚,爬得很快。狐狸的头脑特别发达。

所有的控制,所有的计划,都是分裂的。蜈蚣用一个部分控制另外一个部分。是一个整体的话,不用想,管它是怎么走的呢,我就走了。修行好的人,很少规划特别远的事情。出现什么去做就好了。

你们家的孩子,本身挺好的。未来怎么样,以后怎么样。大人就是狐狸,很多只狐狸,父母,长辈,老师。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聪明,。孩子是蜈蚣,只能听狐狸忽悠。

修行课程,喜欢做笔记,但是要知道所有的笔记都是片断的。不要去相信笔记。看别人笔记, 一定是一个片断,理解一定是错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真正的富有不是有多少钱,是知足。 不是阿Q精神,不是麻弊,是内在的贵族。举例万达广场的王健林住宿。

醒来是明眼人,明是光明。比如高的境界。

有野心是因为你有欲望,是不满足的。修行人是富足的。

不修行的人有个特点,想要超越别人,想要优秀。当你不想超越别人,不想优秀,这样会让他变得优秀。品质,很不一样。

蓝狮子不想成为任何人,但不妨碍每天花很多时间分享。

蓝狮子不想挣钱,但不妨碍每天花很多时间服务。

庄子的好朋友惠施。

猫头鹰是自我,凤凰是觉性。

我要是修行,我都没法吃喝了,没法谈女朋友。修行了,生活就没有乐趣了。抓住死老鼠,舍不得。

不懂修行的人,一直守着死老鼠。没有喝过甘泉

很警惕。学了也没什么用吧,找各种理由劝你放弃修行。

当你。无欲无求,像个木头人一样。用头脑修行就会是这样。

蓝狮子的分享是闪电,不是一直有的。要借着闪电去看路,不要去研究闪电,研究闪电没意义。

我来兜底,没人做的我可以。李明明。很多人只是嘴上说话,不是真的敢做的。

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怕别人说是我傻子,因为我就是傻子。真正的智者,你说我是傻子,是傻子好了。

我是不是傻子我自己不知道吗,用还别人评价吗

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是因为你认不请自己。别人说你是傻难道不是因为被说中了而生气了,难道不是恼羞成怒吗。不好刚好被别人说中了吗。

想要去证明的人,都是心虚的人。

越是化妆明显的,越是证明自己很丑。

包装越厉害的人是越没有自信的人。

头衔越多的人其实地位没那么高的,头衔很吓人的一定要小心一点。

好为人师,刚好说明修行还不够

镜子是空的,如果挂碍很多东西,就不是空了。

没有所谓的失败,每次都可以再来的。

心会乱,是因为欲望太多。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男女关比较难过,网上会有新闻推荐,某某和某发生关系,亲密照曝光了。看到相片,有很多联想,看到念头,不点了,那心就不乱了。定力差不多,但没去娱乐场所和去了的就不一样了。

先离开城市,避免这些外缘,你自己不看抖音,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天下也安定下来了。

99%都是不要做的事情。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修行人眼里没有坏人,行为是各种因缘和合。看到的是全部,是整体。


2025.2.19《繁星之夜·2月自然村盛典2月17日蓝狮子分享》 观后感

1、头脑是活在希望中的,无法面对事实的。当你真正活在当下,头脑是会消失的。头脑的模式:总是靠幻想、野心、欲望、谎言活着,一但被戳破,我们就很难坚持下来。

是这样的,我春节回家前信心满满地要在过年中修行,幻想自己一定比暑假那时候强不少,期待自己是位真正的修行人了。回家不到两天,就发现自己还是那个德行,于是不想坚持了,想逃离,表现在不想记录,不想抄经,甚至不想听分享。

2、天空营强调不要分享觉察啊,修行啊,是因为熟睡的人不希望被别人吵醒。活在谎言中的人,不要戳破他的谎言,否则会活不下去的。

3、一个愚蠢的人不希望别人说他愚蠢。当你很傻,周围的人会喜欢你的。当你表现的很聪明,会被排斥的。不要总想证明自己对,不要总想改变别人。把对方当成一艘空船,你是不会生气的。
更高境界:我们不生气了,但还是会惹身边人生气,因为你不是一艘空船。你自己能成为空船,别人撞不上你的,因为你是透明的。

4、别人和你发火,不是因为你善良,而是因为你是存在的。因为你还有“我”啊,善良也是我。 真正的修行,让大家变成空船。
修行很危险,路上有很多岔道。
让“自我”消失,我一定要怎么样,—固有的见地。
自我消失后,不是像木头一样,而是所有的事情都很有意思,世界精彩了。每一刻每一件事都是美好的,哪怕别人骂你。

5、不评判——禅——知道有念

不跟随——定——知道就好

6、混乱的人特别想要控制别人。为什么?内心很混乱,希望让内心不混乱,借助外界让自己不混乱。混乱会传染,会影响别人。
我们看看自己。练习了,才会平静。

7、了解修行本质,无论逆境顺境都是助缘。

8、即使打孩子,孩子上学,或不上学,内心不要因为这个事产生挂碍。修行不是某个事如何解决,而是对这个事的态度。

9、“讨厌”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候,去研究它。身体是怎么样的反应、感受,一天想起来几次?

10、“他也不容易”,这是转念。转念是表面的,不是真正的修行,下次出现,可能很难控制。修行,是朝心上下功夫。

11、父母解释,可能是你以前责怪过她们。父母年纪越大,越小心翼翼。

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你没有看见他;
当你关注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意图,你开始看他;
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你看见他了。—伯特·海灵格《看见》

12、当下的行为,难道不是过去产生的因?困境凭什么不是你,好事不会问为什么是我。修行是看见自我的把戏。

13、无知的人总会说“都是别人的错”,而智慧的人“都是我的错”。

14、不存在是“无我”的。生活中找灵魂伴侣,不可能的,矛盾是必然的。坏事,在修行人眼里是好事,未尝不是个礼物?逆境是帮你增长智慧的。

15、亲人的离世是给我们最后的礼物:对于死亡的教育。生死是大事,对于死,人们都避而不谈。

答疑环节:

1、纠结A和B两个工作,一定是两者差不多的。如果差距大,就直接选择了,就不会纠结了。绿荷老师说,有选择说明你还不够爱。
为什么纠结?看看我们的内心,你只想要好的,不想要不好的;想要白天,不想要黑夜,不想接受整体。

2、人生使命也可能是阶段性的。使命不一定是“利他”,也可能是“还账”。一辈子还账,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3、老子、庄子能做到没有自己,和光同尘。苏格拉底,被认为最聪明的人,最后被毒死。

4、修行不是让你用道德绑架自己。修行的次第不用管。
觉察是修行的入门,有四个次第
第一:感知每一个动作
第二:看见念头
第三:看见情绪
第四:发生
前三个是可以努力的,第四个只能自己发生。如路边的风景一样,自然发生,不要企盼。
修行的终极目的:醒来 真正认识自己是谁。

5、老师最后讲了小公鸡的故事。(我觉得完美诠释了:菩萨不想改变任何人,他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使用他们的语言,由他们依照自己的本性转变,而不是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翻版。)

你执着于你是身体,和王子执着他是公鸡有什么区别?真正让你产生烦恼的都是因为“我执”。

我的执着呢?

1、我执着我是对的,我是高效的,我很聪明,我很有责任心。所以看不惯同事,不愿沟通。

2、我执着我比父母有智慧,比父母健康,所以总说教父母。

3、我执着曾经对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关爱,执着和谐的亲子关系,所以很宠溺孩子。

4、我执着有个棒棒的身体,所以总想吃药。

5、我执着没有遇到好中医,所以一听说哪哪的中医好,就去号脉抓药。

以上执着 ,让我烦恼、自责、懊悔。

现在挖出来了,一次降伏不了就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N次

不怕慢呀,就怕你不练呀!


2025.1.16《轩辕号》蓝狮子答疑观后感

一、老师说:不能走同样的路,希望到不同的城市吧?我们总得做 点改变吧,为了在生活中修行,总得付出点什么吧?

我也很想改变,很想自在,除了每天坚持静坐,其他的练习认真做了吗?降伏自心,是看见自己的习气和模式,不被其带走。看见后,你对治了吗?修行的实质是深入心相续,去改变它。你改变了吗?很惭愧。不必惭愧,知道就好,去练习就好。

二、老师说:在天空营,学会觉察,理解什么是修行。你没有理解修行,没有理解什么是在生活中修行,没有学会那些修行的方法,就算你放下了再多的执着,我觉得也不值得。相当于别人给你送了鱼,你吃了一年两年,第三年还不是得饿?烦恼是层出不穷的,你不学会修行,迟早会被欲望控制的。

感觉我在新手村就学会了觉察,上天空营,理解了什么是修行,学会了修行的方法。愚蠢的是,我没在生活中练习。此次在天空营做小七,在船长的每次点评中,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在生活中修行。

三、老师说:所有的东西都依着你,那你还修个什么行?你还是跟以前一样,在这混了21天。那你自己不心疼,我挺心疼我们船长和小七的。他们真的很珍贵的。这个社会上有多少能够每天花这么长时间手把手地教大家。

我非常荣幸能在勇士号做水手,因为需要每天在wiki上收集所有的作业。如果在其它船,我不会关注每条作业的。在保证完成船员档案要求的前提下,我应该只会每周抽出半天时间收集各类三个有船长点评的作业,不会认真看群消息的。

四、老师说:习气是我们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形成的,我们一点一点看见它,一点一点脱落。就像洋葱一样,一点一点剥落以后,你就会发现真正的自己。

是啊,习气不是一下子就能根深的,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自责,不要懊悔,随时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五、老师说: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烦恼,其实修行是走不下去的,所有的修行方法都是用来对治烦恼的。没有这些烦恼,这些方法都没有用的。

啊,原来烦恼是病也是药。请好好对待烦恼。

六、老师说:“改”,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讲过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跟你平时的习惯反过来的。你不要觉得好像这样改,我太委屈了。我们不是分是非道德。如果还有气,说明挖得还不够。清官难断家务事。难道船长比清官还厉害?家本身就不是讲逻辑的地方。

“没有二元对立”,听起来很酷,很玄学。其实不分是非道德就是放下二元对立。反者道之动,就是降伏其心,又回到开头,修行,你总得付出点什么吧。

七、老师说:这个毛病现在改不了,明天再改,后天再改。不要自责,不要懊悔,做任何选择,总要承受结果。开始做题,要做容易的题,不要挑一个特别难的题做,比较难的先放一边,以后可以作为修行的入口。

明白了刚开始不要找不容易对治的习气,会让自己产生挫败感,会想放弃修行。

八、老师说:总想去帮助孩子也是一种病,要看见自己有多愚蠢,等你真正看见有多愚蠢了,这个时候,就开始变得没那么愚蠢了。总觉得自己很有智慧的时候,其实是自己比较愚蠢的时候。先认识自己,先知道自己有多差,先知道自己现在多么没智慧,我们自然就不会再去指手划脚了。除非别人主动求助。

向内求,磕自己。老实听话,属我最差。


2025.1.9视频《回到原点的方法》摘录

念头多也好,少也好,漏一点没关系的,不是重要的事情。念头和我们的浪花是一样的,和乌云、白云是一样的。你是天空啊,你不能说把云卡在那不让动。不动也没意义。只要看着就好。

我们要做的:白云来我很开心,乌云来我也很开心。

不二,不是一也不是二,想快乐,就有痛苦。

理论上明白,有体验,有个方向,加固,没有体验也没关系。

尽早看到念头,尽量做到念头没出来就看见,念头“上午要不要推公众号”,“上午”出来就看见,看得越来越快,念头还没成形就知道。还有好多念头你一点信息都不知道,接下来会想什么,就像小谦想到第一个女朋友,知道,第二个女朋友名字还没出来就知道,30多个女朋友名字都没出来都知道。慢慢念头越来越少,这时你反过来看看谁在观?我在观!我是谁?我就是那个念头嘛。

开始有这种体验以后,你再变起来就很快了。破掉你以前很多认知,逻辑不一样,有新的角度,打破以前的逻辑、以前的思维方式。有过体验后,思维和别人很不一样。很怪。

刚开始把自己变得也很怪,不能和光同尘,慢慢会圆融起来。真正厉害的人是和光同尘,你能看出她厉害,说明她还不够厉害。

利人从身边人开始

必经之路确实存在问题,借事修人

总是强调个人性格的时候,该修行了。我笨,我很简单,也是入口。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水可以是任何形状,要把自己化开,不要再固执了。

看不惯别人,不是别人的问题,是自己角度太小。

言语、朋友圈说一些我们对于修行认识的话,避免说太浅的话。

2025.1.8《我以为我不需要情绪觉察》

天呐,我发现我根本不会情绪觉察。从7月份上天空营直至昨天,我没交过一个情绪觉察作业,一直都是交的“我看见”。我一直觉得我脾气很好,用不上情绪觉察。

1月5号船长复盘中提到:“三位同学,由于对情绪的认识不足,情绪觉察的意识不高,基本都在错过。 例如,认为火冒三丈才算情绪,小的不愉快、不舒服忽略了,不觉察。 经过视频交流,认识到这个点。会积极去练习。”

我看完后不经感慨,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自己脾气好,多数是因为转念了,有时是压抑,根本不是觉察。

今天有小情绪时,根本看不见,直接被带走,连眨眼的功夫都不留,太惨了!

今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也算好事,挺开心的。😛

乔一船长真的好好啊,那么负责,那么慈悲,那么智慧。


2024.12.25《老子智慧》第七讲的想法和体会

1、因为跟随了念头,所以才有了时间的概念,才有了过去,有了未来。如果只安住在当下,就只有当下。同理,跟随了念头才有了空间的概念。

2、知其A,守其z,又是在说反者道之动。

2024.12.29 16:06云空间分享

我分享一下我在必经的收获吧。

我新手村毕业后不久抄经打卡有句金句:“如果你不愿意,没人能伤害得了你”。我就想,我当然不愿意啊,那他就是伤害我了,我能怎么办呢?现在我有不一样的体会了。

分享个案例,上中专时,周日下午需要打村里的黑车去学校,黑车就是没有运营手续的车,是辆破旧的大发车。那个门不好开,我开了好几下没开开,司机就说:这孩子笨死了,连个门也开不开。就这一句话,伤害了我好几十年。

我总是想到这句话,一想到就特别生气,生气他说我了。就像宗翎老师的文章《在吃屎中修行》中说的,相当于把那坨屎又反刍一遍,其臭更甚。后来再想到这个事,哦,原来它就是个念头。所以真的不是别人伤害我,是我自己伤害自己。

想不被伤害有个前提,能看见念头,看见后不跟随。如何能看见念头呢,需要提起觉察。所以觉察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强大。我很感谢必经之路,感谢蓝狮子老师,感谢同学们的陪伴。谢谢大家!


2024.12.26勇士号水手溪涵填写【开营前如实知问卷】

一、您认为觉察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在生活中觉察”,“在觉察中生活”?

我认为的觉察是活在当下。

在生活中觉察是经常提醒自己提起觉察,包括知道自己当下看到的场景,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接受到的各种感受,自己的想法(眼耳鼻舌身意)),还包括知道自己所有的行为,语言,起心动念(身口意)。

在觉察中生活是时刻能保持觉察,在每件事、在每一刻、在每一处。

二、一天内,您有感知过自己的身体动作吗?四肢、五脏六腑等,您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体验感是什么?

有。走路、刷牙、洗脸、揉腹时,有感受身体的动作;

最深刻的体验感是做奶浴时,我跟着按摩师的手,感受身体的感受。

三、你最近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虽然要过年了,几乎没有购物欲。

四、在过往的人生中,你最大的心碎是什么?你最期待得到谁的认可?

最大的心碎是离婚。目前最期待得到蓝狮子的认可。

五、目前您遇到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让您感觉无法逾越?

最大的障碍是念头看的不及时。目前没有。

六、您最想改变自己的是什么?为此经过哪些努力?

我最想改变自己的是能随心所欲,也就是自在。

努力成为一个修行人,早晚坚持打坐,锻炼看见的能力。

七、如果可以和过去的自己对话,您最想叮嘱自己什么?

人身难得,请跟随善知识,提高见地,做真正自利利他的事。

八、您认为自己的童年时期最缺失的是什么?

好像不缺啥。

九、在所有关系中,您最渴望改善哪一方面?

亲子关系。

十、您有没有一个一直藏在心底的秘密,它对您有怎样的影响?

有一个,以前想起来觉得很恶心,现在想起来时,知道是个念头了,会一笑而过。

十一、让您情绪失控的按纽是什么?举例最近发生的,您是如何解决的?

此生还没情绪失控过,会隐忍。

情绪按钮是不认同我的观点,冤枉我,曲曲(说人是非道人长短)我。

最近同事和我要合同,我说发到群里了。同事说找不到,我看到我想去翻聊天记录,因为我确定我发过。看到后没翻,重新发了一遍,较真儿没意义。

十二、你是如何自己陪伴自己?请用6~10个词形容您自己。您喜欢和这样的自己当朋友吗?

郁闷时,之前的陪伴是睡觉,睡一觉感觉事情就过去了。现在每天时间过得飞快,不需要陪伴。

没有坏心眼,总替别人着想,细心,耐心,爱较真儿,疑心病,爱编故事

挺喜欢的

这十二个问题回答完之后,请用红、绿、黄、白、黑、橙、紫七种颜色表达您的心情。

白色

返回上一页

csz/xihan/zuoyeji/xdth.txt · 最后更改: 2025/04/27 01:34 由 xi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