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yaxin:jcjl:2505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csz:yaxin:jcjl:2505 [2025/05/05 21:47] yaxincsz:yaxin:jcjl:2505 [2025/05/08 22:32] (当前版本) yaxin
行 2: 行 2:
  
 👉 [[csz:yaxin:jcjl:05|返回上一页]] 👉 [[csz:yaxin:jcjl:05|返回上一页]]
 +
 +
 +<color #add3e6> thank you </color>
 +
 +----
 +<color red>雅欣【5月7日】</color>
 +
 +**一、修行日功课**
 +
 +1. 静坐:40分钟
 +1. 抄经,诵经
 +1. 即刻觉察:30次
 +1. 老子智慧:40分钟
 +
 +**二、觉察记录**
 +
 +* 我看见身体还是不舒服乏力,担心身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知道,回到当下。
 +
 +* 我看见因为要复印文件,找到了一年前遗失的身份证,一瞬间感到欣喜。当时找了无数遍,最后等了一个多月才去办理新的(一直想找出来)
 +
 +* 我看见自己因为怕麻烦,也不会印双面的(不会镜像)。想去复印店复印(省事,但需要花钱花时间),改为自己尝试家里复印,最后复印了10张纸,浪费了4张纸。不去做怎么知道不会呢。
 +
 +* 我看见会上讨论哪位船长最先发言,其实我也不想第一个,直接说我可以第一个。
 +
 +* 我看见晚上同学电话问天空营事宜,简短几句话被她的声音和状态所感染,挂电话时我的状态也被带起来一点了,这大概就是老师所说的修行状态好的人哪怕不说话也能影响到他人吧。
 +
 +* 我看见同学特意发来让我开心的照片,感恩暖心的关心。
 +
 +**三、随想/感受**
 +
 +道德经: 修行是不靠逻辑推理的,推理出来的是对真理的描述,是知识,而真正的修行即是真理,即是道。
 +
 +真理是需要我们去验证,如何验证,唯有实践,一直在走在找寻真理的路上,过程即是真理?(感觉这也像是自我推理)
 +
 +“一个人生活状态好,不一定代表修行状态好,同理生活状态不然,也不代表修行状态不好”,好像又理解老师说的这句话了。
 +
 +状态好坏只是一个自然的现象,看着就好,但不影响我们去练习呀,状态不好更需要练习(但往往是状态不好自我各种借口不练习)练习本身就是状态好的时候。
 +
 +嗯,这是今天状态不好,加上晚上被同学状态感染引发的感悟,明天我选择做修行状态好的一天!
 +
 +----
 +
 +<color red>雅欣【5月6日】</color>
 +
 +**一、修行日功课**
 +
 +1. 静坐:60分钟
 +1. 抄经,诵经
 +1. 即刻觉察:41次
 +
 +
 +**二、觉察记录**
 +
 +* 我看见朋友发给我一个相亲活动让我报名参加,看着自己即将出现的不舒服的念头和评判,只是礼貌谢绝了。
 +
 +* 我看见同学的关心,他们比我慈悲体贴多了,是我需要学习的点。
 +
 +* 我看见同学邀请分享,另一同学说她有会议室,本想说我来开,让她开。
 +
 +* 我看见分享中提起觉察只是为了看自己表达有没有精简,我看见同学的分享修行状态不错,希望一直坚持练习。
 +
 +**三、随想/感受**
 +
 +同学看到空明行视频知道我在,邀请分享,感恩给我机会。光讲感受讲了一个小时,这是我回来第一次讲这么多话(回来后更不爱说话了)。
 +
 +接着又聊到每个人的练习情况,顺带把近期一个月坚持wiki记录感受一并分享,如果你有幸看到,希望你也能把wiki用起来,先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坚持记录30天,为什么,去做便知。
  
 ---- ----
行 9: 行 75:
 **一、修行日功课** **一、修行日功课**
  
-1. 静坐:30分钟+1. 静坐:45分钟
 1. 抄经,诵经 1. 抄经,诵经
 1. 即刻觉察:20次 1. 即刻觉察:20次
行 21: 行 87:
 * 我看见同学说我没邀请另一位同学进群,想回复她同学没和我说要干嘛,道歉并马上邀请。 * 我看见同学说我没邀请另一位同学进群,想回复她同学没和我说要干嘛,道歉并马上邀请。
  
-* 我看见看到一篇请蟑螂离开家里的仪轨(诵经咒,自我说今天身体难受改为明天,小声慢慢的诵,诵完好像身体舒服了。+* 我看见看到一篇请蟑螂离开家里的仪轨(诵经咒,自我说今天身体难受改为明天,起来,小声慢慢的诵,诵完身体身体好像变舒服了。
  
-**三、随想/记录**+**三、随想/感受**
  
 看老子智慧,我们习惯关注有,不习惯关注无,习惯看见有,不习惯看见无,但往往有是从无中来,修行人要从有里转到无中,无蕴藏一切。 看老子智慧,我们习惯关注有,不习惯关注无,习惯看见有,不习惯看见无,但往往有是从无中来,修行人要从有里转到无中,无蕴藏一切。
行 73: 行 139:
 * 我看见妹妹让我去他们家,“我”还是很想去(因为不用干活),自我既想一个人待着,又想和家人一起,贪恋舒服。尽量不去打扰他们。 * 我看见妹妹让我去他们家,“我”还是很想去(因为不用干活),自我既想一个人待着,又想和家人一起,贪恋舒服。尽量不去打扰他们。
  
-**三、随想/记录**+**三、随想/感受**
  
 慢慢地去适应任何环境,不因为任何环境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生活状态,时时刻刻练习觉察,保持觉察,看他人的世界,见自己的内心。 慢慢地去适应任何环境,不因为任何环境的改变而影响自己的生活状态,时时刻刻练习觉察,保持觉察,看他人的世界,见自己的内心。
行 98: 行 164:
 * 我看见排队上厕所,两个人同时出来,我看见前面的有点脏,顺势选择了后面一个,随即马上看见。 * 我看见排队上厕所,两个人同时出来,我看见前面的有点脏,顺势选择了后面一个,随即马上看见。
  
-**三、随想/记录**+**三、随想/感受**
  
 每每自己一个人待着都自我感觉良好,但一旦家人在自我就容易跑出来了,不自觉会说很多不应该说的(修行)。还自诩修行挺好,把修行当做最重要的事(说的时候还没能及时觉察) 每每自己一个人待着都自我感觉良好,但一旦家人在自我就容易跑出来了,不自觉会说很多不应该说的(修行)。还自诩修行挺好,把修行当做最重要的事(说的时候还没能及时觉察)
csz/yaxin/jcjl/2505.1746452821.txt.gz · 最后更改: 2025/05/05 21:47 由 yaxin · 目前已被下列人员锁定: ya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