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dslm:gjq:wbzd

我不知道

原创 蓝狮子 鬼脚七 读书会 2023年10月10日 21:04 青海

中午我睡了一觉。

自从感冒好得差不多了,睡觉就很香。最近几年,我觉得睡觉是人生最享受的事。

睡一觉醒来,看见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蓝狮子,知道该做的事情,但是很难坚持下去,如何能持续地坚持做一件事情?”

我说:我不知道。

是真的不知道。有些事我也知道该做,但我也很难坚持下去。当然,我也能靠头脑编一个答案来回答,或者求助AI。

这些方法有没有用?应该有用吧。但我不知道,也不用装知道。

“蓝狮子,佛教这么多宗派,我学哪个比较好?”

“我不知道。”

“蓝狮子,大手印和大圆满,哪个更厉害,最后的境界是不是都一样?”

“我不知道。”

“蓝狮子,现在生活太苦,压力太大,我又没有一技之长,现在很迷茫,我该何去何从?”

“我不知道。”

“蓝狮子,我小孩要上大学了,现在哪个专业更合适一点,以后方便找工作?”

“我不知道。”

是的,我不知道。

我是真的不知道。学佛我是半路出家,很多知识都不知道;修行我也是刚入门,怎么教人我也不知道;上过大学,专业知识早就忘了,上过班创过业,但出家有些年了,如何赚钱的事,我也不知道。

当我回答“我不知道”的时候,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不知道,我也不觉得是多丢人的事。

有人做过总结,人的成长,有几个过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我应该处于: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好过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以为自己知道,相信自己知道,会越活越复杂。

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不用掩饰,也不欺骗,更不担心,会活得简单。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些知识越多的人,越有这种“特点”。

而知道自己不知道,是走向智慧的第一步。

知识和智慧有很大的区别,刚好今天多讲几句。

知识是二手的,是借来的,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智慧是一手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经历,有体验。

知识是复制品,有知识的人总是在重复他人的话。而智慧是鲜活的,是流动的,是无法复制的,有智慧的人只说自己的话。

知识来自外部,可以学,可以借。而智慧来自内部,无法给予,也无法获得,只能自己生长。

知识需要相信,需要各种逻辑证明。而智慧不需要,智慧是知道。当你知道了什么是不生不灭,你根本不需要说服自己相信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存在。 知识是关于真理的言论,而智慧就是真理本身。

知识是用来加强“自我”的,知识越多的人,“自我”往往越明显。而智慧是用来摧毁“自我”的,智慧越多的人,“自我”越弱。有大智慧的人,没有“自我”。

我学过很多知识,但都忘得差不多了。我也不担心,用的时候,再去学。我也没想靠某项知识来谋生。

我有多少智慧?我不知道。我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沮丧,发现我好像没什么智慧。

上次有朋友问我:你在山上过得好不好?缺什么东西吗?我帮你寄过来。

我回答说:除了修行不好,我什么都好!除了智慧,我什么都不缺。

有人觉得我这是谦虚。可能算吧,但我确实如此啊。我看见很多人修行比我精进,持戒比我精严,布施比我大方,辩才也比我厉害。我修行不好,是事实。至于智慧,该如何衡量呢?

那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

既然是最智慧的,也是最愚蠢的。那说明我的智慧不是一直都在的。

有一次在线上和大家分享交流,很多同学觉得我的分享非常有智慧,我后来看回放,也觉得分享得很棒!忍不住自己又听了一遍。就像有时看见自己以前写的某篇文章,我觉得写得真好,自己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嗯,我好像有些自恋。

但那种状态不是一直都有的。不是每次分享,都很有智慧,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写得很好。这说明智慧本不属于我,它只是偶尔出现。

德国诗人歌德说:美是神秘的自然法则的显现。神秘的自然法则向诗人显现,被诗人捕捉,并凝固在他的笔下。

我不是诗人,有时也能写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昨晚在必经之路群里,有一名女同学给另一名女同学公开写了很诚恳的道歉信息,为几个月前的一件事情道歉。同学回复说:

“错误”只是自我的定义。

无需在意,

它从未影响我爱你。

看了这几句我居然很感动,有几句话脱口而出:

我爱你们每一个人!

是的,

我爱你们每一个人。

就像大山爱着每一棵树,

就像大海爱着每一条鱼。

是的,

我爱你们每一个人。

大山如何爱着每一棵树?大海又如何爱着每一条鱼?我不知道。只是在当下我很感动,脑海中出现了那两句话。

                          (AI说:这就是大海爱着每一条鱼)                                    

掌握了某项知识,我随时可以拿出来用。我会解鸡兔同笼的问题,那随时问我,我都能回答。

智慧不行啊。灵感无法一直都在,生活中的问题也都不一样。我无法像使用知识一样来使用智慧。

什么时候智慧会出现?如何才能让智慧出现?这两个问题,我琢磨过一段时间的。最后的结论是,我不知道。也没人能知道。但有个方法可以增加智慧出现的概率。

有一天,我说:

我没有智慧,我只是一根芦笛,空心的芦笛。如果有人觉得我的分享很好,文章很好,那只是智慧偶尔流经芦笛,发出的悦耳的声音。

当我越不考虑自己,自己的贪念越少,智慧流经芦笛的概率越大。这就是方法。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永远骄傲不起来。一根芦笛有什么好骄傲的?

你怎么确定这个方法是对的?

我不知道。

dslm/gjq/wbzd.txt · 最后更改: 2024/09/12 09:00 由 we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