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在生活中修行
- “自我监狱”比金钱监狱更完美恐怖,能囚禁世界上99.99%的人。在“自我监狱”中,每个奴隶都以为自己是主人,几乎每个囚犯都不知道自己身在监狱,他们热爱自己的枷锁。
- 真正的自由,是心无挂碍。
- 看见自己的念头,看见自己的模式。能看见,才自由。
- 修行是降伏自心。是一件让你独立的事儿。不是思考,不是逻辑,是体验,是经历。 ———————————————
第二章 什么是觉察
修行是为了让你认识到你本来就是天空。
修行是教你睁开眼睛。
修行是降伏自心。
“觉察”是修行中最简单且最强大的方法,也是最适合在生活中放下妄想执著的方法。
觉察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感知每一个动作。
第二层次:看见每一个念头。
第三层次:看见每一次情绪。
第四层次:发生。
在生活中修行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假装修行。
第二层次:把修行当成工具。
第三层次:在生活中练习觉察。
每天刻意练习:静坐觉察,动作觉察,即刻觉察。在这个阶段,修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第四层次:成为真正的修行人。修行不是一件事,而是每一件事。修行不是某一刻,而是每一刻。
觉察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增长智慧,让你醒来。
《在抄写经典中修行》:当你在静心,全世界都在静心。
——————————————
第三章 以事炼心 座下修
觉察,一直都在,只要你愿意,你永远不会错过。你每一次知道自己错过,都是一次成功的觉察。
在生活中练习觉察基本要求:及时看见当下的念头。觉察,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所有反应,知道此刻的正在发生。时刻知道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打断习气对自己的控制,就是降伏自心。
自我对自己从来都是宽容的。“自我”很强大,它能把你学习到的一切都变成自己,然后用来对付你,包括修行方法。
每一个未来都是由当下产生,真正需要面对的,永远只有当下的事情。
顺境安逸,般若无缘 苦乐皆为道用
在生活中修行的两个基本条件: 老师和老实
爱自己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照顾好自己。
第二层次:接纳自己。
第三层次:认识自己。
利他,是很好的消除“我执”的方法。利他本身就是修行。
—————————————————
第四章 观念头 座上修
修行需要实修,也需要践行。练习觉察,就是实修,就是践行。
念头自己出来,你知道了,就是关照
静坐觉察的唯一要求脊背自然挺直
口诀: 知道有念 知道无念 知道就好
原则:尽量看见每一个念头,及时看见,不评判,不跟随。
静坐觉察的好处:静心,增强专注力,增长智慧。
觉察,要求不跟随,要求什么都不做,是一种削弱自我的方法。
评判是头脑存在的方式。修行,就是让头脑安静下来。开悟就是没有头脑。
静坐觉察是一座桥梁,通向真理的桥梁。
练习本身就是道,把修行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修行需要老实听话照做
《在保持初心中修行》:把生活中每一次修行都当成第一次,保持好奇,保持认真,保持敬畏。 ————————————————
第五章、用觉察对治情绪
所有情绪的出现,都意味着我们存在某种执着
对治情绪的过程:
- 及时看见情绪。
- “盯住”情绪。
- “挖掘”情绪背后执着点。
- 改变行为。多用道者反之动。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方法是用来执行的,不是用来理解的。
转念是说服自我,觉察是消除自我。
《在嗔恨中修行》: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愤怒是因为有人阻碍了你的欲望。向内求,挖自己的执着点,能接受的角度范围越大,就能用慈悲心化解内心嗔恨。
《在嫉妒中修行》
贪婪 嗔恨 愚痴 傲慢 嫉妒 称为“五毒”
生活的压力10%来自于生存,90%来自于攀比。
多说随喜祝福爱 ——————————————
第六章 如何放下执著
盯不住情绪一般有两种情况
- 因为定力不够,不太理解“盯”的方法。
- 你的执著太深,习气太重。
生活中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执著 向外求是执著,向内求是修行。
自我的典型心病:
王公式 饿鬼式 霸王式 畸选式 自虐式
自大式 杀人式
纯粹发心去做利他的事,本身就是修行,降伏自心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修行。
——————————————
第七章 衡量标准
心灵修持之中,困难在开头;世间事务之中,困难在后面
觉察之道是最合适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
在生活中修行,要找一位老师,口诀:数我最差,老实听话。
修行是让你认识自己
衡量修行进步的三个标准:
- 情绪爆发的频率和被情绪影响时间的长短。
- 执著减少。
- 他人评价。
修行会让你变得真实,勇敢,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