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经之路

抄一部心经,点一盏心灯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csz:ruyi2200039:2025xxri

如意Cathy同学2025年的修行日记

20250225

  1. 一切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2. 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
  3. 遇到事情都要心不动。(用自己嘎了的意思,超然世外的视角去看,去练,练如如不动的心)
  4. 转念就是自渡
  5. 烦恼即菩提,烦恼即福田。
  6. 洋葱剥到最后是什么?什么也没有。就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7. 吾心本光明,落入凡尘身,若能一念转,菩提照前程。
  8. 所有的发生均有利于我。
  9. 空无一人,爱与光明。
  10. 心就是最好的风水,持续的修心。
  11. 我们的心是无二无别的,我们的心是一起的。

20250228

温柔与自足:星际中的生命智慧

在浩瀚的宇宙间,星辰闪烁,若遇七星连珠之奇景,仿佛是上苍赐予人间的神秘启示。这启示,化作两缕清风,轻拂心田:一是温柔,二是本自俱足。它们如同佛光中绽放的并蒂莲,既独立成韵,又相映成辉,引领我们走向生命的真谛。

温柔,乃世间至美之德。佛经有云:“慈心为田,善念为种,如是播种,定获福报。”温柔,便是那慈心之田上最娇艳的花朵,它以爱为养料,以理解为阳光,绽放出人性中最璀璨的光芒。温柔对待世界,如同佛陀以慈悲眼视众生,无论山河壮丽还是荒芜,皆以平等心包容;温柔对待他人,如同春风拂面,无声却温暖,能融化坚冰,唤醒沉睡的心灵;温柔对待自己,则是自我接纳与成长的开始,如同莲花自淤泥中绽放,不染尘埃,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温柔,是爱的表达,是力量的另一种形态,它教会我们,在纷扰复杂的世界中,以一颗柔软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拥抱,让爱在每一个相遇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生命的绚烂。

本自俱足,乃生命之真谛。佛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每个人,都如同宇宙间一颗独一无二的星辰,内藏无尽宝藏,只是往往被世俗的欲望与妄念所遮蔽,忘了自己本自俱足。本自俱足,非是无欲无求的消极避世,而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知与自信。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与满足,不在外物的追逐与占有,而在内心的觉醒与自在。当我们认识到自身的圆满与富足,便能放下无谓的执着与焦虑,以一颗宁静而充实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无欲则刚,当我们不再被欲望所左右,便能以更加清晰的目光审视世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前行。本自俱足,是一种超脱,一种解脱,它让我们从无尽的欲望之海中解脱出来,回归生命的本真,享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温柔与自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生命最美好的画卷。温柔,让我们以爱待人接物,以慈悲心拥抱世界,从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和谐;自足,则让我们在内心找到安宁与力量,不再依赖外物,以更加独立自信的姿态面对生活。当我们以温柔之心待人,以自足之态处世,便能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与宁静,活出真我风采。

在人生的旅途中,让我们以七星连珠的启示为灯塔,以佛经的智慧为指引,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本自俱足地活出自我。让温柔与自足成为我们生命的底色,让爱与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如此,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我们都能以一颗平静而充实的心,笑对人生的风雨,绽放出生命最绚烂的光彩。让我们携手同行,在这条充满智慧与爱的道路上,共同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让生命之花在温柔与自足的滋养下,绽放出永恒的芬芳。

20250305

修行中的转念与心性修正

转念是什么?举个栗子:好比“心理换台”: 你在看苦情剧(比如被老板骂了,越想越气),这时候“转念”就像拿起遥控器换成喜剧频道(比如想:“骂我是帮我进步啊!”)。佛经里说这是“对治烦恼”的方法,暂时管用。但问题来了:有人批评说:“你这不就是自己骗自己吗?表面换个想法,心里其实还憋屈!”(就像电视虽然换台了,但电源插座还在老地方) 为什么有人说“转念不彻底”? 头脑 VS 心的区别: 头脑转念:硬逼自己往好处想(比如“我要慈悲!不能生气!”),其实心里还有个小人在翻白眼。 哈哈哈 心上功夫:是自然而然的反应(比如看见讨厌的人,还没等生气,心里先冒出一丝理解)。
就像你学骑自行车——开始是“脑子想着怎么蹬轮子”,后来变成“身体自然就会骑”。佛经的提醒:《金刚经》说“应无所住”,意思是:别停在任何一个念头上(连“我要转念”这个念头也别较劲)。就像云飘过天空,你不追着云跑,天空自然清净。 怎么把“脑子的明白”变成“心里的功夫”? 第一步:先学会“看念头”(观察员模式) 比如生气时,先别急着改念头,而是:
“哦,我现在在生气啊…胸口有点闷…这感觉像火烧…” (佛家叫“观照”,就像看弹幕飘过,不点赞不拉黑) 第二步:给念头“贴标签”(分类游戏) 贪心的念头:“想买新手机想了一整天…” ➔ 标个“贪” 生气的念头:“他凭什么这么说我!” ➔ 标个“嗔”
(佛经里这叫“善分别”,知道念头属性但不跟着跑) 第三步:让念头“自己没电”(佛系节能法) - 当你不追着念头跑,也不拼命转念时,就像手机没人玩会自动黑屏。
《心经》说“心无挂碍”,这时候反而容易冒出真正的智慧。

终极心法:把“我”字去掉(拆掉念头的主人) 比如把“我 被欺负了”转成“有一个被欺负的..感觉..出现了”。
佛家说“无我”,就像海浪折腾半天,发现自己是海水,根本不需要折腾。* 一句话总结 转念像止痛药,能暂时缓解,但真正的“心药”是看清: 所有念头都像气泡,一戳就破,而能戳破的那个“觉性”,才是你本来的样子。
(就像你做梦被老虎追,转念成“老虎是假的”能不怕,但“彻底醒来”才是终极解法)

至于更加具体的步骤和细致练习,请加入逍遥号天空营,学习《觉察之道》。

20250311

如意记录公众号文章:《让心成为自己的疗愈师》

https://mp.weixin.qq.com/s/I5bTZwlsz7MB50Nmh6EYiA

你我本自俱足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用脑就不对,用心才对

是心的修行,不是头脑的思考

空性对治一切烦恼

两维对立就不对,因果,好坏等等也是二维

20250312

20250311-175906.jpeg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我们终将浩瀚无垠地活着。修行日记继续,接Wiki学习记录之后。

Wiki学习记录

20250225D1:

上完培训课后,尤其是听完蓝狮子老师的介绍之后,似乎感觉Wiki那如高山⛰️般的存在,有了一丝松动。于是积极地填了表格,等待下一步的开始。 左等右等几天之后,始终静悄悄,当兴奋快木有的时候,我开始寻找解决方法。 原来自己没有进入测试群,登录密码和登录名称是发在测试群里的。于是联系值班人进群,开始了第一天的联系。 按照群公告的步骤,一点一点开始练习。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一个主页的呈现。开启了在Wiki上的全新体验。 发生了几个有趣的事情:

  1. 原来是Wiki不是Viki,这之前我一直认为是Viki。
  2. 山不过来,自己要过去。填了申请表并不是万事大吉,要积极关注进度,寻找解决方案。
  3. 入门是最难的,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进来再说。
  4. 说和做的距离,就是大脑🧠思考的距离,不要想,先做。
  5.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20250414

《静坐之问》

不过是一方蒲团上的静坐,却藏着万千法门。从三分钟到三小时,时光在呼吸间悄然流转。有人以观息为锚,有人借冥想为舟,或追索念头起灭,或凝神意象之境——法无高下,择适己者即可。这看似简单的静坐,实则是通向清明心性的渡桥。

初阶者但求片刻安宁,在纷扰世事中辟出一隅静地。当情绪如沸水翻腾时,静坐恰似投入的冰玉,让躁动渐归澄明。若得观照念头的功夫,便能在嗔怒升起时洞见其虚妄,如同云过青天不着痕迹。

若向深处行去,静坐便成了天人相接的仪式。观想之间,与师承法脉共振,与天地道韵共鸣。当放下昨日执念与明日妄念,此刻的静定便成了接通宇宙能量的密钥。所谓“致虚极,守静笃”,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功课中,将修行化为生命的韵律。

每日晨昏的静坐,如同滴水穿石的修行。起初不过求得心安,渐次却觉知心量愈广。当某日忽觉山河大地尽是蒲团,方知静坐原不在形式——那守住本真的清明,才是真正的“常应常静”。

20250424

【修行分享】

凡是用脑思考的,看见即可,要用心。

凡是因物着相的,看见即可,要空性。

凡是向外求的,看见即可,要内求。

凡是寻智慧的,要打坐,自己本俱足。

知见上要立住了,不要东倒西歪。

首先高高山顶立,然后深深海底行。

只有见过高山的人才知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只有会游泳的人才知道大海波涛汹涌,水静流深。

csz/ruyi2200039/2025xxri.txt · 最后更改: 2025/04/24 14:32 由 ruyi2200039